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异嗪皮啶对肝癌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水平和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异嗪皮啶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手术等治疗,异嗪皮啶组给予异嗪皮啶治疗,依据使用剂量分为高亚组(0.35 mg/kg)、中亚组(0.25 mg/kg)和低亚组(0.15 mg/kg)。随访3年,统计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患者MMP-7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监测癌细胞周期动力学(G0/G1、S、G2M期)和应用生存曲线分析生存预后水平。结果治疗后,异嗪皮啶组患者MMP-7表达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异嗪皮啶组表达阳性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异嗪皮啶组患者G0/G1期和S期癌细胞周期动力学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G2M期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高亚组和中亚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G0/G1期和S期癌细胞周期动力学比较,高亚组<中亚组<低亚组(P<0.05);G2M期癌细胞周期动力学比较,高亚组>中亚组>低亚组(P<0.05)。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异嗪皮啶组3年内总生存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异嗪皮啶可有效抑制肝癌患者MMP-7和癌细胞生长,降低癌细胞侵袭能力和提高生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