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阻碍了区域内学前教育发展。本文对区域内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进行剖析,探究其存在的根源,分析其存在的危害,并研究其解决对策。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关心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让农村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对策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教授小学相关课程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它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本区内学前教育“小学化”现状
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了“重灾区”。为全面了解区域内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程度,我区于2019年3月成立了区域内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调查组,以问卷形式向农村小学、幼儿园及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其中,下发1500份调查问卷,回收1500份。问卷统计结果如下:我区有72%的农村家长认为幼儿园需要学习拼音、计算、写字等课程,58.7%的农村小学老师或校长希望学生进入一年级前学习拼音、计算知识,45%的农村幼儿园在明知幼儿园不能“小学化”的情况下仍然教授写字、拼音和算术等知识。由此可看出,我区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经研究,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既有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幼儿园自身原因
1.幼儿园物质环境满足不了游戏化活动开展
开展游戏活动需要丰富的游戏环境,户外要有足够的运动场地,丰富的运动器械,多样的游戏设施;室内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和记录幼儿成长的墙面。因历史原因,目前农村幼儿园中的民办幼儿园以家庭作坊式居多,设施较简陋,而公办幼儿园90%以上为小学附属幼儿园,多利用小学闲置教室办成。这些幼儿园大多户外活动面积狭小,室内设施极为简陋,缺乏良好的游戏环境,无法引起孩子游戏兴趣,更无法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进行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2.幼儿园师资匮乏为“小学化”倾向提供温床
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老师基本不具备任教资格,农村公办幼儿园多由小学校长兼任园长,因财力有限,所请老师也大都是无证教师。可见,农村幼儿园园长要么不具备园长素质,要么没有精力研究幼儿园教学,引领幼儿园发展。而农村幼儿园办园理念不清,教师专业能力不够,这也导致了“小学化”現象的出现。
(二)外部原因
1.家长期望值过高,催化幼儿园“小学化”进程
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影响,很多家长虽重视孩子的教育,却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一味地将学习等同于学知识,将学习质量等同于成绩。家长对孩子寄予了过高期望,在“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下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
2.幼小衔接不当,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加剧
受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国教育的功能已发生异化,将智力发展摆在了重要的地位,教育质量几乎等同于学生成绩。在这种意识推动下,小学开始注重与中学衔接,而忽视与幼儿园衔接,要求幼儿园必须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在小学一年级以考查知识为目的入学考试、分班考试也屡禁不止。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压力中,幼儿园想单方面禁止“小学化”倾向也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
3.国家以往政策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20世纪90年代,国家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各地市纷纷将公办园转为民办园,对民办园审批政策也随之宽松,很多不具备办园资质的也轻易得到了办园许可,其中不乏逐利的商人,或是高中及以下文凭的家庭妇女。这些办园者大多没有教育担当意识,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他们大多顺从家长需求,对家长的一切要求不管对错一味顺从,导致幼儿园趋向“保姆化”“小学化”方向发展。
此外,国家长期不重视学前教育,忽视了对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研究,使幼儿园缺乏专业引领者,放任了“小学化”发展。
三、解决策略
学前教育“小学化”存在如此多的弊端,该如何消除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园长培训,把握正确办园方向
园长是幼儿园这列“火车”的车头,决定着幼儿园的办学方向。《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要求园长必须具备领导力,其核心领导力是课程领导力。但目前,因国家政策原因未给予幼儿园编制,农村幼儿园园长基本由小学领导干部转岗而来,对幼儿园业务较为生疏,缺乏课程领导力。为尽快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使其带领幼儿园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对园长的培训。
园长培训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注重专家授课与实战应用相结合,帮助园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园长培训要分级分类进行,对新任园长,重在政策解读,熟悉学前教育方针政策等知识,帮助园长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熟悉园务各项管理;对成长期园长,重在搭建平台,给予更多活动展示机会,使其形成教育特色和园本文化,快速成长;对骨干期园长,重在形成影响,创造机会让其“走出去”,在与省内外优秀园所的碰撞中思索构建,根植于本土文化,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课程建构,带领幼儿园规范、高质量发展。
2.加强幼师培训,增强专业素质能力
导致幼儿园“小学化”最根本的原因是幼师不够“专业化”,因而转变幼师的教学观念、提升幼师专业能力是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为提升幼师整体专业能力,首先应把严教师“准入关”,将达不到幼师从业资格的人挡在幼师岗位之外,逐步提高幼师整体素质。其次,应加强在职幼师培训,要分层分类进行,使幼师培训更有针对性,可分新教师、成长期教师和骨干教师,也可分保教、安全、信息技术、卫生保健等。每一类还可细化成小类进行。培训要形成常态,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培训内容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采用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灵活的学习形式和专题讲座、活动展示等多样的培训方式。再次要搭建平台,让幼师获得专业上的幸福,进一步激发幼师自主学专业的兴趣。可以开展 “游戏化”的活动比赛、案例比赛等,可以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幼师等,并给予这些优秀幼师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让幼师感受专业成长的幸福。 3.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农村家长往往教育意识淡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缺乏,如果学校教育只关注孩子发展,忽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教育效果就是“5+2=0”。
要让公办幼儿园立足,就要有效指导农村家庭教育。有些农村家长因接触不广泛,局限性弱,“望子成龙”的愿望更为迫切。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家长经常比谁家孩子认的字多、算的算术多。家长这种传统教育思想让民办幼儿园在利益驱动下投其所好,导致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难以清除。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办幼儿园要主动担当,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视为己任。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教育理念;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深入游戏活动,体验孩子游戏中的快乐与成长;搭建共育平台,通过家园联系栏、共建群等方式,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认识。
4.加强幼小衔接,共同呵护儿童发展
幼儿园要主动和当地小学沟通,让小学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支持幼儿园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并尽量增加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游戏形式。同时,幼儿园要为幼儿顺利入学做好充分准备。首先,应加强幼儿语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集体意识,树立規范意识,懂得自律;其次,要培养幼儿书写兴趣和正确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带幼儿参观小学,引起幼儿入小学的兴趣,或在幼儿园临近毕业的前一个月模拟小学上课形式,引起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5.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清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意义,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程度作为衡量幼儿园办园质量、幼师师德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对幼儿园的年审、督查等评估活动中,对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有针对性地调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应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按照要求进行必要整改,对整改要求到期仍不达标的,取消其办园资格。在定期对幼师师德考核中,应将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现象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对违反者进行严厉批评,要求及时纠正,对现象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取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等资格。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正面宣传,借助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引导社会关注并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投诉,强化对幼儿园的行政监督。
综上所述,学期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督,小学、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等要改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切实呵护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2]谢弗.发展心理学[M].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教育局)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对策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指的是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教授小学相关课程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等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它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进入小学后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本区内学前教育“小学化”现状
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了“重灾区”。为全面了解区域内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程度,我区于2019年3月成立了区域内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调查组,以问卷形式向农村小学、幼儿园及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其中,下发1500份调查问卷,回收1500份。问卷统计结果如下:我区有72%的农村家长认为幼儿园需要学习拼音、计算、写字等课程,58.7%的农村小学老师或校长希望学生进入一年级前学习拼音、计算知识,45%的农村幼儿园在明知幼儿园不能“小学化”的情况下仍然教授写字、拼音和算术等知识。由此可看出,我区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
二、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经研究,我们发现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既有幼儿园自身发展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幼儿园自身原因
1.幼儿园物质环境满足不了游戏化活动开展
开展游戏活动需要丰富的游戏环境,户外要有足够的运动场地,丰富的运动器械,多样的游戏设施;室内要提供丰富的游戏操作材料和记录幼儿成长的墙面。因历史原因,目前农村幼儿园中的民办幼儿园以家庭作坊式居多,设施较简陋,而公办幼儿园90%以上为小学附属幼儿园,多利用小学闲置教室办成。这些幼儿园大多户外活动面积狭小,室内设施极为简陋,缺乏良好的游戏环境,无法引起孩子游戏兴趣,更无法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进行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2.幼儿园师资匮乏为“小学化”倾向提供温床
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园长、老师基本不具备任教资格,农村公办幼儿园多由小学校长兼任园长,因财力有限,所请老师也大都是无证教师。可见,农村幼儿园园长要么不具备园长素质,要么没有精力研究幼儿园教学,引领幼儿园发展。而农村幼儿园办园理念不清,教师专业能力不够,这也导致了“小学化”現象的出现。
(二)外部原因
1.家长期望值过高,催化幼儿园“小学化”进程
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思想影响,很多家长虽重视孩子的教育,却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一味地将学习等同于学知识,将学习质量等同于成绩。家长对孩子寄予了过高期望,在“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下要求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知识。
2.幼小衔接不当,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加剧
受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国教育的功能已发生异化,将智力发展摆在了重要的地位,教育质量几乎等同于学生成绩。在这种意识推动下,小学开始注重与中学衔接,而忽视与幼儿园衔接,要求幼儿园必须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在小学一年级以考查知识为目的入学考试、分班考试也屡禁不止。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压力中,幼儿园想单方面禁止“小学化”倾向也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无奈。
3.国家以往政策导致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20世纪90年代,国家将幼儿园推向市场,各地市纷纷将公办园转为民办园,对民办园审批政策也随之宽松,很多不具备办园资质的也轻易得到了办园许可,其中不乏逐利的商人,或是高中及以下文凭的家庭妇女。这些办园者大多没有教育担当意识,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他们大多顺从家长需求,对家长的一切要求不管对错一味顺从,导致幼儿园趋向“保姆化”“小学化”方向发展。
此外,国家长期不重视学前教育,忽视了对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对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研究,使幼儿园缺乏专业引领者,放任了“小学化”发展。
三、解决策略
学前教育“小学化”存在如此多的弊端,该如何消除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加强园长培训,把握正确办园方向
园长是幼儿园这列“火车”的车头,决定着幼儿园的办学方向。《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要求园长必须具备领导力,其核心领导力是课程领导力。但目前,因国家政策原因未给予幼儿园编制,农村幼儿园园长基本由小学领导干部转岗而来,对幼儿园业务较为生疏,缺乏课程领导力。为尽快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使其带领幼儿园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对园长的培训。
园长培训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个人研修相结合,注重专家授课与实战应用相结合,帮助园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园长培训要分级分类进行,对新任园长,重在政策解读,熟悉学前教育方针政策等知识,帮助园长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熟悉园务各项管理;对成长期园长,重在搭建平台,给予更多活动展示机会,使其形成教育特色和园本文化,快速成长;对骨干期园长,重在形成影响,创造机会让其“走出去”,在与省内外优秀园所的碰撞中思索构建,根植于本土文化,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课程建构,带领幼儿园规范、高质量发展。
2.加强幼师培训,增强专业素质能力
导致幼儿园“小学化”最根本的原因是幼师不够“专业化”,因而转变幼师的教学观念、提升幼师专业能力是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为提升幼师整体专业能力,首先应把严教师“准入关”,将达不到幼师从业资格的人挡在幼师岗位之外,逐步提高幼师整体素质。其次,应加强在职幼师培训,要分层分类进行,使幼师培训更有针对性,可分新教师、成长期教师和骨干教师,也可分保教、安全、信息技术、卫生保健等。每一类还可细化成小类进行。培训要形成常态,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培训内容要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采用集中学习、自主学习等灵活的学习形式和专题讲座、活动展示等多样的培训方式。再次要搭建平台,让幼师获得专业上的幸福,进一步激发幼师自主学专业的兴趣。可以开展 “游戏化”的活动比赛、案例比赛等,可以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幼师等,并给予这些优秀幼师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让幼师感受专业成长的幸福。 3.指导家庭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农村家长往往教育意识淡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缺乏,如果学校教育只关注孩子发展,忽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教育效果就是“5+2=0”。
要让公办幼儿园立足,就要有效指导农村家庭教育。有些农村家长因接触不广泛,局限性弱,“望子成龙”的愿望更为迫切。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家长经常比谁家孩子认的字多、算的算术多。家长这种传统教育思想让民办幼儿园在利益驱动下投其所好,导致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难以清除。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办幼儿园要主动担当,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视为己任。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转变教育理念;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深入游戏活动,体验孩子游戏中的快乐与成长;搭建共育平台,通过家园联系栏、共建群等方式,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的认识。
4.加强幼小衔接,共同呵护儿童发展
幼儿园要主动和当地小学沟通,让小学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支持幼儿园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不举行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并尽量增加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游戏形式。同时,幼儿园要为幼儿顺利入学做好充分准备。首先,应加强幼儿语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集体意识,树立規范意识,懂得自律;其次,要培养幼儿书写兴趣和正确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带幼儿参观小学,引起幼儿入小学的兴趣,或在幼儿园临近毕业的前一个月模拟小学上课形式,引起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5.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清除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意义,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程度作为衡量幼儿园办园质量、幼师师德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对幼儿园的年审、督查等评估活动中,对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有针对性地调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应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按照要求进行必要整改,对整改要求到期仍不达标的,取消其办园资格。在定期对幼师师德考核中,应将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现象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对违反者进行严厉批评,要求及时纠正,对现象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取消评先评优和职称评定等资格。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正面宣传,借助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引导社会关注并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投诉,强化对幼儿园的行政监督。
综上所述,学期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督,小学、幼儿园、幼儿教师、家长等要改变观念,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切实呵护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2]谢弗.发展心理学[M].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