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早期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其成长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本文用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幼儿早期问题意识的概念、问题意识在培养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培养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问题意识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言活动;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早期幼儿语言活动是其感知世界、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幼教工作而言,其重要内容就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善于探究欲望的最重要的一环。
一、幼儿早期问题意识概述
问题意识对于早期幼儿来说,是指其对于事物新异特征的探究偏好。一般它结合了警惕与好奇的心理状态,对事物从认识到思考的心理过程。其不仅可以是客体单一特征,同时还可以是不同客体特征之间的内部关系。好奇和问题意识的区别在于:好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问题意识的起点,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向问题意识进步。问题意识与创造性人格在特征上存在交集,从一定角度来看,可以把它当作创造性人格的特征的一种。
二、问题意识在培养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人终其一生语言进步与适用最为关键的是幼儿期。幼儿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素质后,才可以正确运用。另一方面,问题意识推动了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更主动地思考问题。问题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问题的提出需要语言的描述,问题的解决更需要语言的表述。近代英国的波普尔认为: “科学只能够从问问题开始”。宋代陆九渊也认为做学问就怕没有疑问,只有存在疑问才会有进步,小的疑问带来小的进步, 而疑问越大进步也就越大。在提出疑问的同时既提升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又开发了幼儿的智力。
三、培养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问题意识策略
1.营造适合幼儿提问的语言氛围。“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和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因此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的语言环境的创建,让幼儿能够在普通的语言活动中掌握如何质疑与提问。引导幼儿提问的语言环境的创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最大可能对幼儿所在的外部环境进行改善和健全,要赋予外部环境启发性。二是设计引导幼儿提出问题的场景。
【教学案例】给幼儿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前,我预先准备了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如乌鸦找到了一瓶水后显得十分高兴等。故事后讲完后,还提出让幼儿给乌鸦帮帮忙,想想还有没有其它能够喝到水的办法。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提出把瓶子推倒,有的则提出找吸管。虽然方法很天真,但孩子们确实认真思考,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2.用合适方法引导幼儿积极提问。考虑到幼儿无论是心理还是智能都尚未发育成熟,教师在幼儿语言活动中要通过合适方法,来鼓励其思考,最终提出属于其自己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提问,反问法和设问法等是作为幼儿教师所一定要掌握的。
【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孩子提出问题,诸如:“老师,人为什么要睡觉?”对于这样的问题不仅要直接给予答案,更要能够反问,为孩子的思考留下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反问:“想想看,是什么时候你想睡觉的?”孩子通常会回答“是晚上”。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个时候你为什么想睡觉呢?”孩子会回答“因为困了。”这样在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3.积极分析反思幼儿的提问。如果要对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就不能忽视幼儿的提出的问题,作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给予幼儿的思考必要的重视,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帮助和引导。由于受限于未完全发育的心智,幼儿所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不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对幼儿提出这类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给予回答的同时还不忘引导幼儿去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案例】一次带孩子外出活动,孩子指着马路上的红绿灯问:“老师,那是什么灯?”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而是问:“你先告诉老师,这灯有几种颜色?”孩子看了看以后说:“有红、黄、绿三种。”我又问他:“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三种颜色吗?”孩子自然没有办法回答我。我就让他观察,让他了解红灯亮了行人停,绿灯亮了才能行,黄灯亮了停一停。这之后,我才回答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样孩子不仅记住了灯的名字同时也了解了它的作用。就幼儿老师而言,及时分析和判断幼儿提出的问题,依据这些问题再引导幼儿自行思考,孩子才会对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而问题的答案也会更为他们所理解。
【参考文献】
[1]姜新生. 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
[2]王真东. 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 2001,(06)
[3]劳荣勋. 强化问题意识的思考与尝试[J]. 广西教育, 2005,(Z2)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语言活动;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早期幼儿语言活动是其感知世界、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幼教工作而言,其重要内容就是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善于探究欲望的最重要的一环。
一、幼儿早期问题意识概述
问题意识对于早期幼儿来说,是指其对于事物新异特征的探究偏好。一般它结合了警惕与好奇的心理状态,对事物从认识到思考的心理过程。其不仅可以是客体单一特征,同时还可以是不同客体特征之间的内部关系。好奇和问题意识的区别在于:好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问题意识的起点,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向问题意识进步。问题意识与创造性人格在特征上存在交集,从一定角度来看,可以把它当作创造性人格的特征的一种。
二、问题意识在培养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人终其一生语言进步与适用最为关键的是幼儿期。幼儿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素质后,才可以正确运用。另一方面,问题意识推动了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更主动地思考问题。问题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问题的提出需要语言的描述,问题的解决更需要语言的表述。近代英国的波普尔认为: “科学只能够从问问题开始”。宋代陆九渊也认为做学问就怕没有疑问,只有存在疑问才会有进步,小的疑问带来小的进步, 而疑问越大进步也就越大。在提出疑问的同时既提升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又开发了幼儿的智力。
三、培养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问题意识策略
1.营造适合幼儿提问的语言氛围。“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和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因此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引导幼儿主动提出问题的语言环境的创建,让幼儿能够在普通的语言活动中掌握如何质疑与提问。引导幼儿提问的语言环境的创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最大可能对幼儿所在的外部环境进行改善和健全,要赋予外部环境启发性。二是设计引导幼儿提出问题的场景。
【教学案例】给幼儿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前,我预先准备了与故事相关的图片,如乌鸦找到了一瓶水后显得十分高兴等。故事后讲完后,还提出让幼儿给乌鸦帮帮忙,想想还有没有其它能够喝到水的办法。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提出把瓶子推倒,有的则提出找吸管。虽然方法很天真,但孩子们确实认真思考,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2.用合适方法引导幼儿积极提问。考虑到幼儿无论是心理还是智能都尚未发育成熟,教师在幼儿语言活动中要通过合适方法,来鼓励其思考,最终提出属于其自己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提问,反问法和设问法等是作为幼儿教师所一定要掌握的。
【教学案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孩子提出问题,诸如:“老师,人为什么要睡觉?”对于这样的问题不仅要直接给予答案,更要能够反问,为孩子的思考留下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反问:“想想看,是什么时候你想睡觉的?”孩子通常会回答“是晚上”。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个时候你为什么想睡觉呢?”孩子会回答“因为困了。”这样在培养幼儿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
3.积极分析反思幼儿的提问。如果要对幼儿早期语言活动中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就不能忽视幼儿的提出的问题,作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给予幼儿的思考必要的重视,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帮助和引导。由于受限于未完全发育的心智,幼儿所提出的问题一般都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不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对幼儿提出这类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思考,给予回答的同时还不忘引导幼儿去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案例】一次带孩子外出活动,孩子指着马路上的红绿灯问:“老师,那是什么灯?”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他,而是问:“你先告诉老师,这灯有几种颜色?”孩子看了看以后说:“有红、黄、绿三种。”我又问他:“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三种颜色吗?”孩子自然没有办法回答我。我就让他观察,让他了解红灯亮了行人停,绿灯亮了才能行,黄灯亮了停一停。这之后,我才回答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样孩子不仅记住了灯的名字同时也了解了它的作用。就幼儿老师而言,及时分析和判断幼儿提出的问题,依据这些问题再引导幼儿自行思考,孩子才会对问题进行更多的探索,而问题的答案也会更为他们所理解。
【参考文献】
[1]姜新生. 幼儿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
[2]王真东. 关于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 2001,(06)
[3]劳荣勋. 强化问题意识的思考与尝试[J]. 广西教育, 2005,(Z2)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