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柞蚕的起源及演进

来源 :北方蚕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aby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柞蚕起源于中国,经过历代的发展,其中乾隆年间贡献最大,形成了中国四大柞蚕主产区。通过中国古代先民的辛勤劳作,集合数代养蚕人智慧的中国柞蚕兴盛于清末。通过古文献等资料查询,把中国柞蚕分为自然存在期、人工放养初期、人工放养推广期、发展盛期四个阶段,简述中国柞蚕起源及历史演变过程。
其他文献
蚕种冷库是桑蚕种生产的基础设施。本文以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蚕种场冷库升级改造为例,介绍了以氨作制冷剂、以盐水为载冷剂的蚕种冷库系统设计要点。
以根刈4年生蒙古栎为材料,调查夏季剪枝对柞树早烘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剪除当年生枝条或剪除2年生枝条,2种剪枝方式均能促进蒙古栎新生枝条的萌发,延缓蒙古栎早烘病的发生。夏季剪枝可作为柞树早烘病防控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解决我国北方二化性柞蚕产区柞蚕品种辨识度低等问题,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具有幼虫期典型体色性状的8822和具有成虫期典型标记性状的H8701为亲本,选育出兼具幼虫期和成虫期典型性状特征的柞蚕新品种“墨玉”。新品种幼虫体背为宝石绿色,成虫前翅前缘脉呈黑紫色。新品种具有对北方低温多湿气候适应性强,茧型中等,抗病丰产等优点,繁种试验比对照品种抗大春季增产9.08%、秋季增产9.87%。
介绍了安康市蚕种场原种自控催青系统的改造情况,对原种催青室改造前后不同年份的原种一日孵化率和催青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自控催青系统的操作管理经验。
为了解菊9×镇J家蚕新品种的生产性状,在湖北蚕桑主产区进行了农村生产试验。该品种适应性强、强健好养、产量高,适合在湖北蚕区推广应用。
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制备牛血浆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在其制剂中加入精制纯化的、一定比例的丝胶蛋白作为冻干保护剂,发现加入丝胶蛋白保护剂后的牛血浆纤连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25±2)℃保存30个月不降解。试验表明:在牛血浆纤连蛋白冻干制剂中引入精制纯化的丝胶蛋白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为优化盆栽果桑景观造型,选择地方果桑品种做接穗,采用贴皮芽接、丁口芽接、方口芽接3种方法进行夏季嫁接,观察记载嫁接成活及后期生长情况,发现贴皮芽接的成活率高,入冬后塑料大棚管理可延长新生枝条的生长期。
为探究纳米蛹虫草活性肽靶向型微囊的降血糖活性,通过复相乳液法制得蛹虫草肽聚乳酸微囊,进行了蛹虫草肽聚乳酸微囊对小鼠降血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STZ干预后,连续灌胃4W,模型对照组以及MCP组小鼠体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MCP中剂量组降血糖浓度效果最佳可达38.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MCP组小鼠的血糖水平和AUC均显著降低(P<0.05),除心/体比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其它脏/体比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考察TG、CHO、BUN指标影响,MCP
对贵州省现行主推家蚕品种贵蚕1号、华康2号其原种进行了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结果表明:贵蚕1号日系原种826×科明疏毛率均值92.14%,综合适应性得分74.80%,人工饲料的综合适应性最好;华康2号日系原种C-2×D-2、中系原种B-1×A-1疏毛率分别为71.52%、48.04%,综合适应性得分40.78%、30.37%,人工饲料的综合适应性弱;贵蚕1号中系原种新杭×827的疏毛率为16.82%,综合适应性得分7.80%,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最差。
2020年春季,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来自苏州大学的4对家蚕新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实验。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参鉴品种蚕体健壮,发育整齐,食桑量大,好养,万头蚕产茧量以914×814品种较高,皓28白×JSB次之,万头蚕茧层量和万头蚕产丝量以404×308品种较高,解舒率和解舒丝长以914×816品种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