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来院检查并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71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6)和参照组(n=35)。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肠道功能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7 0、4.921 5,P=0.000 0、0.000 0),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1 8,P=0.000 0)。研究组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便秘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64 4、33.056 1,P=0.000 0、0.000 0)。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372 2,P=0.001 2)。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 综合护理干预
  An Integra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Neurogenic Intestina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CHEN Ling,ZHAN Qiuqing,DENG Meid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03):076-07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From April 2015 to October 2017,71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recta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ime,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n=36)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n=35).The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quality of life,intestinal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Before nursing,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nursing,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1.077 0,4.921 5;P=0.000 0,0.000 0),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5.751 8,P=0.000 0).The defec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constipation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7.364 4,33.056 1;P=0.000 0,0.0000).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7.22%,which was higher than 68.57% of the reference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10.372 2,P=0.001 2).Conclusion:For 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greatly improving the 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has the high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Neurogenic rectal dysfunction; Integra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rovince First Invalides Hospital,Guangzhou 51026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3.020
  人体脊髓在受到损伤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1-3],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肠道反射功能就会发生改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神经源性功能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大便失禁、便秘或腹胀[4-8],大部分患者在起病阶段并不重视,久而久之便会引发疾病,一经发现,病症便处于十分严重的阶段,康复所需时间也更长,极易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满,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病症[9-12]。本研究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10月来院检查并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共71例。纳入标准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和国际胃肠组织的OMGE指南相关内容制定:(1)符合脊髓损伤诊断标准;(2)肠道因失去神经支配而出现的排便功能障碍,如排便时间及次数的异常、便秘、大便失禁等。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慢性肠道疾病患者。其中脊髓损伤21例,多发性硬化5例,脊髓空洞症2例,脑肿瘤6例,脑卒中29例,帕金森病8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6)和参照组(n=35)。患者均知情同意,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家属和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其次,对患者进行排便护理,护理人员可告知患者使用开塞露或番泻叶作为辅导排便药物,开塞露使用方法为将其插入肛门内,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中,20 mL/次,视便秘实际情况不定时给药,番泻叶使用方法为煎服,5 g/次,2次/d。如果患者便秘严重,可适当进行人工清洁灌肠排便。最后,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豆类和牛奶,保证每日摄入充足的水分,以软化大便,从而起到顺畅排便的效果。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患者选择仰卧的体位方式,护理人员使用手掌的掌根部位,将患者的脐部位作为按摩中心点,进行顺时针按摩,在按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注意掌握按摩力度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如果患者感到疼痛,则应减小按摩力度,腹部按摩每日进行2次,每次按摩时间为20 min,更好的促使患者肠道有效蠕动,促进患者排便。然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指刺激,简单来说,就是进行肛门牵张训练和肛门括约肌训练。肛门牵张训练时,患者选择左侧卧的体位方式,确保其下肢能够稍做弯曲,护理人员将中指带上指套,在指套上涂抹一定量的润滑剂,然后缓慢插入到患者肛门内,使用指腹沿着患者直肠壁进行顺时针转动,手指刺激时间为1 min,2次/d,如患者不适感较强,则可调整为1次/d。肛门括约肌训练时,患者同样采取左侧卧的体位方式并弯曲下肢,护理人员将双手握拳,在肛门处进行由外向内的按压,确保每次按压过程中能够明显感觉到患者外括约肌的收缩,每次按压次数为20次。其次,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进行自我训练,患者选择仰卧位的体位方式,下肢合并后将两腿膝盖处适当弯曲,然后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轻轻抬起臀部并缩肛、提肛,每次训练次数为20次。再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由于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均带来较大的影响,加之该病症的康复时间相对较长,患者在缓慢的康复过程中,长期不适感就会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在这种心理负担的作用下,患者出现诸如焦躁、抑郁、忧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出现的根本原因,并告知患者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和康复训练的作用,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和治愈信心,同时,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耐心并详细的讲解,患者在充分了解疾病和康复护理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够避免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护理和康复训练。最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护理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详细且针对性的运动方案,从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等方方面面,确保患者养成一個规律运动的习惯,在运动过程中,患者肠道蠕动加快,从而促使患者更好的排便。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灌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情况,但是,由于该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反射会带来一定的影响[13],因此,灌肠治疗多应用在病情严重的脊髓损伤患者中,大部分的患者不予以采用。如果患者出现大便失禁的情况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并在此过程中适当给予患者一定的直肠收敛药物,以更好的对大便失禁情况进行有效控制[14]。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生活质量: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15],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佳,反之,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2)肠道功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包括排便时间和便秘评分[16],1分:1~2 d排大便1~2次,2分:0~2次/周,3分:
  1次/周或<1次/周,4分:<1次/月,分值越大说明患者排便越困难。(3)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16],总分为100分,81~100分为非常满意,61~80分为一般满意,0~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3岁,平均(50.68±8.67)岁;参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1岁,平均(50.22±8.9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1 8,P=0.000 0),见表1。
  2.3 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变化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便秘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372 2,P=0.001 2),见表3。
  3 讨论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下,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7],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且脊髓损伤患者严重时会直接导致下肢体功能障碍[18-19],其中以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甚至会产生机械性肠梗阻,危及生命安全,是患者和临床关注的重点[20]。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方式康复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极大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症带来的痛苦,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并且护理后,研究组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便秘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排便时间、提高便秘评分的重要性得以有效凸显。另外,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22%,高于参照组患者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372 2,P=0.001 2),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利于维护护患关系和谐。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后能够极大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肠道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实用性,临床实践中可广泛推广和使用,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婷婷,沈朝辉,张付秀,等.综合干预对神经源性直肠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195-196.
  [2]张小霞,舒光雅.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29-30.
  [3]许燕杏,张瑞英,林玉芸,等.手指直肠刺激技术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管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7):75-76.
  [4]谢莉萍,任伟涛,陈春燕,等.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生物反馈对盆底肌协调功能障碍性便秘实施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9):90-92.
  [5]桑海燕,庞灵,张春苗,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新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5):3288-3290.
  [6]杨秀芳,李婷,徐丹丹,等.1例酒精过敏致直肠类癌术后骶尾部水泡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108-109.
  [7]黄江彬.护理干预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男性排尿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47-48.
  [8]卢文华,王悦,王世军,等.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初步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2012,7(12):1581-1582.
  [9]彭小苑,李春梅,庞雪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4-35.
  [10]张大景,蓝静,宗轶,等.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临床特征与综合治疗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3-6.
  [11]肖小玲,罗育其,黄洁影,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保肛术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7(16):25-26.
  [12]江蕾,崔岩,苏燕,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疼痛评分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113-115.
  [13]曾彩媚,肖小玲,王兴强,等.快速康复护理对高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4,14(4):76-78.
  [14]李湘琴,何兰珍,于洪燕,等.丹黄贴膏外敷促进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39-340.
  [15]钱丽芳,周雁荣,罗亮春,等.综合性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希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48-350.
  [16]肖小玲.快速康复与系统化干预对低保空巢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3876-3879.
  [17]谭丽莉,赵霞,龚群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3):1763-1765.
  [18]姜华芳.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74-3575.
  [19]李竹梅,李双梅,张喜丽,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3):233-235.
  [20]單会莲,刘娜,张显茹,等.早期康复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症患病率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050.
  (收稿日期:2017-12-26) (本文编辑:张爽)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癌痛自我效能感问卷应用于癌痛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癌痛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129例癌痛患者,并进行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Guttmann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和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分析。结果:癌痛管理自我效能感问卷(PSE)、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问卷(FSE)和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问卷(CE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4~0.886,折半信度为0.767~0.
期刊
【摘要】 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从而在转录后调控靶基因表达,miRNA可以调节多达30%的人类基因和控制多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有研究表明,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且miRNA可能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本文就miRNA在急性冠脉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双C疗法治疗 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GDM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龄孕妇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双C疗法。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后的血糖(FBG、2 h PG、HbA1c)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期刊
【摘要】 目的:检测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治疗6周前后外周血中IL-17等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抑郁症患者30例为试验组,另选同期健康查体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IL-1β、IL-17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健康对照组IL-6、TNF-α、IL-1β、IL-17的表达水平均低于试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选择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炎症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0例,通过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氧化应激指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七氟烷预处理对老年大鼠心脏功能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首先建立稳定的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经KH平衡液平衡15 min后随机将其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七氟烷预处理Ⅰ(Sevo Ⅰ)组(0.5 Mac七氟烷)、七氟烷预处理Ⅱ(Sevo Ⅱ)组(1.0 Mac七氟烷)、Sevo Ⅰ+5-HD组、Sevo Ⅱ+5-HD组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血液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不同程度贫血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观察,探讨输成分输血在肿瘤同期放化疗中增敏作用的可行性及其对有关阻止肿瘤复发,降低转移和延长生存期方面的临床意义,并观察可能出现的近远期毒副作用。方法:对2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方法于治疗前或治疗中出现贫血时配合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血液进行临床分析观察。结果:该组所有患者治疗后复查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静吸复合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食管癌并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气管拔除时间;比较两组麻醉前及术后1 d内的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討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本院接受四肢近关节骨折治疗的患者62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手术)32例和研究组(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愈合后的不良情况,比较术后6、12、18个月的关节功能恢复评分。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58.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