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湖北省武汉市从普通市民中“海选”3名“布衣参事”,担任市政府的“高参”。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布衣”们的建言献策,能否让政府更多、更直接、更鲜活地了解民情民意,从而使政府决策更接“地气”呢?
据考证,“参事”一词最早源于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有“备天数以参事,治谨于道之意也”一句,其中的“参事”即谓“参与国事、政事”之意。政府参事参与国事、政事,建言可直通决策层。选聘“布衣参事”作为政府的“智囊”和“高参”,武汉还是第一个。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的办公地点位于武汉汉口老街区,是一幢近百年的老宅,这座庭院清净幽雅、建筑古朴,原为华商赛马工会旧址。但是近两个月来,这个幽静的地方突然成了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地点。
“这里原本是个很清静的单位,突然一下,打电话的来了,报名的来了,上访的也来了。”刚刚到任8个月的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黄莉感触颇深。
打破这种清静的原因,源自两位市民与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过江轮渡上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提议源自“布衣”
2011年12月26日,武汉市“2011年十件实事”办理期限将至,为了查验相关单位向市民做出的承诺是否到位,唐良智向9位热心市民发出邀请,组成验收团,一同实地走访幼儿园、建筑工地、轮渡、社区,给承办单位现场打分。
“在过江轮渡上,唐市长坐在前排,我和另一位热心市民施平坐在旁边,我们在一起交谈,很融洽。”胡全志告诉记者,“施平以自身来举例,有人建议他完全可以去市政府参事室工作。但是一打听,参事室门槛太高,要有正高职称或者很高的社会声望。”
“这个意见我看完全可行!”胡全志还清楚地记得唐良智市长当场表态的那句话。“市长当时就对随行的市政府秘书长表示,建议将市民建议列入议事日程,以后按比例从市民中挑选政府参事。”对于市长的当场拍板,胡全志感到很意外。
验收活动结束后,武汉市政府参事室等部门便迅速着手开展“布衣参事”的选聘工作。
4月16日,参事室公开发布“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的公告”,这是国内首次尝试从普通市民中选聘政府参事。公告上,选聘的标准十分简单:适应政府工作实际需要、具备社会影响与参政议政能力、德才兼备。此次向民间借智,打破了以往对参事身份、学历、职业的限制。
参与竞聘的市民不仅要提交字数不少于3000字的策论,主题为“谈谈您为什么要当参事、如何当参事、对市政府工作有何建议”,还要求提供近3年建言献策的成果,有领导批示或者媒体报道。
这样的选聘标准也曾引发争议。但在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向悦看来,要求3年的建言献策成果,是考察这个人是否能持续地、而不是一时冲动地去建言献策;要求被领导批示或者媒体关注,考察的则是意见能否进入决策层,或者是被公众认可。
4月18日,是报名参选“布衣参事”的第一天,当天就有34人递交了报名表和策论答卷。截至4月27日,一共有175人报名。年纪最大的已过八旬,最小的则是90后。
距离与市长在渡轮上的长谈近4个月后,选聘“布衣参事”的消息已搅热江城。胡全志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要参加,因为我是提议者之一,我要带个头。”
在几轮的笔试、面试后,有6人进入了最后的考评环节,这其中包括胡全志。
5月20日上午9时,在参事室办公楼里,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参事室等部门负责人和参事、专家、媒体代表、市民代表组成的“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综合考评会召开。
“前面几轮的所有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以及他们的建言成绩都只是‘入场券’,只是为了给全体评委一个参考的背景,这些成绩并不在此次最终考评中计算。最终还是由20位评委根据他们的成绩、表现形成的印象来打分,这个分数才是决定性的。”时任考评组组长的黄莉说。
会议经过票决,最终决定陈勇、胡全志、施岚3人作为市政府参事拟聘人选,从5月21日起面向社会公示3天。
5月29日,武汉市民胡全志、陈勇、施岚正式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三位“布衣参事”,他们的建言献策将通过《参事建议》、《咨询摘报》等直通车的方式,在一天之内直达市长案头。而在此之前,他们分别是技校教师、城管队员和政府科员。
本色热心市民
年过半百的胡全志,曾经是汉网论坛“武汉建设”板块的版主“文侠”,和陈勇一样,他们都是最早一批活跃在汉网论坛的资深网友。
2002年12月,汉网刚刚上线运营,武汉市民可以通过这个载体发表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一向关心政事的胡全志便在留言板上发了两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一篇《武汉需要城市色吗?》的评论文章,在他看来,在当时的武汉并不宜推行城市色建设。文章一发到汉网,便引起了很大反响,被当时的汉网管理员加了醒目的红色标题推荐到首页整整两个月,而决策层也因为这篇文章放弃了当时专家们极力推荐的在武汉建设城市色的计划。
在他的第二条建议紧接着发到汉网上的第二天,管理员联系到了胡全志,建议他进入论坛,于是便有了“文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起这个网名的意义在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文侠”开始频繁活跃在汉网论坛的“大话武汉”板块,当他的一系列关于城市建设的文章陆续上传到论坛后,“网友们对我感到很惊奇,竟然有这样一个专门谈城市建设的人,而且语言犀利、观点新颖。管理员在这个时候便淡然地将‘大话武汉’改名为‘武汉建设’。”“武汉建设”这个板块的名称便是由于胡全志一系列关于城市建设的文章得来,“文侠”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武汉建设”的版主。
“作为一个武汉人,理所当然应该对这个城市充满敬意,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来得实际一点,与其像愤青一样批评倒不如自己去行动。” 胡全志在那个网络论坛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便开始担起了作为一个武汉人的担当。
努力把汉网打造成政府与网友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有一定的思想觉悟、有爱心的青年,是“文侠”担任版主以来一直坚持的方向。 在“文侠”的带领下,汉网论坛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网友,这其中也包括陈勇。
在陈勇自制的简易名片——一张白纸条上,只有一个身份——“一个民间人文地理研究者”。他曾以作者或是通讯员的身份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并一直寻访遗落在市井中的各种历史遗迹和文化典故。在填写报名表的“参政议政成果及影响”一栏时,陈勇说,“删了又删,才把文字塞进去。”直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经过5天时间写就的策论才发送出去,但最终为他赢得了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2003年,武汉市政府向市民公开征集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胡全志一口气写了21条建议,其中一条还被列为10件实事之一。
自1999年以来,他曾10多次给市长写各类建议信并得到批示。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热心市民”。报名参加“布衣参事”选聘的胡全志提交了长达33页的策论答卷。胡全志如此阐释竞选“布衣参事”:“从小就是喝汉江水长大的,对家乡有着比外乡人更为浓烈的感情。从情感上,决定了我要为这座城市燃放自己的智慧与热情。”
决策更接“地气”
当然,要使“布衣参事”真正达到让政府决策更接“地气”的初衷,“布衣”们还有更多功课要做。
当上“布衣参事”以后,胡全志、陈勇、施岚都变得更加忙碌。
胡全志现在经常感叹,“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他也常被笑称“布衣很忙”。受聘后第三天,他就在武汉知名的汉网论坛发出一则长期有效的网帖:市民参事征集网民建议专用帖。他告诉记者,在竞选参事过程中,他超前抢注了一个新网名“市民参事”,专用于处理网上征集网友对城市建设和社情民意的建议与意见。
网帖发布不久,便有网友跟帖提建议。网友“鲶鱼576”在6月1日反映,武金堤路破损严重,虽然也有媒体报道,但改进进展不力。
胡全志向参事室反映此事后,定在6月7日前往涉及此事的政府部门——武汉市水务局调查。当天下午,他便发出“关于武金堤路修建情况的说明”一帖,以2500多字的篇幅向网友汇报并告知:武金堤路改造将于年内完成。他还在网帖上建议,水务部门应公开工程进度,增加与网民的沟通互动。
汉口新荣村开往黄陂横店的1128路公汽,破烂状态已有改变。这也得益于“布衣参事”的关注。
有网友在网上传出10张1128路公汽照片:一个个破了大洞的座椅,破旧的车身。6月6日,胡全志回帖“简复‘论坛老大’等网友提出的黄陂公交车问题”,透露已于见帖的当天向市公交办反映。当天,黄陂区运管部门打电话给胡全志:反映情况属实,正在整改。运管部门将整改后的照片传出——1128路公汽座椅更新,车身变干净了。
胡全志说,作为来自民间的“布衣参事”,将尽力起到桥梁沟通作用,反映民间建议。
陈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一段时间,正在梳理过去的一些资料,思考将提出的建议,“我会重点关注关于武汉历史人文挖掘等方面的建议”。
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的施岚,在红色旅游方面一直颇有研究。在面试中,他将方向设定在“伟人、文化名人和城市精神的关系以及具体文化旅游项目的设置”上,赢得了全场的最高分。面对新角色,他的计划是,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城市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还将深入挖掘远郊区县、农村的文化遗存,和当地农业相结合,带动新产业。
此外,武汉市参事室已经在制定针对“布衣参事”的相关培训计划,他们将参加对各区、各部门的绩效考评、参与公共政策的征询和听证、列席市“两会”、应邀出席市政府涉及民生的专题会议。
“我们会围绕‘布衣参事’特有的工作方式进行一些探索,会有一些量身打造的服务方案。”向悦告诉记者,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和要求,并不是限制他们,而是让他们能掌握更多信息,“在最大范围内,为决策提供全面的、更广泛程度反映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的咨询。”
三位“布衣参事”的另一个压力是,现在会不断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具体问题并希望得到解决。在舆论和市民眼中,他们已经成了民意代言人或第二信访办。
“因为我们这种建言渠道的特殊性,相比信访、人大、政协,没有任何障碍,可以直通市长,所以会让外界对‘布衣参事’产生过高期待。”黄莉说。
“就我们单位内部来说,只是完善参事队伍结构的一种探索,能让决策反应更多元化的声音。”向悦表示。
在黄莉看来,这是一次“大背景下的微创新”。“在公众有序参与的大背景下,要更多关注民智、民声、民力。虽然这只是一小步探索,但累积起来,会不断成就前行。”
据考证,“参事”一词最早源于汉朝,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有“备天数以参事,治谨于道之意也”一句,其中的“参事”即谓“参与国事、政事”之意。政府参事参与国事、政事,建言可直通决策层。选聘“布衣参事”作为政府的“智囊”和“高参”,武汉还是第一个。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的办公地点位于武汉汉口老街区,是一幢近百年的老宅,这座庭院清净幽雅、建筑古朴,原为华商赛马工会旧址。但是近两个月来,这个幽静的地方突然成了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地点。
“这里原本是个很清静的单位,突然一下,打电话的来了,报名的来了,上访的也来了。”刚刚到任8个月的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黄莉感触颇深。
打破这种清静的原因,源自两位市民与武汉市市长唐良智在过江轮渡上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提议源自“布衣”
2011年12月26日,武汉市“2011年十件实事”办理期限将至,为了查验相关单位向市民做出的承诺是否到位,唐良智向9位热心市民发出邀请,组成验收团,一同实地走访幼儿园、建筑工地、轮渡、社区,给承办单位现场打分。
“在过江轮渡上,唐市长坐在前排,我和另一位热心市民施平坐在旁边,我们在一起交谈,很融洽。”胡全志告诉记者,“施平以自身来举例,有人建议他完全可以去市政府参事室工作。但是一打听,参事室门槛太高,要有正高职称或者很高的社会声望。”
“这个意见我看完全可行!”胡全志还清楚地记得唐良智市长当场表态的那句话。“市长当时就对随行的市政府秘书长表示,建议将市民建议列入议事日程,以后按比例从市民中挑选政府参事。”对于市长的当场拍板,胡全志感到很意外。
验收活动结束后,武汉市政府参事室等部门便迅速着手开展“布衣参事”的选聘工作。
4月16日,参事室公开发布“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的公告”,这是国内首次尝试从普通市民中选聘政府参事。公告上,选聘的标准十分简单:适应政府工作实际需要、具备社会影响与参政议政能力、德才兼备。此次向民间借智,打破了以往对参事身份、学历、职业的限制。
参与竞聘的市民不仅要提交字数不少于3000字的策论,主题为“谈谈您为什么要当参事、如何当参事、对市政府工作有何建议”,还要求提供近3年建言献策的成果,有领导批示或者媒体报道。
这样的选聘标准也曾引发争议。但在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向悦看来,要求3年的建言献策成果,是考察这个人是否能持续地、而不是一时冲动地去建言献策;要求被领导批示或者媒体关注,考察的则是意见能否进入决策层,或者是被公众认可。
4月18日,是报名参选“布衣参事”的第一天,当天就有34人递交了报名表和策论答卷。截至4月27日,一共有175人报名。年纪最大的已过八旬,最小的则是90后。
距离与市长在渡轮上的长谈近4个月后,选聘“布衣参事”的消息已搅热江城。胡全志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要参加,因为我是提议者之一,我要带个头。”
在几轮的笔试、面试后,有6人进入了最后的考评环节,这其中包括胡全志。
5月20日上午9时,在参事室办公楼里,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政府参事室等部门负责人和参事、专家、媒体代表、市民代表组成的“从普通市民中选聘参事”综合考评会召开。
“前面几轮的所有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以及他们的建言成绩都只是‘入场券’,只是为了给全体评委一个参考的背景,这些成绩并不在此次最终考评中计算。最终还是由20位评委根据他们的成绩、表现形成的印象来打分,这个分数才是决定性的。”时任考评组组长的黄莉说。
会议经过票决,最终决定陈勇、胡全志、施岚3人作为市政府参事拟聘人选,从5月21日起面向社会公示3天。
5月29日,武汉市民胡全志、陈勇、施岚正式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三位“布衣参事”,他们的建言献策将通过《参事建议》、《咨询摘报》等直通车的方式,在一天之内直达市长案头。而在此之前,他们分别是技校教师、城管队员和政府科员。
本色热心市民
年过半百的胡全志,曾经是汉网论坛“武汉建设”板块的版主“文侠”,和陈勇一样,他们都是最早一批活跃在汉网论坛的资深网友。
2002年12月,汉网刚刚上线运营,武汉市民可以通过这个载体发表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一向关心政事的胡全志便在留言板上发了两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是一篇《武汉需要城市色吗?》的评论文章,在他看来,在当时的武汉并不宜推行城市色建设。文章一发到汉网,便引起了很大反响,被当时的汉网管理员加了醒目的红色标题推荐到首页整整两个月,而决策层也因为这篇文章放弃了当时专家们极力推荐的在武汉建设城市色的计划。
在他的第二条建议紧接着发到汉网上的第二天,管理员联系到了胡全志,建议他进入论坛,于是便有了“文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起这个网名的意义在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文侠”开始频繁活跃在汉网论坛的“大话武汉”板块,当他的一系列关于城市建设的文章陆续上传到论坛后,“网友们对我感到很惊奇,竟然有这样一个专门谈城市建设的人,而且语言犀利、观点新颖。管理员在这个时候便淡然地将‘大话武汉’改名为‘武汉建设’。”“武汉建设”这个板块的名称便是由于胡全志一系列关于城市建设的文章得来,“文侠”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武汉建设”的版主。
“作为一个武汉人,理所当然应该对这个城市充满敬意,与其怨天尤人倒不如来得实际一点,与其像愤青一样批评倒不如自己去行动。” 胡全志在那个网络论坛还不是很普及的年代,便开始担起了作为一个武汉人的担当。
努力把汉网打造成政府与网友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有一定的思想觉悟、有爱心的青年,是“文侠”担任版主以来一直坚持的方向。 在“文侠”的带领下,汉网论坛吸引了一大批文化程度较高的网友,这其中也包括陈勇。
在陈勇自制的简易名片——一张白纸条上,只有一个身份——“一个民间人文地理研究者”。他曾以作者或是通讯员的身份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并一直寻访遗落在市井中的各种历史遗迹和文化典故。在填写报名表的“参政议政成果及影响”一栏时,陈勇说,“删了又删,才把文字塞进去。”直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5点多,经过5天时间写就的策论才发送出去,但最终为他赢得了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2003年,武汉市政府向市民公开征集为市民办的10件实事,胡全志一口气写了21条建议,其中一条还被列为10件实事之一。
自1999年以来,他曾10多次给市长写各类建议信并得到批示。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十大热心市民”。报名参加“布衣参事”选聘的胡全志提交了长达33页的策论答卷。胡全志如此阐释竞选“布衣参事”:“从小就是喝汉江水长大的,对家乡有着比外乡人更为浓烈的感情。从情感上,决定了我要为这座城市燃放自己的智慧与热情。”
决策更接“地气”
当然,要使“布衣参事”真正达到让政府决策更接“地气”的初衷,“布衣”们还有更多功课要做。
当上“布衣参事”以后,胡全志、陈勇、施岚都变得更加忙碌。
胡全志现在经常感叹,“要做的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他也常被笑称“布衣很忙”。受聘后第三天,他就在武汉知名的汉网论坛发出一则长期有效的网帖:市民参事征集网民建议专用帖。他告诉记者,在竞选参事过程中,他超前抢注了一个新网名“市民参事”,专用于处理网上征集网友对城市建设和社情民意的建议与意见。
网帖发布不久,便有网友跟帖提建议。网友“鲶鱼576”在6月1日反映,武金堤路破损严重,虽然也有媒体报道,但改进进展不力。
胡全志向参事室反映此事后,定在6月7日前往涉及此事的政府部门——武汉市水务局调查。当天下午,他便发出“关于武金堤路修建情况的说明”一帖,以2500多字的篇幅向网友汇报并告知:武金堤路改造将于年内完成。他还在网帖上建议,水务部门应公开工程进度,增加与网民的沟通互动。
汉口新荣村开往黄陂横店的1128路公汽,破烂状态已有改变。这也得益于“布衣参事”的关注。
有网友在网上传出10张1128路公汽照片:一个个破了大洞的座椅,破旧的车身。6月6日,胡全志回帖“简复‘论坛老大’等网友提出的黄陂公交车问题”,透露已于见帖的当天向市公交办反映。当天,黄陂区运管部门打电话给胡全志:反映情况属实,正在整改。运管部门将整改后的照片传出——1128路公汽座椅更新,车身变干净了。
胡全志说,作为来自民间的“布衣参事”,将尽力起到桥梁沟通作用,反映民间建议。
陈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一段时间,正在梳理过去的一些资料,思考将提出的建议,“我会重点关注关于武汉历史人文挖掘等方面的建议”。
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学系的施岚,在红色旅游方面一直颇有研究。在面试中,他将方向设定在“伟人、文化名人和城市精神的关系以及具体文化旅游项目的设置”上,赢得了全场的最高分。面对新角色,他的计划是,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城市打造旅游品牌的同时,还将深入挖掘远郊区县、农村的文化遗存,和当地农业相结合,带动新产业。
此外,武汉市参事室已经在制定针对“布衣参事”的相关培训计划,他们将参加对各区、各部门的绩效考评、参与公共政策的征询和听证、列席市“两会”、应邀出席市政府涉及民生的专题会议。
“我们会围绕‘布衣参事’特有的工作方式进行一些探索,会有一些量身打造的服务方案。”向悦告诉记者,对他们进行一些培训和要求,并不是限制他们,而是让他们能掌握更多信息,“在最大范围内,为决策提供全面的、更广泛程度反映公众需求和公众意识的咨询。”
三位“布衣参事”的另一个压力是,现在会不断接到市民打来的电话,反映具体问题并希望得到解决。在舆论和市民眼中,他们已经成了民意代言人或第二信访办。
“因为我们这种建言渠道的特殊性,相比信访、人大、政协,没有任何障碍,可以直通市长,所以会让外界对‘布衣参事’产生过高期待。”黄莉说。
“就我们单位内部来说,只是完善参事队伍结构的一种探索,能让决策反应更多元化的声音。”向悦表示。
在黄莉看来,这是一次“大背景下的微创新”。“在公众有序参与的大背景下,要更多关注民智、民声、民力。虽然这只是一小步探索,但累积起来,会不断成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