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ong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常言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成就性格,性格收获命运。[1]可见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命运之间具有一旦的关联,对人的一生具有深远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规范与行为规范对学生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对初中生而言,初中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阶段,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本文根据初中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培养策略
  一、加强行为习惯养成认识,开展规范教育
  从朱熹曾说过的“论先后,知为先。”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也必须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只有知道自己该做、不该做什么,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所以,提高中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校教育,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作用,体会恶习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规范教育。在学习有关校规的同时,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的学习,规范学生日常不良行为举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二、围绕行为规范主题开展相关活动
  光靠提高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性格各异,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抓住学生的兴趣与新鲜感,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此基础上,将行为准则形成的教育思想渗透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并以《基于中学生行为准则发展校本教材》为例,在教育学生《学校礼仪规范要求上学、放学行为规范》时,可采用主题教育活动。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表演《好规范、坏规范》等小品,让学生表演好的规范能带给我们很多好的收获和自我提升,同时,不良的规范也会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烦恼。在选择表演的时候。教师要事先和学生就表演的内容达成一致,让学生积极参与。参加前,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平时有什么坏习惯,对自己不良行为规范进行反思训练,从而对培养学生行为规范习惯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在主题活动当天,教师一边让学生表演主题小品,一边让学生演唱与上下学礼仪有关的歌曲。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墙壁上贴上优秀行为的小照片,或行为规范小故事绘画,或有奖知识问答赛。透过这些活动,学生对行为准则有更深刻的认识。能直接约束和影响顽固、淘气的学生,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健全制度,规范培训制度
  方圆离不开规则,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严格、持久的规范训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其是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和监督机制的重要保证。为此,除了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行动指南之外,还需要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张贴科学的规范章程,并根据《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精神,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在言行中必须遵守的内容,作为对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具体要求,对每个学生的个性、行为习惯的形成起指导和调节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所有学生都有一颗上进的心,都希望能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成果和收获。作为初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提高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不断释放自己的优势,只面自己的短板,不断获取进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主题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展思政教学,加強社会实践,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另外,学校也可以利用环境熏陶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让学校的每一面墙,一草一木都都成为育人的工具。行为教育:学校根据整体实施方案,组织相关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参与、自我实践、自我体验的培养和矫正。
  五、开展全方位联合教育
  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常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干扰,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共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教学中,学校应始终将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从内到外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给孩子树立榜样,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的优良行为。社会媒体应积极宣传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给予青少年积极的社会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合教育体系。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对其的学习与生活意义非凡。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有力体现,更是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最佳渠道。初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行为规范的教学实践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着力构建科学、完善的行为规范,制定教育策略,切实落实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尤君志.初中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D].东北师范学院,2012.
  [2]武欣慧.关于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D].山东师专教育.
  [3]徐汉林.培养良好的习惯[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艺考人数的逐年增多,舞蹈艺考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近年来,教育部对艺术类考生的改革规模越来越大,考试形式和考试难度都发生了变化。对于舞蹈艺考生来说,剧目课考试永远是艺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而对于普通高中舞蹈生而言,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剧目,将会使自己在考场上大放异彩,事半功倍。  关键词:舞蹈生;剧目;艺考  对于普高舞蹈艺考生来说,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之后,就逐渐到了选剧目的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开始,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养成的初期。而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期刊
摘要:建构游戏作为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精细动作以及立体空间感,而在建构游戏中融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更能有效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在自主探究和自我探索中获得快乐。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建构游戏手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释放天性,获得成长。  关键词:游戏化背景;幼儿园建构游戏;创新思路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玩具或者建构材料通过拼搭、构造
期刊
摘要:要想追求中考物理课堂复习的高效,将点滴的、零散的、片面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让知识点有主线,有层次的重整,并能融会贯通,迁移概括,触类旁通,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深入,拓展和提升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达到中考的宽度和高度。  关键词:复习;课堂设问;实验设计;高效课件;针对练习;专题训练  一、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入高效复习节奏  在进入复习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复习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维导图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更好地写作打下基础。所谓思维导图,就是借助图文对写作主题进行详细分解,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在小学作文实践课堂中,思维导图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中职学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基础课程,也是专业课程,目前大部分的中职学生都能够对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方法进行完全掌握,因此传统的计算机授课方法并没有办法满足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更加感兴趣,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和应用移动智能终端系统,通过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有效运用移动终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市场接轨,帮助中职学生提高他们的就业效率。这也是目
期刊
摘要:家校共育理念是现今学前教育中的最新教学模式,并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幼儿早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让教师和家长紧密合作,在相互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实现对幼儿的教育和指导,确保幼儿阶段的教学活动成为儿童人生发展和促进健康发展的基石。在此基礎上,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家校共育理念在幼儿园中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互动对策  
期刊
摘要:近些年以来,随着教改的实施,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纷纷加入到教改浪潮中来,开始分析探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推动我国人才培养计划提出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教学改革在国内迎来一股浪潮,在教学改革中,许多课程针对自身的教学不足,结合教学特色,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完善教学体系,推出了很多适应于大环境的教学方法。电工电子技术作为民生技术,是为我国社会建设电网民生设施的重要基础保障。高职院校
期刊
摘要:美育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核心任务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审美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这个领域中,已经在不断削弱。为此,本论文探讨了高中音乐欣赏的审美视角,并分析其构建途径。  关键词:审美教育;音乐欣赏课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学开设音乐课,不仅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审美教育为基础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模式,既能提高高中音乐
期刊
摘要:所谓劳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有关劳动的各种品质以及精神,利用劳动的教育意义来让学生们热爱上劳动,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在初中教育阶段,学校除了要让学生学习主观的文化知识外,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计划地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不但可以让学生树立起一个“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从而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这也为以后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劳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