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菌群失调涉及饮食、药物、感染、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与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相关。中医“脏毒”按古籍论述应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脏毒”由风毒、水毒、食毒、梅毒引起。毒邪积于脏中,可引起热病、疫毒、痹证、便秘、痈疖等;而狭义“脏毒”包含滞下门、便血、痔漏等,风、湿、热、毒等邪气伤人,致胃络受损,气机失调。“脏毒”致病与肠道菌群失调致病在病因、症状、治法方面具有相似性。基于“脏毒”理论的中医治法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干预疾病,具体方法有疏风理血法、清热解毒法、清化湿热法、通腹下气法及健脾益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