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跟读者交流的原则是:不说假话,也不说正确的废话。所以,当一位读者问我她究竟要不要离婚的时候,我想了想,还是邀请她散会后单独交流。
她38岁,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描述完婚姻中的种种不如意,然后问我:“要不要结束现在的一切,重新开始?不甘心在这种生活里与这个男人共度余生。”
我特别不擅长回答一个人要不要和另外一个人分手或继续、要不要选择某种生活、要不要换个职业……这类极其具体的问题,因为我不够了解其中的细节,所以无从判断,而实际上,类似问题本就不适合咨询任何对当事人不够了解和亲密的对象,它太需要基于事实的有效解决办法,而不是无关痛痒的建议。
我问她:“你的钱够不够养你和女儿?如果离婚,你能接受再也找不到合适的男人,一个人过一生吗?”
她有点吃惊:“为什么?离婚不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男人,过更好的生活吗?我的经济状况足够过日子,可是哪个女人愿意一辈子孤独终老?如果这样,还不如将就着过呢。”
我说:“你还是将就着过吧,你不适合离婚或者单身。”
她错愕地看着我,我却很清楚,这是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旧”女性。她貌似追求“自我”与“独立”,可她追求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与“独立”。她看起来强大的外表实际上支撑不起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新时代的旧女性”,常常有三个特点:
第一,经济上能够独立,思想上却一定要依附其他人。
第二,永远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听别人的话,看别人的脸色,很少探寻自己内心究竟希望获得什么,自我身体和心灵的舒适度服从社会的统一要求。
第三,婚姻观停留在100年前,希望通过身边的男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太多“新时代的旧女性”无论做到什么职位,取得什么成绩,无论拿着怎样的名牌包,口头怎样认同“自立”,外表如何时尚新潮,内心实际上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观点:女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两性市场上的资本与筹码,而两性关系的成败,决定了女人最终的“价值”,她们努力的终极目的,是找到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男人,她们也愿意委屈自己,减肥塑身把自己塞进那件“幸福”的外套。
所以,虽然不忍心,我还是对她说:“你在最年轻好看、背景单纯的时候,都没有遇到能给你幸福的人,凭什么认为人到中年之后能找到愿意接纳你们母女的好男人呢?”
“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对未来的辛苦、孤独、困难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许离婚是重生;可是,你只是为了找到下一个好男人,中年男人再优秀都有割裂不掉的过去,在复杂的背景下建立简单的幸福,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非常大,这样的勇气和实力,你具备吗?”
她沉默了。
曾经,我最喜欢的东方女性是林青霞,可是,自从2014年张曼玉在草莓音乐节上唱破了音之后,她就取代了林青霞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林青霞更接近中国人欣赏的女神,她像一尊宁静的菩萨,沉默、华美、面颊饱满,除了与秦汉18年无果的爱情外,几乎没有痛点和“槽点”。她事业有成,盛年嫁入豪门,顶着丈夫的绯闻过着自己的日子,60岁依旧光彩照人,收到丈夫的豪宅礼物,认可一世的辛劳。她出书、聚友,淡定平和,实现了一个传统女性功德圆满的幸福,这幸福的背后有多少忍耐和煎熬,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和林青霞相比,张曼玉简直活跃得过了头,完全不符合女神的静态美。
她唱歌、恋爱、做慈善,结婚、离婚、传绯闻,即便有了盛名,依旧不停地探寻生活的可能性,寻找悬念之外的内容。最打动我的是,她活出了东方中老年女人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她在草莓音乐节上唱摇滚,用破音和不着调给了观众一个四仰八叉的惊讶:女神,难道不应该优雅地老去吗?这么晚节不保。风起云涌的责难中,她笑呵呵地又站在了下一场演唱会上,依然是被上帝抛弃的声音,依然是不在调上的演唱,她说:“我在上海的演出不是那么理想,走音走得蛮多的……今天还是会和前天一样,还是会走音。可是,我会努力。我演了20多部戏也给人说是花瓶,所以,给我20个机会吧,我应该可以的!”
然后,我身边的很多女人,包括我自己,突然就很支持她,即便她唱着不着调的歌,在一场又一场音乐会里“丢人现眼”,我们依旧欣赏她的不走寻常路。但是,我们同样清楚,这种路线不适合常态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女人,我们身边的女子,大多被生活教训得四平八稳,老老实实地待在各种人际关系网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想成为张曼玉式的新女性,需要非凡的天真、倔强、实力和头破血流的勇气,才能在阻力丛生的成人世界里不按牌理出牌,奔赴自己的梦想。
而这样的勇气,是很少有人具备的。
正如实际上,虽然世界前进了那么久,我们身边最多的,依旧是“新时代的旧女性”。
后来,我对我沉默的读者说:“你既无法想象林青霞像张曼玉一样唱破音还能自嘲,也不能设想张曼玉像林青霞一样中规中矩、隐忍沉默,就像你无法想象林青霞选择一个人终老,而张曼玉身边儿女成群一样。她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没有好与不好,只要走对了自己的路。”
我们抱了抱对方,安静地分手。
直到今天,我依旧不清楚她后来做了怎样的选择,但我清楚的是,不是每个试图打破常规的人,都具备相匹配的实力和心态。
她38岁,有一个12岁的女儿。她描述完婚姻中的种种不如意,然后问我:“要不要结束现在的一切,重新开始?不甘心在这种生活里与这个男人共度余生。”
我特别不擅长回答一个人要不要和另外一个人分手或继续、要不要选择某种生活、要不要换个职业……这类极其具体的问题,因为我不够了解其中的细节,所以无从判断,而实际上,类似问题本就不适合咨询任何对当事人不够了解和亲密的对象,它太需要基于事实的有效解决办法,而不是无关痛痒的建议。
我问她:“你的钱够不够养你和女儿?如果离婚,你能接受再也找不到合适的男人,一个人过一生吗?”
她有点吃惊:“为什么?离婚不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男人,过更好的生活吗?我的经济状况足够过日子,可是哪个女人愿意一辈子孤独终老?如果这样,还不如将就着过呢。”
我说:“你还是将就着过吧,你不适合离婚或者单身。”
她错愕地看着我,我却很清楚,这是一个生活在新时代的“旧”女性。她貌似追求“自我”与“独立”,可她追求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与“独立”。她看起来强大的外表实际上支撑不起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新时代的旧女性”,常常有三个特点:
第一,经济上能够独立,思想上却一定要依附其他人。
第二,永远生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听别人的话,看别人的脸色,很少探寻自己内心究竟希望获得什么,自我身体和心灵的舒适度服从社会的统一要求。
第三,婚姻观停留在100年前,希望通过身边的男人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太多“新时代的旧女性”无论做到什么职位,取得什么成绩,无论拿着怎样的名牌包,口头怎样认同“自立”,外表如何时尚新潮,内心实际上都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观点:女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两性市场上的资本与筹码,而两性关系的成败,决定了女人最终的“价值”,她们努力的终极目的,是找到一个能“给”自己幸福的男人,她们也愿意委屈自己,减肥塑身把自己塞进那件“幸福”的外套。
所以,虽然不忍心,我还是对她说:“你在最年轻好看、背景单纯的时候,都没有遇到能给你幸福的人,凭什么认为人到中年之后能找到愿意接纳你们母女的好男人呢?”
“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对未来的辛苦、孤独、困难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许离婚是重生;可是,你只是为了找到下一个好男人,中年男人再优秀都有割裂不掉的过去,在复杂的背景下建立简单的幸福,不是不可能,但是难度非常大,这样的勇气和实力,你具备吗?”
她沉默了。
曾经,我最喜欢的东方女性是林青霞,可是,自从2014年张曼玉在草莓音乐节上唱破了音之后,她就取代了林青霞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林青霞更接近中国人欣赏的女神,她像一尊宁静的菩萨,沉默、华美、面颊饱满,除了与秦汉18年无果的爱情外,几乎没有痛点和“槽点”。她事业有成,盛年嫁入豪门,顶着丈夫的绯闻过着自己的日子,60岁依旧光彩照人,收到丈夫的豪宅礼物,认可一世的辛劳。她出书、聚友,淡定平和,实现了一个传统女性功德圆满的幸福,这幸福的背后有多少忍耐和煎熬,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和林青霞相比,张曼玉简直活跃得过了头,完全不符合女神的静态美。
她唱歌、恋爱、做慈善,结婚、离婚、传绯闻,即便有了盛名,依旧不停地探寻生活的可能性,寻找悬念之外的内容。最打动我的是,她活出了东方中老年女人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她在草莓音乐节上唱摇滚,用破音和不着调给了观众一个四仰八叉的惊讶:女神,难道不应该优雅地老去吗?这么晚节不保。风起云涌的责难中,她笑呵呵地又站在了下一场演唱会上,依然是被上帝抛弃的声音,依然是不在调上的演唱,她说:“我在上海的演出不是那么理想,走音走得蛮多的……今天还是会和前天一样,还是会走音。可是,我会努力。我演了20多部戏也给人说是花瓶,所以,给我20个机会吧,我应该可以的!”
然后,我身边的很多女人,包括我自己,突然就很支持她,即便她唱着不着调的歌,在一场又一场音乐会里“丢人现眼”,我们依旧欣赏她的不走寻常路。但是,我们同样清楚,这种路线不适合常态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女人,我们身边的女子,大多被生活教训得四平八稳,老老实实地待在各种人际关系网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想成为张曼玉式的新女性,需要非凡的天真、倔强、实力和头破血流的勇气,才能在阻力丛生的成人世界里不按牌理出牌,奔赴自己的梦想。
而这样的勇气,是很少有人具备的。
正如实际上,虽然世界前进了那么久,我们身边最多的,依旧是“新时代的旧女性”。
后来,我对我沉默的读者说:“你既无法想象林青霞像张曼玉一样唱破音还能自嘲,也不能设想张曼玉像林青霞一样中规中矩、隐忍沉默,就像你无法想象林青霞选择一个人终老,而张曼玉身边儿女成群一样。她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没有好与不好,只要走对了自己的路。”
我们抱了抱对方,安静地分手。
直到今天,我依旧不清楚她后来做了怎样的选择,但我清楚的是,不是每个试图打破常规的人,都具备相匹配的实力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