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变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既反映了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也规定了面向未来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出发,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开始新的征程
2012年11月8日,北京某高校。
9时,中共十八大准时开幕。阶梯教室里的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共同见证这难忘的历史时刻。一位学生党员表示:“我关注的是这次报告与十七大报告的差别,比如用了哪些新的语言、概念、提法等,又继续强调了哪些提法。”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坦言:“明年我们就要步入社会了,很想了解国家未来的目标和发展计划,以更好地迈向社会。”
集中收看十八大直播的同学们仔细聆听总书记的报告,听到精彩处,大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有同学还把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民众的许多现实的关切与期待,都在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立下从“建设”到“建成”的“军令状”
2012年11月8日,上午。同样的理想、共同的信念让大家聚在一起,肩负着同样的希望和重托,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拾阶而上,步入庄严而神圣的殿堂!
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绽放着繁星般的光芒。主席台上,金色的党徽上镰刀与锤头熠熠生辉,十面红色的旗帜鲜艳夺目,万人大礼堂前方高悬着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二楼眺台上悬挂着巨幅标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三楼眺台上悬挂着巨幅标语:“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会场上的巨大时钟指向9时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走上报告席,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作报告之前,胡锦涛表示,“《报告》已经印发给各位代表,请各位代表审查,今天我就不念全文了,只集中讲一讲报告的要点”。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不念全文,只讲要点”不只是对公众习以为常的作报告方式的技术改变,而且传递出了转变文风会风、提高议事效率的明显信号。
党代会的主题是党代会的核心内容,蕴涵了党代会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主题就是方向,昭示我们要勇往直前不动摇。主题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党的行动纲领、战略部署、发展走向、实践路径是否正确管用,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追求、共同意志和实践自觉。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举什么旗。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走什么路。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決定性阶段要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今后五到十年的奋斗目标。此时此刻,在十八大主题中如此突出地强调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这四个根本问题,是基于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分析和判断,是基于对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精辟总结和提升,是对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愿和期待的集中回应,也是对国际社会、国际舆论所关注的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根本走向的明确宣示。
有人诗赞:“初冬照暖阳,春风吹华堂。激情难收双掌,金声荡气肠。”十八大把主题落脚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此之前,讲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虽然只变动了一个字,但意蕴却大不相同: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不同于十六大的阶段。当时,我们虽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这个新阶段也不同于十七大的阶段。其时,我们已朝着十六大确立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走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相比较而言,十八大的“新阶段”,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另一方面,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展现的是我们党敢于承诺、兑现承诺的信心和决心。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那么,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展现的就是我们党的信心和决心,从根本上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建设”表达的是过程,时间可长可短;而“建成”传递的是结果,必须有具体的时间表。这就好比党立下了“军令状”,必须按时按质达到目标,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集中全党的智慧并体现人民的意愿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2012年下半年召开党的十八大。2012年1月,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十八大报告起草工作正式启动,由习近平任组长。
1月5日,胡锦涛在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对报告起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四个必须”的指导原则——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必须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把党的十八大报告写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符合全党全国人民意愿、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文件。
党代会主题报告的形成集中体现党的民意集中能力。历次党代会都要审议大会主题报告。主题报告定题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讨论通过的过程都是广泛听取人民诉求、集中民意的过程。1月6日,在报告起草工作启动第二天,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决定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征求部分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2月上旬,起草组派出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开展调研,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44次,对城乡社区、工矿企业、农牧水产基地等116个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探讨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3月15日,按照中央部署的15项重点课题要求,46个承担单位先后派出101个调研组,足迹遍及29个省区市,召开座谈会1073场,深入1433个单位实地调研,形成57份调研成果。
一次次调查,让我们党更加了解到实际的发展与人民的需要;一次次研究,让报告起草有了更深厚的思考与更广阔的视野。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黨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4月13日至20日,中南海怀仁堂,胡锦涛用5个半天,听取32家单位的38个课题组11个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汇报,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和对外战略、全面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等问题发表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5月11日至14日,习近平又用两个半天,听取了4个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汇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目标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十八大报告能否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科学制定未来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任务,这是决定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考验一个政党理论勇气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5月24日至6月2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胡锦涛先后主持两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十八大报告稿进行审议。
7月23日,盛夏时节,北京京西宾馆,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十八大报告起草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截至9月5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统计征求意见人数共4511人,反馈对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总计121份。经汇总,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400条,扣除重复意见后,原则性修改意见208条,具体修改意见1674条。同时,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两次听取部分党外人士意见,起草组还当面听取了部分退休老同志的意见。
此后半个月,根据中央精神和要求,文件起草组全面汇总、认真研究、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对报告稿共作出增写、改写、文字精简507处,覆盖包括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126个单位的909条意见和建议,其中覆盖党外人士意见39条。
11月1日至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文件起草组根据全会分组讨论所反馈的196条意见,其中原则性修改意见15条,具体修改意见181条,对报告稿作了41处修改,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修改后再次提交全会分组讨论。各组经过认真讨论,又提出5条意见,起草组建议修改1处。4日下午,十七届七中全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十八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十八大审议。
十八大召开期间,起草组根据分组讨论两轮反馈的158条意见,对报告稿又作了19处修改。
11月14日,红旗前,党徽下,热烈的掌声响起,十八大报告通过。报告中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新目标,一个个惠及民生的新举措,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新部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以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世界倾听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
11月14日上午,在两名总监票人和36名监票人监督下,到会的2307名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
由于选举过程不对媒体开放,记者们从上午8点安检入场后,可以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或香港厅等候。10点半,记者可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会场。此时,投票过程应已结束。
在近几届党代会上,代表用红色、橘黄色、淡粉色3种颜色的选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七大代表、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我和每一个代表都拿到了一个大红的纸夹,上面印有金色的中国共产党党徽,里面装着分别为红色、橘黄色、淡粉色三张不同颜色的候选人名单。红色的是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橘黄色的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候选人,淡粉色的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我细细看过名单之后,也拿起面前摆放的一支红色的选举专用笔……”张严平回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安静终于结束,大会宣布投票。会场一下子活跃起来,代表们一排排,一行行,手持选票,依次走向设在会场各个方位的红色投票箱。”
在正式投票之前,代表们昨天和前天已经进行过一轮投票——“两委”委员预选。1987年十三大修改党章,规定“党内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预选的方法沿用至今。预选在各团组驻地进行。
11时27分,胡锦涛宣布,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经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大会选举出由205名委员、17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由130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实现了新老交替。一时间,热烈的掌声回荡在万人大礼堂。这掌声,有祝贺,也有欢庆,而更多的是信任和期望!
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不仅当选党的总书记,同时当选党的中央军委主席,在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交接班中,第一次同时接受党与军队的最高权力。
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特殊路标。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评价:“与其说记者们关注十八大,不如说他们在关注中国的未来。”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的份量、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不容忽略。十八大记者人数超过十七大,达到2732人,其中境外记者1704人。报道大会的记者多,一方面体现了世界对大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开明开放的态度。
这是高举旗帜、求真务实的盛会。这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盛会。走出人民大会堂,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上的国徽熠熠生辉。目光从容、步履坚定的代表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未来的期待,阔步走向前方。
对完成了诸项神圣使命的代表们来说,是告一段落,而对会场外亿万热情关注大会的民众,关于诸个领域亟待推进的改革才算刚刚开始。十八大召开前,一些境外媒体还在用“中国站在关键路口”来形容这个大国的处境。十八大召开后,还是这些媒体,又作出新的观察,“十字路口的中国没有彷徨”。当十八大的帷幕渐渐合上,一段新的壮丽征程正在开启……
责任编辑 王碧清
2012年11月8日,北京某高校。
9时,中共十八大准时开幕。阶梯教室里的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共同见证这难忘的历史时刻。一位学生党员表示:“我关注的是这次报告与十七大报告的差别,比如用了哪些新的语言、概念、提法等,又继续强调了哪些提法。”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坦言:“明年我们就要步入社会了,很想了解国家未来的目标和发展计划,以更好地迈向社会。”
集中收看十八大直播的同学们仔细聆听总书记的报告,听到精彩处,大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有同学还把报告中的重要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民众的许多现实的关切与期待,都在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立下从“建设”到“建成”的“军令状”
2012年11月8日,上午。同样的理想、共同的信念让大家聚在一起,肩负着同样的希望和重托,2300多名代表和特邀代表拾阶而上,步入庄严而神圣的殿堂!
北京人民大会堂,华灯绽放着繁星般的光芒。主席台上,金色的党徽上镰刀与锤头熠熠生辉,十面红色的旗帜鲜艳夺目,万人大礼堂前方高悬着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二楼眺台上悬挂着巨幅标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三楼眺台上悬挂着巨幅标语:“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会场上的巨大时钟指向9时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走上报告席,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作报告之前,胡锦涛表示,“《报告》已经印发给各位代表,请各位代表审查,今天我就不念全文了,只集中讲一讲报告的要点”。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不念全文,只讲要点”不只是对公众习以为常的作报告方式的技术改变,而且传递出了转变文风会风、提高议事效率的明显信号。
党代会的主题是党代会的核心内容,蕴涵了党代会的基本思想和观点。主题就是方向,昭示我们要勇往直前不动摇。主题是否科学,直接决定着党的行动纲领、战略部署、发展走向、实践路径是否正确管用,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追求、共同意志和实践自觉。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举什么旗。提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要坚持走什么路。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決定性阶段要秉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就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在今后五到十年的奋斗目标。此时此刻,在十八大主题中如此突出地强调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这四个根本问题,是基于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分析和判断,是基于对党和人民长期实践的精辟总结和提升,是对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愿和期待的集中回应,也是对国际社会、国际舆论所关注的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根本走向的明确宣示。
有人诗赞:“初冬照暖阳,春风吹华堂。激情难收双掌,金声荡气肠。”十八大把主题落脚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此之前,讲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虽然只变动了一个字,但意蕴却大不相同:一方面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不同于十六大的阶段。当时,我们虽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这个新阶段也不同于十七大的阶段。其时,我们已朝着十六大确立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走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相比较而言,十八大的“新阶段”,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另一方面,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展现的是我们党敢于承诺、兑现承诺的信心和决心。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那么,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展现的就是我们党的信心和决心,从根本上说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建设”表达的是过程,时间可长可短;而“建成”传递的是结果,必须有具体的时间表。这就好比党立下了“军令状”,必须按时按质达到目标,让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集中全党的智慧并体现人民的意愿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2012年下半年召开党的十八大。2012年1月,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十八大报告起草工作正式启动,由习近平任组长。
1月5日,胡锦涛在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对报告起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四个必须”的指导原则——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必须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把党的十八大报告写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符合全党全国人民意愿、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文件。
党代会主题报告的形成集中体现党的民意集中能力。历次党代会都要审议大会主题报告。主题报告定题起草、征求意见、修改完善、讨论通过的过程都是广泛听取人民诉求、集中民意的过程。1月6日,在报告起草工作启动第二天,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党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决定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在党内一定范围组织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征求部分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
2月上旬,起草组派出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开展调研,召开各级各类座谈会44次,对城乡社区、工矿企业、农牧水产基地等116个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地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探讨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3月15日,按照中央部署的15项重点课题要求,46个承担单位先后派出101个调研组,足迹遍及29个省区市,召开座谈会1073场,深入1433个单位实地调研,形成57份调研成果。
一次次调查,让我们党更加了解到实际的发展与人民的需要;一次次研究,让报告起草有了更深厚的思考与更广阔的视野。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黨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如此高度重视调查研究。
4月13日至20日,中南海怀仁堂,胡锦涛用5个半天,听取32家单位的38个课题组11个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汇报,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和对外战略、全面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等问题发表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5月11日至14日,习近平又用两个半天,听取了4个重点课题的调研成果汇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2020年目标任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十八大报告能否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科学制定未来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任务,这是决定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考验一个政党理论勇气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5月24日至6月2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胡锦涛先后主持两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十八大报告稿进行审议。
7月23日,盛夏时节,北京京西宾馆,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十八大报告起草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截至9月5日,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统计征求意见人数共4511人,反馈对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总计121份。经汇总,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400条,扣除重复意见后,原则性修改意见208条,具体修改意见1674条。同时,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两次听取部分党外人士意见,起草组还当面听取了部分退休老同志的意见。
此后半个月,根据中央精神和要求,文件起草组全面汇总、认真研究、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对报告稿共作出增写、改写、文字精简507处,覆盖包括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内的126个单位的909条意见和建议,其中覆盖党外人士意见39条。
11月1日至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文件起草组根据全会分组讨论所反馈的196条意见,其中原则性修改意见15条,具体修改意见181条,对报告稿作了41处修改,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修改后再次提交全会分组讨论。各组经过认真讨论,又提出5条意见,起草组建议修改1处。4日下午,十七届七中全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十八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十八大审议。
十八大召开期间,起草组根据分组讨论两轮反馈的158条意见,对报告稿又作了19处修改。
11月14日,红旗前,党徽下,热烈的掌声响起,十八大报告通过。报告中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新目标,一个个惠及民生的新举措,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新部署,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以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世界倾听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
11月14日上午,在两名总监票人和36名监票人监督下,到会的2307名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
由于选举过程不对媒体开放,记者们从上午8点安检入场后,可以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或香港厅等候。10点半,记者可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会场。此时,投票过程应已结束。
在近几届党代会上,代表用红色、橘黄色、淡粉色3种颜色的选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七大代表、新华社记者张严平曾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我和每一个代表都拿到了一个大红的纸夹,上面印有金色的中国共产党党徽,里面装着分别为红色、橘黄色、淡粉色三张不同颜色的候选人名单。红色的是中央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橘黄色的是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候选人,淡粉色的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我细细看过名单之后,也拿起面前摆放的一支红色的选举专用笔……”张严平回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安静终于结束,大会宣布投票。会场一下子活跃起来,代表们一排排,一行行,手持选票,依次走向设在会场各个方位的红色投票箱。”
在正式投票之前,代表们昨天和前天已经进行过一轮投票——“两委”委员预选。1987年十三大修改党章,规定“党内选举实行差额选举”,差额预选的方法沿用至今。预选在各团组驻地进行。
11时27分,胡锦涛宣布,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经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大会选举出由205名委员、17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由130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实现了新老交替。一时间,热烈的掌声回荡在万人大礼堂。这掌声,有祝贺,也有欢庆,而更多的是信任和期望!
15日,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不仅当选党的总书记,同时当选党的中央军委主席,在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交接班中,第一次同时接受党与军队的最高权力。
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特殊路标。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评价:“与其说记者们关注十八大,不如说他们在关注中国的未来。”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国的份量、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不容忽略。十八大记者人数超过十七大,达到2732人,其中境外记者1704人。报道大会的记者多,一方面体现了世界对大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开明开放的态度。
这是高举旗帜、求真务实的盛会。这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盛会。走出人民大会堂,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上的国徽熠熠生辉。目光从容、步履坚定的代表们,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未来的期待,阔步走向前方。
对完成了诸项神圣使命的代表们来说,是告一段落,而对会场外亿万热情关注大会的民众,关于诸个领域亟待推进的改革才算刚刚开始。十八大召开前,一些境外媒体还在用“中国站在关键路口”来形容这个大国的处境。十八大召开后,还是这些媒体,又作出新的观察,“十字路口的中国没有彷徨”。当十八大的帷幕渐渐合上,一段新的壮丽征程正在开启……
责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