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视力、眼压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術后出现3例(3只眼)低眼压、角膜萎缩,2例(3只眼)患者发生角膜水肿。结论:针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眼压等,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青光眼和白内障作为中老年群体常见疾病,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导致视觉功能全部丧失而失明。临床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较多,但不同方法疗效不尽相同。本文为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对我院30例(35只眼)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35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男性13例(15只眼),女性17例(20只眼);年龄25~73岁,平均年龄(52.32±3.21)岁。入院时经相关检查,全部患者均符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诊断标准[1],晶状体核硬度≤Ⅳ级,本组30例患者均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均无法控制眼压。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30min给予托品酰胺散瞳,球周麻醉后,以角巩膜缘为基底作结膜瓣,上方以角膜缘为基底作巩膜瓣,将丝裂霉素棉片放置在结膜和巩膜下5min,浓度为0.25~0.33g/L,应用平衡盐溶液反复冲洗。随后进行超声乳化术,切口为颞侧透明角膜,进行水分离分层后行超声乳化,将可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切除2mm×1mm的长条形小梁组织,同时对相应的虹膜组织进行切除,切口缝合。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前房渗出者加强散瞳,每日给予托吡卡胺活动瞳孔,并给予2.5mg含有地塞米松和抗生素的眼液滴眼,每日4~6次,持续30d。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定患者视力与眼压[2],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18.0统计学软件数据包中作实验数据处理并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x±t)组间数据比较经t和x2检验, 若P<0.05,那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视力与眼压比较
  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后,有2例(3只眼)患者发生角膜水肿,对症处理后2d内消失;3例(3只眼)患者出现角膜萎缩、低眼压症状,治疗后明显症状得到控制,未出现晶状体脱落、后囊破裂、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
  3 讨论
  青光眼发病原因十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眼压持续或间断升高,超过眼球所能承受的压力,导致眼球组织损伤,视力下降及视神经萎缩。因此临床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降低眼内压是关键。
  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等是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其中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加速前房深度,扩宽房角,一旦眼压升高,可通过房角小梁网流出,达到降低眼压、改善视力的作用[3]。小梁切除术可建立新的外引流通道,对前房起到支撑作用。三种术式联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以下优势[4]:(1)青光眼和白内障手术可通过一次手术完成,减低了手术风险,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压力;(2)可明显改善视力,减轻炎性反应,降低高眼压、浅前房、滤过泡瘢痕等并发症发生率;(3)控制术后白内障病情的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手术后患者眼压、视力明显改善,同时并发症少,简单处理后可得到控制,说明白内障超声乳化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安全显著,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视力,并发症少,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荀红.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性探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77-79.
  [2] 黄永伦.白内障超声乳化结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延边医学,2014,21(23):86-87.
  [3] 兰兰.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72-73.
  [4] 冯美香.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28):117-118.
其他文献
为解决光伏出力超短期预测模型精度不足和运算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优化的改进深度学习方法光伏出力超短期预测模型。首先,为提升模型的计算效率,通过数据预处理和动态指数平滑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优化;随后,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构建的多阶卷积通道合并运算挖掘不同光伏电场间的时空耦合关系,得到反映多光伏电场光伏出力的融合特征值,将得到的融合特征值作为输入,利用改进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分析,输出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光伏超短期预测结果,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后,基于实测光伏出力数据进行超短期预测,验证所提模
针对高铁运行引起的地基振动和塑性变形问题,提出高铁荷载作用下弹塑性地基振动与变形的2.5维有限元算法。将高铁运行诱发的地基变形视为材料非线性问题,采用改进的摩尔-库伦模型模拟地基土,基于弹性地基2.5维有限元法,将通过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位移作为试探位移,经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判定屈服后,引入切线刚度迭代法、后向欧拉积分算法和一致切线模量算法实现刚度矩阵的更新迭代,从而求解出高铁运行引起的塑性变形。在此基础上,将轨道视为Eular梁,采用修正的多频列车荷载模拟高铁列车运行,并使用黏弹性人工边界处理截断边界,建
针对地铁车站复合墙体系受力变形规律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围护结构土压力分布规律和主体结构内力具有不确知性的问题,采用EPS板(聚苯乙烯泡沫)代替防水垫层进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复合墙和叠合墙体系受力、变形特性,得到墙后水平土压力、周围地表沉降、结构体系内力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墙技术具有良好的卸荷作用,可有效改善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受力状态;卸荷效果随EPS板厚度增大或弹性模量减小而增强,但地连墙弯矩会随着卸荷作用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并非EPS板厚度增大或弹性模量越小就越好,而是需要确定合理
摘要: 目的: 探索遂宁市对隐形娱乐场所(私人住家形式)內FSW(Female Sex Worker)干预模式,为进一步防控艾滋病传播提供依据。 方法: 遂宁市红丝带俱乐部2013年通过找到曾经熟悉的业主、FSW和高危男性老顾客进入隐形场所,然后对业主和FSW采取业主干预、入户干预、集中干预、同伴干预四种干预方式,同时提供免费HIV检测服务。结果: 干预隐形中低档娱乐场所93家, FSW854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