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老城区民居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建筑面貌也在不断更新。一些老社区在用地结构、交通组织、市政配套、建筑布局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广大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对老城區改造问题的研究,切实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步伐,实现新老城区区块功能良性互补和区块效应良性互动,不断改善城市景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已成为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近几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历史街区和老建筑在城市改造的潮声中被摧毁。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济南,也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很多地方的老城符号消失殆尽,很多历史的、传统的街区被写上大大的“拆”字,不少传统建筑,本来可以继续使用下去,并成为城市珍贵的记忆,却被无情地拆毁。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济南老火车站,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拆毁之时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但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
老建筑是最自然地历史博物馆,老建筑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价值观的消失。如何让老建筑这些历史符号充分展示济南文化特色,成为今后城市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2济南老城区探索
(1)济南老城区。济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素以“泉城”著称。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与老社区,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济南城市的发展历史和过程,是济南城市传统生活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济南城市的魅力特色。
老城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舒适的生活环境。长期以来形成了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老城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泉水风貌,淳朴的市井风情,三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泉水文化”的底蕴。济南因泉水的滋润而更加鲜活,泉水文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济南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如果说泉是济南的灵魂,水是济南的血液,那么遍布老城区的500多条老街老巷就是连接灵魂和血液的脉络,是老济南伸手可及的触角。
(2)以曲水庭街风貌为例。曲水亭王府池子,这个片区许多院落看似破旧,街巷狭窄,实则旧而有韵,别具风致。七曲八拐的小街巷,青砖白墙的四合院,雕梁画栋的大门楼,青石铺就的胡同道,遍布街巷、庭院的清泉和垂柳。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甚至年代更早的古迹。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街名,几乎都有许多历史故事。这里是济南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进步的发祥地,承载和延续着济南的历史文脉。从这里的小街巷不仅可以触摸济南悠久的历史,还可以看到“老济南”的市井风情。这是老济南的魂与根,值得保留,更值得珍视。
(3)现存问题。老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存在不少问题:住房质量差、居住面积小、基础设施陈旧、院内随意搭建建筑等,破坏了民居院落的传统风貌与整体风格;原有的居民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的外来人口进住,老城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拆迁使传统建筑日渐减少,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使传统的建筑相形见绌,处于城市中心的传统街区已成为房地产开发部门追逐利润的场所。泉城路两旁的高层建筑,老城区内部的一些单元式宿舍楼都极大的破坏了老城区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3老城区民居建筑改建与探索的必要性
(1)文化意义。漫步国内的大多数大中小城市,人们普遍感觉到它们的面貌大同小异。近些年来,国内城市建设“千城一面”,不光是业内专家,连普通百姓都深有感触,当人们抱着满怀的热情旅游的时候却发现走到哪个城市都没有什么太大区分。造成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由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多年来一直以“现代风貌”为主导,以至于忽视了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弘扬。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济南的城市建设应该彰显济南的文化特色,尤其以“泉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文化。目前散落于旧城范围内近百处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古老建筑,就像这座城市的“建筑年鉴”,记载了城市发展的沧桑岁月,展现各个时期的定性风貌和艺术文化特色,凝聚着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2)经济意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应该做到两城并存,即“现代化的城”和“古代的城”并存在一个城市中,这不仅继承和发扬济南传统的特色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寻求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合理的开发老济南来促进和提升整个城市的价值和经济的发展。
(3)实践意义。传统的民居建筑是旧城中的一部分。旧城要更新,城市要发展,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冲击下,旧城更新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是带有焦点性的社会问题。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改善旧城居住条件的需要,旧城的更新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济南曲水庭街空间的调研与分析,找出规律,总结济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发扬优势,促进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济南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4国内对老城区民居建筑的改建与探索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民居改建同样是伴随着旧城改建的实施而展开的,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8 年 8 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关于旧城改造问题的国际研讨会概括的提出了对民居改建的概念,指出民居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据了解,在关于降低城市改造的成本,最大限度保护城市的文化个性的探索中,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一段非常曲折的探索之后,已找到了成功的模式,即在大力发展新区的同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立足于小规模整治。例如现在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法国巴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政府曾经规划在古城区的中心建几座高大的建筑物,但是遭到法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政府积极的调整了当时的建设规划方案,决定在距离古城区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建设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区,此举积极的保护了巴黎的历史文化风貌,在今天法国旅游业的发展中是一个亮丽的风景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中国老社区改建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吴良镛院士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上海田子坊”之前是破烂不堪的小弄堂,列入拆迁范围的旧厂房,那些旧厂房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周边环境限制、缺少发展空间等原因,导致效益下滑,有些厂房闲置多年。后来,对田子坊进行了改造,坑洼不平的马路重新铺装硬化,并且考虑到这些工厂保存了民族小型加工企业从里弄工厂起源的历史,是上海工业起步的一个缩影,有关方面没有一拆了之,而是把此地改造成了“都市工业楼宇”。对田子坊的改造和创新,走出了以往旧城改造由政府大拆大建、大包大揽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软改造”的路子。
5总结
旧城改造,是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城拆迁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和特色建筑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旧区的居民居住的房屋多数年久失修,基本生活设施不配套,周边环境质量较差。本论文针对这两个问题,探讨济南老社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保留特色,又要使城市面貌一新。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居住建筑面貌也在不断更新。一些老社区在用地结构、交通组织、市政配套、建筑布局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广大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加强对老城區改造问题的研究,切实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步伐,实现新老城区区块功能良性互补和区块效应良性互动,不断改善城市景观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已成为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近几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历史街区和老建筑在城市改造的潮声中被摧毁。作为历史文化古城济南,也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很多地方的老城符号消失殆尽,很多历史的、传统的街区被写上大大的“拆”字,不少传统建筑,本来可以继续使用下去,并成为城市珍贵的记忆,却被无情地拆毁。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济南老火车站,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拆毁之时虽受到市民和学者的强烈反对,但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
老建筑是最自然地历史博物馆,老建筑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价值观的消失。如何让老建筑这些历史符号充分展示济南文化特色,成为今后城市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
2济南老城区探索
(1)济南老城区。济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素以“泉城”著称。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与老社区,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济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济南城市的发展历史和过程,是济南城市传统生活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济南城市的魅力特色。
老城区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厚的历史积淀,舒适的生活环境。长期以来形成了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老城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泉水风貌,淳朴的市井风情,三者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泉水文化”的底蕴。济南因泉水的滋润而更加鲜活,泉水文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济南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如果说泉是济南的灵魂,水是济南的血液,那么遍布老城区的500多条老街老巷就是连接灵魂和血液的脉络,是老济南伸手可及的触角。
(2)以曲水庭街风貌为例。曲水亭王府池子,这个片区许多院落看似破旧,街巷狭窄,实则旧而有韵,别具风致。七曲八拐的小街巷,青砖白墙的四合院,雕梁画栋的大门楼,青石铺就的胡同道,遍布街巷、庭院的清泉和垂柳。还有不少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甚至年代更早的古迹。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街名,几乎都有许多历史故事。这里是济南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进步的发祥地,承载和延续着济南的历史文脉。从这里的小街巷不仅可以触摸济南悠久的历史,还可以看到“老济南”的市井风情。这是老济南的魂与根,值得保留,更值得珍视。
(3)现存问题。老城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存在不少问题:住房质量差、居住面积小、基础设施陈旧、院内随意搭建建筑等,破坏了民居院落的传统风貌与整体风格;原有的居民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的外来人口进住,老城区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拆迁使传统建筑日渐减少,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楼使传统的建筑相形见绌,处于城市中心的传统街区已成为房地产开发部门追逐利润的场所。泉城路两旁的高层建筑,老城区内部的一些单元式宿舍楼都极大的破坏了老城区的传统格局和风貌。
3老城区民居建筑改建与探索的必要性
(1)文化意义。漫步国内的大多数大中小城市,人们普遍感觉到它们的面貌大同小异。近些年来,国内城市建设“千城一面”,不光是业内专家,连普通百姓都深有感触,当人们抱着满怀的热情旅游的时候却发现走到哪个城市都没有什么太大区分。造成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由于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多年来一直以“现代风貌”为主导,以至于忽视了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弘扬。济南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济南的城市建设应该彰显济南的文化特色,尤其以“泉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文化。目前散落于旧城范围内近百处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古老建筑,就像这座城市的“建筑年鉴”,记载了城市发展的沧桑岁月,展现各个时期的定性风貌和艺术文化特色,凝聚着无数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2)经济意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应该做到两城并存,即“现代化的城”和“古代的城”并存在一个城市中,这不仅继承和发扬济南传统的特色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寻求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合理的开发老济南来促进和提升整个城市的价值和经济的发展。
(3)实践意义。传统的民居建筑是旧城中的一部分。旧城要更新,城市要发展,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冲击下,旧城更新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是带有焦点性的社会问题。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改善旧城居住条件的需要,旧城的更新仍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济南曲水庭街空间的调研与分析,找出规律,总结济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精华,发扬优势,促进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济南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4国内对老城区民居建筑的改建与探索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民居改建同样是伴随着旧城改建的实施而展开的,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1958 年 8 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一届关于旧城改造问题的国际研讨会概括的提出了对民居改建的概念,指出民居改造是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包括再开发、修复、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据了解,在关于降低城市改造的成本,最大限度保护城市的文化个性的探索中,西方发达国家在经过一段非常曲折的探索之后,已找到了成功的模式,即在大力发展新区的同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立足于小规模整治。例如现在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法国巴黎,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当时的政府曾经规划在古城区的中心建几座高大的建筑物,但是遭到法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政府积极的调整了当时的建设规划方案,决定在距离古城区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建设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区,此举积极的保护了巴黎的历史文化风貌,在今天法国旅游业的发展中是一个亮丽的风景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中国老社区改建已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吴良镛院士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上海田子坊”之前是破烂不堪的小弄堂,列入拆迁范围的旧厂房,那些旧厂房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周边环境限制、缺少发展空间等原因,导致效益下滑,有些厂房闲置多年。后来,对田子坊进行了改造,坑洼不平的马路重新铺装硬化,并且考虑到这些工厂保存了民族小型加工企业从里弄工厂起源的历史,是上海工业起步的一个缩影,有关方面没有一拆了之,而是把此地改造成了“都市工业楼宇”。对田子坊的改造和创新,走出了以往旧城改造由政府大拆大建、大包大揽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软改造”的路子。
5总结
旧城改造,是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许多城市没有重视历史街区的保护,用一般的城市旧城拆迁改造的方式,使得很大一批历史街区和特色建筑在经济发展大潮的冲击下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旧区的居民居住的房屋多数年久失修,基本生活设施不配套,周边环境质量较差。本论文针对这两个问题,探讨济南老社区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保留特色,又要使城市面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