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多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一般包括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等。企业集团的管理核心在于通过资本纽带关系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而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又以资金管理为核心,如何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一直是每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山西晋能集团对资金管理方法的探索历程
山西晋能集团有限公司是于1999年在对山西省电力公司部分非电网业务和资产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组建的,经过多次重组、改制,逐渐形成以煤—电—冶金和煤—电—铝—铝加工两条产业链为主导,国际贸易、高新科技、社会服务等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始终在探索和寻求最适合集团实际情况的资金管理方法,旨在加强和控制集团企业资金的运营,提高集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1999年至2001年
这一时期,晋能集团处于重组、改制阶段,大量的资产重组、企业改制工作在此阶段进行。权益资本是实物资本,没有货币资本和优良资产,主要生产设备的盈利能力低或尚无盈利能力,自我积累能力差,难以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融资非常困难,集团公司本部及部分成员企业面临着现金极度匮乏的问题。集团公司提出了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确立了“集中管理、综合平衡、统筹调剂、优化投向”的资金管理原则,制定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 现金集中调度暂行办法,设立了内部结算中心,以实现资金调控,但由于集团整体缺乏资金,上述措施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
(二)2002年至2003年
经过前几年的积累发展,集团公司于2002年初提出了“三步走”的五年总体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煤—电—冶金一体化产业为主导,加快企业改组、改制,优化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集团内部营造集团公司和各分、子公司两个层面的管理平台,集团公司定位于资产经营、资本运营型企业,分、子公司定位于生产经营型企业。
阶段发展战略确定、主导产业明确之后,集团公司迎来高速扩张发展阶段。原有设备更新改造、新项目前期筹备及开工建设、公司股权收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除了依靠自身积累以外,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集团公司积极主动与多家银行接触,比较顺利地得到银行支持,2003年获得银行信贷资金8亿元,为集团公司发展打开了局面。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大,资金越来越处于分散状态,出现了资金散乱、监控不力、信息失真、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为促进资金在集团公司两个层面之间的有序流动,提高对资金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集团公司提出大资金概念,构想建立资金运营中心,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集约经营、集成监控的原则,以资金中介运作模式,依托网络技术,控制集团公司整体的现金流,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筹划、统一平衡、统一调度。建立和完善了财务控制制度,制定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借款担保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投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立了“计划在先,预算平衡,统一调度,分层管理”的资金管理原则,明确了集团公司资产运营部和成员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划分,对银行账户、信贷资金、营运资金、项目资金、内部借款、担保等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管理。
(三)2004年至2006年
在此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高速成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微观层面,资源和市场在各个产业领域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所处产业遭遇全国性的投资过热,面临的竞争环境日渐严峻,迫使集团公司必须在所在产业中形成和保持适当规模,显著提高投资和经营效率。
随着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为更好地满足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从集团公司和各专业公司两个层面管理平台下的层级控制体系向层级控制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企业集团、产业集团、专业公司体制过渡成为集团公司的必然选择。企业集团是战略投资的决策中心,把握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回收、资金积累、利润分配和再投资的管理层次;产业集团是资产运营中心,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专业公司是生产运营中心,负责组织安全、经济、高效生产。
在此阶段,集团公司需要继续扩张煤炭—电力—冶金一体化的主导产业,要求产业链末端产品的总量占有相当市场份额,有关工厂达到经济规模。未完工项目需要继续追加建设资金,已投产的生产能力需要追加运营资金。主导产品中的铁合金市场行情变化快,2004年处于波峰,2005年随即一路下跌至谷底,低迷状态一直延续至2006年,部分项目融资贷款进度缓慢。上述因素导致集团公司整体资金状况极为紧张。
至2004年底,集团公司仅铁合金产业物流总量就达到75万吨的规模,分散的物流系统必然导致资金流分散,在集团内部不能形成合力,降低了集团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集团公司全力以赴推行内部资源整合,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产品、产业进行整合,对人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再造。通过物流整合既能保持货物价格在内部流转过程中的合理性,又能使集团公司层面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调整集团整体税负,更能通过规模效益、品牌运作、集中策划、风险化解等优势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在原材料价格上升时期,一方面大宗采购能够以较低价格成交,另一方面集团公司集中资金增加原料储备规避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在此阶段,集团公司借助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实现了对集团公司所有成员企业资金的实时监控,真正实现了资金在控。通过资金流整合,集团公司在和各银行业务合作中增加了筹码,利用多家银行竞争的局面,努力为企业谋取利益,以基准利率获取贷款,降低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节省了大量财务费用。
通过资金流整合,集团公司有效应对了国家金融信贷政策紧缩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资金筹措统一规划、资金运行统一管理、资金周转统一调剂等大资金运作手段降低了资金风险。
二、资金管理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资金管理的经验
1.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要适应集团发展水平
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管理策略的体现。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最适合集团发展水平的模式才是最佳的。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集团企业只有从自身发展阶段、经营情况、所在行业属性和资金流量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才能选定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
晋能集团从两个管理层面到三个层面管理平台,再到修正三个层面管理平台权限,经历了集团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否则,较高级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较低的集团发展水平下只能成为空谈。
2.资金集约化管理是集团资金管理的必然选择
企业集团成立之初,特别是跨行业重组的企业集团,往往存在企业文化差异、执行力低下、整合效果不明显等不利因素,强行实行集权式管理在行政上能够收效,但在财务管理上可能适得其反。随着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所面临的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竞争对手规模更大、效率更高,出于竞争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企业集团必须走上集约化管理道路,而资金集中管理正是集约化管理的核心。
3.资金管理要开源节流并举
开源就是要广开融资渠道,不局限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渠道,积极实行股权多元化,借助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银行中介机构力量,探索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行性,从更高层次的资本融通战略对企业筹资进行总体规划,指导企业集团中远期发展。节流就是要在集团内部挖掘潜力,减少沉淀资金占用,合理确定流动资金占用金额,合理经济地预留库存,抓好账款回收,灵活利用商业信用负债,提高资金周转率。
4.资金管理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专利”
财务人员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理所当然,但仅有财务人员参与远远不够。各级企业领导班子要加强对资金时间价值和成本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培养全员都具有财务意识、具有降低成本就是为企业节约资金创造效益的观念。
5.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寻求战略合作伙伴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和多家银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银企双赢。应积极寻求规模相当、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融资、担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资金管理的教训
1.合理确定负债筹资的期限
负债期限结构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短贷长投的现象,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资金预算管理落后,预算和实际脱节
晋能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营运收支预算、资本性收支预算、现金预算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资金预算和实际现金流状况差异较大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投资预算是按照实际投资需求来编制,未能与融资实际有效对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集团推行综合授信,加上宏观调控银行紧缩银根,企业贷款难度加大。
3.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不能适应集团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在资金的来源上过于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未能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旦银行收紧信贷,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4.集团信息化建设进展滞后影响资金管理水平提高
目前,集团公司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统一会计政策,但还存在财务软件不统一,财务数据不能有效对接的状况。财务信息网络化仅限于资金状况的实时监控,其他财务信息不能实时监控,财务人员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易出错。
5.强化财务纪律严肃性,落实责任制
集团公司虽有资金管理办法,但仍缺乏进一步的细则规定,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无法责任到人,下属企业可能出现逆选择行为。
三、晋能集团下一步资金管理设想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速,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和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集团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构建集团资金保障体系。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先进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两种,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最高级形式,但其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集团难以获批设立,因此,财务结算中心模式就成为晋能集团未来发展首选的资金管理方式。
财务结算中心属于集团内部的服务机构,不是独立法人单位,而是一个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它的重点是为集团企业办理资金结算和融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是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母公司可以通过内部财务结算中心掌握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情况及其资金流向,并将其与对应的预算进行对照、审查,以确保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强化母公司对各子公司资金使用情况的控制与监督,以规范与调整内部各单位的资金行为。同时,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可以实现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防止资金的沉淀与闲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企业集团整体财务资源的聚合协同效应,从而保证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降低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一、山西晋能集团对资金管理方法的探索历程
山西晋能集团有限公司是于1999年在对山西省电力公司部分非电网业务和资产进行重新整合的基础上组建的,经过多次重组、改制,逐渐形成以煤—电—冶金和煤—电—铝—铝加工两条产业链为主导,国际贸易、高新科技、社会服务等多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始终在探索和寻求最适合集团实际情况的资金管理方法,旨在加强和控制集团企业资金的运营,提高集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1999年至2001年
这一时期,晋能集团处于重组、改制阶段,大量的资产重组、企业改制工作在此阶段进行。权益资本是实物资本,没有货币资本和优良资产,主要生产设备的盈利能力低或尚无盈利能力,自我积累能力差,难以建立正常的银企关系,融资非常困难,集团公司本部及部分成员企业面临着现金极度匮乏的问题。集团公司提出了加强资金集中管理,确立了“集中管理、综合平衡、统筹调剂、优化投向”的资金管理原则,制定了银行账户集中管理、 现金集中调度暂行办法,设立了内部结算中心,以实现资金调控,但由于集团整体缺乏资金,上述措施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
(二)2002年至2003年
经过前几年的积累发展,集团公司于2002年初提出了“三步走”的五年总体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煤—电—冶金一体化产业为主导,加快企业改组、改制,优化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集团内部营造集团公司和各分、子公司两个层面的管理平台,集团公司定位于资产经营、资本运营型企业,分、子公司定位于生产经营型企业。
阶段发展战略确定、主导产业明确之后,集团公司迎来高速扩张发展阶段。原有设备更新改造、新项目前期筹备及开工建设、公司股权收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除了依靠自身积累以外,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集团公司积极主动与多家银行接触,比较顺利地得到银行支持,2003年获得银行信贷资金8亿元,为集团公司发展打开了局面。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大,资金越来越处于分散状态,出现了资金散乱、监控不力、信息失真、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为促进资金在集团公司两个层面之间的有序流动,提高对资金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集团公司提出大资金概念,构想建立资金运营中心,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集约经营、集成监控的原则,以资金中介运作模式,依托网络技术,控制集团公司整体的现金流,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的统一筹划、统一平衡、统一调度。建立和完善了财务控制制度,制定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办法、借款担保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投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立了“计划在先,预算平衡,统一调度,分层管理”的资金管理原则,明确了集团公司资产运营部和成员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划分,对银行账户、信贷资金、营运资金、项目资金、内部借款、担保等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管理。
(三)2004年至2006年
在此阶段,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高速成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微观层面,资源和市场在各个产业领域向大企业、大集团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所处产业遭遇全国性的投资过热,面临的竞争环境日渐严峻,迫使集团公司必须在所在产业中形成和保持适当规模,显著提高投资和经营效率。
随着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为更好地满足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从集团公司和各专业公司两个层面管理平台下的层级控制体系向层级控制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企业集团、产业集团、专业公司体制过渡成为集团公司的必然选择。企业集团是战略投资的决策中心,把握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回收、资金积累、利润分配和再投资的管理层次;产业集团是资产运营中心,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专业公司是生产运营中心,负责组织安全、经济、高效生产。
在此阶段,集团公司需要继续扩张煤炭—电力—冶金一体化的主导产业,要求产业链末端产品的总量占有相当市场份额,有关工厂达到经济规模。未完工项目需要继续追加建设资金,已投产的生产能力需要追加运营资金。主导产品中的铁合金市场行情变化快,2004年处于波峰,2005年随即一路下跌至谷底,低迷状态一直延续至2006年,部分项目融资贷款进度缓慢。上述因素导致集团公司整体资金状况极为紧张。
至2004年底,集团公司仅铁合金产业物流总量就达到75万吨的规模,分散的物流系统必然导致资金流分散,在集团内部不能形成合力,降低了集团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因此,集团公司全力以赴推行内部资源整合,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对企业产品、产业进行整合,对人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再造。通过物流整合既能保持货物价格在内部流转过程中的合理性,又能使集团公司层面实现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调整集团整体税负,更能通过规模效益、品牌运作、集中策划、风险化解等优势实现集团整体效益最大化。在原材料价格上升时期,一方面大宗采购能够以较低价格成交,另一方面集团公司集中资金增加原料储备规避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
在此阶段,集团公司借助银行的网上银行系统实现了对集团公司所有成员企业资金的实时监控,真正实现了资金在控。通过资金流整合,集团公司在和各银行业务合作中增加了筹码,利用多家银行竞争的局面,努力为企业谋取利益,以基准利率获取贷款,降低承兑汇票贴现利率,节省了大量财务费用。
通过资金流整合,集团公司有效应对了国家金融信贷政策紧缩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资金筹措统一规划、资金运行统一管理、资金周转统一调剂等大资金运作手段降低了资金风险。
二、资金管理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一)资金管理的经验
1.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要适应集团发展水平
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采取集权还是分权管理策略的体现。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最适合集团发展水平的模式才是最佳的。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集团企业只有从自身发展阶段、经营情况、所在行业属性和资金流量特点等实际情况出发,才能选定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
晋能集团从两个管理层面到三个层面管理平台,再到修正三个层面管理平台权限,经历了集团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否则,较高级的资金管理模式在较低的集团发展水平下只能成为空谈。
2.资金集约化管理是集团资金管理的必然选择
企业集团成立之初,特别是跨行业重组的企业集团,往往存在企业文化差异、执行力低下、整合效果不明显等不利因素,强行实行集权式管理在行政上能够收效,但在财务管理上可能适得其反。随着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所面临的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竞争对手规模更大、效率更高,出于竞争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企业集团必须走上集约化管理道路,而资金集中管理正是集约化管理的核心。
3.资金管理要开源节流并举
开源就是要广开融资渠道,不局限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渠道,积极实行股权多元化,借助信托、金融租赁等非银行中介机构力量,探索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行性,从更高层次的资本融通战略对企业筹资进行总体规划,指导企业集团中远期发展。节流就是要在集团内部挖掘潜力,减少沉淀资金占用,合理确定流动资金占用金额,合理经济地预留库存,抓好账款回收,灵活利用商业信用负债,提高资金周转率。
4.资金管理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专利”
财务人员从事资金管理工作理所当然,但仅有财务人员参与远远不够。各级企业领导班子要加强对资金时间价值和成本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培养全员都具有财务意识、具有降低成本就是为企业节约资金创造效益的观念。
5.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寻求战略合作伙伴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团公司和多家银行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银企双赢。应积极寻求规模相当、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融资、担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资金管理的教训
1.合理确定负债筹资的期限
负债期限结构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集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短贷长投的现象,长、短期债务比例不合理,还款期限过于集中,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还债压力过大,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资金预算管理落后,预算和实际脱节
晋能集团早在2003年就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包括营运收支预算、资本性收支预算、现金预算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资金预算和实际现金流状况差异较大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投资预算是按照实际投资需求来编制,未能与融资实际有效对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集团推行综合授信,加上宏观调控银行紧缩银根,企业贷款难度加大。
3.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不能适应集团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在资金的来源上过于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未能多渠道筹集资金,一旦银行收紧信贷,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4.集团信息化建设进展滞后影响资金管理水平提高
目前,集团公司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统一会计政策,但还存在财务软件不统一,财务数据不能有效对接的状况。财务信息网络化仅限于资金状况的实时监控,其他财务信息不能实时监控,财务人员手工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且易出错。
5.强化财务纪律严肃性,落实责任制
集团公司虽有资金管理办法,但仍缺乏进一步的细则规定,集团公司对分、子公司违反财务规定的行为缺乏有效约束,无法责任到人,下属企业可能出现逆选择行为。
三、晋能集团下一步资金管理设想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提速,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和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集团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构建集团资金保障体系。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先进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是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两种,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最高级形式,但其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集团难以获批设立,因此,财务结算中心模式就成为晋能集团未来发展首选的资金管理方式。
财务结算中心属于集团内部的服务机构,不是独立法人单位,而是一个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它的重点是为集团企业办理资金结算和融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企业集团财务结算中心是信息时代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母公司可以通过内部财务结算中心掌握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情况及其资金流向,并将其与对应的预算进行对照、审查,以确保资金利用的合理性,强化母公司对各子公司资金使用情况的控制与监督,以规范与调整内部各单位的资金行为。同时,企业集团通过建立内部财务结算中心,可以实现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防止资金的沉淀与闲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财务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企业集团整体财务资源的聚合协同效应,从而保证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降低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