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7岁担任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22岁时已是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誉为“娃娃司令”。
智斗沈鸿烈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此时,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消极抗日,极力反共,露骨地提出“宁亡于日,不亡于共”“宁可匪化,不可赤化”等反动口号。他与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鹿钟麟策划组织“冀鲁联防”,试图以软硬兼施、南北夹击的方式,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区。
为了瓦解“冀鲁联防”,萧华拟定了“和沈打鹿”的策略,并报中共中央批准。为此,1938年12月初,萧华决定亲赴惠民县城,与前往该地视察的沈鸿烈谈判。
沈鸿烈听说萧华不过22岁,不屑一顾:“娃娃司令也来和我谈判?”为了镇住萧华,他在萧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层层岗哨。不料,萧华信马由缰,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地与随行人员谈天说地,一点不为所动。
萧华进城后,沈鸿烈将他安置在旅馆,避而不见,企图逼走萧华。
受到如此冷落,大家劝萧华不如早点回去,但萧华压住怒火,对大家说:“我们既然来了,就要一睹沈大主席的尊容,我们暂且等等,看他沈鸿烈能把我们晾多久。”萧华起草了一份《告惠民各界的慰问信》,让随行人员油印出来,即到街头散发。萧华接着进医院慰问伤兵,到学校讲演。一时间,惠民各界纷纷传诵八路军“娃娃司令”如何深明大义,抗日有为,指责沈鸿烈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对抗日无动于衷。
沈鸿烈被迫慌忙安排会见,把谈判地点设在县衙后院,并在大堂、二堂、三堂的台阶上下,布下了数层荷枪实弹的卫兵。谈判中,萧华一会儿慷慨激昂,一会儿义正词严,一会儿笑声朗朗,在场者无不为之折服。经过三小时的唇枪舌剑,沈鸿烈被迫同意了抗日协议。沈鸿烈对萧华连称佩服,亲自恭送萧华出城。
痛击鹿钟麟
萧华另一手就是“打鹿”。1938年9月15日,鹿钟麟被蒋介石委任为“河北省政府主席”。面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鹿钟麟企图用武力征服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将萧华赶出河北,实现所谓“收复失地”。
鹿钟麟根据蒋介石《限制异党活动之办法》的密令精神,委任盐山四区民团头子孙仲文为国民政府军第五十三游击支队司令,拨钱,配枪,专门对付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这年10月,鹿钟麟指使孙仲文包围盐山五区抗日政府,并在门口架设机枪,强令区政府制册交印。还在苏基、大赵村、丁村一带,挖沟垒墙,限制、袭击抗日部队。
为顾全大局,萧华派津南督察公署专员、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找孙仲文交涉,劝其停止破坏活动,一致抗日。为示诚意,杨靖远去时只带了一名警卫员。然而,孙仲文却埋伏了10余名手下,准备扣押杨靖远。当孙仲文发出抓捕暗号之际,杨靖远眼疾手快,扣住孙仲文手腕,用枪口对准孙仲文头部,命令他让手下放下武器。而后,杨靖远在警卫员的掩护下,脱离了险境。
这年11月,萧华命令杨靖远率部队包围孙仲文的老巢,迫使其放弃对我军的挑衅。不料,孙仲文早有准备,让士兵向正在喊话的杨靖远开枪,杨靖远身負重伤被俘后,孙仲文竟将其头颅割下挂在寨门上,向八路军示威。
消息传来,萧华悲痛万分,含泪写下两副挽联:“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奋斗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灵”。11月14日,萧华派符竹庭、周贯五率部进攻盐山,将孙仲文部消灭,并建立了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紧接着,萧华命令部队乘胜向北推进,收回新海县,建立新海县抗日民主政府,直逼天津。边区的其他民团见大局已定,无不望风归附。至此,鹿钟麟的“冀鲁联防”计划已完全泡汤,穷兵黩武的鹿钟麟彻底败在了“娃娃司令”萧华的手下。天津解放后,鹿钟麟见到萧华时,曾风趣地说:“我们是不打不相识。
义救高树勋
鹿钟麟的“冀鲁联防”计划被粉碎后,国民党当局急调第一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进入鲁西北地区,企图把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赶出边区。高树勋早年曾给刘伯承当过副官,主张抗战,并且与其上司石友三貌合神离。因此,蒋介石特派鲁北国民党党部主任、鲁北保安部队政治部主任马皋如出任高树勋的政治部主任,对他进行监视。
1938年11月下旬,当高部进入鲁北时,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机关为高树勋召开了欢迎大会,并悬挂了“欢迎高军长北上抗日”“欢迎爱国爱乡的高军长”等大幅标语。萧华代表边区抗日军民致欢迎词后,把刘伯承的亲笔信转交给高树勋。信中刘伯承劝诫高树勋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要沦为人民的罪人。
此后,萧华又数次前往高树勋驻地,与他谈论抗日形势,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理。征得高树勋同意之后,萧华还亲自带领一批干部到他的部队去作报告,使中共“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得到了高部中许多官兵的拥护。
但高树勋却又放任马皋如在庆云、盐山、南皮等七个地方组织“二政权”,专门与抗日民主政府作对,甚至听任其指使保安队在宁津制造了袭击抗日县政府的事件。萧华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决定消灭这支保安队。
为了争取高树勋,萧华在行动前,亲赴高树勋驻地,告知相关真相。但高树勋含糊其辞,不肯认错。萧华遂按原定计划消灭了保安队,既打击了顽固派的嚣张气焰,也使高树勋进一步认识了中共的严正立场和斗争原则。
1939年7月11日深夜,日伪军1000余人,携带钢炮和轻、重机枪,分乘20多辆卡车,突然奔袭包围了高树勋的军部驻地。高树勋率众拼死抵抗,但因日军火力强大,无法突围。而高树勋的外围救援部队,又被日军拦击。国民党系军队张国基部和曹振东部面对求援电报,为了保存实力,袖手旁观。高树勋只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求援。
萧华接报后立即率部驰援,经过50里的急行军,火速赶到高树勋部驻地。萧华一面命令骑兵连向南疾驰,吸引敌人,分兵南进,一面发起进攻,冲向敌阵。日伪军因腹背受敌,急忙撤逃。高树勋一见到萧华,就上前拉住萧华的手不放,连声说道:“谢谢,谢谢萧司令……贵军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钦佩,对鄙人教益不浅,教益不浅哪!”自此,高树勋真正地与共产党、八路军携手抗日,并在1945年10月30日邯郸战役前线,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的身份,率部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
智斗沈鸿烈
1938年,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在冀鲁边区坚持抗日。此时,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消极抗日,极力反共,露骨地提出“宁亡于日,不亡于共”“宁可匪化,不可赤化”等反动口号。他与国民政府河北省主席鹿钟麟策划组织“冀鲁联防”,试图以软硬兼施、南北夹击的方式,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区。
为了瓦解“冀鲁联防”,萧华拟定了“和沈打鹿”的策略,并报中共中央批准。为此,1938年12月初,萧华决定亲赴惠民县城,与前往该地视察的沈鸿烈谈判。
沈鸿烈听说萧华不过22岁,不屑一顾:“娃娃司令也来和我谈判?”为了镇住萧华,他在萧华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层层岗哨。不料,萧华信马由缰,视而不见,若无其事地与随行人员谈天说地,一点不为所动。
萧华进城后,沈鸿烈将他安置在旅馆,避而不见,企图逼走萧华。
受到如此冷落,大家劝萧华不如早点回去,但萧华压住怒火,对大家说:“我们既然来了,就要一睹沈大主席的尊容,我们暂且等等,看他沈鸿烈能把我们晾多久。”萧华起草了一份《告惠民各界的慰问信》,让随行人员油印出来,即到街头散发。萧华接着进医院慰问伤兵,到学校讲演。一时间,惠民各界纷纷传诵八路军“娃娃司令”如何深明大义,抗日有为,指责沈鸿烈置民族利益于不顾,对抗日无动于衷。
沈鸿烈被迫慌忙安排会见,把谈判地点设在县衙后院,并在大堂、二堂、三堂的台阶上下,布下了数层荷枪实弹的卫兵。谈判中,萧华一会儿慷慨激昂,一会儿义正词严,一会儿笑声朗朗,在场者无不为之折服。经过三小时的唇枪舌剑,沈鸿烈被迫同意了抗日协议。沈鸿烈对萧华连称佩服,亲自恭送萧华出城。
痛击鹿钟麟
萧华另一手就是“打鹿”。1938年9月15日,鹿钟麟被蒋介石委任为“河北省政府主席”。面对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鹿钟麟企图用武力征服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将萧华赶出河北,实现所谓“收复失地”。
鹿钟麟根据蒋介石《限制异党活动之办法》的密令精神,委任盐山四区民团头子孙仲文为国民政府军第五十三游击支队司令,拨钱,配枪,专门对付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这年10月,鹿钟麟指使孙仲文包围盐山五区抗日政府,并在门口架设机枪,强令区政府制册交印。还在苏基、大赵村、丁村一带,挖沟垒墙,限制、袭击抗日部队。
为顾全大局,萧华派津南督察公署专员、第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找孙仲文交涉,劝其停止破坏活动,一致抗日。为示诚意,杨靖远去时只带了一名警卫员。然而,孙仲文却埋伏了10余名手下,准备扣押杨靖远。当孙仲文发出抓捕暗号之际,杨靖远眼疾手快,扣住孙仲文手腕,用枪口对准孙仲文头部,命令他让手下放下武器。而后,杨靖远在警卫员的掩护下,脱离了险境。
这年11月,萧华命令杨靖远率部队包围孙仲文的老巢,迫使其放弃对我军的挑衅。不料,孙仲文早有准备,让士兵向正在喊话的杨靖远开枪,杨靖远身負重伤被俘后,孙仲文竟将其头颅割下挂在寨门上,向八路军示威。
消息传来,萧华悲痛万分,含泪写下两副挽联:“断头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饭,奋斗牺牲是抗日的应有精神”;“抗战方兴竟在盐山留遗恨,建国未艾空对鬲水吊英灵”。11月14日,萧华派符竹庭、周贯五率部进攻盐山,将孙仲文部消灭,并建立了第四区抗日民主政府。紧接着,萧华命令部队乘胜向北推进,收回新海县,建立新海县抗日民主政府,直逼天津。边区的其他民团见大局已定,无不望风归附。至此,鹿钟麟的“冀鲁联防”计划已完全泡汤,穷兵黩武的鹿钟麟彻底败在了“娃娃司令”萧华的手下。天津解放后,鹿钟麟见到萧华时,曾风趣地说:“我们是不打不相识。
义救高树勋
鹿钟麟的“冀鲁联防”计划被粉碎后,国民党当局急调第一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进入鲁西北地区,企图把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赶出边区。高树勋早年曾给刘伯承当过副官,主张抗战,并且与其上司石友三貌合神离。因此,蒋介石特派鲁北国民党党部主任、鲁北保安部队政治部主任马皋如出任高树勋的政治部主任,对他进行监视。
1938年11月下旬,当高部进入鲁北时,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机关为高树勋召开了欢迎大会,并悬挂了“欢迎高军长北上抗日”“欢迎爱国爱乡的高军长”等大幅标语。萧华代表边区抗日军民致欢迎词后,把刘伯承的亲笔信转交给高树勋。信中刘伯承劝诫高树勋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要沦为人民的罪人。
此后,萧华又数次前往高树勋驻地,与他谈论抗日形势,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道理。征得高树勋同意之后,萧华还亲自带领一批干部到他的部队去作报告,使中共“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得到了高部中许多官兵的拥护。
但高树勋却又放任马皋如在庆云、盐山、南皮等七个地方组织“二政权”,专门与抗日民主政府作对,甚至听任其指使保安队在宁津制造了袭击抗日县政府的事件。萧华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决定消灭这支保安队。
为了争取高树勋,萧华在行动前,亲赴高树勋驻地,告知相关真相。但高树勋含糊其辞,不肯认错。萧华遂按原定计划消灭了保安队,既打击了顽固派的嚣张气焰,也使高树勋进一步认识了中共的严正立场和斗争原则。
1939年7月11日深夜,日伪军1000余人,携带钢炮和轻、重机枪,分乘20多辆卡车,突然奔袭包围了高树勋的军部驻地。高树勋率众拼死抵抗,但因日军火力强大,无法突围。而高树勋的外围救援部队,又被日军拦击。国民党系军队张国基部和曹振东部面对求援电报,为了保存实力,袖手旁观。高树勋只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求援。
萧华接报后立即率部驰援,经过50里的急行军,火速赶到高树勋部驻地。萧华一面命令骑兵连向南疾驰,吸引敌人,分兵南进,一面发起进攻,冲向敌阵。日伪军因腹背受敌,急忙撤逃。高树勋一见到萧华,就上前拉住萧华的手不放,连声说道:“谢谢,谢谢萧司令……贵军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钦佩,对鄙人教益不浅,教益不浅哪!”自此,高树勋真正地与共产党、八路军携手抗日,并在1945年10月30日邯郸战役前线,以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的身份,率部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