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法用于流行性出血热血清抗体分型的试验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y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了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RPHI)法进行流行性出血热血清抗体分型的实验结果。用该法共检查福建以EHF野鼠型为主和家鼠型疫区患者恢复期病人血清58份,发现前者A型34份(94.44%),后者R型22份(100%),证明了RPHI法与HI法对EHF血清抗体分型的结果是一致的。证实RPHI在临床诊断上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该病的血清抗体分型并具有实用价值。该病用本法进行抗体分型,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本文在山东省胃癌高发区对62例经组织学诊断的萎缩性胃炎按1 : 3配对,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评价指标为OR及95%CI分析结果表明,维生素B1对萎缩性胃炎有保护作用,达显著水平。而饮酒年数≥5年为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缬氨酸摄入量高趋向为保护因素;吸烟年数≥5年和色氨酸摄入量高趋向为危险因素,但都未达显著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期刊
本文随访观察了16 107名婴幼儿在0~2岁期间先天缺陷的患病情况。发现2岁时先天缺陷总患病率水平较出生时增加了69%,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各类先天缺陷患病率增加幅度不同。2岁时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较出生时增加了4.3倍,肠胃道及腹壁畸形患病率增加了1.5倍,此二类先天缺陷的顺位在出生时分别为第8位与第5位,当观察期延长到三个月时,其顺位已越居第一位与第二位。一些属外观明显畸形的先天缺陷患病率增加不
期刊
本文对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843-1批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持久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人群系统观察,结果表明疫苗接种人体安全,反应轻微,抗原性及近期免疫效果较好,免疫后三年抗-HBs阳性率及抗-HBsP/N值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提示在免疫后第三年应进行加强注射,以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
期刊
期刊
本文以1 : R不等配对的方法,对唐山市新生儿出生缺陷进行了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母亲妊娠最初的12周内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新生儿双亲不良环境接触史是影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妊娠12周后的上呼吸道感染及妊娠期服用药物等与新生儿出生缺陷无显著联系。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