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团队建设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团队的力量仍显单薄,要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加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教学团队 建设 人才培养 双师
一、团队简介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创建于1989年,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创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院校之一,20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经构建起了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梯队和学术团队。团队中包括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82.0%,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73.0%%,双师型教师占80.0%。
长期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着眼于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着眼于解决长期困扰与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密切跟踪社会需求和计算机学科发展动态,着眼于不断探索培养高端技能型IT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育人效果。同时,教学团队也克服了传统教研室组织管理弊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当前,教学团队建设适应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特别是有利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跨专业合作,构成了以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为核心,以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对于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团队教学思路
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学院办学思想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树立全面的学生观,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渗透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思路是要与时俱进,从专业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求突破、求创新、求发展,完善与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相适应的办学模式。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团队结构优
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标志性成果的教学团队。逐步提高骨干教师实践能力,聘请企业技术工程师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该团队拥有一批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团队成员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发展目标明确,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长期的团队合作中形成了一种和谐、民主、团结的工作环境,建立起了稳定的教学骨干梯队。团队中有教学骨干力量,还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所代表的教学发展力量,形成多专业交叉渗透、人才互补的良好格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持走实习、就业一体化道路,主动深入社会和企业(公司),在成都、绵阳等地积极开辟了实习就业基地。
良好的实验室建设是办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坚实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设有“嵌入式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软件工程实训室(1)”、“软件工程实训室(2)”、“软件工程实训室(3)”、“软件工程实训室(4)”、“Android实训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等各类专用实验实训室。
四、教学工作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2)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团队式、实验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及情景教学等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团队中所有教师均采用项目化教学,100%教师开设了实训课程。
(3)开展实践性教学。立足行业现状,把握国际趋势,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多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行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在每个学期末由学生、同行、领导分别给教师的授课情况评分。同时,制定了多项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和制度。
(5)以“高水平、高师德”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立教师培训、交流、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了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学团队。教学效果好,团队教师教学质量网上评议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五、教学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重视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近3年完成学院级教改课题10项,发表教改论文30篇,召开教学研讨会数20次。其中,团队成员主持的主干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案例教程》已经打造成省级精品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工程应用》、《JAVA程序设计》、《Android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已经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课程,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六、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近三年来,毕业生获“双证”率比例达100%,就业率达95%,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4%,毕业生广泛受到社会的好评,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省软件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获国家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省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8人次。
目前有5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用情况良好,设备更新快;校外实训基地运作充分,每年都有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培训,学院在今明两年还将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本专业校内软件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我们还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长虹集团、九洲电子信息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信安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七、技术服务
近年来,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团队成员主持、参加完成企业横向课题8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各类应用系统达9项,为学院及兄弟院校开发各类应用系统6项。服务社会、服务地方,2011、2012、2013年对绵阳市中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培训,组织绵阳市中职计算机操作大赛。
信息技术时代,瞬息万变、竞争激烈,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将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加强内涵建设与横向结合发展的道路,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一步强化工程实践。将软件技术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富有朝气、富有活力、既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又具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八、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团队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持;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思路,加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强化校企联合模式。进一步利用知名企业的力量建立联合办学机制,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化管理;
(4)系列课程的充分融合。进一步探索计算机系列课程的充分融合,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教学。
九、小结
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和系部对于本教学团队的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经验不足,教学团队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解决存在问题,为争创一流教学团队而奋斗。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3SB0476)
[参考文献]
[1]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基础[J].学术界,2006(3):39.
[2]贺嫦珍.独立学院的教学团队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5):147-148
[2]杨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J].广州化工,2008(4):61-63.
[3]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1):39-41.
[4]陈世平,彭瑶,谭伟.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6):152-154,157.
(作者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四川绵阳)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教学团队 建设 人才培养 双师
一、团队简介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创建于1989年,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创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院校之一,20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经构建起了一支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学科梯队和学术团队。团队中包括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所占比例为82.0%,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73.0%%,双师型教师占80.0%。
长期以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目标,着眼于促进课程系统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着眼于解决长期困扰与人才培养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密切跟踪社会需求和计算机学科发展动态,着眼于不断探索培养高端技能型IT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各施所长,从整体上提高育人效果。同时,教学团队也克服了传统教研室组织管理弊端,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当前,教学团队建设适应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特别是有利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跨专业合作,构成了以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为核心,以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对于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团队教学思路
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学院办学思想为指导,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树立全面的学生观,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渗透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体思路是要与时俱进,从专业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求突破、求创新、求发展,完善与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相适应的办学模式。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三、团队结构优
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有标志性成果的教学团队。逐步提高骨干教师实践能力,聘请企业技术工程师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该团队拥有一批敬业精神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团队成员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发展目标明确,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在长期的团队合作中形成了一种和谐、民主、团结的工作环境,建立起了稳定的教学骨干梯队。团队中有教学骨干力量,还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所代表的教学发展力量,形成多专业交叉渗透、人才互补的良好格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十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坚持走实习、就业一体化道路,主动深入社会和企业(公司),在成都、绵阳等地积极开辟了实习就业基地。
良好的实验室建设是办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坚实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设有“嵌入式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软件工程实训室(1)”、“软件工程实训室(2)”、“软件工程实训室(3)”、“软件工程实训室(4)”、“Android实训室”、“计算机维护与维修实验室”等各类专用实验实训室。
四、教学工作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2)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团队式、实验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及情景教学等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团队中所有教师均采用项目化教学,100%教师开设了实训课程。
(3)开展实践性教学。立足行业现状,把握国际趋势,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完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多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行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在每个学期末由学生、同行、领导分别给教师的授课情况评分。同时,制定了多项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和制度。
(5)以“高水平、高师德”为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立教师培训、交流、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了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学团队。教学效果好,团队教师教学质量网上评议优良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
五、教学研究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重视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近3年完成学院级教改课题10项,发表教改论文30篇,召开教学研讨会数20次。其中,团队成员主持的主干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案例教程》已经打造成省级精品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工程应用》、《JAVA程序设计》、《Android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已经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课程,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六、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近三年来,毕业生获“双证”率比例达100%,就业率达95%,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4%,毕业生广泛受到社会的好评,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近三年来,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省软件大赛中多次获奖。其中获国家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省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7人次,三等奖8人次。
目前有5个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使用情况良好,设备更新快;校外实训基地运作充分,每年都有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强化培训,学院在今明两年还将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本专业校内软件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我们还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长虹集团、九洲电子信息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信安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七、技术服务
近年来,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团队成员主持、参加完成企业横向课题8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各类应用系统达9项,为学院及兄弟院校开发各类应用系统6项。服务社会、服务地方,2011、2012、2013年对绵阳市中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培训,组织绵阳市中职计算机操作大赛。
信息技术时代,瞬息万变、竞争激烈,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将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加强内涵建设与横向结合发展的道路,在未来的教学改革中,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一步强化工程实践。将软件技术教学团队建设成为富有朝气、富有活力、既具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又具有相应的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八、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团队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为教学工作提供支持;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思路,加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强化校企联合模式。进一步利用知名企业的力量建立联合办学机制,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化管理;
(4)系列课程的充分融合。进一步探索计算机系列课程的充分融合,建立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教学。
九、小结
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学院和系部对于本教学团队的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经验不足,教学团队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解决存在问题,为争创一流教学团队而奋斗。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3SB0476)
[参考文献]
[1]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基础[J].学术界,2006(3):39.
[2]贺嫦珍.独立学院的教学团队探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5):147-148
[2]杨君.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J].广州化工,2008(4):61-63.
[3]黄兴帅.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8(1):39-41.
[4]陈世平,彭瑶,谭伟.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6):152-154,157.
(作者单位: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 四川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