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东方鲀海盘虫病病原鉴定和鳃组织病理观察

来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zk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盘虫Haliotrema sp.病是双斑东方鲀Takifugu bimaculatus养殖生产上主要致死性病害之一,为深入了解该病,本研究中从2016年6月—2019年6月对池塘养殖的双斑东方鲀海盘虫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形态学观察、几丁质结构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虫体进行鉴定与分析,并观察病鱼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该病春末夏初和秋季易发,发病时病鱼主要症状为缓游于水面,食欲减退或不摄食;体色苍白,体形消瘦,尾鳍、臀鳍缺损,鳃丝上有大量海盘虫虫体,鳃片黏液多,肝脏、脾脏充血;病原虫体经形态学观察和几丁质结构特征分析,鉴定为双裂海盘虫H.bilobatus,双斑东方鲀为其宿主新记录;对该虫体18S rDNA和28S rDNA(C1~D2区)基因片段扩增测序分析显示,其18S rDNA序列(1282 bp)与栉齿刺尾鲷海盘虫H.ctenochaeti、丝蝴蝶鱼海盘虫H.aurigae等序列相似,一致性达97.68%~98.30%,其28S rDNA序列(886 bp)(C1~D2区)与镰茎海盘虫H.sicklocirrus序列最相似,但一致性仅达90.28%;基于18S rDNA和28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显示,双裂海盘虫单为独立分支,为NCBI基因数据库未登记海盘虫属虫种;鳃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虫体寄生导致双斑东方鲀鳃丝机械损伤、鳃上皮组织增生或脱落,甚至引起鳃组织病变、出血,重度感染会引发鳃小片坏死、崩解,大量黏液浸润鳃丝,从而使病鱼呼吸困难而死亡.研究表明,双裂海盘虫为福建池塘养殖双斑东方鲀海盘虫病的感染病原,该病春末夏初和秋季易流行.
其他文献
为比较全雌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与自交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胚胎发育及仔幼鱼生长速度,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全雌翘嘴鳜和自交翘嘴鳜后代的受精卵,在水温为26~28℃条件下孵化,对全雌翘嘴鳜和自交翘嘴鳜后代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与比较,并详细记录了受精卵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连续发育阶段特征,结合胚胎发育特征进一步比较了二者在仔幼鱼阶段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孵化方式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全雌翘嘴鳜、自交翘嘴鳜的受精卵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所需
为了研究隔热颗粒种类和添加量对竹纤维真空绝热板(VIP)性能的影响,降低VIP的生产成本,先将隔热颗粒以不同添加量加入漂白竹浆中均匀混合,经打浆、抄造、烘干后制得竹纤维-隔热颗粒复合芯材,经真空封装后得到竹纤维-隔热颗粒复合芯材VIP,用扫描电镜和压汞仪研究不同隔热颗粒添加量对复合芯材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用透气度测试仪和抗张试验机测试复合芯材的机械力学性能,用热流法导热仪测定复合芯材VIP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竹纤维表面及竹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中随机分散有隔热颗粒;隔热颗粒A较隔热颗粒B可以更有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密度、规模化、集约化高速发展,病害已成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鱼类接种疫苗既可以防控水产病害发生、减少产业的经济损失,又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健康危害、生态风险和水产品食品安全等问题,从而支撑水产养殖业健康、绿色发展.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鱼类疫苗开发中包括灭活疫苗、减毒/弱毒活疫苗、亚单位/合成肽疫苗和DNA疫苗在内的主要技术策略及相应的接种、递送方式,着重介绍了已经获得中国新兽药证书的9个鱼类疫苗及其应用,以及中国鱼类疫苗审批管理的情况.针对中国高效鱼类疫苗品种供
为研究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基因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生长性状的影响,设计4对可覆盖GHRH基因全序列的PCR引物,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以筛选多态位点.试验群体为随机挑选的219尾红鳍东方鲀,于该群体的6月龄及12月龄时测量其体质量、体长、体高等10个生长相关性状,随后将筛选出的多态位点与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双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7个SNPs位点,分别为C81T、G315
为揭示顶坛花椒人工林光合特性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探究土壤养分元素与光合特性的耦联关系,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区5~7、10~12、20~22、28~32年生顶坛花椒人工林为对象,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响应曲线等光合参数,分析4个林龄级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顶坛花椒叶片光合参数之间密切关联,5~7年生的WUE最高(6.61μmol·m-2·s-1);Pn、
为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rhamnolipid)对寄生水霉Saprolegnia parasitica的体外抑制作用,开发水生动物水霉病的新型绿色防控制剂,采用倍比稀释法、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干质量法和孢子萌发试验对鼠李糖脂抑制寄生水霉的活性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寄生水霉菌体电导率,研究鼠李糖脂对寄生水霉菌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并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鼠李糖脂对寄生水霉菌丝体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对寄生水霉菌丝和孢子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25、15.625 mg/L;当鼠李糖脂
为研究半滑舌鳎Cynoglossu semilaevis Günther套肠症的病原,于2020年9月从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养殖车间采集患病鱼10尾(体长10~15 cm),利用寄生虫检查、病原菌分离、组织病理切片、人工感染试验、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法对患病鱼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患病鱼体表未发现大量寄生虫,脾脏中存在大量结节,肠黏膜组织和肠绒毛腐烂脱落,从肾脏中分离到的优势菌株ST-2020-2能引起健康半滑舌鳎发病,造成90%的死亡率;综合生理生化特征和16
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生于盐渍化沙地,根系发达且易繁育,具有极强的耐盐碱性,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和盐碱地绿化造林植物.由于盐碱地面积的日益扩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该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法,就近年来盐胁迫下白刺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物质代谢、抗逆信号转导途径及相关耐盐基因调控等多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评述,并探讨白刺的耐盐机理,旨在为国内白刺的引种栽培和耐盐抗性分子育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为国内盐碱地生态修复和绿化造林丰富理论研究.
为研究低温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揭示低温胁迫对不同品系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体质量300 g)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差异,通过持续降低水温,提取耐寒型暗纹东方鲀“中洋1号”(“Zhongyang No.1”)和野生型暗纹东方鲀肠道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并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品系的暗纹东方鲀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但丰度不同;“中洋1号”肠道微生物的OTUs、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小于野生型暗纹东方鲀,经过长期低温驯化的“中洋
为了解淡水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于2018年6—9月对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2个养殖池塘进行定点采样,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池塘内微型浮游植物(粒径>3.0μm)和超微型浮游植物(粒径为0.2~3.0μm)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为5.25~9.79μg/L,超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含量为0.62~2.03μg/L,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总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为9.8%~17.2%,显著低于微型浮游植物(82.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