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频共振促发展,凝心聚力为民生。1月10日至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银川隆重召开。来自全区各族各界、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汇聚一堂,为加快宁夏改革发展、推动民生改善献计献策。
小城镇大起点
加快城镇化建设、农民工市民化等热点问题,引起了参加自治区第十届第四次会议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及热议。张守志委员说:“城镇化的核心要义在于解决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问题。”
据悉,宁夏的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3.6%上升到2014年的53.6%。目前,中南部地区仍有62.5万人尚处在贫困线下,约占宁夏贫困人口总数的89%。因不同的阶段性定位,选择了不同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安排。“十三五”时期,宁夏应依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重新审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更加关注作为支撑的产业培育、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农村人口生存转移的可行性等方面的状况。
委员们指出,要引导农业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分阶段梯次推进城镇化和生存转移。农业人口较为集中地向大中城市进行转移面临较大问题。一方面,城市承接压力巨大。在一定时期内,有限且增长缓慢的财力,无力持续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原本较为有限的市政基础,也难以在短期内适应社会的预期和快速增长的要求。另一方面,转移群体自身诸多的局限性,使被接纳和融合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落后的就业观念和生产技能,使得稳定就业很难实现;家庭现有经济积累,无力支撑一定的生存过渡所需;区域世俗文化的差异,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归属和认同。然而,小城镇与广大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差别不大,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拥有就业方便、进城门槛低、社会关系易融合等独特优势。因此,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推进中,应更加重视把小城镇作为现阶段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载体,先实现农业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在观念、技能、家庭经济积累适应能力以及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后,再实现最终的转移。
委员们建议,切实加强小城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产业培育和发展对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支撑作用。通过产业的发展吸引域内农村各类资源向其流动,聚合进入市场引领的同时,传导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和信息,实现市场配置的效应,发挥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进而产生应有的扩散和回流效应,带动形成联动发展的城乡新格局。在各类产业的培育上,涉农产业应作为基础性产业予以高度重视。涉农产业一方面引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构建产业链的接续,传导装备制造和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衔接。另一方面,涉农产业近期能够有效带动农民实现较为稳定的产业增收,远期能够低门槛吸纳转移就业。因此,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应成为宁夏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阶段性重心所在。
委员们还建议,要注重涉农产业培育。依靠产业有效衔接和传导市场对农业初级产品的需求,引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农业向高效、集约的现代化转变。摆脱单纯的招商引资的理念,立足产业的引领和培育所需,辅以政府针对性的引导和扶持,切实构筑企业、农户、基地间的利益关联,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就业是安身之本,农民在小城镇不但就业,而且有稳定的收入,这样就会减轻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良性转移。
光伏扶贫拓宽致富路
如何实现精准脱贫,或者说,如何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也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话题。李立委员说:“发展光伏产业扶贫,是有效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的一条好路径。”
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已经结束,国家和自治区的脱贫目标和计划已经明确。如何抓住“十三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精准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亟须解决的民生问题。要实现精准扶贫、整体脱贫,核心是增加贫困农民收入,而增加收入必须靠产业发展,靠转移就业。
委员们建议,应审时度势,把光伏扶贫作为宁夏贫困地区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措施。宁夏贫困地区特别是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十年九旱。除扬黄灌区之外,发展农业只能靠天吃饭,难以解决群众脱贫问题,更谈不上致富。现在,我们应重新审视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干旱少雨但日照充足,发展粮食不行,搞光伏产业得天独厚,资源劣势可以变为优势,“不长粮食长光伏”。
委员们认为,把贫困地区丰富的阳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光伏指标配额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发挥好光伏产业极强的“造血”功能,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议设立“宁夏光伏扶贫基金”,以中部干旱带为主,以政策鼓励为导向,引入社会资金建造光伏扶贫电站,如果按户均拥有3000-5000瓦光伏装机容量,户均年可增加收入3000-5000元以上,可对解决宁夏贫困人口整体脱贫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委员们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实现参与企业与贫困人口“双赢”。据测算,宁夏地区每100MW光伏电站每年的息税后利润约为4000~5000万元,息税前利润约为7000~8000万元。估算用政策引导社会资金配比捐建2GW扶贫光伏电站,每年产生约14亿元收入全部用于扶贫,即可实现宁夏70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2000元,20年的稳定收益将直接解决我区整体脱贫问题。建议对光伏扶贫项目实行扶贫减免息税,同时实行贴息贷款、所得税全额减免10年的优惠。积极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相关财税部门落实光伏扶贫政策,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光伏扶贫项目,允许过桥贷款方式,撬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扶贫光伏电站“融资难”的问题。
在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是一项新产业、新事物。委员们建议,应通过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大力吸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依托扶贫电站的科学建设和高效运营,通过组织“光伏扶贫基金”等社会资源改造扶贫电站园区,使之成为高效特色农牧业产业园,通过免费或承包经营等方式,帮助扶持贫困户增收,使贫困农民不仅实现了整体脱贫,同时又开拓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移民“强筋壮骨”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了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工程,移民区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基本具备、产业发展领域有所拓宽、劳务产业支撑移民收入的产业格局。
政协委员罗成虎说:“移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实施的移民工程感激不尽,对移民工作取得的成效无不称赞,但也对早日脱贫致富寄予更大的希望。”
委员们经过对生态移民广泛的调研,得到了翔实的资料。从生态移民具体情况看,移民区当前生产条件还比较薄弱,生活还比较困难,特别是后续产业发展乏力,距离“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缺产业、缺资金、缺技能、缺基础。
如何实施好生态移民战略,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最终目标,最关键在于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委员们建议,抓住产业扶持这一核心,确保产业配套进村带动发展。因地制宜,因民施策,“一村一策”科学制定移民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与移民意愿相结合的稳短期、利长远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在有条件的移民区,推进“一村一品”产业行动,建设移民参与度高的农家乐旅游、太阳能光伏等特色产业基地;在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重点发展枸杞、硒砂瓜、钙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在生产条件较差山区,重点发展牛羊养殖、苜蓿种植等草畜产业及马铃薯产业和传统手工业,同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贫困移民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汲取移民安置“奶牛热”教训,多角度、多层次打造移民劳务产业品牌,引导移民向二、三产业要出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区域内主导产业高度趋同。
委员们提出,抓住金融扶持这一关键,确保资金扶持入户自主发展。加大对移民地区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生态移民补贴性惠农政策,提高生态移民补助标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把种养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避免已有产业设施闲置。加大金融对移民的支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建立移民贷款担保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和推广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过桥资金等,政府部门通过实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金扶工程’”、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基金”等途径,贴息帮助移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帮助移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建立健全扶贫联动机制,借鉴海原县争取华润集团定点帮扶的策略,发挥和调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社会帮扶资源扶真贫、真扶贫,实现贫困人口真脱贫。
在谈到加强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时,委员们建议,应抓住干部帮扶这一举措,确保夯实强村基础推动发展。把肯吃苦、能干事、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选拔到移民村“第一书记”位置上,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引导、组织和推动作用,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帮助移民村争资金、跑项目、促发展。鼓励支持村级“班子”积极争取基本农田建设、国土整理、高效节灌等项目,加快移民区土地改良,配套水利设施,着力破解移民区地力瘠薄和缺水难题。同时,进一步拓宽移民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衔接搬迁移民的户籍、社保、医保服务,加快民政救助对接。
小城镇大起点
加快城镇化建设、农民工市民化等热点问题,引起了参加自治区第十届第四次会议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及热议。张守志委员说:“城镇化的核心要义在于解决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问题。”
据悉,宁夏的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3.6%上升到2014年的53.6%。目前,中南部地区仍有62.5万人尚处在贫困线下,约占宁夏贫困人口总数的89%。因不同的阶段性定位,选择了不同的实施路径和政策安排。“十三五”时期,宁夏应依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重新审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更加关注作为支撑的产业培育、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农村人口生存转移的可行性等方面的状况。
委员们指出,要引导农业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分阶段梯次推进城镇化和生存转移。农业人口较为集中地向大中城市进行转移面临较大问题。一方面,城市承接压力巨大。在一定时期内,有限且增长缓慢的财力,无力持续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原本较为有限的市政基础,也难以在短期内适应社会的预期和快速增长的要求。另一方面,转移群体自身诸多的局限性,使被接纳和融合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落后的就业观念和生产技能,使得稳定就业很难实现;家庭现有经济积累,无力支撑一定的生存过渡所需;区域世俗文化的差异,很难在短期内找到归属和认同。然而,小城镇与广大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习惯和消费水平差别不大,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拥有就业方便、进城门槛低、社会关系易融合等独特优势。因此,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推进中,应更加重视把小城镇作为现阶段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载体,先实现农业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在观念、技能、家庭经济积累适应能力以及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后,再实现最终的转移。
委员们建议,切实加强小城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产业培育和发展对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支撑作用。通过产业的发展吸引域内农村各类资源向其流动,聚合进入市场引领的同时,传导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和信息,实现市场配置的效应,发挥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进而产生应有的扩散和回流效应,带动形成联动发展的城乡新格局。在各类产业的培育上,涉农产业应作为基础性产业予以高度重视。涉农产业一方面引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构建产业链的接续,传导装备制造和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衔接。另一方面,涉农产业近期能够有效带动农民实现较为稳定的产业增收,远期能够低门槛吸纳转移就业。因此,小城镇的产业培育应成为宁夏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阶段性重心所在。
委员们还建议,要注重涉农产业培育。依靠产业有效衔接和传导市场对农业初级产品的需求,引领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农业向高效、集约的现代化转变。摆脱单纯的招商引资的理念,立足产业的引领和培育所需,辅以政府针对性的引导和扶持,切实构筑企业、农户、基地间的利益关联,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就业是安身之本,农民在小城镇不但就业,而且有稳定的收入,这样就会减轻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良性转移。
光伏扶贫拓宽致富路
如何实现精准脱贫,或者说,如何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也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话题。李立委员说:“发展光伏产业扶贫,是有效增加贫困户家庭收入的一条好路径。”
中央、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已经结束,国家和自治区的脱贫目标和计划已经明确。如何抓住“十三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精准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亟须解决的民生问题。要实现精准扶贫、整体脱贫,核心是增加贫困农民收入,而增加收入必须靠产业发展,靠转移就业。
委员们建议,应审时度势,把光伏扶贫作为宁夏贫困地区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措施。宁夏贫困地区特别是中部干旱带,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十年九旱。除扬黄灌区之外,发展农业只能靠天吃饭,难以解决群众脱贫问题,更谈不上致富。现在,我们应重新审视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干旱少雨但日照充足,发展粮食不行,搞光伏产业得天独厚,资源劣势可以变为优势,“不长粮食长光伏”。
委员们认为,把贫困地区丰富的阳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光伏指标配额为纽带,以市场为依托,发挥好光伏产业极强的“造血”功能,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议设立“宁夏光伏扶贫基金”,以中部干旱带为主,以政策鼓励为导向,引入社会资金建造光伏扶贫电站,如果按户均拥有3000-5000瓦光伏装机容量,户均年可增加收入3000-5000元以上,可对解决宁夏贫困人口整体脱贫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委员们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实现参与企业与贫困人口“双赢”。据测算,宁夏地区每100MW光伏电站每年的息税后利润约为4000~5000万元,息税前利润约为7000~8000万元。估算用政策引导社会资金配比捐建2GW扶贫光伏电站,每年产生约14亿元收入全部用于扶贫,即可实现宁夏70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2000元,20年的稳定收益将直接解决我区整体脱贫问题。建议对光伏扶贫项目实行扶贫减免息税,同时实行贴息贷款、所得税全额减免10年的优惠。积极协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相关财税部门落实光伏扶贫政策,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对有稳定还款来源的光伏扶贫项目,允许过桥贷款方式,撬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扶贫光伏电站“融资难”的问题。
在贫困地区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是一项新产业、新事物。委员们建议,应通过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大力吸收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依托扶贫电站的科学建设和高效运营,通过组织“光伏扶贫基金”等社会资源改造扶贫电站园区,使之成为高效特色农牧业产业园,通过免费或承包经营等方式,帮助扶持贫困户增收,使贫困农民不仅实现了整体脱贫,同时又开拓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移民“强筋壮骨”
“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了中南部地区35万生态移民扶贫攻坚工程,移民区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基本具备、产业发展领域有所拓宽、劳务产业支撑移民收入的产业格局。
政协委员罗成虎说:“移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实施的移民工程感激不尽,对移民工作取得的成效无不称赞,但也对早日脱贫致富寄予更大的希望。”
委员们经过对生态移民广泛的调研,得到了翔实的资料。从生态移民具体情况看,移民区当前生产条件还比较薄弱,生活还比较困难,特别是后续产业发展乏力,距离“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缺产业、缺资金、缺技能、缺基础。
如何实施好生态移民战略,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最终目标,最关键在于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委员们建议,抓住产业扶持这一核心,确保产业配套进村带动发展。因地制宜,因民施策,“一村一策”科学制定移民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与移民意愿相结合的稳短期、利长远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在有条件的移民区,推进“一村一品”产业行动,建设移民参与度高的农家乐旅游、太阳能光伏等特色产业基地;在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重点发展枸杞、硒砂瓜、钙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产业;在生产条件较差山区,重点发展牛羊养殖、苜蓿种植等草畜产业及马铃薯产业和传统手工业,同时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贫困移民参与度和受益水平。汲取移民安置“奶牛热”教训,多角度、多层次打造移民劳务产业品牌,引导移民向二、三产业要出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区域内主导产业高度趋同。
委员们提出,抓住金融扶持这一关键,确保资金扶持入户自主发展。加大对移民地区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生态移民补贴性惠农政策,提高生态移民补助标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把种养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避免已有产业设施闲置。加大金融对移民的支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建立移民贷款担保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和推广移民产业发展基金、创业基金、过桥资金等,政府部门通过实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金扶工程’”、设立“扶贫小额贷款基金”等途径,贴息帮助移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帮助移民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建立健全扶贫联动机制,借鉴海原县争取华润集团定点帮扶的策略,发挥和调动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社会帮扶资源扶真贫、真扶贫,实现贫困人口真脱贫。
在谈到加强移民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时,委员们建议,应抓住干部帮扶这一举措,确保夯实强村基础推动发展。把肯吃苦、能干事、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选拔到移民村“第一书记”位置上,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引导、组织和推动作用,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帮助移民村争资金、跑项目、促发展。鼓励支持村级“班子”积极争取基本农田建设、国土整理、高效节灌等项目,加快移民区土地改良,配套水利设施,着力破解移民区地力瘠薄和缺水难题。同时,进一步拓宽移民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衔接搬迁移民的户籍、社保、医保服务,加快民政救助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