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报新闻记者采访工作中的技巧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报新闻记者是我国新闻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行业来分类,老年报的新闻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同党报和都市类报纸相比范围小,它所针对的是全社会的老年人、老龄工作者、老干部部门以及涉老部门、企业等。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行业间的限制,但是,老年报新闻记者同样是党的新闻战线的战士,与党报新闻记者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同样有传播党的声音、为百姓鼓与呼的义务,有舆论监督的责任。
  要当好一名老年报的新闻记者,必须要按照党报记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老年报新闻记者接触的大部分被采访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老干部、老龄工作者等,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具备不一样的基本素质。
  老年报新闻记者的业务素质包含两大基本功:过硬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采访技巧。
  一、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到有备而访
  在采访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全面收集与整理相关采访资料。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渠道对被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如报纸、杂志、互联网等。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把对采访有帮助的资料挑选出来,对被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了解,以保证采访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深入了解被采访对象。在访问新闻人物之前要对被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避免在采访的时候因缺乏对被采访对象的透彻了解而产生双方之间交流不够顺畅的现象,甚至提出一些带有偏见性的问题,使真相受到掩盖,失去了新闻本应具有的真实性。
  提问是记者获得新闻素材最为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记者获得事件真相的重要途径。所提问题质量也决定了采访进行的顺利与否,以及一个记者专业素养的高低。所以作为一名记者应充分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需要根据被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确定提问方式。
  二、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
  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前提。作为一名记者,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勤做笔记。
  报道的角度是记者认识被报道对象的思想方法及对被报道对象各“侧面”把握水平的综合反映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素材、挖掘材料新闻价值的流程。大量散漫在笔记本上和记忆中的材料,如何进入新闻的既成轨道中呢?找出它之所以构成为新闻的特殊由头,就为记者进入材料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开启了一扇大门;同时,找出最便于读者接受的角度,实质上是对材料的归纳和梳理,并对读者认识、接受事实起到了一个“导读”的作用。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可以注重这样几个角度:一是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二是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作为一个老年报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基层,到涉老单位、社区等,注意观察他们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三是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間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实发生在去年算不了新闻,但发生在今年却要算新闻了;有的事实发生在A地算不了新闻,而发生在B地却又算新闻了;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老年人关注的焦点。
  三、掌握新闻写作技巧,提炼新闻主题
  要写好一篇新闻稿件,就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一般技巧。
  1.基本掌握标题的制作技巧。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篇新闻稿若有一条新颖别致的标题,就能像磁石那样牢牢地吸引编辑和读者的注意力。
  2.学会写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国外新闻界有人称导语是“抓心的手”,这就是极言导语吸引作用的。没有好的导语,就算不上成功的新闻稿。
  3.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法和结构,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写作。
  4.理解和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摆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独特魅力所在,也是新闻事业不可代替的价值所在。
  而孕育新闻主题,则是提高新闻稿价值的应有之义。新闻主题是一篇报道的主旨,我们写任何东西,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到底要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若是心中无数,势必信笔涂鸦,不知所云。如果要反映记者对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使写出的新闻报道吸引人、鼓舞人、引导人,就必须注重提炼新闻主题。如获得2016年全国老年报好新闻一等奖的《老年人该怎样看待“去那边儿”》,如果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描述死亡本身对老年人的恐惧心理,而不是站在“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一自然规律”,就不会使这篇消息给人以启迪和教育,也就成不了一篇好新闻。
  新闻主题是整篇报道的灵魂,它隐藏于新闻素材之中,一旦我们把它发掘出来,它就会统领全篇,成为整篇报道的中心内容。我们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等原则,运用追根究底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等方法,提炼和深化新闻主题。(作者单位:老友导报社)
其他文献
在忻州市保德县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支青年力量——保德县决战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他们利用闲余时间深入贫困村落,送服务、送技術、送文化……得到贫困群众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保德县领导的肯定与支持!  青年突击队由保德县委书记温建军在召开的保德团县委青年座谈会上提议组建。保德团县委响应号召,仅仅两天时间,就将保德县机关、学校、公安、社区、企业、驻保单位、城区门店等各行各业的100名青年志愿者会集到旗下。
期刊
进入2010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微信的出世,使得雄霸网络十多年的QQ在短短几年时间几乎销声匿迹,随后出世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一点号、APP等自媒体阅读软件体现着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方便阅读和零消费的优势,并影响着纸媒的发行量,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许多纸媒争相推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同类的电子版本,想尽最大的力气保住自己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  老年报纸如何
期刊
山西吕梁山脉腹地,群山层叠、村庄寂寥,这里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8月21日下午,在吕梁市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的群山上,一群年龄在60岁上下的老农头戴草帽,为沙棘林锄地松土。这些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之路折射出中国式扶贫智慧。  山西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在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就有吕梁山、太行山两个片区。在煤炭经济下滑、区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消除这片土地上的贫困不啻为一场战役
期刊
2017年8月29~31日,2017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纳米科技的未来。  1974年,当日本科学家谷口纪男提出“纳米技术”一词时,科学家们对其未来并不乐观:尽管这是一种“奇妙的科学工具”,但预计未来25年内不会对主流电子技术产生任何影响。  今天,纳米科技作为最具突破性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已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
期刊
近些日子,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李家河村村民李文艺心里乐滋滋的,他再也不用像往年一样外出务工为生计发愁了。  “过去大多村民靠外出打工挣钱,今年市公安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我们筹集资金,建起了香菇大棚,前不久我家香菇大棚首产出棚,摘一茬就收入5000多元,驻村扶贫队不仅帮了我一个人,还为村里带来了不少脱贫致富项目,改变了村容村貌,现在村里人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谈起精准扶贫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村民李文艺兴奋
期刊
“网络文学论坛:聚焦精品,聚力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网络文学的使命与担当”日前在北京出版集团举行。与会者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互动、网络文学的“精品化”与“走出去”、網络文学未来发展趋势等重要议题和热点现象展开了深入对话。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在谈及网络文学尺度时表示,“网络文学的评价要重视网络与文学在虚拟性、想象性方面的同质共谋关系。”他认为,评论者要有一种“零度情感”,对网络文学抱
期刊
知识,是所有成功的基石,曹秋芬凭着对知识的渴望,一步一个脚印,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扎实、稳重。如今,已取得累累硕果的她正努力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实现育种科学的薪火相传。  夏日未尽,秋情渐起。8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记者来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中心,在这里见到了该中心研究员曹秋芬。  上农大 学农学 承父业  1978年,是曹秋芬记忆最深刻的一年。这一年,16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西农业大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张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科协“四服务”职责定位,8月25日,由省科协、省转型综改示范区管委会主办,太原市科协承办的山西省科协年会太原分会隆重开幕。分会以“技术创新、转型综改”为主题,重点围绕新一代优质高附加值管材加工工艺进行研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科协主席周然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
期刊
千公里级的时速,会不会对人体有伤害?普通人是否受得了?票价会不会高得离谱?安全吗?  “不存在对人体伤害这一说。”毛凯解释,高速飞行列车加速的时候,是按照人体能承受的加速度慢慢加,到一定的速度之后,就开始巡航,减速的时候,也是按照人体能承受的范围慢慢减。  “火车加速你有感觉吗?因为它加速度小,所以你没有感觉。飞机起飞加速你有感觉吧?因为它加速度大,所以你有感觉。但是飞机在飞的时候你没有感觉,对吧
期刊
科学导报讯 记者耿倩 8月26~2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山西省眼科医院和国际奥比斯联合举办,以“交流共促眼健康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眼健康大会在龙城太原召开。来自美国、英国、荷兰、印度、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代表400余人齐聚太原,共襄盛举,共商中国眼健康大计。  大会共设“中国及全球防盲政策解读及最新工作进展”“印度防盲专场——Aravind模式分享”“防盲适宜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