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本知识易错64例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基本知识相对来说,是“死”的知识,只要平时多留意,多总结,强记忆就可以了.
  通过考试发现,很多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或语言表达欠准确而失分,如“沉淀的洗涤”,“容量瓶的查漏”,“气密性的检查”“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等,现将高考中易出错的问题总结如下,并请你一一改正.
  1.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将45 mL水加入到盛有5 g氯化钠的烧杯中.
  3.制备乙酸乙酯时,要将长导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液面以下,以便完全吸收产生的乙酸
  乙酯.
  4.鉴定SO2-4时,可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 mol/LKMnO4溶液.
  6.用托盘天平称取10.50 g干燥的氯化钠固体.
  7.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氢化钠溶液清洗.
  8.用瓷坩埚高温熔融钠与钠的化合物固体;
  9.向沸腾的氢氯化钠的稀溶液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10.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11.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滴定
  12.用50 mL量筒量取49.2 mL的浓硫酸,然后沿器壁慢慢加入到100 mL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配制所需的一定标准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13.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温度计一定要浸入液面以下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14.锂、钾、钠、白磷、液溴均保存于磨口试剂瓶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液封;
  15.测定溶液的pH时,可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浸湿,然后再用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到pH
  试纸上;
  16.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
  17.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2-4.
  18.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再加入蒸馏水稀释.
  19.用过量的氨水除去Al3+溶液中少量Fe3+.
  20.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氨水清洗.
  21.不慎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22液氯泄露时,立即用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毛巾捂在鼻子上处理事故.
  23.配制0.1 mol/L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并加入水稀秆.
  24.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25.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26.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氯气.
  27.为加快过滤的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食盐水.
  28.为迅速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氧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29.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在桌子上引起火灾时,可用水来熄灭.
  30.铜与浓硫酸反应时,可用蘸用浓溴水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处吸收多余的气体.
  31.除去苯中的溶有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32.用加热法分离碘和氯化铵混合物.
  33.为了更快得到氢气,可用纯锌代替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34.浓硝酸、硝酸银溶液可保存于无色的细口瓶中.
  35.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后,需加硫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36.苯酚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溴水,出现二溴苯酚的白色沉淀.
  37.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
  38.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溶液飞溅现象时,应立即用水冷却.
  39.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擦干.
  40.在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混合液中,加入乙醇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41.用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以提高其氧化性.
  42.除去溴苯中少量的溴,加入碘化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溶液.
  43.除去苯酚溶液中少量的甲苯,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后弃去水.
  44.除去氮气中少量的氧气,可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再收集气体.
  45.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混合物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倒出.
  46.水的沸点为100 ℃,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47.眼睛不慎溅入氢氧化钠溶液,应立即点入硼酸点眼液.
  4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一定经过干燥
  49.称量时,称量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50.氢氧化钠溶液贮存于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51.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
  52.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的混合物.
  53.用100 ℃的温度计测定浓硫酸的沸点.
  54.为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先称取一定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
  55.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SO2-4,先加入AgNO3,溶液滤去沉淀后,再加入Ba(NO3)2溶液.
  56.测定结晶水时,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其质量.
  57.进行中和热实验测定时,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低温度.
  58.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气体为酸性气体.
  59.用pH试纸鉴别pH=5.1和pH=5.3的两种NH4Cl.
  60.除去CO2中的SO2,可用饱和的Na2CO3溶液.
  61.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的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62.由于胶粒的直径比离子大,所以淀粉中混有的碘化钾可用过滤法分离.
  63.用铁屑、溴水和苯混合制溴苯.
  64.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先放重量小的砝码,然后再放重量大的砝码.
  以上是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总结出来,引以为鉴.
  
  山东省沂南县第一中学(2763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它们的关系  为:E=nΔΦΔt.我们对此公式只有理解透彻才能进行灵活应用.    一、对公式E=nΔΦΔt的理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2007年12月由科技日报社组织,部分院士、多家中央新闻单位参与评选的“2007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正式揭晓.这十大国际科技新闻与化学联系紧密,将成为2008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背景,现总结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本文拟例说明排列组合与解析几何的整合,旨在熟悉题型特征,探索解题方法.  例1 直线方程Ax+By=0,若从0,1,2,3,5,7这六个数字中每次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A、B的值,则表示不同直线的条数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从高考实验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对实验的考查,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常用的基本物理实验仪器、物理分组实验、重要演示实验,考查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包括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会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并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
期刊
近来年,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出现了一些排列组合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灵活多变,解法花样繁多,无一定模式.这类问题本文称之为非常规的排列组合问题.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剖析其解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综观历年来的全国和各地的理科综合题中的化学试题和各地的高考化学题,不难发现,作为中学化学最基础和最重要一环的初中化学知识在高考命题中一直倍受青睐,纯初中化学知识的考查少的占10%,多的甚至高达30%,重要的重点知识的考查率几乎达到了100%,这充分说明了学好初中化学知识是高考成功的重要保证.可以预见,随着高考中心下移,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联系实际的题将会越来越多,纯理论性考查也将会逐渐减少,纯初中
期刊
一、知识体系复习重点  1原子、分子、离子都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化学复习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梳理有关问题.如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期刊
在电学实验中,关于电表的接法,通常是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的两端,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关于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通常根据“内大外小”的原则,测大电阻用“内接法”,而测小电阻用“外接法”,这些都是我们熟知的.但近几年高考考查电学实验的难度越来越大,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电路设计需要摆脱思维定势,尝试“另类接法”,使其在特定的电路中发挥特定的作用:如将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而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
期刊
题目 如图1,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π4  ,OA⊥底面ABCD,OA=2,M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点.  (1)证明:直线MN∥平面OCD;  (2)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  (3)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  分析:对于(1)小题,参考答案用了几何法和向量法两种办法,事实上证明线面平行时还可以用共面向量定理来证;  对于(2)小题,则可以用
期刊
“糖类 油脂 蛋白质”既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点,又是高考化学试题的热点,为帮助同学们,全面准确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有关知识,现对其进行分析归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