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明确气候变暖下亚洲玉米螟发生趋势,连续3年调查了黑龙江省嫩江县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进度和发生高峰期,同时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嫩江县3个农场玉米田中玉米螟,结果表明,2014年亚洲玉米螟成虫出现的高峰期比2012年和2013年有所提前。释放赤眼蜂后玉米植株的被害率、折雄率、残虫率以及钻蛀率较未放蜂田均降低,玉米产量增加,防治效果明显。大西江农场、尖山农场和嫩北农场赤眼蜂防治效果分别为60%、66.7%和56.7%,比未放蜂田产量分别提高39.1、47.6和67.0 kg/667 m2。3个农场平均防治效果为61.1%,产量平均提高51.2 kg/667 m2。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对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挽回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松毛虫赤眼蜂; 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5.132, S 476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8243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new trend of Ostrinia furnacali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limate warming, emergence and peak emergence progress of overwintering adults of O.furnacalis in Nenjiang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was released to control O.furnacalis in corn fields in three farms of Nenjiang during 2012-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 season of O.furnacalis emergence in 2014 was earlier than that in 2012 and 2013. Compared with those farms without T.dendrolimi releasing, the rate of damage, percentage of tassel broken, residual rate of insect and boring rate were all decreased, and the yield of corn increased, 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 obvious. Control efficacies of T.dendrolimi against O.furnacalis on the Daxijiang farm, the Jianshan farm and the Nenbei farm were 60%, 66.7% and 56.7%, respectively,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by 39.1 kg, 47.6 kg and 67.0 kg per 667 m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without T.dendrolimi releasing. The average control efficacy in the whole Nenjiang county was 61.1% and 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ed by 51.2 kg/667 m2. Releasing T.dendrolimi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rol O.furnacalis, increase maize yield and quality, recover economic loss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Ostrinia furnacalis;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biological control
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之一,黑龙江是玉米主要种植区,其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螟是玉米上主要的钻蛀类害虫,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玉米产量降低[1]。玉米螟幼虫主要分5个龄期,3龄之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4龄之后大部分钻入茎秆,造成玉米植株折茎、倒伏,雌穗脱落,导致玉米严重减产。近年来,玉米螟为害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据报道,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害玉米一般年份引起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30%以上,受害株率高达90%以上[24]。生产上对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集中在3龄之前,卵期防治效果最好,4龄之后钻入茎秆为害,防治效果较差。化学防治便于机械化,近些年使用范围较广,但会污染环境及杀伤天敌。
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是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类寄生性天敌昆虫[5]。赤眼蜂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400多种害虫,是玉米螟卵期的重要天敌昆虫,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并且大面积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已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6]。目前全世界已经定名的赤眼蜂有180余种,我国有29种,寄生亚洲玉米螟的有13种,其中以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松毛蟲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为较优势种[7]。 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可能升高 1.1~6.4℃[8],昆虫是变温动物,生命活动受气候影响明显,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一些害虫暴发成灾[9]。关于玉米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世代发生改变已有报道[1011]。本试验从2012年至2014年连续3年调查黑龙江西部地区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情况,以明确该地区玉米螟的发生情况是否发生改变,并于2014年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嫩江县3个农场的亚洲玉米螟,在玉米收获之前调查植株被害情况和防治效果,同时结合玉米产量损失情况,综合评价释放赤眼蜂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黑光灯诱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诱集地点为九三管理局植保站。释放用蜂为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引自吉林省生物防治中心,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于2014年5月-10月在嫩江县尖山农场、大西江农场和嫩北农场进行,分别选择地势平整、栽培管理统一的玉米田,面积33 hm2以上。
1.2 方法
成虫发生羽化情况调查:2012年至2014年每年春季从5月开始至7月末,定点采用黑光灯诱集玉米螟成虫,每3 d统计1次成虫数量,并进行雌、雄性别鉴定,预测每年玉米螟成虫发生高峰期。
放蜂适期:从5月开始,选择越冬代玉米螟越冬场所(玉米垛等)调查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从化蛹率达20%~30%往后推9~11 d为田间落卵始期,根据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和田间落卵量,以累计百株卵量达1.5~2块时,为第1次放蜂适期。
放蜂方法:根据赤眼蜂的飞行能力计算,每667 m2放蜂4点为宜,两点之间距离20 m。第1次放蜂15万头/hm2;第2次放蜂18万头/hm2,第1次释放完7 d后再释放第2次。放置赤眼蜂卵卡注意风、雨、阳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调查内容及方法:释放赤眼蜂3 d后调查并采集玉米对照田和放蜂田玉米螟卵块,未孵化的饱满黑卵即为被寄生卵,统计寄生率。玉米螟卵寄生率不能完全说明放蜂效果,必须结合调查玉米植株被害情况及玉米产量损失情况才能正确反映放蜂效果。在玉米收获之前调查植株被害情况,包括百株被害率、百株残虫率、百株折雄率、百株折茎率、百株钻蛀率和防治效果,同时结合玉米产量损失情况,综合评价释放赤眼蜂的效果,所有调查取样按5点式5次重复。
防治效果=对照区被害率-被害区被害率对照区被害率×100%。
1.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 17.0数据软件分析,各处理间均值差异用OneWay 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2年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发生情况
2012年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嫩江县在6月中旬开始发现成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成虫数量逐渐增多,在7月初有所下降,但在7月17日左右玉米螟成虫数量出现高峰期,此时雄虫数量也相对较多(图1)。2012年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温度上升相对平稳(图4),随温度升高成虫数量逐渐增多。
2.2 2013年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发生情况
2013年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嫩江县7月份之前未发现玉米螟成虫,7月初玉米螟成虫数量逐渐增加,并在7月中旬出现高峰期且雄虫数量相对较多。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出现在7月14日(图2)。2013年7月之前天气整体温度偏低(图4),玉米螟在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期。
2.3 2014年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发生情况
2014年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嫩江县6月初开始发现玉米螟成虫,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数量逐渐增加,在6月23日左右出现一个小高峰,成虫发生大高峰出现在6月29日左右(图3)。相对2012年、2013年高峰期出現相对较早,说明温度变化(图4),使玉米螟成虫高峰期提前。
2.4 嫩江地区2012年至2014年1-7月份的气温变化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与当年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开始活动至化蛹、羽化的积温有很大关系,所以本文根据2012年至2014年气象资料数据统计了3年间每年1-7月份月平均气温(图4)。
2.6 嫩北农场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表3为嫩北农场玉米田释放赤眼蜂后玉米植株受害情况和玉米产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未放蜂的对照田玉米百株被害率为15%,而放蜂田的玉米百株被害率为6.5%,降低8.5百分点,放蜂和不放蜂田的玉米植株被害率差异显著。百株残虫率和折茎率放蜂田比未放蜂的对照田降低5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释放赤眼蜂后也出现了1%的玉米植株折雄情况。秋收前玉米螟的钻蛀率放蜂田为15%,而未放蜂田为3%,释放赤眼蜂减少12百分点,差异显著。释放赤眼蜂后防治效果达到56.7%,产量924.3 kg/667 m2,较未放蜂玉米田增加67.0 kg/667 m2。
3 结论与讨论
从黑龙江省嫩江地区三年来对玉米螟成虫期发生高峰期的调查可以看出,2012年嫩江地区温度上升相对平稳,成虫发生呈逐渐递增方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2013年成虫虽然7月初开始突然增加,但高峰期与2012年基本相同,而2014年成虫高峰期提前,6月29号左右即出现高峰期,说明2014年天气回温较早,以至于高峰期相对于2012年和2013年有所提前。在3个农场的玉米田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56.77%~66.7%,平均防效61.1%,挽回产量39.1~67.0 kg/667 m2,平均增产51.2 kg/667 m2。
气候变暖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913],从而使害虫的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如导致害虫田间发生的世代数增加。本研究发现气候影响了黑龙江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的羽化高峰,2014年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较前两年有所提前,此结果在指导玉米螟的防治过程中非常重要。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第四积温带,玉米螟一年发生一代,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如错过玉米螟落卵期则会导致赤眼蜂防效不佳,这也是很多地方农民反映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差的原因,所以做好预测预报对于大田防治玉米螟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黑龙江历史悠久,但近些年应用的面积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第一,玉米螟发生的关键时期难以掌握,不同积温带气候变化对放蜂适期有很大影响;第二,赤眼蜂释放技术没有大的改进,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人工释放赤眼蜂越来越难;第三,在追求高产稳产的情况下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大量施用使得生物防治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化学农药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渐被人们认知,减肥减药背景下生物防治又重新受到重视。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仅可降低虫口密度(尤其降低玉米穗部虫量),减轻玉米被害率,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且与化学药剂相比对人畜安全、防治成本低、可保护其他天敌、经济效益高、防治效果好[1416]。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蜂卡只需2.5~3元/667 m2,而投放农药颗粒剂约需4~5元/667 m2, 可节省成本1~2元/667 m2以上,1万公顷防治面积可节省成本30万元[17]。而本研究结果表明,释放赤眼蜂平均可增产51.2 kg/667 m2,如果玉米按1元/kg的价格计算,平均挽回50元/667 m2左右的损失。
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大,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黑龙江省农场机械化作业面积大,尤其机械化飞机作业普遍,人工释放赤眼蜂有一定难度,所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釋放技术需要大力开发。目前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正处在试验阶段,而农用飞机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能否得以应用还有很多技术和限制因素需要解决,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些设备的研发,其次风、雨、温度、湿度、天敌以及放蜂方法、放蜂时期、放蜂量等均会影响赤眼蜂的防治效果[1820],这些因素产生的问题如能够顺利解决,尤其是释放的方法、技术和设备能够更好地得以应用,在玉米害虫的生物防治上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等.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02412.
[2] 胡志凤,孙文鹏,丛斌,等.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0):145149.
[3] 高圆圆,张玉涛,赵酉城,等.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玉米田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J].植物保护,2013,39(2):152157.
[4] 冯建国.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华东昆虫学报,1996,5(1):4550.
[5] 祝小祥,苍涛,王彦华,等.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J].昆虫学报,2014,57(6):688695.
[6] 董艳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7):187.
[7] 王振营,周大荣.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J].世界农业,1996(8):3436.
[8] IPCC.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9] 张花龙,杨念婉,李有志,等.气候变暖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5,41(2):515.
[10]张柱亭,类成平,孙嵬,等.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4):137139.
[11]戈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昆虫学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5):11171122.
[12]杜尧,马春森,赵清华,等.高温对昆虫影响的生理生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27(4):15651572.
[13]戈峰,陈法军.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昆虫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26(3):935945.
[14]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等.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6972.
[15]许建军,郭文超,何疆,等.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6):315317.
[16]赵秀梅,张树权,李维艳,等.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J].作物杂志,2010(2):9394.
[17]张丽英.赤眼蜂对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2):7274.
[18]王连霞.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发生规律的演变及应用赤眼蜂防治技术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19]罗宝君.黑龙江省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7(8):136138.
[20]石会波.寒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J].吉林农业,2017(10):81.
(责任编辑:杨明丽)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松毛虫赤眼蜂; 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5.132, S 476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8243
Abstrac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new trend of Ostrinia furnacali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limate warming, emergence and peak emergence progress of overwintering adults of O.furnacalis in Nenjiang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was released to control O.furnacalis in corn fields in three farms of Nenjiang during 2012-201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 season of O.furnacalis emergence in 2014 was earlier than that in 2012 and 2013. Compared with those farms without T.dendrolimi releasing, the rate of damage, percentage of tassel broken, residual rate of insect and boring rate were all decreased, and the yield of corn increased, 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 obvious. Control efficacies of T.dendrolimi against O.furnacalis on the Daxijiang farm, the Jianshan farm and the Nenbei farm were 60%, 66.7% and 56.7%, respectively, and the yield increased by 39.1 kg, 47.6 kg and 67.0 kg per 667 m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at without T.dendrolimi releasing. The average control efficacy in the whole Nenjiang county was 61.1% and the average yield increased by 51.2 kg/667 m2. Releasing T.dendrolimi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rol O.furnacalis, increase maize yield and quality, recover economic loss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Ostrinia furnacalis; Trichogramma dendrolimi; biological control
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之一,黑龙江是玉米主要种植区,其产量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玉米螟是玉米上主要的钻蛀类害虫,发生严重时会造成玉米产量降低[1]。玉米螟幼虫主要分5个龄期,3龄之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4龄之后大部分钻入茎秆,造成玉米植株折茎、倒伏,雌穗脱落,导致玉米严重减产。近年来,玉米螟为害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据报道,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为害玉米一般年份引起减产10%左右,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30%以上,受害株率高达90%以上[24]。生产上对玉米螟的防治主要集中在3龄之前,卵期防治效果最好,4龄之后钻入茎秆为害,防治效果较差。化学防治便于机械化,近些年使用范围较广,但会污染环境及杀伤天敌。
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是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类寄生性天敌昆虫[5]。赤眼蜂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400多种害虫,是玉米螟卵期的重要天敌昆虫,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成本低、效果好、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并且大面积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已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6]。目前全世界已经定名的赤眼蜂有180余种,我国有29种,寄生亚洲玉米螟的有13种,其中以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和松毛蟲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为较优势种[7]。 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可能升高 1.1~6.4℃[8],昆虫是变温动物,生命活动受气候影响明显,全球气候变化导致一些害虫暴发成灾[9]。关于玉米螟在气候变暖条件下世代发生改变已有报道[1011]。本试验从2012年至2014年连续3年调查黑龙江西部地区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情况,以明确该地区玉米螟的发生情况是否发生改变,并于2014年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嫩江县3个农场的亚洲玉米螟,在玉米收获之前调查植株被害情况和防治效果,同时结合玉米产量损失情况,综合评价释放赤眼蜂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采用黑光灯诱集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诱集地点为九三管理局植保站。释放用蜂为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引自吉林省生物防治中心,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于2014年5月-10月在嫩江县尖山农场、大西江农场和嫩北农场进行,分别选择地势平整、栽培管理统一的玉米田,面积33 hm2以上。
1.2 方法
成虫发生羽化情况调查:2012年至2014年每年春季从5月开始至7月末,定点采用黑光灯诱集玉米螟成虫,每3 d统计1次成虫数量,并进行雌、雄性别鉴定,预测每年玉米螟成虫发生高峰期。
放蜂适期:从5月开始,选择越冬代玉米螟越冬场所(玉米垛等)调查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从化蛹率达20%~30%往后推9~11 d为田间落卵始期,根据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和田间落卵量,以累计百株卵量达1.5~2块时,为第1次放蜂适期。
放蜂方法:根据赤眼蜂的飞行能力计算,每667 m2放蜂4点为宜,两点之间距离20 m。第1次放蜂15万头/hm2;第2次放蜂18万头/hm2,第1次释放完7 d后再释放第2次。放置赤眼蜂卵卡注意风、雨、阳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调查内容及方法:释放赤眼蜂3 d后调查并采集玉米对照田和放蜂田玉米螟卵块,未孵化的饱满黑卵即为被寄生卵,统计寄生率。玉米螟卵寄生率不能完全说明放蜂效果,必须结合调查玉米植株被害情况及玉米产量损失情况才能正确反映放蜂效果。在玉米收获之前调查植株被害情况,包括百株被害率、百株残虫率、百株折雄率、百株折茎率、百株钻蛀率和防治效果,同时结合玉米产量损失情况,综合评价释放赤眼蜂的效果,所有调查取样按5点式5次重复。
防治效果=对照区被害率-被害区被害率对照区被害率×100%。
1.3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 17.0数据软件分析,各处理间均值差异用OneWay Duncan氏新复极差法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2年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发生情况
2012年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嫩江县在6月中旬开始发现成虫,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成虫数量逐渐增多,在7月初有所下降,但在7月17日左右玉米螟成虫数量出现高峰期,此时雄虫数量也相对较多(图1)。2012年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温度上升相对平稳(图4),随温度升高成虫数量逐渐增多。
2.2 2013年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发生情况
2013年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嫩江县7月份之前未发现玉米螟成虫,7月初玉米螟成虫数量逐渐增加,并在7月中旬出现高峰期且雄虫数量相对较多。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出现在7月14日(图2)。2013年7月之前天气整体温度偏低(图4),玉米螟在7月初开始羽化,7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期。
2.3 2014年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发生情况
2014年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嫩江县6月初开始发现玉米螟成虫,并随着时间的延长数量逐渐增加,在6月23日左右出现一个小高峰,成虫发生大高峰出现在6月29日左右(图3)。相对2012年、2013年高峰期出現相对较早,说明温度变化(图4),使玉米螟成虫高峰期提前。
2.4 嫩江地区2012年至2014年1-7月份的气温变化
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与当年越冬代玉米螟老熟幼虫开始活动至化蛹、羽化的积温有很大关系,所以本文根据2012年至2014年气象资料数据统计了3年间每年1-7月份月平均气温(图4)。
2.6 嫩北农场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表3为嫩北农场玉米田释放赤眼蜂后玉米植株受害情况和玉米产量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未放蜂的对照田玉米百株被害率为15%,而放蜂田的玉米百株被害率为6.5%,降低8.5百分点,放蜂和不放蜂田的玉米植株被害率差异显著。百株残虫率和折茎率放蜂田比未放蜂的对照田降低5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释放赤眼蜂后也出现了1%的玉米植株折雄情况。秋收前玉米螟的钻蛀率放蜂田为15%,而未放蜂田为3%,释放赤眼蜂减少12百分点,差异显著。释放赤眼蜂后防治效果达到56.7%,产量924.3 kg/667 m2,较未放蜂玉米田增加67.0 kg/667 m2。
3 结论与讨论
从黑龙江省嫩江地区三年来对玉米螟成虫期发生高峰期的调查可以看出,2012年嫩江地区温度上升相对平稳,成虫发生呈逐渐递增方式,高峰期出现在7月中旬,2013年成虫虽然7月初开始突然增加,但高峰期与2012年基本相同,而2014年成虫高峰期提前,6月29号左右即出现高峰期,说明2014年天气回温较早,以至于高峰期相对于2012年和2013年有所提前。在3个农场的玉米田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为56.77%~66.7%,平均防效61.1%,挽回产量39.1~67.0 kg/667 m2,平均增产51.2 kg/667 m2。
气候变暖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913],从而使害虫的发生出现新的变化,如导致害虫田间发生的世代数增加。本研究发现气候影响了黑龙江嫩江地区玉米螟成虫的羽化高峰,2014年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较前两年有所提前,此结果在指导玉米螟的防治过程中非常重要。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第四积温带,玉米螟一年发生一代,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如错过玉米螟落卵期则会导致赤眼蜂防效不佳,这也是很多地方农民反映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差的原因,所以做好预测预报对于大田防治玉米螟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黑龙江历史悠久,但近些年应用的面积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第一,玉米螟发生的关键时期难以掌握,不同积温带气候变化对放蜂适期有很大影响;第二,赤眼蜂释放技术没有大的改进,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导致人工释放赤眼蜂越来越难;第三,在追求高产稳产的情况下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大量施用使得生物防治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化学农药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逐渐被人们认知,减肥减药背景下生物防治又重新受到重视。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不仅可降低虫口密度(尤其降低玉米穗部虫量),减轻玉米被害率,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且与化学药剂相比对人畜安全、防治成本低、可保护其他天敌、经济效益高、防治效果好[1416]。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蜂卡只需2.5~3元/667 m2,而投放农药颗粒剂约需4~5元/667 m2, 可节省成本1~2元/667 m2以上,1万公顷防治面积可节省成本30万元[17]。而本研究结果表明,释放赤眼蜂平均可增产51.2 kg/667 m2,如果玉米按1元/kg的价格计算,平均挽回50元/667 m2左右的损失。
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大,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黑龙江省农场机械化作业面积大,尤其机械化飞机作业普遍,人工释放赤眼蜂有一定难度,所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釋放技术需要大力开发。目前无人机释放赤眼蜂技术正处在试验阶段,而农用飞机释放赤眼蜂防治害虫能否得以应用还有很多技术和限制因素需要解决,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些设备的研发,其次风、雨、温度、湿度、天敌以及放蜂方法、放蜂时期、放蜂量等均会影响赤眼蜂的防治效果[1820],这些因素产生的问题如能够顺利解决,尤其是释放的方法、技术和设备能够更好地得以应用,在玉米害虫的生物防治上将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同时也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振营,鲁新,何康来,等.我国研究亚洲玉米螟历史、现状与展望[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5):402412.
[2] 胡志凤,孙文鹏,丛斌,等.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0):145149.
[3] 高圆圆,张玉涛,赵酉城,等.小型无人机低空喷洒在玉米田的雾滴沉积分布及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初探[J].植物保护,2013,39(2):152157.
[4] 冯建国.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华东昆虫学报,1996,5(1):4550.
[5] 祝小祥,苍涛,王彦华,等.三唑类杀菌剂对三种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J].昆虫学报,2014,57(6):688695.
[6] 董艳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生物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7):187.
[7] 王振营,周大荣.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J].世界农业,1996(8):3436.
[8] IPCC.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9] 张花龙,杨念婉,李有志,等.气候变暖对农业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J].植物保护,2015,41(2):515.
[10]张柱亭,类成平,孙嵬,等.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4):137139.
[11]戈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昆虫学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5):11171122.
[12]杜尧,马春森,赵清华,等.高温对昆虫影响的生理生化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7,27(4):15651572.
[13]戈峰,陈法军.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昆虫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26(3):935945.
[14]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等.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9):6972.
[15]许建军,郭文超,何疆,等.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6):315317.
[16]赵秀梅,张树权,李维艳,等.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J].作物杂志,2010(2):9394.
[17]张丽英.赤眼蜂对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12):7274.
[18]王连霞.齐齐哈尔市玉米螟发生规律的演变及应用赤眼蜂防治技术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19]罗宝君.黑龙江省应用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7(8):136138.
[20]石会波.寒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J].吉林农业,2017(10):81.
(责任编辑:杨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