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连云港市教育局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是继前几年推行的“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之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因此,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养成,是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顺利推广的重要一环。
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或者存在困惑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在教师教之前先学,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都会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知识的欲望。笔者在工作实践研究中发现,在生物课堂中要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课前设置好学案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设置好学案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首选工作。在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初始阶段,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在学案中设置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预习,可以使问题具有导向作用。例如,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一节,教师可以在学案里设置这样的课前导学问题: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2.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并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3.阅读课本,比较大肠、小肠结构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
这样,逐渐使学生了解到如何学,如何问,该想什么,该问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如何去问,才能敢去问、想去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地产生问题意识。
二、收集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在小组成员的对话中,有些成员可能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此,教师可让小组长对本组内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统计汇总,从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解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不要让学生对他们小组内提出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程度。因为学生花时间在讨论上了,所以他们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概率就减少了。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进行讨论或发言的时候注意倾听,听清他们讲的内容,从中捕获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然后适时地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养成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等制作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课堂上就多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激起了他(她)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他(她)就会想着向同学发问、向老师发问,自然而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激励不爱提问题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使问题意识形成感应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提问题的习惯也会互相影响。学生在课后做题或者看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困惑或者疑问。对于这些困惑或者疑问,有的学生会直接问老师,有的学生会问同学,也有的学生会把它闷在自己的心里。对此,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并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使这部分学生逐渐消除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或答错问题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当然,如果不爱提问题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积极发言,那么不仅能带动周围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还能使整个班级的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
另外,有的学生有时是因为没有听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而不作应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所提出的问题多重复几次,对不易理解、不容易分清楚的概念作出必要的说明,以便于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仔细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提问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逐步养成学生向教师发问、与教师讨论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人人有问题,人人爱提问题,即形成了问题意识的感应场。
总而言之,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在交流中产生新问题,在总结中进一步得出问题,这都是问题意识形成要经历的步骤。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问题意识的形成作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为此,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创造条件,先是引导,然后解释,接着鼓励,最后放手让学生去提问。
(责任编辑黄春香)
那么,什么是问题意识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或者存在困惑的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在教师教之前先学,这样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对学生都会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中探索知识的欲望。笔者在工作实践研究中发现,在生物课堂中要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课前设置好学案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设置好学案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首选工作。在实施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初始阶段,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参与到课堂中来。所以,在学案中设置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去预习,可以使问题具有导向作用。例如,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消化和吸收》一节,教师可以在学案里设置这样的课前导学问题:1.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2.结合自己的体验,思考并回答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3.阅读课本,比较大肠、小肠结构的特点,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
这样,逐渐使学生了解到如何学,如何问,该想什么,该问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如何去问,才能敢去问、想去问。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地产生问题意识。
二、收集课堂上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建构式生态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在小组成员的对话中,有些成员可能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此,教师可让小组长对本组内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统计汇总,从中找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解决,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不要让学生对他们小组内提出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专注程度。因为学生花时间在讨论上了,所以他们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的概率就减少了。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进行讨论或发言的时候注意倾听,听清他们讲的内容,从中捕获有价值的问题信息。然后适时地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养成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精心地创设问题情境,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视频等制作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课堂上就多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激起了他(她)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他(她)就会想着向同学发问、向老师发问,自然而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激励不爱提问题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使问题意识形成感应场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提问题的习惯也会互相影响。学生在课后做题或者看书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困惑或者疑问。对于这些困惑或者疑问,有的学生会直接问老师,有的学生会问同学,也有的学生会把它闷在自己的心里。对此,教师应多关注这部分学生,并鼓励他们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使这部分学生逐渐消除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或答错问题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当然,如果不爱提问题和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够积极发言,那么不仅能带动周围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还能使整个班级的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强。
另外,有的学生有时是因为没有听清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而不作应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对所提出的问题多重复几次,对不易理解、不容易分清楚的概念作出必要的说明,以便于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仔细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提问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逐步养成学生向教师发问、与教师讨论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人人有问题,人人爱提问题,即形成了问题意识的感应场。
总而言之,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在交流中产生新问题,在总结中进一步得出问题,这都是问题意识形成要经历的步骤。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问题意识的形成作为当前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为此,在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创造条件,先是引导,然后解释,接着鼓励,最后放手让学生去提问。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