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度伪造技术的法律规制

来源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伪造技术的出现,使篡改或生成高度逼真且难以辨别的音视频内容变成现实。通过阐述深度伪造技术的产生和操作方式,分析深度伪造技术的应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异化风险和法律风险,提出从科技伦理规范、专门技术机构、平台自律规范、法律制度4个方面建立多元互动的规制体系,为深度伪造技术的规制提供多种可能。
其他文献
亲亲相隐制度自中国古代以来就已有之,它体现了伦理对中国古代法律的渗入和影响,是“礼法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然而该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被废止,最近修正后的刑事诉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自理程度与患者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以便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为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相关分析研究对陕西省某医院神经内科的279名
目的了解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于目前职业前景认同的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东莞市中随
以聚糖菌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厌氧/好氧SBR中成功富集了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效果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培养过程中,污泥总磷含量、厌氧释磷量及磷酸盐去除率的提高表明反应器中聚磷菌逐渐替代聚糖菌成为优势菌种;培养末期颗粒污泥的粒径为6001 000μm,SVI为48 mL/g,有机物主要在厌氧阶段被去除并以胞内聚合物(PHB)的形式储存,厌氧阶段对TOC的去除率为87%,对TOC的总去除率为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