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二审不开庭审理与司法信任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Zh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刑事案件二审不开庭审理审理方式的原因分析及其批判
  对刑事二审案件之所以不开庭审理,目前各方面给出的原因一般不外乎是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审理期限的制约。有学者称,无论是检察机关还是审判机关,他们的人员配置(包括法警)、办案经费、车辆、法庭数量等等,仅仅能够应付目前的案件数量,如果加大刑事二审开庭率必须成几何级数地增加司法资源投入量,而这是目前的司法机关所难以承受的。同时,学者认为,刑事二审的过短的审理期限也是制约二审开庭审理的重要因素[1]。在实务中,也有人认为,在刑事案件的二审中,法官在全面审查的基础上,通过讯问原审被告人的方式听取被告人对案件的陈述和辩解,征询检察官和辩护人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核实证据工作,也完全可以达到二审程序的预期目的。因此,一律强调二审开庭审理没有必要。
  然而,问题是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二审的较短的审理期限是否真是制约刑事二审开庭审理的决定性因素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从司法资源看,刑事二审的开庭审理并不会让法院到不可承受的地步。据学者统计,2000年,全国刑事法官每年平均办理的二审案件不到十三件,考虑到近年的发展和一审案件的数量,每个刑事法官平均每年办理的案件也不会超过35件[2],这样的数字应该在法院司法资源的可承受范围。其次,从审理的期限看,虽然刑事二审的审理期限较短,确有难以顾及之可能,然而,作为法院审理公正性之价值与审理效率之价值相比,显然公正性的价值高于效率的价值,因此,如确实因为审理期限的限制而导致刑事二审案件不能开庭审理,则完全可以通过修改法律关于审理期限的规定而达到审理公正和效率的统一。因此,二审不开庭审理的症结不在于司法资源的缺乏和审理期限的制约,而在于刑事法官对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的主观认识。这种主观认识是片面强调“实体正义”,而轻视“程序正义”。
  然而,作为增进司法信任而言,毫无疑问是“程序正义”比“实体正义”更具有效果。社会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3]:(1)程序正义对信任有积极的影响;(2)程序正义而非实体正义对信任判断有更明显的影响;(3)信任与程序正义结合起来影响着组织中个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换言之,一方面程序正义本身具有提高信任程度的功能;另一方面程序正义与信任的结合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相应地,在司法领域,程序正义对提高司法信任程度是举足轻重的。因此,那种认为只要在实体上保证审判客观公正即可的理念,无疑是难合时代发展潮流且不能满足现代司法需求的。
  
  二、域外刑事案件二审审理方式的立法考察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其第二审程序都存在事实审和法律审的区分。在刑事二审中,只要是涉及事实审,都无一例外地实行严格的包含言词辩论在内的开庭审理方式。二审不开庭审理方式只是适用于法律审。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上诉之审判程序基本与第一审相同,庭审强调言词辩论,已经在一审程序中做过证的证人、鉴定人仍以到庭作证为原则[4]。在法国,对于因普通上诉的第二审,其审理程序与第一审相同,二审同样须遵循开庭审理的规则。只是在对待已在一审程序中做过证的证人、鉴定人的问题上略有不同,即其不以证人、鉴定人到庭作证为原则[5]。在日本,其《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判决,除本法有特别规定的以外,应当根据言词辩论作出”。可见,二审开庭审理是各国二审的基本审理方式,而这些国家对二审审理要求开庭的出发点和根源在于对刑事判决的审慎及促进包括被告在内的当事人对刑事犯罪分子判决的信任和尊重。
  
  三、再构我国刑事案件二审审理方式,增进司法信任
  司法信任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其之于司法活动就如空气于人,水于鱼。因此,再构我国刑事案件二审审理方式,扩大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的范围,增大审理过程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以增进当事人对司法的信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再构我国刑事案件二审审理方式,重建司法信任,以下方面做法必不可少。
  (一)法律要明确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的条件和范围,规范二审审理方式。要确立以开庭审理为原则,实行有条件的不开庭审理的审理原则。具体为:
  1、一审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案件必须开庭审理。
  由于死刑的不可挽回的特性,对死刑案件给予特别的程序保护,是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的通例。“死刑上诉案件开庭审理是现代人权理念的要求,是实现实体正义的要求,是限制死刑适用的政策的要求,也是实现死刑上诉审职能的要求” [6]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对案件重要事实和证据问题提出上诉的死刑第二审案件,一律开庭审理。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死刑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规定(试行)》,其第一条即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上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应当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开庭审理”,但其第二条却规定,对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被告人上诉的案件,只有在被告人或者辩护人提出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才应该开庭审理。可见,虽然最高院对死刑这样一种特殊的二审案件在审理方式上作出了特别的规定,但从最高院的这一规定,我们仍不难看出,其在死刑案件二审的审理方式上仍然是保守的、不彻底的。笔者认为,鉴于死刑案件和无期徒刑对被告人的权利的剥夺程度,应对死刑或无期徒刑的案件一律实行开庭审理。
  2、对事实认定问题提出上诉的案件应该开庭审理。事实认定问题包括事实认定本身的问题,也包括基于事实认定问题而对适用法律定性提出上诉的情形和基于事实认定问题而对适用法律量刑提出上诉的情形。笔者认为,不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局限于法律审,如果当事人以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定性错误为理由提起的上诉案件,不论二审合议庭认定事实是否清楚,均应开庭审理,通过庭审依法认定证据、查明案情,以体现审判的严肃性、民主性和公正性。
  3、重大、复杂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应当开庭审理。这类案件社会影响较大,公众关注程度高,开庭审理可以强化刑罚的特殊教育和一般教育功能,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因此对这类案件不论二审合议庭认定事实是否清楚,均应开庭审理。
  不开庭审理的二审刑事案件应尽可能限制在只需进行法律审的案件。
  (二)明确刑事二审不开庭审理的释明义务。
  二审法官在受案时,要征询被告人对开庭审理还是不开庭审理的意见,并向被告人释明开庭与不开庭审理的后果,尊重被告的选择权,促进被告对二审判决的理解。如果被告人同意不开庭审理,则在事实清楚且当事人仅针对法律适用问题上诉的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被告人要求开庭审理,则法院应尽可能开庭审理。
  司法信任危机的消除也绝非仅仅司法制度本身所能完全解决的,毕竟,司法信任系统作为社会信任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完善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身的优劣,其必然受到社会信任系统这个母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因此,司法信任的重建的视野应扩大到整个社会。即司法信任的重建有待于司法信任机制以及整个社会信任机制的完善。然而,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让当事人更多、更深地参与到司法活动,使被告和社会公众不仅了解司法结果,而且了解司法过程,对于增加司法活动的社会信任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注释:
  [1]蒋安杰:刑事二审开庭有多少问题要面对——一份引人关注的“刑事二审开庭程序调研报告”出炉。法制网http://flyz.nyist.net/show.phpid=787&sort=1
  [2]胡道才:刑事上诉案件审理方式剖析,人民司法(2004。9)。
  [3]详见Joel Brockner Phyllis Siegel理解程序公正和分配公正之间的相互作用——信任的角色一文.罗德里克M克雷默,汤姆R泰勒编.组织中的信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543—547
  [4][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岳礼玲、温小洁译:《德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0
  [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乔治·勒瓦索著,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1.806—857.
  [6]张云鹏:《论上诉死刑案件审理方式的完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1月
其他文献
刑罚执行处于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其效果直接关系着国家刑罚权的运行和整个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刑罚执行监督体系,而在这个体系中,由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进行严格的司法控制则比其他任何监督机关的监督更具有优势,因此刑罚执行检察监督体制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刑罚执行的质量。派驻检察制度的不健全,已经严重影响了法律监督效果。目前,人民检察院主要有派驻检察和巡回检察两种检察方式。在派驻检察方面还没有形
期刊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完善,聋哑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立法和司法的关注。然而,近年来聋哑人犯罪问题的凸现,让国家公权力不得不在对其合法权益进行积极保护的同时,开始对其犯罪的根源、特点等给予重视。因为,相对于保护其合法权益,预防聋哑人犯罪则是对其更为基础性的保护。近日,笔者就聋哑人犯罪的现象进行了针对性的调研,通过对近三个月以来本市聋哑人犯罪所呈现的现状、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检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反腐败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惩防体系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基本精神,主动地适应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需要,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再生证据的概念、司法实务中划分再生证据的目的、对再生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等,主张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应积极探讨和实践“再生证据”的运用,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一些犯罪分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往往销赃匿迹、串供翻供,结果却是欲盖弥彰,留下新的痕迹,更加暴露自己的罪行。检察机关在参加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收集这些再生证据,并据此查明真相,揭露犯罪,作
期刊
证据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依据,是刑事诉讼的灵魂,刑事诉讼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证据展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与世界诉讼制度相适应的完备的刑事证据制度,为此,笔者从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刑事证明标准问题  证明标准的确定和把握是刑事司法的关键和核心,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是“排除合理怀疑”,大陆法系是“法官内心确信”,这两种表述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法官内心都是肯定要确信到排除合
期刊
2008年10月—2009年2月,Y县检察院共起诉在校学生犯罪案件7件14人,其中故意伤害案2件6人,抢劫案2件5人,盗窃案1件1人,寻衅滋事案1件1人,猥亵妇女案1件1人,年龄全部集中在17岁至19岁之间。这些被人们称为“祖国的未来”甚至“天之骄子”的学生相继涉足犯罪,成为让人唾弃的阶下囚,让人痛心不已。为此,结合本院办理的在校生犯罪案件,谈谈其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一、 特点  1、
期刊
摘 要: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有助于提高案件质量、确保法律准确适用,就该制度施行中存在的法律规定不明、缺乏程序性规定、作用发挥不够等不足,提出明确监督程序、明确监督范围和具体监督权等完善建议。  关键词:检察长;审判委员会;列席;法律监督    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是检察机关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审判监督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式,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期刊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适应对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进行社会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探索社会监督有效形式的一种尝试,自2004年施行以来,它在规范检察权的正确行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上,确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或不足。以下,笔者谨就试点工作中“三类案件”监督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三类案件”监督程序存在的问题  1、“
期刊
摘 要: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强调了不动产登记薄的效力。《物权法》第14条规定:“不动产物权人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发生效力”。第16条规定:“不动产登记薄是物权归属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薄由登记机构管理”。而现实的民事经济活动中,不动产的交易往往存在着是签订《买卖合同》将所有权与占有权、使用权分离。因此,本人就多年的公证实践,有必要
期刊
摘 要: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关系中的利益平衡不仅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平衡,还包括债权人和社会利益,债务人和社会利益,甚至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为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构建有效的、有序的、公平的利益制衡机制提供了指引。从本位的分析方法来看,立法的社会本位观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金融机构破产立法要构建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必须树立社会本位观,必须在突出保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