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艺美术专业性强、学习周期长。本文以小学综合实践拓展课程“风筝”为例,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传统工艺传承的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工艺;综合实践拓展课程;传承与创新
  一、综合实践之探根求源
  1. 在工艺技术学习中探源
  对于非遗项目来说,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传承风筝技艺不僅要学习风筝的制作过程,更多的还要回到初心,探求根源,了解风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风筝工艺的源头,教师可以从风筝的由来、风筝的典故、风筝的相关艺术作品,以及风筝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2. 在传世名作欣赏中探源
  美术核心素养要求重视图像识读在欣赏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欣赏著名的古画时,让学生通过识读感受风筝的生活化特点。例如识读《清明上河图》时,教师通过“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放风筝的愉悦性?”等问题,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从而认识从古至今风筝的亲民化和大众化特点,也使风筝欣赏教学更加深入。让学生感受风筝的历史,增强对文化的理解,这也是美术核心素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综合实践之匠心悟艺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对匠心的培养也不可或缺。匠心,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如何让学生感受匠心?又如何让学生内化这种精神?这需要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关注工艺,并体会从工艺学习中所获得的感悟。
  1. 在工艺程序学习中显巧
  工艺学习不仅需要匠心,还要凸显“巧”。结合一些美术手工课,例如二年级的“剪窗花”,三年级的“巧折巧剪”,四年级的“纸版画”等,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去制作自己的风筝。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将剪纸元素融入风筝面的装饰,或者纸版画的制作结合版画装饰元素等,能够使学生结合美术课堂所学巧用传统工艺。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同样突破了风筝固有的概念。学生在基本骨架制作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尝试更为复杂的骨架轧制技艺,在此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创造中学会应用,如做微型风筝用于装饰等,增加生活的情趣。
  2. 在工艺思维学习中益智
  美术核心素养提出了创意实践的要求。手工制作课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呈现。风筝课的欣赏教学无疑也是一种尝试。从风筝技艺本身出发,让学生对风筝技艺有认同感,能在风筝制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并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团结协作。风筝技艺学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智慧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解决真实问题。
  三、综合实践之匠哲思辨
  1. 在工艺大师学习中融情
  工艺的传授从古至今都是师徒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独特的手艺传承方式具有特有的优势。小学工艺教学需要工艺大师的参与并融合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而给予美术工艺新生命。我校的风筝技艺教学结合当地的拨浪鼓文化特色,同时请到了当地的风筝制作传承人定期指导,并与学生现场互动。通过观摩,学生能更好地把拨浪鼓“敢、钻、容”的精神融入风筝技艺的学习中。
  2. 在工艺创新学习中呈慧
  我校的风筝教学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三个学段进行“十字、土字、王字”风筝骨架的学习,简单且容易入手,但也有很多的限制。基于此,教师可以先指导部分学生尝试研究学习,从装饰性微型风筝制作入手,让学生体验风筝骨架烤制成型的过程。风筝面的绘制也从传统绘制的程式中解放出来,从绘制到粘贴,从题材元素的创新出发,融入各种美术元素和表现形式,在风筝面上找突破口。
  另外,我校将剪纸、版画、国画、水彩等元素融入风筝的制作教学,在表现题材上使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事物,如动物、植物等,增强了风筝的表现力。
  四、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拓展课程教学是传统工艺传承的现代形态,它既有艺术的元素,又有技能的元素。随着文化艺术、设计艺术、手工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设计审美与艺术观念的演化与更新,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传统工艺将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参考文献:
  陶旭泉.中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从脱离实际、课堂比重小、学生缺乏自信三个角度入手,阐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非智力因素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高中英语听力教学问题的改进建议,旨在通过优化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自信心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文本知识的讲授,而缺乏对学生听说等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
期刊
摘 要:学生研习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诵读经典名篇,能培养其优良的人格品质。只有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人格与精神得到升华,這是弘扬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作为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小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并继承这一精神财富。将
期刊
一、吸引学生的关注  学生的关注和参与是优化探究教学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明确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制订活动程序和规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投入学习活动。  例如,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用脱脂棉包好Na2O2,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玻璃管吹气,很快脱脂棉燃烧起来。学生瞪大眼睛,显然他们开始产生兴趣。接着,教师请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英语;教学观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具体学习场景,使学生充分理解教材中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目前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对该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应用情景教学法的
期刊
摘 要: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教材的解读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及素养,会出现理解不够准确的情况,导致知识讲解深度不够、知识覆盖面窄和课堂氛围不活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专业素养  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教材的解读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及素养,会出现理解不够准确的情况,导致知识讲解深度不够、知识覆盖面窄和课堂氛围不活跃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措施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应当初步掌握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同时逐步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多变的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学习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更加系统深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
期刊
摘 要:要提高中医教学水平,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围绕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医教学;学习兴趣;有效方式  中医教学实践性较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为了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合理教学的方式,改变传
期刊
摘 要:“现代徒弟制”的实施,不但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能让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本文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索“现代徒弟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电子技术;现代徒弟制;教学模式  “现代徒弟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学校为基础,校企双方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共同育人,共担风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讨职业学校“现代徒弟制”的实施方案。  一、“现代徒弟制”人
期刊
摘 要:物理是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实验教学法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