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开始的本次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敲响了警钟,尤其是引起了人们对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关注。美国的金融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从美国目前提出的改革思路及其进入危机管理的情况来看,金融监管的重心正在向加强政府监管的方向转变。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金融危机的覆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美国监管模式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我国监管体制的再审视,可以为我国今后的金融监管建立清晰的思路。本次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一、本次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概述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它的特征是人们由于对经济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使整个区域内货币出现不同幅度贬值,经济规模与经济总量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经济萧条,甚至出现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二)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股价惨跌,直接对股市大盘造成冲击,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 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动荡不已,总体是持续下跌势头。次贷危机升级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后,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遭到更大压力、频频出现暴跌。
2.对中国的影响
(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使中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金融危机造成雷曼兄弟的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会使整个区域内货币贬值,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水平严重下降,企业倒闭,银行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因此面对金融危机如此严峻的考验,必须采取加强金融监管的手段
二、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本次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从美国方面来说
1.经济管理思想有误。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 “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2.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但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才能存在。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此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
(二)从爆发的直接原因来说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外汇政策不当。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总之,金融监管的缺失助推了金融市场泡沫的形成,进而造成美国信用体系的断裂,次贷危机扩散到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美国的金融监管
1.监管理念: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
美国一直是自由市场竞争论的坚定奉行者,崇尚自由竞争是美国治市理念的灵魂和基因。事实上,正是因为崇尚充分的市场竞争,在多种历史因素的配合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一直独占鳌头。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在过度自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2.监管体制:“双重多头”导致的监管低效与监管真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直接原因来看,是市场参与主体出于自利动机所从事的过度金融创新,但从根本原因来看,是监管出现了问题。美国现行的双重多头监管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第一,监管机构数量庞大且协调性差,影响了监管效率;第二,监管区隔造成了监管真空。
3.法律制度:风险防控设计的缺位
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其金融监管体制也是通过一整套法律制度来构建的。尽管金融风险防控是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我们注意到,有关制度设计却在一些关键环节有意无意地出现了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法律设计主要着眼于市场参与主体彼此之间的关系调整,往往将政府作用排斥于防控机制之外。
其次,在资产证券化的立法中,法律设计主要围绕着市场主体彼此间破产防火墙的设置,没有从风险源上解决问题,如次贷危机中就出现了对大量证券化基础资产审查不严,标准宽泛的情况。
(二)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存在的弊端
现代金融是法治金融,金融监管、金融运行等都要受到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运行的质量。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没有受到很大的直接冲击,并不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非常严密,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非常完善,恰恰是我国金融市场还不足够发达,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才使得我们没有直接面对金融泡沫的破灭。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2.金融机构风险信息的透明度不够,存在着影响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隐患;
3.地方政府、央行、金融将部门之间协调不明确,决策效率低;
4.现有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对综合化经营的国际潮流缺乏有效的应对力;
5.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法律合作不足,与别国监管机构合作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在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制止内幕交易、打击和遏制跨境金融犯罪等关键性环节缺乏国际司法合作,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和维护金融安全的防范力。
由此可见,我国面对的金融监管形式仍然很严峻,如何处理好金融危机的后续攻击仍然是我国建设金融市场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保持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优点
(1)针对性强。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在我国是不被允许的,这使得在“一行三会”模式下,各监管机构所负责监管的对象及监管范围十分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监管效率。
(2)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分业监管的一大缺点就是各监管机构之间缺少协调性,无法协调、统一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行动,从而导致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的出现。我国的监管机构成立了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行会议,充分分享各方的信息资源,协调各方的监管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成本。
(3)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较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了虚拟经济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我国实体经济的损失之所以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防范了金融风险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有效地阻隔了虚拟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起到了“防火墙”作用。
2.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缺点
(1)完善金融监管手段,扩大监管范围。首先,应加快金融行业立法进程,弥补金融监管法律手段的缺失。其次,完善金融监管的经济手段。最后,扩大监管范围,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2)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监管透明度。首先,应完善现有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更加有效的规则。其次,加大打击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行为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惩。再次,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最后,定期公布金融监管有关信息,提高监管的透明度,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
(3)整合金融监管资源,实行适度集中监管。首先,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统一监管标准、程序、技术、方法,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流与互通。其次,应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在金融业务交叉领域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再次,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要实施分业监管体制下的联合监管或适度集中监管,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对统一监管的需要。
(4)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应在现有金融监管合作的基础上,扩大监管范围,明确监管职责。其次,制定普遍接受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规范,包括统一的风险控制指标、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机制等。再次,建立各国之间金融监管沟通和协调机制。
(5)吸取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创新步伐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要适时调整监管规则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政策时,既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又要始终坚持审慎监管原则,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呼伦贝尔监管分局)
一、本次金融危机的恶劣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概述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它的特征是人们由于对经济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使整个区域内货币出现不同幅度贬值,经济规模与经济总量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上升,社会经济萧条,甚至出现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二)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1.对世界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股价惨跌,直接对股市大盘造成冲击,国际主要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 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动荡不已,总体是持续下跌势头。次贷危机升级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后,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股市遭到更大压力、频频出现暴跌。
2.对中国的影响
(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使中国外贸出口大幅度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金融危机造成雷曼兄弟的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会使整个区域内货币贬值,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水平严重下降,企业倒闭,银行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因此面对金融危机如此严峻的考验,必须采取加强金融监管的手段
二、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本次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从美国方面来说
1.经济管理思想有误。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 “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2.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但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才能存在。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此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
(二)从爆发的直接原因来说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外汇政策不当。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总之,金融监管的缺失助推了金融市场泡沫的形成,进而造成美国信用体系的断裂,次贷危机扩散到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一)美国的金融监管
1.监管理念: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取向
美国一直是自由市场竞争论的坚定奉行者,崇尚自由竞争是美国治市理念的灵魂和基因。事实上,正是因为崇尚充分的市场竞争,在多种历史因素的配合下,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一直独占鳌头。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在过度自由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所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2.监管体制:“双重多头”导致的监管低效与监管真空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从直接原因来看,是市场参与主体出于自利动机所从事的过度金融创新,但从根本原因来看,是监管出现了问题。美国现行的双重多头监管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第一,监管机构数量庞大且协调性差,影响了监管效率;第二,监管区隔造成了监管真空。
3.法律制度:风险防控设计的缺位
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其金融监管体制也是通过一整套法律制度来构建的。尽管金融风险防控是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我们注意到,有关制度设计却在一些关键环节有意无意地出现了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法律设计主要着眼于市场参与主体彼此之间的关系调整,往往将政府作用排斥于防控机制之外。
其次,在资产证券化的立法中,法律设计主要围绕着市场主体彼此间破产防火墙的设置,没有从风险源上解决问题,如次贷危机中就出现了对大量证券化基础资产审查不严,标准宽泛的情况。
(二)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中存在的弊端
现代金融是法治金融,金融监管、金融运行等都要受到法律的调整和规范,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否以及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运行的质量。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之所以没有受到很大的直接冲击,并不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非常严密,金融监管和金融立法非常完善,恰恰是我国金融市场还不足够发达,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才使得我们没有直接面对金融泡沫的破灭。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
2.金融机构风险信息的透明度不够,存在着影响金融市场乃至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隐患;
3.地方政府、央行、金融将部门之间协调不明确,决策效率低;
4.现有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体制对综合化经营的国际潮流缺乏有效的应对力;
5.国际金融监管合作需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法律合作不足,与别国监管机构合作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在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制止内幕交易、打击和遏制跨境金融犯罪等关键性环节缺乏国际司法合作,影响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和维护金融安全的防范力。
由此可见,我国面对的金融监管形式仍然很严峻,如何处理好金融危机的后续攻击仍然是我国建设金融市场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1.保持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优点
(1)针对性强。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在我国是不被允许的,这使得在“一行三会”模式下,各监管机构所负责监管的对象及监管范围十分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提高了监管效率。
(2)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分业监管的一大缺点就是各监管机构之间缺少协调性,无法协调、统一各监管机构的监管行动,从而导致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的出现。我国的监管机构成立了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行会议,充分分享各方的信息资源,协调各方的监管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成本。
(3)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较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了虚拟经济危机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我国实体经济的损失之所以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防范了金融风险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有效地阻隔了虚拟经济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起到了“防火墙”作用。
2.改进我国金融监管的缺点
(1)完善金融监管手段,扩大监管范围。首先,应加快金融行业立法进程,弥补金融监管法律手段的缺失。其次,完善金融监管的经济手段。最后,扩大监管范围,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2)健全信息披露机制,提高监管透明度。首先,应完善现有的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更加有效的规则。其次,加大打击违反信息披露规定行为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惩。再次,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最后,定期公布金融监管有关信息,提高监管的透明度,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督。
(3)整合金融监管资源,实行适度集中监管。首先,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统一监管标准、程序、技术、方法,加快建立部门间信息交流与互通。其次,应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分业监管中的政策协调问题,在金融业务交叉领域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再次,对业务交叉领域和从事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要实施分业监管体制下的联合监管或适度集中监管,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对统一监管的需要。
(4)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应在现有金融监管合作的基础上,扩大监管范围,明确监管职责。其次,制定普遍接受的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和规范,包括统一的风险控制指标、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机制等。再次,建立各国之间金融监管沟通和协调机制。
(5)吸取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没有及时跟上金融创新步伐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金融监管政策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要适时调整监管规则以适应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当局在制定监管政策时,既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又要始终坚持审慎监管原则,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呼伦贝尔监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