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阳修诗歌中有许多对民俗现象的描写,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特点很强的风习俗信,给他的作品增添了许多风采与蕴涵。作为诗家的欧阳修,他的民俗描写很显然并非简单地“观风”或“采风”,而往往与其创作之“思”密切联系着。也就是说,很多民俗事象是随着他的诗歌创作“感兴”而被带入作品的,这种“带入”自然渗透着诗家的主观意绪。本文即从诗人主观内涵与所写民俗现象之关系的角度进行梳理,以求教于诗学与民俗学界的同仁。
[关键词]欧阳修;诗歌;民俗;意绪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060—02
一
作为地方官员的欧阳修,他在有意识地关注“异俗”。《送杨君之任永康》云:“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他认为做好一个地方官,首先就要“通异俗”。所以,他之任各地,都十分注意体察那里的“异俗”。景祜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他到夷陵后写道:“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贩夫所售不过鳙鱼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匽、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日作瓦屋者不利。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日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夷陵县至喜堂记》)又有《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诗云:“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他在观察夷俗中磨砺了自身因地制宜的施政方略与为官能力,故在多处都可融于民,受到礼敬与爱戴。
二
欧阳修诗歌中的民俗描写往往蕴涵着对政治或人生遭际的寓意。《居士集》卷8有一首《盆池》:“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余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豗。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繊埃。杨澜左里在其北,无风浪起传古来。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呼龙沥酒未及祝,五色粲烂高崔嵬。忽然远引千丈去,百里水面中分开。收踪灭迹莫知处,但有雨雹随风雷。千奇万变聊一戏,岂顾溺死为可哀。轻人之命若蝼蚁,不止山岳将倾颓。此外鱼虾何足道。厌饫但觉腥盘杯。壮哉岂不快耳目,故为守此空墙隈。陶盆斗水仍下漏,四岸久雨生莓苔,游鱼拨拨不盈寸,泥潜日炙愁暴鳃。鱼诚不幸此局促,我能决去反徘徊。”这是一篇欧氏赏玩山水盆景的诗,但它的意旨却跳出了一般文人“玩物”的玩赏习气,而另有指归。此诗作于嘉祜四年(1059)翰林学士任上,欧阳修由自家的小小盆景,想象到赣江与彭蠡湖,“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明显是他在京受束困的比拟;“此外鱼虾何足道,厌饫但觉腥盘杯”,他蔑视那些小人,不想与之同处:他希望有一天能“忽然远引千丈去,百里水面中分开”:但又或多或少地有些留恋京师,“我能决去反徘徊”。全诗寄托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
三
欧阳修一生大半时间宦游在外,他的节俗诗每每与客怀与羁旅的母题相连,写得很动人。如《寒食值雨》云:“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凄。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油壁逢南陌,秋千出绿蹊。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出省有日书事》:“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着草日晴明。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凄愁的客心,加上风雨阴云,构成浑然的思乡之境。
寒食与客怀在古代文人笔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母题。诗家在写及寒食时,多有由此节而生发出的客怀之情贯穿其中。如唐张说《襄阳路逢寒食》:“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不辞着处寻山水,只畏还家落春暮。”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王维《寒食汜上作》:“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韦应物《韦苏州集》卷3《寒食日寄诸弟》:“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钱起《钱仲文集》卷4《下第题长安客舍》:“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违。空余主人柳,相见却依依。”白居易《途中寒食》:“路傍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傍。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王禹偁《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篷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定省高堂后,斑衣减泪痕。”穆修《江南寒食》:“江南水国春光饶,清明上已多招邀。花阴连络青草岸,柳色掩映红阑桥。歌调讴哑杂吴俗,髻鬟竦削传南朝。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宋朱松《韦斋集》卷4《寒食》:“粥冷春饧冻,泥开腊酒斟。故乡空泪满,华发正愁侵。山暝雨还住,烟孤村更深。谁知江海客,浩荡济时心。”李处权《寒食日同赏卿步江头》:“树含新绿花事稀,友生要我宁重违。信脚一百五日出,扪心四十九年非。饧粥盘空家立壁,松楸地远涕沾衣。弟兄不见音书绝,植杖临流赋式微。”
欧阳修清明诗中也有类似的情思。《和较艺将毕》云:“槐柳来时绿未匀,开门节物一番新……莫嗔年少思归切,白髮衰翁尚惜春。”这种清明时节客怀萦绕的诗思,宋人笔下常有。陈与义《清明》:“雨晴闲步涧边沙,行人荒林闻乱鸦。寒食清明惊客意……书生投老王官谷。”王洋《次韵曾吉父清明》:“主觞方意展,客意已愁侵。是底书生事,时为洛下吟。”赵蕃《舟中清明》:“三日舟行风打头,春愁那更值羁愁。一年谁似清明节,忍向天涯除破休。”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四
民俗活动又诱发出诗人的年华逝去、世事无常之感。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作《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再和》、《又和》等诗,其中有句云:“游豫恩同万国欢……独宿冰厅梦帝关。”“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辰乐事岂相关。”“禁城车马夜喧喧,闲绕危栏去复还。”万国欢欣,而他却说己身“独宿冰厅”,显得很苍凉。到处是游人行歌、赏心乐事,而他却一味叹老嗟病;别人都在举觞会友,而他却孤独地“闲绕危栏”,这里有人生的不得意,亦有世事蹉跎的感伤。此种悲漠在宋代其他文人诗中亦存在。韦骧《和赵连夫元夕礼闱锁宿》:“蹉跎自愧青云志,勤苦须怜皓首生。勿叹拘挛度良夕……”梅尧臣《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彭汝砺《鄱阳集》卷6《治平谅闇元夕》:“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物随世事生凄怆,天与人心长寂寥。”张九成《元夕》:“前年元夕宴谯门,万朵红灯闹早春。谁谓今宵顿寥落,长天独拥一冰轮。”吴芾《元夕有感》:“老逢好景知能几,暗数流年秪自惊。亦拟尊前成一笑,吾衰无复旧心情。”王之望《汉滨集》卷1《和人元夕》:“万事转头成短梦,十年屈指如奔涛。只今衰老但悲感,长歌终日弹豪曹。”欧阳修属于这个群体,故其心绪概莫能外。
总之,欧诗描写的俗事意象就是一种文化因子或微观、中观性质的文学母题。当它们作为一种“兴象”进入诗人“感发”思境时,诗情与“俗意”就形成了交融,从而渗透并容纳诗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识。在这里,一方面,民俗事象不是没有作者内在召唤就平白地闯进其创作视野的,主体有“召唤性”;另一方面,诗人潜存的想要表达的深层话语,在遇到俗事意象时,很自然地获得了一种亲缘性的传达体,从而寄托了他的特定倾向性。也就是说,俗事意象在客观上具有“溶具性”。
[关键词]欧阳修;诗歌;民俗;意绪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060—02
一
作为地方官员的欧阳修,他在有意识地关注“异俗”。《送杨君之任永康》云:“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他认为做好一个地方官,首先就要“通异俗”。所以,他之任各地,都十分注意体察那里的“异俗”。景祜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他到夷陵后写道:“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贩夫所售不过鳙鱼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州居无郭郛,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而民之列处,灶、廪、匽、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日作瓦屋者不利。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日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夷陵县至喜堂记》)又有《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诗云:“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他在观察夷俗中磨砺了自身因地制宜的施政方略与为官能力,故在多处都可融于民,受到礼敬与爱戴。
二
欧阳修诗歌中的民俗描写往往蕴涵着对政治或人生遭际的寓意。《居士集》卷8有一首《盆池》:“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余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豗。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繊埃。杨澜左里在其北,无风浪起传古来。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呼龙沥酒未及祝,五色粲烂高崔嵬。忽然远引千丈去,百里水面中分开。收踪灭迹莫知处,但有雨雹随风雷。千奇万变聊一戏,岂顾溺死为可哀。轻人之命若蝼蚁,不止山岳将倾颓。此外鱼虾何足道。厌饫但觉腥盘杯。壮哉岂不快耳目,故为守此空墙隈。陶盆斗水仍下漏,四岸久雨生莓苔,游鱼拨拨不盈寸,泥潜日炙愁暴鳃。鱼诚不幸此局促,我能决去反徘徊。”这是一篇欧氏赏玩山水盆景的诗,但它的意旨却跳出了一般文人“玩物”的玩赏习气,而另有指归。此诗作于嘉祜四年(1059)翰林学士任上,欧阳修由自家的小小盆景,想象到赣江与彭蠡湖,“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明显是他在京受束困的比拟;“此外鱼虾何足道,厌饫但觉腥盘杯”,他蔑视那些小人,不想与之同处:他希望有一天能“忽然远引千丈去,百里水面中分开”:但又或多或少地有些留恋京师,“我能决去反徘徊”。全诗寄托了他内心复杂的情感。
三
欧阳修一生大半时间宦游在外,他的节俗诗每每与客怀与羁旅的母题相连,写得很动人。如《寒食值雨》云:“禁火仍风雨,客心愁复凄。阴云花更重,春日水平堤。油壁逢南陌,秋千出绿蹊。寻芳无厌远,自有锦障泥。”《出省有日书事》:“凌晨小雨压尘轻,闲忆登高望禁城。树色连云春泱漭,风光着草日晴明。看榆吐荚惊将落,见鹊移巢忽已成。谁向儿童报归日,为翁寒食少留饧。”凄愁的客心,加上风雨阴云,构成浑然的思乡之境。
寒食与客怀在古代文人笔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母题。诗家在写及寒食时,多有由此节而生发出的客怀之情贯穿其中。如唐张说《襄阳路逢寒食》:“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不辞着处寻山水,只畏还家落春暮。”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王维《寒食汜上作》:“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韦应物《韦苏州集》卷3《寒食日寄诸弟》:“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钱起《钱仲文集》卷4《下第题长安客舍》:“不遂青云望,愁看黄鸟飞。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世事随时变,交情与我违。空余主人柳,相见却依依。”白居易《途中寒食》:“路傍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傍。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王禹偁《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江城寒食下,花木惨离魂。几宿投山寺,孤帆过海门。篷声泼火雨,柳色禁烟村。定省高堂后,斑衣减泪痕。”穆修《江南寒食》:“江南水国春光饶,清明上已多招邀。花阴连络青草岸,柳色掩映红阑桥。歌调讴哑杂吴俗,髻鬟竦削传南朝。谁怜北客归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宋朱松《韦斋集》卷4《寒食》:“粥冷春饧冻,泥开腊酒斟。故乡空泪满,华发正愁侵。山暝雨还住,烟孤村更深。谁知江海客,浩荡济时心。”李处权《寒食日同赏卿步江头》:“树含新绿花事稀,友生要我宁重违。信脚一百五日出,扪心四十九年非。饧粥盘空家立壁,松楸地远涕沾衣。弟兄不见音书绝,植杖临流赋式微。”
欧阳修清明诗中也有类似的情思。《和较艺将毕》云:“槐柳来时绿未匀,开门节物一番新……莫嗔年少思归切,白髮衰翁尚惜春。”这种清明时节客怀萦绕的诗思,宋人笔下常有。陈与义《清明》:“雨晴闲步涧边沙,行人荒林闻乱鸦。寒食清明惊客意……书生投老王官谷。”王洋《次韵曾吉父清明》:“主觞方意展,客意已愁侵。是底书生事,时为洛下吟。”赵蕃《舟中清明》:“三日舟行风打头,春愁那更值羁愁。一年谁似清明节,忍向天涯除破休。”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再钻巴火尚浮家,去国年多客路赊。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香鬟半醉斜枝重,病眼全昏瘴雾遮。锦地绣天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四
民俗活动又诱发出诗人的年华逝去、世事无常之感。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作《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再和》、《又和》等诗,其中有句云:“游豫恩同万国欢……独宿冰厅梦帝关。”“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辰乐事岂相关。”“禁城车马夜喧喧,闲绕危栏去复还。”万国欢欣,而他却说己身“独宿冰厅”,显得很苍凉。到处是游人行歌、赏心乐事,而他却一味叹老嗟病;别人都在举觞会友,而他却孤独地“闲绕危栏”,这里有人生的不得意,亦有世事蹉跎的感伤。此种悲漠在宋代其他文人诗中亦存在。韦骧《和赵连夫元夕礼闱锁宿》:“蹉跎自愧青云志,勤苦须怜皓首生。勿叹拘挛度良夕……”梅尧臣《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彭汝砺《鄱阳集》卷6《治平谅闇元夕》:“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物随世事生凄怆,天与人心长寂寥。”张九成《元夕》:“前年元夕宴谯门,万朵红灯闹早春。谁谓今宵顿寥落,长天独拥一冰轮。”吴芾《元夕有感》:“老逢好景知能几,暗数流年秪自惊。亦拟尊前成一笑,吾衰无复旧心情。”王之望《汉滨集》卷1《和人元夕》:“万事转头成短梦,十年屈指如奔涛。只今衰老但悲感,长歌终日弹豪曹。”欧阳修属于这个群体,故其心绪概莫能外。
总之,欧诗描写的俗事意象就是一种文化因子或微观、中观性质的文学母题。当它们作为一种“兴象”进入诗人“感发”思境时,诗情与“俗意”就形成了交融,从而渗透并容纳诗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识。在这里,一方面,民俗事象不是没有作者内在召唤就平白地闯进其创作视野的,主体有“召唤性”;另一方面,诗人潜存的想要表达的深层话语,在遇到俗事意象时,很自然地获得了一种亲缘性的传达体,从而寄托了他的特定倾向性。也就是说,俗事意象在客观上具有“溶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