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记录教育生活,在那些真实鲜活的教育场景中,总有触动我的哪怕是极
微小的瞬间。于我而言,文字记录既带来咂摸细微的乐趣,又给教育生活做了脚注。时间的河,不容易冲淡文字。
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将这些细节连缀起来的,不是我的笔,而是教育生活本身。
【场景1】
上周四,某小学多功能室,一节市级公开课,座无虚席。当年轻的她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谈谈自己对某段课文的感受时,小男孩手捧着教材纸(这节课用的不是现行教材,而是打印好的教材纸),眼盯着纸面,胸有成竹地回答,成段的文字从他嘴巴里滔滔不绝地涌出。这位年轻老师立即请这位同学停下来,走过去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教材,上面已写得密密麻麻。“看来你们课前功课做得很充分,但是,请你丢下手中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去想想课文内容,再说说你真实的感受。”在老师的干预下,这个小男孩只好不情愿地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教材纸,张口结舌地站在那里,小脸涨得红红的。一瞬间,会场陷入了沉默,气氛颇有些尴尬。
真没想到,孩子一丢下资料竟哑口无言了!身边的老师纷纷面面相觑。我想,大家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学生怎么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有偶然性,但也折射出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曾几何时,语文学习走入了“过度预习”的怪圈,为了快速完成预习作业,学生做起了“搬运工”,充斥的教辅资料、万能的网络资源,让他们可以不必读书思考,就能抄
抄、贴贴,手工活儿似的把预习作业全部“搞定”。
上课时,学生又成了“复读机”,看似完美的标准答案充塞着他们的头脑,不,根本不必占用大脑,只消小和尚念念经,就足以应对教师的提问。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答对了”,而不去关注他们的思维状态,不去探究“你的答案是哪儿来的”,课堂的“假学习”将一直存在下去。
久而久之,学生渐渐“丢”不掉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丢”不掉对标准答案的匍匐姿态、依赖思想,“丢”不掉扎根的思维惰性和抄袭恶习了。与“丢不掉”伴生的是“丢”:“丢”了智力活动的参与,“丢”了真实理解的生成,“丢”了不同个性的释放。总之,丢了人之为人的“独立思考”,“学习”焉附?“主体”焉存?
单刀直入地提出“请你丢下手中的东西”是需要勇气的,揭示问题、不给学生“台阶”下也是需要勇气的。在几百人的公开课会场上,我们习惯看到的是廉价的表扬和含糊的带过,真教敢讲需要摒弃杂念私心,我不禁要为年轻的她点赞!
【场景2】
一下课,她回到座位上,立即有相熟的老师对她说:“让学生丢下手中的资料,你做得太棒了!” 没想到,这位年轻老师幽幽地说:“我今天是让学生‘丢下’了,可惜我自己却没有‘丢下’”。
哦,她指的是课堂上的一处教学环节,因为她太执着于预设,为了现场圆满呈现一个自己绞尽脑汁才想出的亮点,当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她一直在和学生反复纠缠。此刻,她懊恼自己没能丢下心中
的预设,顺学而导,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让学生丢下了他手中的资料,可我,却没有能够丢下自己心中的教案,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又一个值得思考的“丢不掉”!
回忆起年轻时,自己也曾在课堂上有过“丢不掉”教案的时候,从自以为精妙的课堂设计,到装饰精美的课堂语言,甚至早已有备无患的精当评语……课前一次次打磨改进,一遍遍口诵心惟,就期待在公开课的舞台上闪亮夺目!呵呵,“舞台”,就因为把讲台当“舞台”,才会死抱着“台词”和“剧本”不放;就因为把讲台当“舞台”,才会在意观众的鲜花掌声,在乎表演的艺术效果。
“丢不掉”的背后,其实是扭曲的“课堂观”。处处都有价值判断,当价值判断出了问题,我们的行为便走向了偏差。
时至今日,我渐渐丢掉了“舞台”思想,我理想的课堂,是真实对话,是师生交往,是自由抒发,是自然生成。我真诚地渴望听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声音,我把捍卫他们发言的权利看得至为重要。我甚至不允许自己把课备得过细,就好像一个农人不愿把植株种得太密,我要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留给自己,和他们互相照耀、彼此生长。
课如人生。其实,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能客观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丢不掉”,慢慢参透“丢不掉”背后自己真正需要“丢”的是什么,明白自己绝对不该“丢”的又是什么……这个过程,实在艰难,却也美好。
回头来说她,年轻的她。说真的,我
又一次被这位年轻老师打动。她如此善于联系,善于反思,一针见血,一语双关,尤其她剖析自己课堂问题的那种自觉和准确,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好苗子!我嘱咐她及时捕捉思想火花,尽快形成一则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抓住“丢下”这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动作,反思它深蕴着的教育真谛。
多么妙啊,“丢下”,“丢不下”,这个有意思、可深究的好话题!灵气的她,一定会在反刍思考中收获结结实实的成长!这些,比一节公开课带给她的要多得多……
【场景3】
等待了几天之后,这个老师发来的随笔却让我大跌眼镜。只见她用非常工整的三句话,提出了三个“放”的观点,什么“放低教师的姿态,放权课堂的舞台”“放空既有的设计,放开预设的束缚”“放平教师的心态,放弃所谓的亮点”,完全是一副四平八稳的阵仗。我在字里行间寻觅着那抹课堂上真实的亮色,却迷失在她貌似无懈可击却空洞无物的观点阐述里。
我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她坦言,因为4月份市里有案例评选,所以就想写得正式一点。
正式一点?
我继续问:“这篇文章写的是你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吗?课堂上最最触动你的究竟是什么?写出内心,才是写的全部意义!”
“一想到评选,就想往形式上靠。好久不习惯用文字好好说话、真实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她回复我。不知怎的,我的眼前浮现出课堂上那个小男孩面红耳赤的模样。此刻,那张脸和这篇毫无灵气的文字混合在一起,成了模糊的一片……
灵气过人的她,真率善思的她,和文字呈现出的她,竟然判若两人。我为之心痛,也深为纳罕。
过了好一会,我忽然想到,上级总是评选论文、案例,好像极少有评选随笔的。会不会是她受此影响,觉得随笔没分量,没用场,所以犯不着去写?对“正式”的追求,大抵是出于对“证书”的追求。我不能反对“证书”,毕竟现在各级各类评选、考核,没它不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处。但我还是难免要感到遗憾,親爱的老师,灵气的你,“丢”掉一点“平庸”,“丢”下一份世俗,会有不一样的境界!
让我久久难以平静的,还有这一句:“好久不习惯用文字好好说话、真实说话了。”丢了“好好说话”“真实写作”的习惯,剩下的诉诸笔尖的,又是些什么呢?唉,我不敢往更深更远处想了。
第二天,她就按照我说的,发来了一篇“随笔”。这一次,言之有物了,感想真挚了,文字朴素了,我读得懂了,心里也踏实了。
但奇怪的是,读着读着,我心底里竟冒出了一点“丢不下”的抱歉感,要知道,她是为了我,才加班加点写下了一篇没法参赛的随笔,唉……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微小的瞬间。于我而言,文字记录既带来咂摸细微的乐趣,又给教育生活做了脚注。时间的河,不容易冲淡文字。
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将这些细节连缀起来的,不是我的笔,而是教育生活本身。
【场景1】
上周四,某小学多功能室,一节市级公开课,座无虚席。当年轻的她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谈谈自己对某段课文的感受时,小男孩手捧着教材纸(这节课用的不是现行教材,而是打印好的教材纸),眼盯着纸面,胸有成竹地回答,成段的文字从他嘴巴里滔滔不绝地涌出。这位年轻老师立即请这位同学停下来,走过去看了一眼他手中的教材,上面已写得密密麻麻。“看来你们课前功课做得很充分,但是,请你丢下手中的东西,用自己的头脑去想想课文内容,再说说你真实的感受。”在老师的干预下,这个小男孩只好不情愿地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教材纸,张口结舌地站在那里,小脸涨得红红的。一瞬间,会场陷入了沉默,气氛颇有些尴尬。
真没想到,孩子一丢下资料竟哑口无言了!身边的老师纷纷面面相觑。我想,大家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学生怎么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有偶然性,但也折射出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曾几何时,语文学习走入了“过度预习”的怪圈,为了快速完成预习作业,学生做起了“搬运工”,充斥的教辅资料、万能的网络资源,让他们可以不必读书思考,就能抄
抄、贴贴,手工活儿似的把预习作业全部“搞定”。
上课时,学生又成了“复读机”,看似完美的标准答案充塞着他们的头脑,不,根本不必占用大脑,只消小和尚念念经,就足以应对教师的提问。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答对了”,而不去关注他们的思维状态,不去探究“你的答案是哪儿来的”,课堂的“假学习”将一直存在下去。
久而久之,学生渐渐“丢”不掉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丢”不掉对标准答案的匍匐姿态、依赖思想,“丢”不掉扎根的思维惰性和抄袭恶习了。与“丢不掉”伴生的是“丢”:“丢”了智力活动的参与,“丢”了真实理解的生成,“丢”了不同个性的释放。总之,丢了人之为人的“独立思考”,“学习”焉附?“主体”焉存?
单刀直入地提出“请你丢下手中的东西”是需要勇气的,揭示问题、不给学生“台阶”下也是需要勇气的。在几百人的公开课会场上,我们习惯看到的是廉价的表扬和含糊的带过,真教敢讲需要摒弃杂念私心,我不禁要为年轻的她点赞!
【场景2】
一下课,她回到座位上,立即有相熟的老师对她说:“让学生丢下手中的资料,你做得太棒了!” 没想到,这位年轻老师幽幽地说:“我今天是让学生‘丢下’了,可惜我自己却没有‘丢下’”。
哦,她指的是课堂上的一处教学环节,因为她太执着于预设,为了现场圆满呈现一个自己绞尽脑汁才想出的亮点,当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她一直在和学生反复纠缠。此刻,她懊恼自己没能丢下心中
的预设,顺学而导,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让学生丢下了他手中的资料,可我,却没有能够丢下自己心中的教案,这是多么大的讽刺!”
又一个值得思考的“丢不掉”!
回忆起年轻时,自己也曾在课堂上有过“丢不掉”教案的时候,从自以为精妙的课堂设计,到装饰精美的课堂语言,甚至早已有备无患的精当评语……课前一次次打磨改进,一遍遍口诵心惟,就期待在公开课的舞台上闪亮夺目!呵呵,“舞台”,就因为把讲台当“舞台”,才会死抱着“台词”和“剧本”不放;就因为把讲台当“舞台”,才会在意观众的鲜花掌声,在乎表演的艺术效果。
“丢不掉”的背后,其实是扭曲的“课堂观”。处处都有价值判断,当价值判断出了问题,我们的行为便走向了偏差。
时至今日,我渐渐丢掉了“舞台”思想,我理想的课堂,是真实对话,是师生交往,是自由抒发,是自然生成。我真诚地渴望听到每个学生不同的声音,我把捍卫他们发言的权利看得至为重要。我甚至不允许自己把课备得过细,就好像一个农人不愿把植株种得太密,我要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留给自己,和他们互相照耀、彼此生长。
课如人生。其实,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能客观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丢不掉”,慢慢参透“丢不掉”背后自己真正需要“丢”的是什么,明白自己绝对不该“丢”的又是什么……这个过程,实在艰难,却也美好。
回头来说她,年轻的她。说真的,我
又一次被这位年轻老师打动。她如此善于联系,善于反思,一针见血,一语双关,尤其她剖析自己课堂问题的那种自觉和准确,真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好苗子!我嘱咐她及时捕捉思想火花,尽快形成一则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抓住“丢下”这个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动作,反思它深蕴着的教育真谛。
多么妙啊,“丢下”,“丢不下”,这个有意思、可深究的好话题!灵气的她,一定会在反刍思考中收获结结实实的成长!这些,比一节公开课带给她的要多得多……
【场景3】
等待了几天之后,这个老师发来的随笔却让我大跌眼镜。只见她用非常工整的三句话,提出了三个“放”的观点,什么“放低教师的姿态,放权课堂的舞台”“放空既有的设计,放开预设的束缚”“放平教师的心态,放弃所谓的亮点”,完全是一副四平八稳的阵仗。我在字里行间寻觅着那抹课堂上真实的亮色,却迷失在她貌似无懈可击却空洞无物的观点阐述里。
我忍不住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她坦言,因为4月份市里有案例评选,所以就想写得正式一点。
正式一点?
我继续问:“这篇文章写的是你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吗?课堂上最最触动你的究竟是什么?写出内心,才是写的全部意义!”
“一想到评选,就想往形式上靠。好久不习惯用文字好好说话、真实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她回复我。不知怎的,我的眼前浮现出课堂上那个小男孩面红耳赤的模样。此刻,那张脸和这篇毫无灵气的文字混合在一起,成了模糊的一片……
灵气过人的她,真率善思的她,和文字呈现出的她,竟然判若两人。我为之心痛,也深为纳罕。
过了好一会,我忽然想到,上级总是评选论文、案例,好像极少有评选随笔的。会不会是她受此影响,觉得随笔没分量,没用场,所以犯不着去写?对“正式”的追求,大抵是出于对“证书”的追求。我不能反对“证书”,毕竟现在各级各类评选、考核,没它不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难处。但我还是难免要感到遗憾,親爱的老师,灵气的你,“丢”掉一点“平庸”,“丢”下一份世俗,会有不一样的境界!
让我久久难以平静的,还有这一句:“好久不习惯用文字好好说话、真实说话了。”丢了“好好说话”“真实写作”的习惯,剩下的诉诸笔尖的,又是些什么呢?唉,我不敢往更深更远处想了。
第二天,她就按照我说的,发来了一篇“随笔”。这一次,言之有物了,感想真挚了,文字朴素了,我读得懂了,心里也踏实了。
但奇怪的是,读着读着,我心底里竟冒出了一点“丢不下”的抱歉感,要知道,她是为了我,才加班加点写下了一篇没法参赛的随笔,唉……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