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的规划建设决定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规划建设是否达到布局合理,生态平衡,是否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否解决人口高度集中和资源高度集聚矛盾等等,都是衡量我国城市化进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建设一个兼具科学合理,适宜统一的城市是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阐述了我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事业贡献一份心力。本文就当前城市规划的现状中结合可持续发展观念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城市规划 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规划拟定城镇的发展、人口和用地, 研究居住、道路、工业、广场、交通运输、环境卫生、商业、公用设施和文教、服务设施及园林绿化等建设和布局, 让城镇经济发展更合理, 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城市规划新理念
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城市规划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落实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来。城市规划必须考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为城市留下未来发展的余地。
2、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人的自由流动、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增长极,而区域是城市的载体、支撑和扩散的腹地。
4、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发展新方向
国际生态城市会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各国生态城市发展的行动计划, 即国际生态重建计划,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的方向规划和建设城市,按照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其能量流动、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协同共生、环环相扣,具有能量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经济效益最佳、信息反馈调节、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社会高度和谐的机能。
二、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1、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是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实现城市有序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否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否将规划中的目标予以落实,成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2、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存在急功
作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体,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策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效果。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摒弃了《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所做出的具体规定,政府部门对城市建设急功近利,为追求执政时期的政绩,全然不顾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与和谐性,导致了大量不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的政绩工程,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了一句空话。
3、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進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的分析→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的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的方案→研究不同的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的规划→按照总体的规划进行分区的规划→详细的规划→近期实施的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一般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三、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对城市规划来说,就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在规划各个层次加以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它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风水学说等,都反映到了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与选址实践中,说明古人很重视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2、加强规划理论的研究
规划理论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种,尤其要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加强市场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主动的适应市场,规划不仅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必须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城市的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和流动人口的问题。
3、尊重自然,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创造与自然相融合的、宜人的生活、工作环境,保证城市生活的高效运转。所以在规划编制这一技术层次中,城市规划须要尊重自然,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用现代高新的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利用,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城市规划是综合性规划,需要搜集的资料是很多的,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以及科学的调查的方法使纷繁芜杂的工作变得轻松和便捷,同时面对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形势,还能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的监测与动态的管理。可见城市规划的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
4、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布局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多采用“单中心”规划模式,将会带来市中心人口密集,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分配不均,人口密集程度大等弊端,因此建议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中心”的方案,即确定城市是由多个城区组成,相互之间具有独立地位,但是分工协作,共同构成城市和谐的整体。
5、维护便捷的交通条件
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相当于城市的脉搏,向城市输送动力和资源,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交通道路的便捷和安全性是关系到城市真正现代化的关键。首先对于道路布局,应以市中心为中心呈整体放射状,环形或者井字型设计,便于交通的四通八道。其次,道路宽度应当因地制宜,和周围相关环境相配套,既要便捷交通,也要合理用地,盲目扩道也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最后,在交通指示路标、专用车道、限行标准等设置要明显合理,这样才能各行其道,便于城市交通出行。
6、设置优良的公共设施
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质量和安全,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中,优良的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舒适的公共场所,可以给居民美的享受,成为放松城市压力和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场所的亲民性应当放在第一位,贴近居民区,商务区,便于市民的休闲交流。其次是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因为公共设施具有普遍性,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故而要更具安全性。以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例,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设置不好,遭遇大雨或者暴雨就有可能造成人们的出行不便,甚至威胁生命财产的安全,排水系统的设置要以城市以往降水量的最高数为标准,就高不就低。
7、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个城市的灵魂不在于它的当下而是它的历史底蕴。在我国有很多文明古城,沉淀了我们传统的美德和文化,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将城市的文化之美展现给每一位异乡客,而不是撕碎给大家看。这可能面临到新旧城区的冲突,这就要求在规划时注重两者的衔接,或者呼应或者对比,从而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规划实施是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其明显特点是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则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这一阶段将直接决定城市的面貌及未来的发展。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它包括城市用地的管理及各项建设的管理等。它实质上是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指导和控制、协调的过程,一般认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是城市规划专业实质性介入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人们对于休闲场所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生态型城市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体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综合公园是从城市规划的高度出发,对公园绿地进行景观生态研究和生态规划设计,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生态型城市是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的一种城市类型,综合的生态规划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丽敏. 生态型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
[2]翁奕城. 上海城市生态型住区建设的规划对策与实施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
[3] 焦民顺.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09).
[4] 史宝娟,许亚平,索贵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0(05).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城市规划 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规划拟定城镇的发展、人口和用地, 研究居住、道路、工业、广场、交通运输、环境卫生、商业、公用设施和文教、服务设施及园林绿化等建设和布局, 让城镇经济发展更合理, 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一、城市规划新理念
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城市规划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落实到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来。城市规划必须考虑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并为城市留下未来发展的余地。
2、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人的自由流动、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是区域的增长极,而区域是城市的载体、支撑和扩散的腹地。
4、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发展新方向
国际生态城市会议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各国生态城市发展的行动计划, 即国际生态重建计划,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的方向规划和建设城市,按照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指导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其能量流动、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协同共生、环环相扣,具有能量充分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经济效益最佳、信息反馈调节、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社会高度和谐的机能。
二、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1、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是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实现城市有序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过程中能否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否将规划中的目标予以落实,成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
2、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存在急功
作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建设的主体,政府部门在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策直接影响着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效果。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城市的政府部门摒弃了《城乡规划法》对城市规划所做出的具体规定,政府部门对城市建设急功近利,为追求执政时期的政绩,全然不顾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与和谐性,导致了大量不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的政绩工程,使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了一句空话。
3、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進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社会经济状态的分析→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的方向→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指标→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的方案→研究不同的方案的利弊→确定总体的规划→按照总体的规划进行分区的规划→详细的规划→近期实施的方案制定→建设规划的管理。一般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三、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对城市规划来说,就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在规划各个层次加以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涉及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它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风水学说等,都反映到了古代城市规划布局与选址实践中,说明古人很重视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2、加强规划理论的研究
规划理论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种,尤其要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加强市场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主动的适应市场,规划不仅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必须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城市的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和流动人口的问题。
3、尊重自然,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创造与自然相融合的、宜人的生活、工作环境,保证城市生活的高效运转。所以在规划编制这一技术层次中,城市规划须要尊重自然,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用现代高新的技术对其加以改造利用,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城市规划是综合性规划,需要搜集的资料是很多的,计算机的大量应用以及科学的调查的方法使纷繁芜杂的工作变得轻松和便捷,同时面对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形势,还能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的监测与动态的管理。可见城市规划的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
4、合理规划城市整体布局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多采用“单中心”规划模式,将会带来市中心人口密集,导致环境恶化,资源分配不均,人口密集程度大等弊端,因此建议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中心”的方案,即确定城市是由多个城区组成,相互之间具有独立地位,但是分工协作,共同构成城市和谐的整体。
5、维护便捷的交通条件
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相当于城市的脉搏,向城市输送动力和资源,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交通道路的便捷和安全性是关系到城市真正现代化的关键。首先对于道路布局,应以市中心为中心呈整体放射状,环形或者井字型设计,便于交通的四通八道。其次,道路宽度应当因地制宜,和周围相关环境相配套,既要便捷交通,也要合理用地,盲目扩道也不利于城市整体规划。最后,在交通指示路标、专用车道、限行标准等设置要明显合理,这样才能各行其道,便于城市交通出行。
6、设置优良的公共设施
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质量和安全,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中,优良的公共设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舒适的公共场所,可以给居民美的享受,成为放松城市压力和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场所的亲民性应当放在第一位,贴近居民区,商务区,便于市民的休闲交流。其次是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因为公共设施具有普遍性,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利益,故而要更具安全性。以城市的排水系统为例,如果城市排水系统设置不好,遭遇大雨或者暴雨就有可能造成人们的出行不便,甚至威胁生命财产的安全,排水系统的设置要以城市以往降水量的最高数为标准,就高不就低。
7、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个城市的灵魂不在于它的当下而是它的历史底蕴。在我国有很多文明古城,沉淀了我们传统的美德和文化,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将城市的文化之美展现给每一位异乡客,而不是撕碎给大家看。这可能面临到新旧城区的冲突,这就要求在规划时注重两者的衔接,或者呼应或者对比,从而更能突出地方特色。
规划实施是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其明显特点是规划一旦付诸实施,则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这一阶段将直接决定城市的面貌及未来的发展。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它包括城市用地的管理及各项建设的管理等。它实质上是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指导和控制、协调的过程,一般认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是城市规划专业实质性介入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人们对于休闲场所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生态型城市作为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体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综合公园是从城市规划的高度出发,对公园绿地进行景观生态研究和生态规划设计,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生态型城市是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的一种城市类型,综合的生态规划是生态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陈丽敏. 生态型城市综合公园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
[2]翁奕城. 上海城市生态型住区建设的规划对策与实施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
[3] 焦民顺.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09).
[4] 史宝娟,许亚平,索贵彬.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城市规划及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