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助推高中思政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传统教育方式不断革新,教学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程改革永恒的主题。进入“十四五”时期,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在全面分析高中政治课学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希望对今后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策略探究
  教学资源是指为顺利完成教育目标所采用的能为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和服务的所有手段及条件。既包括教師自身资源,如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知识储备、驾驭能力,也包括学生自身资源,如学习态度、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等;还包括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资源,时政资源等。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分析
  (一)“德才并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显著特点
  它不仅仅是一门传授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进行品德教育的德育课。它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方面承载着向青年学生传授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高中生能力的任务,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德智并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合理开发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耳濡目染,长期下来,学生的政治认同便会增强,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能力便会全面提高。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结合的双边互动活动,“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因此,既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又要开发教师自身的教育资源,起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潜移默化作用。
  (二)“贴近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第二特点
  高中政治课程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充分体现了高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科知识和学科理论赋予了鲜明的生活烙印。高中政治必修课的四本教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从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可以看到高中政治课程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取材于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并最终为生活所服务。然而,高中生由于缺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只看事物现象而忽视事物本质;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形而上学地机械照搬;只顾课程知识的学习而脱离日常生活实际;难免觉得枯燥无味、学习难度大,甚至厌学、逃课等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才能引来金凤凰?前提需要栽下梧桐树。只有教学中教师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增强政治教学的“魔力”,才能将理论知识和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三)“实践体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第三特点
  从现象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强的课程,从本质看它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学生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各个领域知识的学习,思考和分析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政治现象,这样既有利于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并剖析社会现象,也能帮助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融入社会实践中。例如,高一《经济生活》必修一中设置了模拟决策听证会、高二《政治生活》设置了村民民主选举等实践探究性的活动。然而,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走马观花,忽略了这些探究活动的作用,使思想政治课变成空洞的理论说教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对于课本的理解不够,片面地认为学好思政课,只需要背背记记即可。这样的教学,重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转化,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此,而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实践,这需要教师不仅要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需要有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的能力。
  (四)“与时俱进”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本质要求
  高中政治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富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尤其是必修二《政治生活》的内容,鲜明地体现了党的领导、国家大政方针、时事政治,呈现出明显的与时俱进的特点。《政治生活》教材随着时事政治不断修订,不断深化和发展。比如,从2008年到2018年,随着时政的变化,对原有教程进行了五次修改。2019年,为了体现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在教材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前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课。政治教材与时俱进的特点要求教育教学也要树立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既要注重课程资源的科学性、时效性,又要注重教法的时代性,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高质量发展。
  二、 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资源优化利用的策略探究
  (一)开发教师资源,演绎精彩课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政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发挥好自身的特殊教育资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学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引导学生:1. 清心智,抵制错误思潮,防止错误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2. 明事理,促使品质提升,助推核心素养螺旋式上升;3. 活课堂,调动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最近发展区”。教师是整节课的主持者,是课堂节奏的把控者,教师个人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成为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言谈举止会格外关注,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好“课堂麦田的守望者”,让学生和老师平等交流,和谐共生,进而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教师的道德素养,以及教师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和评价,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实践证明,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得体的衣着打扮、渊博的专业知识、风趣的教学风格都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形成无形的内生动力。思政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从认知到内化的转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思政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否有效开发和利用,直接事关教学的效果。   (二)开发学生资源,激发内生动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开展思政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满足他们对美好教育的需求。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学生资源,对于践行“以生为本”的生本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本身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生活经历等充分发挥学生自身资源来深化高中政治教学,既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又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比如,《经济生活》讲“货币的职能”:学生本身对货币有着初步的认识,听到过“金钱不是万能的”,也经历过“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行的”实践,但对于不同货币可行使的职能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各抒己见,分类整理。这样既遵循了思政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
  (三)开发信息资源,活化思政课堂
  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智慧化时代,教师如何激活思政课堂?还需要开发信息资源。诸如“学习强国”“云教育”“一师一优课”“91淘课网”“学科网”“作业帮”“小猿搜题”等教育资源或教育软件,这些资源有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有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还有的为学生学习带来了便利。通过在线学习、聆听专家讲座,接受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道了什么是“翻转课堂”,什么是“云教育”,也觀摩到了名师课堂,近距离“走进课堂,交流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尤其是初出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不失为一种成长资源。比如在高三级的复习备考教学中,有相当题目来自时政材料,仅靠课本无法满足,教师可运用一体机教学,或事先制作课件呈现给学生,或随机网上搜索呈现在学生面前,满足学生对“及时雨”的需求。追求时效性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及时开发学习资源,最新考点、考纲、考试说明、命题预测等及时查找精心整理,第一时间分发给学生。因为高考政治充满了变数和弹性,高考命题的材料多数取自重大党政国策、时事新闻及社会热点问题。这就要求转变观念,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变昔日“一块黑板 一本书 一支粉笔”的单调布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四)开发时政资源,更新思政课堂
  思政教学与众不同的特点是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时政,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如在讲《政治生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课时,教材内容较理论,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得益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讲解理论之前,可插入时政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湖南十八洞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云南看望慰问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明白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共同富裕的要求,进而明白“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让他们认识到,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保障,加之少数民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通过观看视频,不仅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之,“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进入新时代,思政教师要有新思考,新作为。不仅要担负起智育教育的开发者和传承者,更要担负起德育教育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加大对高中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邱英.收集数字化教学资源助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J].天津教育,2014(21).
  [2]高银花.基于时政资源助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思考[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4).
  作者简介:
  刘振银,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市通渭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变革,高中生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也随之不断更新。教师需要合理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对于高中生来讲,阅读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思维结构,这更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提升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有利于增强语文教育效果。
孤独症患者普遍存在社交及交流障碍,在儿童时期很难被周围人影响,难以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在教育与引导孤独症儿童之时,要注意合理促进正确行为强化,改善错误行为,以此来培养孤独症儿童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针对于此,本文在思考正确培育孤独症儿童之时,运用差别强化干预儿童成长,借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认清孤独症及差别强化概念,明确差别强化应用可能存在的误区,思考合理运用差别强化,引导孤独症儿童成长的方法,望通过运用差别强化,科学干预孤独症儿童,促进孤独症儿童健康成长。
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课标中的明确要求,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仅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要求,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直接关系到高中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将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轮胎不仅能够支撑车辆的全部重量,还能确保车辆和路面之间的附着力,防止车辆在行驶的中受到强烈的振动和损坏,对车辆的行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橡胶是轮胎制造业的主要原
随着当前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语文学科作为高中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为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材进行讲解,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去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历史性文化内容。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
摘 要: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高中思政课教学应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强调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的教与学的方法、路径、行为等程序性知识,实现有效教学乃至打造高效课堂,达到预期的教学设想及教学目标,是思政教师永恒的主题。文章择取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教学策略,论述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以优化课堂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必须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新课改之后,教育部门在教育方向和教学方法上做出了调整,致力于把学生打造成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把传统的完全依靠讲解文化知识的方式,变成引导和激发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有创新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也应运而生,并在实践和探究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应用十分广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多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基于宁波市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引进的德国“双元制”教学实施的经验,打破学科式的项目化的课程建设较为适合学习者的使用,主要以技能实训项目为载体,对原有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离散,以满足每个项目实践为前提,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对离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还要延续原本学科式课程中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做到即学即用,学为所用的效果。数控铣床实训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产品化和兴趣化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