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接诊收治的65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效果。结果:65例患者15例出现并发症,占23.08%,3例围手术期死亡,占4.62%,其余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手术方式,术后加强监测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 急性 肿瘤性 结肠梗阻 诊断治疗
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为当前外科一个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为8—29%[1],一旦罹患此疾病,患者身体状况差,术前难以实现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及全身感染,拥有较高的肿瘤复发率及病死率,治疗中在手术治疗方式选择上存在很多争议。此次我们就2011年3月—2014年3月接诊收治的65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4例,女31例;患者年龄分布:60~69岁43例(66.15%),70~91岁22例(33.85%),平均年龄(65.7±1.2)岁。患者肿瘤分布:12例右半结肠肿瘤;19例直肠肿瘤;34例左半结肠肿瘤。肿瘤Dukes分期:A期3例,B期11例,C期39例,D期12例。
1.2 临床表现欲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都以腹痛,肛门排便、排气停止,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患者有腹部的压痛,18例有呕吐,15例出现肠鸣音的减弱或者消失。辅助检查中,患者腹部的X片可见巨大的胀气肠袢或者是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钡餐检查机结肠镜检查显示29例为结直肠肿瘤性的梗阻,其中11例经CT确诊,9例经B超确诊。所有患者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9/L以上。
1.3 并存疾病
上述患者中有90%以上并存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疾病,对并发疾病进行统计,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等。
2 治疗及结果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需进行水电解紊乱纠正及酸碱平衡纠正,并积极进行抗感染及胃肠减压治疗。其中45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12例联合脏器切除,8例在肿瘤切除的时候进行了造瘘,其中6例为单纯性造瘘,2例短路。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死亡。术后1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23.08%,3例围手术期死亡,占4.62%。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如下:切口裂开3例,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3例,心肌梗死2例,尿路感染2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为:心肌梗死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
3 讨论
肿瘤性结肠梗阻是老年中最常见的肿瘤性肠梗阻,且老年性低位肠梗阻近70%是结直肠癌所导致的[2]。老年人一旦罹患急性肠梗阻会出现感染、体液丧失、休克、中毒,甚至是呼吸循环上的功能障碍。且结肠的梗阻多是闭袢性,肠壁不仅薄而且血供差,加之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此外,老年人年龄大,身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脏器代偿能力差,并发疾病多,体内电解质紊乱,对手术的耐受性差,为防止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在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将机体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之后,进行胃肠减压,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局部及全身性的感染出现。手术中对病变的部位进行有效分离,将扩张及梗阻段都移至切口之外,将切口周围用纱布进行保护,避免污染。对梗阻近端处5~10cm位置的肠壁先进行荷包式缝合[3],从中心切开,在中心插入一支内径2cm的橡皮管,将荷包扎紧,在持续或间断负压下将吸肠内容物吸出。减压后甲硝唑缓慢灌注之后再进行场切除术,这样能够防止肠内细菌移位。
肿瘤性结肠梗阻手术目的是要将原发肿瘤切除,将肠梗阻症状解除,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急性梗阻如果是因为右半结肠肿瘤所引起,需要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急性梗阻如果是因为左半结肠肿瘤所引起,可以选择一期切除吻合术或者是分期手术这两种。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肿瘤不存在明显的浸润粘连,可在肠道灌注后行肿瘤切除一期吻合术;如果患者的全身状况不好,肿瘤浸潤,切除困难,腹腔有严重污染,则需要选择分期手术。在此次研究病例中我们队这些患者进行的是联合脏器切除,将粘连浸润相关的脏器(肝脏转移灶、胰尾、子宫双附件、部分膀胱壁)进行联合切除。如果肿瘤属于广泛性的转移,还是在姑息性手术下进行切除更稳妥,这样能最大限度减轻肿瘤的负荷,使患者生存期有效延长。
围手术期要对患者做好监测,这样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处理监测的措施为:术前对脏器功能进行准确判断,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酸碱失衡。纠正并治疗心绞痛、心衰这些疾病,控制高血压,避免术后有相关并发症出现。补液的过程中密切监测心肺肾耐受力。手术后对病人进行实时ICU监测,继续进行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纠正,对病人进行TPN营养支持,让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使其低蛋白血症及贫血问题得到改善,肠壁的水肿得到改善,在改善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镇痛、镇静治疗,避免出现心功能不全,在手术期还要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让患者血糖维持在8.3~11.1 mmol/L范围内。注意肺部护理,避免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通过穴位按摩等方式促进肛门排气,帮助肠道功能恢复。此次研究中65例患者1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08%,3例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4.62%。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为:切口裂开、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肌梗死及尿路感染。其中感染是主要并发症,这是因为肠梗阻过程中肠道的菌群会出现易位,需要给患者及早使用抗菌素抗菌治疗,降低切口及腹腔的感染率,在临床中我们使用较多的为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
总之,急性肿瘤结肠梗阻是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病,患者年龄大,并存病多,手术风险大,只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手术方式,术后加强监测,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才能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春球,武钢,周望梅,等.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08):128-131.
[2] 丁彦辉.老年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61.
[3] 李峰,陈炜,周小民.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03):119-120.
【关键词】 急性 肿瘤性 结肠梗阻 诊断治疗
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为当前外科一个比较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为8—29%[1],一旦罹患此疾病,患者身体状况差,术前难以实现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及全身感染,拥有较高的肿瘤复发率及病死率,治疗中在手术治疗方式选择上存在很多争议。此次我们就2011年3月—2014年3月接诊收治的65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4例,女31例;患者年龄分布:60~69岁43例(66.15%),70~91岁22例(33.85%),平均年龄(65.7±1.2)岁。患者肿瘤分布:12例右半结肠肿瘤;19例直肠肿瘤;34例左半结肠肿瘤。肿瘤Dukes分期:A期3例,B期11例,C期39例,D期12例。
1.2 临床表现欲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都以腹痛,肛门排便、排气停止,腹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全部患者有腹部的压痛,18例有呕吐,15例出现肠鸣音的减弱或者消失。辅助检查中,患者腹部的X片可见巨大的胀气肠袢或者是大小不等的气液平面;钡餐检查机结肠镜检查显示29例为结直肠肿瘤性的梗阻,其中11例经CT确诊,9例经B超确诊。所有患者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9/L以上。
1.3 并存疾病
上述患者中有90%以上并存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其他疾病,对并发疾病进行统计,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等。
2 治疗及结果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需进行水电解紊乱纠正及酸碱平衡纠正,并积极进行抗感染及胃肠减压治疗。其中45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12例联合脏器切除,8例在肿瘤切除的时候进行了造瘘,其中6例为单纯性造瘘,2例短路。手术过程中没有一例患者出现死亡。术后15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占23.08%,3例围手术期死亡,占4.62%。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如下:切口裂开3例,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3例,心肌梗死2例,尿路感染2例。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为:心肌梗死1例,肺部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
3 讨论
肿瘤性结肠梗阻是老年中最常见的肿瘤性肠梗阻,且老年性低位肠梗阻近70%是结直肠癌所导致的[2]。老年人一旦罹患急性肠梗阻会出现感染、体液丧失、休克、中毒,甚至是呼吸循环上的功能障碍。且结肠的梗阻多是闭袢性,肠壁不仅薄而且血供差,加之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此外,老年人年龄大,身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脏器代偿能力差,并发疾病多,体内电解质紊乱,对手术的耐受性差,为防止在手术中出现并发症在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将机体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进行纠正之后,进行胃肠减压,这样能够有效预防局部及全身性的感染出现。手术中对病变的部位进行有效分离,将扩张及梗阻段都移至切口之外,将切口周围用纱布进行保护,避免污染。对梗阻近端处5~10cm位置的肠壁先进行荷包式缝合[3],从中心切开,在中心插入一支内径2cm的橡皮管,将荷包扎紧,在持续或间断负压下将吸肠内容物吸出。减压后甲硝唑缓慢灌注之后再进行场切除术,这样能够防止肠内细菌移位。
肿瘤性结肠梗阻手术目的是要将原发肿瘤切除,将肠梗阻症状解除,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急性梗阻如果是因为右半结肠肿瘤所引起,需要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急性梗阻如果是因为左半结肠肿瘤所引起,可以选择一期切除吻合术或者是分期手术这两种。如果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肿瘤不存在明显的浸润粘连,可在肠道灌注后行肿瘤切除一期吻合术;如果患者的全身状况不好,肿瘤浸潤,切除困难,腹腔有严重污染,则需要选择分期手术。在此次研究病例中我们队这些患者进行的是联合脏器切除,将粘连浸润相关的脏器(肝脏转移灶、胰尾、子宫双附件、部分膀胱壁)进行联合切除。如果肿瘤属于广泛性的转移,还是在姑息性手术下进行切除更稳妥,这样能最大限度减轻肿瘤的负荷,使患者生存期有效延长。
围手术期要对患者做好监测,这样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处理监测的措施为:术前对脏器功能进行准确判断,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酸碱失衡。纠正并治疗心绞痛、心衰这些疾病,控制高血压,避免术后有相关并发症出现。补液的过程中密切监测心肺肾耐受力。手术后对病人进行实时ICU监测,继续进行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纠正,对病人进行TPN营养支持,让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使其低蛋白血症及贫血问题得到改善,肠壁的水肿得到改善,在改善的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镇痛、镇静治疗,避免出现心功能不全,在手术期还要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让患者血糖维持在8.3~11.1 mmol/L范围内。注意肺部护理,避免术后出现肺部感染,通过穴位按摩等方式促进肛门排气,帮助肠道功能恢复。此次研究中65例患者1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23.08%,3例围手术期死亡,死亡率4.62%。术后患者并发症主要为:切口裂开、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肌梗死及尿路感染。其中感染是主要并发症,这是因为肠梗阻过程中肠道的菌群会出现易位,需要给患者及早使用抗菌素抗菌治疗,降低切口及腹腔的感染率,在临床中我们使用较多的为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
总之,急性肿瘤结肠梗阻是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病,患者年龄大,并存病多,手术风险大,只有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手术方式,术后加强监测,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才能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春球,武钢,周望梅,等.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08):128-131.
[2] 丁彦辉.老年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161.
[3] 李峰,陈炜,周小民.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28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03):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