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需谨慎别滥用黄体酮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解释】
  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为维持妊娠所必需。临床用于先兆性流产、习惯性流产等闭经或闭经原因的反应性诊断等。
  HCG: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其主要功能就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
  【案例一】一个多次妊娠失败的妈妈来检查,因为怕再次出现问题,她不敢检查直到24周才来做第一次,我批评她这是掩耳盗铃。可是检查时还是发现了问题,孩子的双肾积水,输尿管扩张,一侧非常严重。我问她早孕期是否保胎,是否服用黄体酮,她说:自知道怀孕就一直卧床使用黄体酮注射和口服,直到4个月。期间没有出血和任何异常。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害怕流产。
  【案例二】一个自怀孕后就一直流血的孕妇,50天时来检查,宫颈检查没发现任何问题,超声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没有给她开任何药物,告诉她过一周再来检查,一周后回来再次超声检查发现是子宫畸形,一侧子宫妊娠,另一侧子宫出血。
  【案例三】多年不孕,年近40终于有喜,小心翼翼可是6周左右还是出了一次血,检查孕激素偏低,可是HCG始终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有些医生让她住院治疗,于是住院保胎,黄体酮、HCG交替大量应用,2周后出院,查孕酮还是偏低,医生让她继续服用黄体酮,同时查HCG始终是正常的。她来看我的门诊是因为担心黄体酮用的太久有影响。结果早孕超声唐氏筛查高风险,因为肾盂增宽和血清检查异常。
  【案例四】因为输卵管不通做试管婴儿,怀孕后一直用黄体酮和HCG,妊娠三个月还不敢停药,就诊时已经接近4个月,我强迫她停药。
  该不该保胎的都在保
  以上的案例是平时工作中经常遇见的,其实这些案例是根本不需要保胎的,案例一多次流产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而与孕激素和HCG没有任何关系,流产是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发育不好,肯定会流产;案例二是子宫畸形,与孕酮就更没有关系,没有妊娠的子宫内膜会间断的出血,很吓人;案例三尽管年纪较大,可是妊娠后HCG增长良好,表明胚胎发育良好,同样不需要保胎;案例四尽管是试管婴儿,可是也是因为输卵管问题,卵巢功能好而且HCG正常,为什么保胎?
  黄体酮被当作了安慰剂
  “保胎”是用激素来促进胚胎的生长发育,是用外源激素补充孕妇体内自身激素分泌不足。如果不是激素不足,过多的激素只会给胎儿和孕妇造成不良影响。医生应该懂得,妊娠后,绒毛发育过程中会分泌HCG,包括卵黄囊以及胎盘也会分泌HCG,如果HCG的增长正常就间接表明胚胎发育正常,如果出现流产也非由于激素不足导致,而一定是由于其它原因引起。人体分泌的孕酮代谢很快,抽血后如果不能及时检查,检查结果就会有误差,有多少医院能够做到抽了血立即就检查呢(血一般最短也要放一天!)?对于一些医生来说,黄体酮作为安慰剂给孕妇是最简单也是最安全的的办法(如果不开药,流产后孕妇会找医生算账,因为没有给她保胎)。
  可能会保住异常胚胎
  实际上,孕妇自身分泌不足情况下,外源性的保胎药会起作用。如果是胚胎异常(唐氏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的胚胎),胚胎分泌激素也会不足,如果大剂量的使用外源性激素保胎,结果是本应该流产的胚胎存活下来,结局可想而知。过量的孕激素会导致很多男性胎儿出现肾盂扩张,甚至肾积水,生殖器发育异常,女性胎儿青春期后出现生殖器官肿瘤,过量的HCG还会影响妊娠期的唐氏筛查结果(使原本真的高风险变成假的低风险),影响孕妇的食欲和体内水的代谢。每每和国外的同道提起中国医生如此钟爱黄体酮,中国孕妇如此大量用黄体酮,都会看到一双困惑和迷茫的眼睛,然后就听到“why?”
  建议所有妊娠的朋友,保胎要慎重,先弄清楚为什么要保胎?弄清楚出血的原因是什么?弄清楚医生为什么开保胎药?是怕投诉还是病人真的需要?要有正确的态度面对流产,如果流产了,流产物一定要做染色体检查,让自己知道下次妊娠流产的机会是多少?
  黄体酮使用别超过12周
  【案例5】一个长期以来月经周期只有21天的人怀孕了,到了该来月经时,只有一点点阴道流血,然后始终有褐色分泌物,自认为来月经。到了35天时出现恶心呕吐才怀疑自己怀孕,经检查证实同时开始出现阴道流血,开始服用黄体酮。现在已经到了孕中期。
  这个案例是唯一应该用黄体酮的案例,她是典型的黄体期短,经常会早孕期流产。即使如此,黄体酮的使用也不能超过12周。
  一句话想告诉大家:世界上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百病,也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相同的症状。所以,这里,我再次答复所有的提类似问题的人:如果你不是黄体功能不足(黄体期短)的人,不是内分泌紊乱的人,如果孕酮低就请顺其自然。如果有阴道流血,请仔细查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后经典叙事学的崛起,叙述交流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以1978年西摩·查特曼所提出的叙事交流模式中所涉及的六个交流参与者即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叙述接受者、
◆病例一:  小慧,16岁,高中生,身高1.7米,体重150斤,胖胖的身型让她感觉非常自卑。  小慧试过饥饿减肥法,坚持一周,无效。又到药店买了减肥药,自行服用。三四个月内,换过几种不同品牌的减肥药。过了一段时间,减肥药似乎有点效果,体重降下来,但是胃口却变差了。她甚至有点厌食,看到饭菜就有些反胃。  四五个月后,更严重的问题来了。小慧总是觉得老师和同学在说她坏话,经常欺负她,小慧开始无缘无故地骂
期刊
“悲喜交集”一词是木心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态度的概括。本文以此为论题,将其作为木心散文中的独特现象进行分析。首先,悲喜交集属于悲喜剧的审美形态,是一种笑中带泪,泪
什么是药源性疾病  要了解药源性心脏病,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什么是药源性疾病。沈阳药科大学讲师、主管药师邸东华解释说,治病用药,这是人人皆知的。但是,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应用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反之,如果用药失当,比如不合理配伍用药、滥用药物等,药物则可以给机体带来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这种损害产生的疾病,我们把它称之为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一些,如果发现得
期刊
自从2006年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并引发晋商文化热以来,对其电视剧和剧本改编的同名小说的研究探讨已有许多。但在现有研究中,还没有运用西方文化研究和意识形态相关理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