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提高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sssdd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让学生深入体验文童的情感,不懈地追求润物无声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幸福地成长。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以情为先导,才能积极有效地调动情感。每篇文章都有其自身的情感因素,由于作者、教师、学生成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在理解作品时必须要有一定的情感准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为学生架好一个情感的阶梯,使他们顺利地进入预定的角色,产生情感体验。如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我播放了一段关于黄山奇松的图像,伴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辅以充满激情的诗意语言,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黄山美景之中。这样,既使学生饱览黄山奇松的美景,体验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真挚情感,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领悟了文章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
  
  二、动之以情,交融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往往可以感染和影响周围的其他人,使其他人产生与之相近或相联系的情感。在教学中,要想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需要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发自肺腑、真诚醇厚的。这种情感来自于教师对语文的挚爱和对学生的真爱。先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先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学生才会敬佩教师,主动与教师交融情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信人者,人恒信之”。
  在江苏省第六届小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盐城市一小的张爱明老师执教的《沉香救母(二)》一课就出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师生情感对白:
  (背景图:沉香历经千辛万苦,劈开华山,母子重逢,相依相偎)
  生:(急切地)妈妈,我想你啊!
  师:(哽咽着)孩子,妈妈更想你啊!
  生:(自责地)妈妈,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
  师:(怜惜地)孩子,你也受苦了,快告诉妈妈,一路上你是怎么过来的?
  学生故作轻松地复述到华山的经过,(担心地):妈妈,我劈开华山时有没有伤到你啊?
  师:(惊喜地)没有!孩子,你怎么会有这样高强的武艺的?
  学生深情讲述学艺经过,(恍然大悟地):妈妈,我们快回家吧,爸爸还在等我们呢!
  师:(无限柔情地)我们走吧!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是沉香,张老师就是母亲,母子深情,溢于言表,对白甫结,掌声雷动。
  
  三、大胆想象,放飞情感
  
  补白,也是一种艺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作者在作品中往往会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根据作品中透出的内在逻辑,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再现生活原貌,使学生体验到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经历,让学生的感情飞扬起来。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文时,积极引导学生想象:假如爸爸(雷润民,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壮烈牺牲于一次维和行动中)凯旋归来,雷利在到机场迎接的前一夜会想些什么?在机场相见,父子重逢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感人场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父子明月千里寄相思、机场凝目相望、相拥而泣的场面想象得人情人理,表达得酣畅淋漓。然而,这两幅想象中的温馨画面与爸爸血染征衣、张嘴呼唤的残酷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对“要和平,不要战争”这句话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在心底感悟到作者热切呼唤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教学中,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宋著名的诗人梅尧臣,据说他不论走到哪里,都要随身背一个小布袋,每天总要在小纸片上写点什么,然后赶紧塞进小布袋里。有一次梅尧臣坐船去汴粱,同船者都是些文人墨
在古老与现代的时空交错中,高贵的锡器、用色大胆的泰丝、独具风格的瓷器和木雕……精美的手工艺品使泰国这座佛教文化氤氲浓厚的国度更为惊艳。而作为泰国皇家手工艺代表的皇家·梵诗(5ive siS),正在将属于它的泰式传奇娓娓诉说。  珠宝级锡器  约100年前,泰国开始大量开采锡矿,而在曼谷一家名为泰记的珠宝工坊内,年轻的珠宝匠郑板任在加工珠宝的闲暇之余,以家传的手艺打造锡镴器皿供家人使用。这些被随意摆
虽然废物利用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在实际生活里,包装泡沫、锈铁丝、用过的油画布、废纸……我们通常会毫不在意地丢进垃圾桶。如果它们变成了高档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吗?设计师臧惠娟就把它们收集来,做成多姿多彩的绝美漆器,让你真正地视废为宝。  臧惠娟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被室友视为“怪人”。大家一起出去旅游,其他人往往忙着欣赏风景,她却到处捡废品。在海边,她到处寻觅有特别花纹的贝壳;到乡村,她向农民讨要废弃的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