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素氧化酶—1mRNA及其蛋白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变化

来源 :中国微循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kj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合成酶血红素氧化酶-1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染色等指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合成酶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及其蛋白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脏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及对心衰的改善作用。方法 64名各种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Ⅰ组为实验组(n=32),采用传统强
目的 观察波依定,依那普利对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65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波依定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波依定10mg和依那普利10mg。测量服药前及服药后1,2,3,6,8,和24h血压,同时观察球结膜微
近 20年来,由于内皮细胞和血管生物学的研究发生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过去内皮功能被动交换和血管"机械管道"调节血流的传统观念.现代生理学、药理学、蛋白组学、基因工程、影
目的 从微循环角度探讨老龄心脏疾患大鼠对中大型手术的耐受性。方法 老龄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对老龄心肌缺血大鼠围手术期脊斜肌微循环的
目的 为进一步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血流中微血栓形成的发生机理。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3例血栓性疾病(脑血栓19例,肺栓塞17例,下肢静脉血栓7例)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
血管炎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以血管炎症、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组疾病,可引起相应器官或组织供血不足而发生病变.临床症状因受损器官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炎症病理改变的严重
目的 探讨虎杖甙改变微循环的作用机理。方法 在细胞液流室中,观察虎杖甙(PD)对血液中性粒细胞与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粘附性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切应力增大,白细胞与内
我们用血液稀释疗法与光量子处理结合治疗 30例高粘血症患者一疗程,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显示: 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血沉下降,全血低切粘度显著下降
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ILIB治疗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检查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浆分子物质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ILIB治疗后13例
1998~1999年,我院对经高压氧治疗的27例心肌梗塞者血液流变情况进行了治疗前后的监测,现报告如下.心肌梗塞病人共27例,男18例,女9例.50~59岁11例,60~69岁15例,70岁以上1例.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