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传承·发扬

来源 :演艺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初春,广州。
  3月2日,落户于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的首座“国际灯光博物馆”正式揭幕。广东省文化主管部门、国内相关行业组织、相关高校、国内外诸多灯光专业的专家等数百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演艺科技》受邀参与了上述活动。博物馆内的藏品琳琅满目,让参观者犹如徜徉在舞台灯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这里,我们穿越了历史时空,看到了舞台灯光发展的脉络。在饱受震撼的同时,也促使笔者去揭开博物馆的历史面纱,探寻这座博物馆从西方来到中国之谜。为此,《演艺科技》专访了博物馆创始人丹·瑞德勒和现博物馆负责人蒋伟楷。
  专访丹·瑞德勒(Dan Redler)
  初见丹·瑞德勒,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71岁的老人。刚刚见面寒暄之后,他便迫不及待地要求去博物馆内接受采访。担任他翻译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昨天,丹刚刚经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从以色列来到广州,很疲惫了,本来安排他去酒店休息,可是他非常迫切地希望先去博物馆。而到了博物馆,看到他曾经费尽心血收集、与他分别数月的一件件藏品,看到博物馆内非常良好的参观条件,一下子就满血复活了……
  记者:丹·瑞德勒先生,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丹:我毕业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主修戏剧创作。后来又接触到舞台灯光,开始进行戏剧的灯光设计。并且还是以色列丹诺剧院灯光公司(Danor)和康宝莱灯光控制系统公司(Compulite)创始人之一。
  记者:您有作家、剧作家、灯光设计师、企业家多个身份,并且都很有建树。您是怎么兼顾这些工作的?
  丹:这些工作有很多相通的方面,最主要的是,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工作。在戏剧方面,尤其是剧院的舞台上,文学艺术和技术是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我个人非常喜欢剧院,因为剧院可以把观众、舞台灯光联系在一起,灯光设计师可以为舞台赋予灵魂。我做灯光设计、开办企业,最终的目的也是为戏剧、为舞台服务。
  记者:是什么让您有了创建一座国际灯光博物馆的灵感?
  丹:我从25岁开始从事舞台灯光设计方面的工作,这些年来也读了很多文献资料,其中有两本书,一本是介绍剧场发展的,另一本是有关舞台灯光发展的,都是很珍贵的古籍。這两本书目前也收藏在博物馆里面。正是受到这两本书的启发,我萌生了建立一座舞台灯光的博物馆的想法,希望把从舞台灯光出现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呈现给大家。
  虽然,展示舞台灯光发展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可以写一本书,但是我不想以书本的方式,而是想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因为每一件实物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故事,也能够让看到的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记者:您从什么时间开始筹建博物馆,什么时间建成,收集了多少件藏品?
  丹:这个想法已经有很多年了,真正进入到实质性的筹建阶段,是在2001年。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创建的世界上第一座国际灯光博物馆建成了,于是,我就又有了一个新职务——博物馆馆长。
  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一直是缓慢增长的,最初有一百多件,到2015年初的时候已经有226件。在博物馆的展品布置上,是按照时间轴的顺序进行的,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舞台灯光的雏形开始,到现在电脑灯的普及使用,每一个舞台灯光发展的革命性的阶段,在博物馆里都能够找到对应的展品。
  记者:这座博物馆开创了先河,也花费了您大量的心血,收集的藏品很多都是古董级的吧?
  丹:在这座博物馆的建设上,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些藏品,基本上都来自欧洲,绝大多数都是原物,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包括文化上的,经济上的,社会发展的,科技发展的。比如,有一件18世纪的铜制油灯——就是当时具有革命性的一款灯具。这款灯虽然使用油作燃料,但却是采用当时革命性的发明技术——阿尔干法设计而成的,它能达到10支蜡烛的亮度,光非常强,所以价格也非常昂贵。当时只有国王、贵族级别的人才买得起。后来就越来越普及了,价格也慢慢降下来了。现在,这样的油灯几乎很难再看到了。这件油灯我花了5000多美元好不容易才收购过来。类似的藏品还有很多,都非常具有历史价值。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把博物馆整体搬到中国,并且新址选在了浩洋电子?
  丹:灯光博物馆转让搬迁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最初的博物馆建在以色列,以色列不管在地理上还是人口数量上,都是比较小的国家,人口不过800多万。虽然每年来参观博物馆的人,不仅有以色列本土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很多人,但毕竟客流量算不上很多。
  我开了公司后,因为商务方面的事务认识了蒋伟楷先生,后来就有了更多的合作。2010年,蒋伟楷先生来到以色列,参观了灯光博物馆,他非常赞赏,并且说,以后也要在中国建造一座包含东西方文化、舞台灯光发展的真正的国际灯光博物馆。我听到他能够有这样的想法真的很高兴。
  后来,我和蒋伟楷先生接触越来越多,他也提出建议,要我把博物馆搬到中国来。但我一直非常舍不得。毕竟,这座博物馆是我亲自创建的,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一件藏品的获得都有一段经历与故事,如果真的搬到中国,那我们的见面机会就会非常少了……
  可是,博物馆要传承下去。我已经71岁了,我的子女也都有自己的事业。我的女儿是一名演员、音乐家,儿子经营公司,他们对经营管理这座博物馆都没有很高的兴趣。
  而蒋伟楷先生有这个意愿。而且,这些年,浩洋发展得越来越好,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我的公司就代理浩洋生产的灯具。他向我提出把博物馆搬到中国来已经好多次了,他有这个热情,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想法。
  相比较以色列,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文化大国。我想,把博物馆搬到中国来,能够让它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发扬光大。经过慎重考虑,我同意了蒋伟楷先生的提议。
  但是就在我们商量好了一切事宜,准备签订博物馆合作协议的最后时刻,我还是感到难以割舍,甚至一度犹豫要不要这么做,因为它对我来说就像是自己的一个孩子……但是看到蒋伟楷先生对博物馆的热情,想到他关于灯光博物馆建设、发展的设想和计划,以及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最终签下了协议。   记者:今天您参加了揭幕仪式,有什么感想?
  丹:哇喔!今天太棒了!参加揭幕式有那么多人,还有政府官员出席,这让我意想不到。没有观众的博物馆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原来在以色列的时候,参观博物馆的人每年也就几百人,可今天一下子就来了好几百人。在参观的时候,我看到大家非常热情、非常专注,仔细地参观每一件展品,我心里特别高兴!
  我非常庆幸,我和蒋伟楷先生的共同决定做对了,我们为博物馆找到了最好的家!
  采访的最后阶段,丹·瑞德勒带领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博物馆,并且亲自为我们当解说员,详细讲解着一件件藏品的历史和功用。这份真诚和热情让我们深深感动。
  和丹握手告别,我们祝福他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有时间多来中国走一走,来博物馆看一看。
  专访蒋伟楷
  蒋伟楷,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创立浩洋电子,并带领浩洋电子以“打造世界一流灯光企业”为目标迅速发展。“特宝丽”(TERBLY)已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和服务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浩洋电子先后获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采访了博物馆创始人丹·瑞德勒之后,记者又联系了现在的国际灯光博物馆负责人、浩洋电子董事长蒋伟楷先生,期待从他的口中了解更多建立这座博物馆的故事和今后的发展设想。
  记者:您怎么会有建立一座灯光博物馆的想法?
  蒋:那是在2010年,因为商务活动去了以色列,丹邀请我参观博物馆。我看了之后非常感动,也非常佩服他的这个举动。他个人花费了大量心血创建博物馆,就是希望把舞台灯光的发展历程展现给大家,他热爱舞台灯光事业。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想在国内建一座国际灯光博物馆,不仅要展现西方剧院的舞台灯光发展历史,同时也要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灯光博物馆。
  记者:您后来想把博物馆从以色列整体搬到中国来,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蒋:有了建立博物馆的想法,其实这几年我也在做着一些准备工作,包括收集一些藏品。并且因为和丹在商务合作上的关系,经常会向他讨教一些有关博物馆的问题。后来,丹流露出对博物馆传承发展的一些困难和如何拓展的想法,我想,何不建议他把博物馆整体搬到中国来,这样,我的愿望能够尽快实现,而他的担忧也能很好解决。
  记者:丹对您的建议是如何反应呢?
  蒋:他一开始并没有同意。我也理解,博物館是他亲手创建的,他看得非常重,就像他的孩子一样。所以,他考虑了好几年,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我也一直在做他的工作。他感受到了我对这件事的诚意,也出于让博物馆更好地传承,也觉得博物馆搬到中国会比在以色列有更好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去年年初,他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记者:博物馆有很多珍贵的藏品,数量也很多,整体搬到中国来遇到了哪些困难?
  蒋:目前国际馆的藏品基本上都是从以色列搬过来的。这些藏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有舞台灯光的概念后,就开始出现舞台灯光产品。博物馆的藏品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包括世界上第一本有关舞台灯具的书、第一本有关舞台灯光设计的书,都是原版的书籍。油灯、制作蜡烛的器具、煤气灯、石灰石灯、吊灯、剧场模型,等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当时那个历史时期的物品。还有电灯出现后,各个发展时期的光源产品、具有革命意义的灯具、调光设备,等等。藏品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所有舞台灯光的范畴。
  整体搬迁,运输是难题之一。但是,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最大的困难是申报入关。因为这些藏品的材质有木材、玻璃、铜等等,而且很多都是年代久远的物品,没有通关编码。申报入关手续非常复杂,我们跑了很多部门,逐级反映有关情况。后来,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给予了很大帮助,出具了相关证明,有关部门也比较重视,才申报入关成功。在这个问题上,真心感谢协会、感谢广东省文化厅、宣传、海关、经贸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要不然,博物馆不会这么快和大家见面。
  记者:现在博物馆有多大展览面积,有多少藏品?
  蒋:现在的博物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际馆,一部分是国内馆,总的展览面积有400多平方米。国际馆的藏品除了整体搬过来的部分之外又增加了一些,现在接近500件。国内馆已经征集了近百件展品,包括光源、常规灯具、电脑灯具,还有早期的幻灯片等等。
  记者:今天博物馆和有关单位签署了共建协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蒋:博物馆一定要有更多的展品,一定要有更多的观众,一定要能够体现舞台灯光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这样才能够把博物馆发扬光大,才能真正起到应该发挥的作用。
  所以,要把博物馆建设好,也并非浩洋一家的力量就能够实现。我们和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和创始人丹·瑞德勒,以及一些高校等签署共建协议,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共同把博物馆建设好、使用好。
  我们也呼吁业内的同仁、老师们能够一起挖掘、捐献关于舞台灯光及相关技术发展的藏品,共同打造一个属于行业、属于大家、真正意义的国际灯光博物馆!
  记者:今天博物馆揭幕仪式,来了众多嘉宾和观众,大家都对这座博物馆大加赞赏,算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请您简单谈一谈对博物馆今后发展的设想。
  蒋:今天非常感谢国内外舞台灯光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金长烈老师说,不要满足于现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建设博物馆,要不断完善。我希望博物馆能起到几个作用:一是作为国内外舞台灯光界同仁学习、交流的平台,大家在这里能够开阔思路,有所收获;二是作为研究世界舞台灯光发展历史的平台,大家在这里能够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有所启迪;三是希望能够起到促进舞台灯光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记者:在我国,“博物馆”属于公益性的公共文化设施,您为了建设博物馆花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包括支付给丹的转让费用。有没有想过回报?
  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要担当一定的社会责任。建设这座博物馆,也是浩洋电子和我的社会责任之一吧!博物馆虽然落户在浩洋电子,但这是一座“国际灯光博物馆”,不仅仅属于浩洋电子,广义上来说,它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如果博物馆能够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不仅能够传承下去,而且得到发扬光大,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后记
  采访丹·瑞德勒和蒋伟楷,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对舞台灯光和文化事业的热爱,甚至是狂热。只有真正把舞台灯光和文化事业当作一生追求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胸怀、魄力和大手笔吧!国际灯光博物馆落户广州,这对于中国舞台灯光界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让我们为促成这件事情的蒋伟楷和丹·瑞德勒,为他们所具有的远见卓识点一个大大的“赞”!
  (编辑 张冠华)
其他文献
3月2日,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彩熠”)在其总部举办2016新品发布会,吸引了1 000多位目标客户和新老朋友。  本次推出的新产品,有全新二代TEKMAND控台、FINE III-2000E系列、FINE 470系列、FINE 600L系列、FINE 1519/1537 PIXIE系列、FINE 156 BATTEN產品、FINE 400 T/D LEKO产品、FINE 400 T/D FS产
期刊
2月29日,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2016年会及换届选举工作在广州召开。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等相关部门領导,来自全国的演出团体、艺术院校、演艺企业代表及《演艺科技》等专业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参会。  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会长季乔回顾了四年来研究会的发展、壮大,不断完善为会员服务的职能,成为了广泛团结全省舞台美术和演艺设备工作者的大家庭。  会上,原副会长梁溪清被选为新一届会长,季乔被聘为荣誉会长。(编
期刊
近日,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利信”)成功中标青岛市市北区新增治安视频监控点位1 000余个项目,项目总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飞利信将助推青岛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打造“平安青岛”。  本次项目飞利信将负责市北区新增治安视频1 000余个监控点位的系统优化、优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安装指导、技术服务、调试、开通、验收、系统集成及配合、成品保护、售后服务、后期5年运维和培训等所有工作内容,指导
期刊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台电”)2016年将全面出击国内外专业展览,展开广泛的宣传推广攻势。2016年新年伊始,便马不停蹄地参与了1月在英国举办的第31届英国国际教育展(BETT)、2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欧洲国际视听及系统集成展览会(ISE 2016)、3月在北京举办的2016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  后续,还将参加4月13?15日在北京举办的infoComm CHINA2016(展位 E
期刊
【摘要】《永远活着的人》作为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践剧目,灯光设计从剧本分析到时空关系构建,再到案头工作的绘制和剧场实践的完成,是一次从文本形象视觉捕捉到舞台灯光艺术呈现的完整创作过程。  【关键词】《永远活着的人》;灯光设计;文本诠释;知觉情感;视觉形象;舞台画面  文章编号:10.3 969/j.issn.1674-8239.2016 .02.014  《永远活着的人》(以下简称该剧)是由俄罗斯剧
期刊
近日,博世安防通讯系统(“博世”)DICENTIS无线会议系统在2016 InAVation科技奖的评选中赢得了“年度会议产品技术类别最佳产品奖”。  博世DICENTIS无线会议系统是一款采用标准Wi-Fi技术,集合智能無线信道管理、触摸屏、卓越音质以及无线连接于一体的全新无线会议系统,通过内置数字声反馈抑制技术,确保优质的语音清晰度。  这款产品适用于历史建筑、会议室等多种应用场合,专为快速、
期刊
3月1日,广州市锐声灯光音响器材有限公司(“銳声”)与哈曼(中国)专业音频系统事业部(“哈曼”)在广州共同举办仪式,锐声获得了哈曼AKG DMS800参考级数字无线话筒系统系列产品的中国内地总代理授权。  DMS800是DMS700 V2的升级版,带宽达150 MHz,更宽的带宽使应用领域随之宽泛,对现在无线应用易受到UHF频段干扰的现状有所帮助,易于找到应用频点;话筒头可以自由多种选择,适用不同
期刊
作为极具创新性的双振膜手持式动圈话筒,KSM8 Dualdyne?心形动圈人声话筒实现了出色的人声再现和精确的扩声及控制。  KSM8能在专业演出场地提供高性能的现场拾音,无论表演者使用话筒的技术如何,它都能提供一致的主轴响应。KSM8利用专利Dualdyne拾音头,采用了两个超薄振膜(一个有源/一个无源)和开创性的反向气流系统,能够真正消除近讲效应并控制离轴抑制。此外,它的气动防振装置提供出色的
期刊
【摘 要】赏析沈力的舞台设计作品昆曲折子戏《红楼梦》,话剧《只有一个女人》、《这辈子有过你》、《开放夫妻》、《当亚当遇见夏娃》五部剧目 。  【关键词】赏析;舞台设计;沈力;《红楼梦》;《只有一个女人》;《这辈子有过你》;《开放夫妻》;《当亚当遇见夏娃》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6.03.013  编者按:  本期赏析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舞台设计
期刊
2月29日,三基企业高调宣布正式更换品牌LOGO,向智能化跨界影音领域发展。  未来,3GAUDIO 将专注于介于民用与专业之间的跨界新兴市场,采用O2O模式建立大型的综合性音视频系统销售与培训平台,并邀请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国内外顶尖设计团队入驻。未来所有产品将完全摒弃专业和民用的影子,以“简微主义”“高调”占领市场。  据三基企业总裁刘恩海介绍:3GAUDIO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