让体育锻炼助力职高生的心理健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he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高中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实践型人才,学生读完高中大多就将步入社会,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参与就业,参与竞争,这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基础文化知识,还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职高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是“弱势群体”,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卑、压抑、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情绪具有调节作用,应让体育锻炼担负起助力职高生的心理健康的重任。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职高生 心理健康
  职高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是性格定型的关键期,他们不再一味听从父母老师的话,有了自己的思想行为,有的甚至跟父母老师对着干,有叛逆心理;有的则因一向成绩不好,为家长老师同学所不屑,心理产生压抑,有自卑心理……如不及时调整他们的心理问题,将影响他们的行为,不利于他们参与社会竞争,而体育锻炼助力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我根据多年体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健康的阳光心理。
  一、加强体育锻炼,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进职高读书的学生大多是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他们饱受同学的嘲讽,老师的批评和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呵斥,进入职高读书后,老觉得低人一等,不愿意和他人交往,特别是以前成绩好的同学,自惭形秽,这种悲观自卑的情绪导致学生厌学,封闭甚至自暴自弃,为缓解这种状况,体育教学承载了义不容辞的教学使命,学习成绩差不等于体育也不行,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上的群体活动,加强与人的接触和合作,摆脱孤独和无助感;通过体育的有氧运动,发泄负面情绪,提高学生的耐受耐挫能力,让他们在战胜自己和他人的同时,感受运动带来的心理愉快感,保持良好心境,从而消除自卑心理。
  例如在广阔的运动场上,热火朝天的群体氛围感染着那些孤僻扰郁的学生,让他们暂时忘却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其中,面对激烈的球类对抗比赛,他们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顽强拼搏,摔倒了迅速爬起来再战,一点也不恐惧和沮丧,表现得相当勇敢和顽强。在汗流浃背的体育运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奋斗的艰辛、失败的痛苦,但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百折不挠终获成功的喜悦,懂得了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累积而成的,想想自己以前遇到的烦恼挫折真正是不值一提,当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搬掉后,同学们顿时释然,不良情绪烟消云散。体育活动消除了他们的自卑心理,激发出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他们不再害怕困难和挫折,勇于直面竞争,坦然对待成功和失败,体育锻炼让学生迅速成熟起来,拥有强大而健康的内心世界。
  二、参与体育竞技,培养学生阳光心理
  绝大多职高学生是应试教学的“弱势群体”,但并不能表示他们愚钝,造成他们成绩不好的外因很多,有父母的粗暴教育,有单亲家庭的缺失关爱,有老师的疏于管理,等等,但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自控能力差,爱玩爱闹,甚至有些学生把成绩不好归罪于父母老师,对他们横加指责,听不进别人的好言相劝,以退学对抗学校的忠告,扭转学生这种偏执扭曲的心理迫在眉睫。运用体育竞技的公平公正性,能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客观认识自己与评价他人,清除心灵的雾霾。
  例如班级组织足球比赛,老师把男生分成两组,每组选出参赛选手,分配好角色,守门员,前卫,中锋……其他男生当替补队员,班长吹口哨当裁判,女生拉拉队兼服务生,赛前体育老师跟大家重温比赛规则,明确奖惩制度,比赛中,同学们奋力拼抢,班长严格裁判,该罚的地方决不含糊,时不时出示红牌,黄牌,点球,让同学们充分看到比赛不是儿戏,成绩该是谁的就是谁的,犯规的就得接受惩罚。通过全班参与的足球比赛,同学们体会了团队的合作力量,体谅了别人无意的失误,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长处,不再回避自己的不足,心理变得越来越阳光。
  三、老师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理
  职高体育项目除了田径要必修外,其他项目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选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而且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有所成就,这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向别人证明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能获得同学老师家长赞许和钦佩的目光,由此及彼地把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到学习和生活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指导和帮助学生选好体育项目,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选项前,体育老师让学生先报上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然后科学测评学生的实际体能,对他们喜爱的项目给予合理建议:身体好的,协调能力强的,建议他们选择跳跃类的项目,如跳高,跳远,体操;身体壮实,肌肉发达的,选择重量级的项目,如铅球,举重,铁饼;体能差的同学,为加强他们的体质,逐步增加短跑的课时量,如接力跑、障碍跑等,加强心脏及呼吸系统的工作能力,增加人体的摄氧量,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能也会随之提高;耐力好的同学则建议中长跑……体育老师针对每个同学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锻炼方案,既要考虑学生的喜好,又要兼顾学生的体能,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运动,这样容易出成绩,学生看到自己获得成功,心里美滋滋的,自信心倍增,学生因体育锻炼重又焕发青春活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体能和心理基础。
  总之,体育运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能,使学生拥有了强健的体魄,而且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让他们走出封闭,远离孤独,在运动中体验成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体育锻炼将为社会输送一大批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政策的实施,选项教学逐渐成为高中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形式,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实行起来困难重重,文章针对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  关键词: 高中体育 选项教学 教学策略  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体育项目多而不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已不能适应高中生的身心特点。选项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发挥自
摘 要: 近几年,排舞运动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风格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不同表现风格的排舞曲目的技术特征各不相同。本文针对排舞中常见的拉丁、踢踏、华尔兹、印巴、Hip-hop五种风格的排舞曲目的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让排舞爱好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排舞曲目,全面提高我国排舞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关键词: 排舞曲目 表现风格 技术特征  1.引言  近年来,
摘 要: 素质教学要求中学生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拥有健康的意识形态和规范的行为习惯。学生品德将直接影响他的一生,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是教学中惯用的手段,体育也不例外。体育老师要创造性地探索教学方法和策略,寓德育于体育之中,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文明意识 合作意识 竞争意识 教学策略  体育课是中学生的必修课,除了强调体能的锻炼外,也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目
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里,有《酪》一文。文中说:“酪就是凝冻的牛奶,北平有名的食物,酪有酪铺。我家附近,东四牌楼根儿底下就有一家。最有名的一家是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北头儿的路西,我记不得他的字号了。掀门帘进去,里面没有什么设备,一边靠墙几个大木桶,一边几个座儿。他家的酪,牛奶醇而新鲜,所以味道与众不同,大碗带果的尤佳,酪里面有瓜子仁儿,于喝咽之外有点东西咀嚼,别有风味。每途经其地,或是散戏出来,必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