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宗派有十个之多。唐长安城是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长安城中佛寺林立,几乎每个里坊中都有佛寺。唐代佛寺规模大,布局已经形成比较确定的模式。当时佛寺多为院落式布局,有的数院左右前后相连。研究唐代佛寺建筑对于研究唐代佛教文化,深入了解唐代建筑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唐长安 佛寺建筑 多院式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迅速发展。到隋唐完成了自身的中国化。形成了天台、华严、法相、禅、净等宗派。呈现出了一副“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局面。长安是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各方佛徒不远万里来此译经弘教。真可谓是“名僧云集,寺院林立”。
1唐长安城佛寺发展概况及特点总述
唐代佛寺建设沿袭隋代的传统。虽后面有所变化,但是一直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中唐舒元舆曾道:“十族之乡,百家之闾,必有浮图。[ 全唐文﹒卷727﹒舒元輿﹒唐鄂州永兴县重严寺碑銘﹒7498]”日本僧人圆仁在唐武宗的时候到长安,记录到:“长安城里坊内佛堂三百余所”。当时全国358州(648平均每州10.4寺。唐寺基本恢复到隋代规模。直到开元末,全国佛寺达到了5358所之多。
在唐代初期,佛寺建筑大多仍旧沿袭隋代的旧制。隋代绕塔礼拜是佛教仪轨的主要模式,佛塔仍然是主要建筑。至唐代佛塔地位不如从前,其位置也从佛寺中院开始向两边,甚至后院移动。
2佛寺中主要建筑的特点分述如下:
2.1寺门
一般佛寺前面有总入口,在《戒台图经》中将之描述为“外门”,外门两边各有东门与西门。而院内的中院大门多称之为三门。称呼“三门”有的是真的有左中右三个门,有的是直接称呼中门为三门。
2. 2 中院(即佛寺中轴线上的院落)
中院是寺院中最重要的部分,中院中有佛殿、佛塔、戒坛,佛阁等比较重要的建筑物。随着佛寺的发展,朝着院落组群的方向发展,终于形成了隋唐时期这种多院落组合,以中院为核心的布局模式,这也是佛寺布局发展的成熟时期。
2. 3别院
初唐之时,别院逐渐形成了城内佛寺中的基本单元之一,这个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见图1.1)和《袛洹寺经图》中有所体现,别院是整个佛寺的一部分,而且种类比较多,其设立于佛寺的性质和佛教宗派有很大的关系。
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关于别院的记载:有供养诸佛菩萨等的别院,等级较高,如毗卢遮那院、文殊院、观音院等等;次等级的有如塔院;宗派院落如:净土院,三阶院,灌顶院、禅院等等,都是佛寺中数派共处时,单独设立的一个院子,以利不同宗派弘法。还有一类僧院,是为高僧大德所居住而设立的别院,如不空三藏院,西明寺中的永忠法师古院等。
2. 4阁
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和《袛园寺经图》两个图所绘的佛寺平面图中佛寺中院后面都有重阁。这是初唐时期的做法。佛寺中建立重阁的做法开始于南北朝后期。
唐代佛阁延续了隋代的做法,重阁在佛寺内也较为多见。如五台山佛光寺中,有“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又日本僧人圆仁,在太原开元寺:“上阁观望,阁内有弥勒佛像,以铁铸造,上金色。佛身三丈余,坐宝座上”。唐代一丈相当于现在的3米多,这座佛像当在9米以上。
关于阁在佛寺中的位置,如前所述,两部“图经”中都有佛阁出现。“图经”中初唐时的“三重阁”都位于中院最后面,并且左右都通过廊子与重楼连接。
2. 5大殿
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成熟期。宫殿建筑在此时已经发展至高峰。此时宫殿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唐代的里坊、街道、和单体殿堂尺度一般都比较大,相应的一般寺庙的尺度也较大,尤其是一些大寺。作为寺庙建筑群的主体,其大殿规模也最大。《历代名画记》中出现了所谓的“东殿”,“西殿”,“小殿”,“大佛殿”,“大殿”,“小佛殿”,等称谓。可见当时的佛殿种类比较多,而且按重要性有所分类。从资料上可以看出,一般佛殿主要部分呈中轴对称。主要殿堂必然是在中轴线上的。
2.6佛塔
佛塔传自域外,源自窣堵坡。是供奉高僧大德灵骨的所在。佛塔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中国化,木塔出现,早期中心有柱,底層可以设置佛像,绕佛礼拜。后面随着佛阁的发展,木塔吸收其特点,外观上也开始模仿楼阁的造型。结构技术的进步,塔开始向高层发展。甚至出现了像佛宫寺释迦塔那样大体量殿阁类的高塔。
2.7钟楼与经藏
佛寺中一般建有钟楼,鸣钟有集会、报时、报警等作用。在隋代就有记载。
从《戒坛图经》上可以看出,钟楼和经楼一般成对出现于大殿前面两端。日本大安寺仿唐长安西明寺而建,从其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其大殿前方钟楼、经楼是按“东钟西经”模式布置的。则有可能西明寺钟楼经楼的布置与之相类似。唐代已经有了藏经阁与藏经院的称呼。
2.8配殿
佛寺大殿左右建筑配殿的做法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历代名画记》、有:“东阁……置……碑”(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可知左右配殿的做法是唐宋时比较普遍的做法。配殿与东、西廊有的相连,有的则在廊前。从“图经”中可以看到:中院大殿左右各有对称的两座五重楼,并以弧廊与中央主殿相连通。这是唐代佛寺大殿两边配殿设置的主要模式之一。
2.9戒坛
戒坛为僧徒受戒的地方。戒坛在汉地出现的较早。汉地佛教最初没有完备的戒法。曹魏嘉平正元年间(249—256),天竺高僧昊摩迦罗与昙帝,在洛阳出《僧袛戒心》,立大僧羯磨法,被视为汉地立坛受戒之始。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道宣师在南山清官村精舍立灵感戒坛。又撰《关中戒坛图经》,将戒坛法式具体确定下来并流传后世。鉴真和尚(公元688—763年)把戒律传到日本之后,东大寺的修建就是以道宣师所创的戒坛式样为原型的。[1][[1] 大宋僧史略·卷下·方等戒坛,卷250.]
2.10建筑小品
唐代寺院建筑小品丰富,有较明显的特色。是寺院空间中宗教氛围塑造不可或缺的元素.小品中有石幢、石灯等。石幢(图见侯幼彬 建筑史图说 p76)始见于唐代,或起源于立于佛前的、以木杆柱扎丝织物做成的“幢”。后来的石幢主要是幢身上刻经文,在盘状宝盖刻垂幔、飘带、花绳,并在其他部位雕刻佛、菩萨等题材。
3 小结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印度的佛教建筑也传入了中国,并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本土文化与建筑形式互相融合交融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建筑。佛教建筑的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最终形成的中国化的寺院。唐代的佛寺在形制上已经基本定型,形成多院式布局的模式。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完全融入了中国建筑体系之中,以这样一种群体组合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其中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观念和特点,又形成了具有传统形式的属于佛教自己独特的宗教空间。同时也成为唐代长安城中建筑与人居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魏承思.唐代长安和佛教 [J].法音.1982.02
[2]吴敏霞.从唐墓志看唐代世俗佛教信仰 [J].佛学研究.1996年00期
[3]宿白.试论唐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 [J].文物.2009年第1期
[4]孙宗文.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
[5]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 唐研究第2卷 [J].北京大学.1996
[6]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 [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7][唐]道宣 贞观年间[654] 《续高僧传》
[8][唐]道世 总章元年[668] 《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
[9[清]王昶 嘉庆十年[1085]《金石萃编》
[10[唐]韦述 《两京新记》
[11[清]徐松 嘉庆庚午[1810] 《唐两京城坊考》
【作者简介】
姓名:唐浩川; 出生年月:1984年03月03日;
性别: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
学习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籍贯:陕西 西安
研究方向:大遗址保护
关键词:唐长安 佛寺建筑 多院式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迅速发展。到隋唐完成了自身的中国化。形成了天台、华严、法相、禅、净等宗派。呈现出了一副“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局面。长安是当时的佛教文化中心。各方佛徒不远万里来此译经弘教。真可谓是“名僧云集,寺院林立”。
1唐长安城佛寺发展概况及特点总述
唐代佛寺建设沿袭隋代的传统。虽后面有所变化,但是一直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中唐舒元舆曾道:“十族之乡,百家之闾,必有浮图。[ 全唐文﹒卷727﹒舒元輿﹒唐鄂州永兴县重严寺碑銘﹒7498]”日本僧人圆仁在唐武宗的时候到长安,记录到:“长安城里坊内佛堂三百余所”。当时全国358州(648平均每州10.4寺。唐寺基本恢复到隋代规模。直到开元末,全国佛寺达到了5358所之多。
在唐代初期,佛寺建筑大多仍旧沿袭隋代的旧制。隋代绕塔礼拜是佛教仪轨的主要模式,佛塔仍然是主要建筑。至唐代佛塔地位不如从前,其位置也从佛寺中院开始向两边,甚至后院移动。
2佛寺中主要建筑的特点分述如下:
2.1寺门
一般佛寺前面有总入口,在《戒台图经》中将之描述为“外门”,外门两边各有东门与西门。而院内的中院大门多称之为三门。称呼“三门”有的是真的有左中右三个门,有的是直接称呼中门为三门。
2. 2 中院(即佛寺中轴线上的院落)
中院是寺院中最重要的部分,中院中有佛殿、佛塔、戒坛,佛阁等比较重要的建筑物。随着佛寺的发展,朝着院落组群的方向发展,终于形成了隋唐时期这种多院落组合,以中院为核心的布局模式,这也是佛寺布局发展的成熟时期。
2. 3别院
初唐之时,别院逐渐形成了城内佛寺中的基本单元之一,这个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见图1.1)和《袛洹寺经图》中有所体现,别院是整个佛寺的一部分,而且种类比较多,其设立于佛寺的性质和佛教宗派有很大的关系。
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关于别院的记载:有供养诸佛菩萨等的别院,等级较高,如毗卢遮那院、文殊院、观音院等等;次等级的有如塔院;宗派院落如:净土院,三阶院,灌顶院、禅院等等,都是佛寺中数派共处时,单独设立的一个院子,以利不同宗派弘法。还有一类僧院,是为高僧大德所居住而设立的别院,如不空三藏院,西明寺中的永忠法师古院等。
2. 4阁
在《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和《袛园寺经图》两个图所绘的佛寺平面图中佛寺中院后面都有重阁。这是初唐时期的做法。佛寺中建立重阁的做法开始于南北朝后期。
唐代佛阁延续了隋代的做法,重阁在佛寺内也较为多见。如五台山佛光寺中,有“三层七间弥勒大阁,高九十五尺。又日本僧人圆仁,在太原开元寺:“上阁观望,阁内有弥勒佛像,以铁铸造,上金色。佛身三丈余,坐宝座上”。唐代一丈相当于现在的3米多,这座佛像当在9米以上。
关于阁在佛寺中的位置,如前所述,两部“图经”中都有佛阁出现。“图经”中初唐时的“三重阁”都位于中院最后面,并且左右都通过廊子与重楼连接。
2. 5大殿
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成熟期。宫殿建筑在此时已经发展至高峰。此时宫殿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唐代的里坊、街道、和单体殿堂尺度一般都比较大,相应的一般寺庙的尺度也较大,尤其是一些大寺。作为寺庙建筑群的主体,其大殿规模也最大。《历代名画记》中出现了所谓的“东殿”,“西殿”,“小殿”,“大佛殿”,“大殿”,“小佛殿”,等称谓。可见当时的佛殿种类比较多,而且按重要性有所分类。从资料上可以看出,一般佛殿主要部分呈中轴对称。主要殿堂必然是在中轴线上的。
2.6佛塔
佛塔传自域外,源自窣堵坡。是供奉高僧大德灵骨的所在。佛塔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中国化,木塔出现,早期中心有柱,底層可以设置佛像,绕佛礼拜。后面随着佛阁的发展,木塔吸收其特点,外观上也开始模仿楼阁的造型。结构技术的进步,塔开始向高层发展。甚至出现了像佛宫寺释迦塔那样大体量殿阁类的高塔。
2.7钟楼与经藏
佛寺中一般建有钟楼,鸣钟有集会、报时、报警等作用。在隋代就有记载。
从《戒坛图经》上可以看出,钟楼和经楼一般成对出现于大殿前面两端。日本大安寺仿唐长安西明寺而建,从其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其大殿前方钟楼、经楼是按“东钟西经”模式布置的。则有可能西明寺钟楼经楼的布置与之相类似。唐代已经有了藏经阁与藏经院的称呼。
2.8配殿
佛寺大殿左右建筑配殿的做法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历代名画记》、有:“东阁……置……碑”(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可知左右配殿的做法是唐宋时比较普遍的做法。配殿与东、西廊有的相连,有的则在廊前。从“图经”中可以看到:中院大殿左右各有对称的两座五重楼,并以弧廊与中央主殿相连通。这是唐代佛寺大殿两边配殿设置的主要模式之一。
2.9戒坛
戒坛为僧徒受戒的地方。戒坛在汉地出现的较早。汉地佛教最初没有完备的戒法。曹魏嘉平正元年间(249—256),天竺高僧昊摩迦罗与昙帝,在洛阳出《僧袛戒心》,立大僧羯磨法,被视为汉地立坛受戒之始。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道宣师在南山清官村精舍立灵感戒坛。又撰《关中戒坛图经》,将戒坛法式具体确定下来并流传后世。鉴真和尚(公元688—763年)把戒律传到日本之后,东大寺的修建就是以道宣师所创的戒坛式样为原型的。[1][[1] 大宋僧史略·卷下·方等戒坛,卷250.]
2.10建筑小品
唐代寺院建筑小品丰富,有较明显的特色。是寺院空间中宗教氛围塑造不可或缺的元素.小品中有石幢、石灯等。石幢(图见侯幼彬 建筑史图说 p76)始见于唐代,或起源于立于佛前的、以木杆柱扎丝织物做成的“幢”。后来的石幢主要是幢身上刻经文,在盘状宝盖刻垂幔、飘带、花绳,并在其他部位雕刻佛、菩萨等题材。
3 小结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印度的佛教建筑也传入了中国,并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与中国本土文化与建筑形式互相融合交融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建筑。佛教建筑的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最终形成的中国化的寺院。唐代的佛寺在形制上已经基本定型,形成多院式布局的模式。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结合,完全融入了中国建筑体系之中,以这样一种群体组合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其中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观念和特点,又形成了具有传统形式的属于佛教自己独特的宗教空间。同时也成为唐代长安城中建筑与人居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魏承思.唐代长安和佛教 [J].法音.1982.02
[2]吴敏霞.从唐墓志看唐代世俗佛教信仰 [J].佛学研究.1996年00期
[3]宿白.试论唐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问题 [J].文物.2009年第1期
[4]孙宗文.我国佛寺平面布局沿革考.
[5]孙昌武.唐长安佛寺考 唐研究第2卷 [J].北京大学.1996
[6]龚国强.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 [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7][唐]道宣 贞观年间[654] 《续高僧传》
[8][唐]道世 总章元年[668] 《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
[9[清]王昶 嘉庆十年[1085]《金石萃编》
[10[唐]韦述 《两京新记》
[11[清]徐松 嘉庆庚午[1810] 《唐两京城坊考》
【作者简介】
姓名:唐浩川; 出生年月:1984年03月03日;
性别:男 学历:硕士研究生;
学习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籍贯:陕西 西安
研究方向:大遗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