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强迫,无压力 找到孩子的“兴趣”是第一课
兴趣是孩子走进博物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这一两年,大家去博物馆的频率变高了。“大英展”风靡了北京和上海,《千里江山图》引发了“故宫跑”。尤其是《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电视节目大火,勾起了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自然有了探访它们的意愿。对大人来说是这样,对孩子更是如此。只是大人的兴趣有时更功利些、目的性更强,而孩子的兴趣更单纯些。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和我分享了她成功把孩子“引”进博物馆的故事。孩子爱看小公主苏菲亚的动画片,里面有中国皇帝和公主的造型,她就和孩子爸爸通过人物的衣着,去找到人物所在的朝代。在找到这个朝代后,继续“找关联”:从朝代找到知名人物,从人物找到历史故事,从故事找到博物馆文物。下一步,自然就是在博物馆展厅里和它们“见面”了。
强硬地让孩子接触博物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妨跟着他的兴趣走:孩子正在学乐器,那就去国家博物馆找找古代乐器;孩子喜欢飞机坦克,那就去军事博物馆看看“真家伙”;孩子爱写书法,那就去碑林博物馆或者石刻艺术馆;倘若孩子是个“小吃货”,甚至有全聚德烤鸭博物馆等着他去探索。
找伙伴、玩寻宝游戏…… 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你可能也想过,为什么电子游戏能让孩子废寝忘食?哪怕一直输,为什么还是爱玩?当然,并不是“失败”吸引了孩子,而是在游戏中,孩子的付出和努力能得到及时反馈和体现。比如上次打了800分,这次打了1200分,虽然还是没有过关,但看到了自己的进步。
游戏的一大特点就是及时反馈,给孩子成就感。博物馆中的文物不会讲话,如何帮孩子找到成就感呢?我身边许多父母给出了他们的宝贵经验。
1.根据展品,嫁接已有认知。已有认知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二是生活。比如,当语文课本中教授“模范”二字时,不少的博物馆展厅里都有青铜铸造所用“模范”的文物,什么是“模”,什么是“范”,在博物馆里即可眼见为实。认知嫁接的过程其实也是很好的思维过程,可以纵向延伸下去,也可以横向发散开来。
2.游戏化学习,让孩子成为主导。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展览的情况,设计简单的游戏化学习方式,并融入合理的激励手段。有家长是这样做的:在展厅入口拿到展览的宣传册页,和孩子先把上面的重点文物熟悉一遍,然后进展厅有目的地去寻找,这种类似“寻宝”的设计其实也是最简单的游戏化学习。
3.创造机会,让孩子说出来。如果说前两种方法的成就感更多地是来自自我,那成就感也可以来自他人。鼓励孩子和朋友们在博物馆结伴学习,给每个孩子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把提前搜集的资料、现场看到的信息等等分享给其他的伙伴。分享和展示的过程就能让孩子收获成就感。
此外,当我们在激励孩子进入博物馆专注学习的时候,一是方式要合理,不建议用“延长玩游戏的时间”等等作为激励条件;二是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激励,而不是对结果进行激励。有时候答案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真看真听了,是否真的动脑筋思考了,是否真的说出来了。
收获在未来 给孩子的成长时间
博物馆里的学习成效,尤其是历史、艺术类的展览,通常不是立竿见影的。这种学习既可以是零星碎片的,也可以是成线成面的,但都会在孩子生命的不同阶段体现出来。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给我分享了她和自己孩子的故事:“我家女儿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和我一起看各种展览,那时候她坐在小推车上,我只告诉她进去的时候不准吵闹,她也会很好奇地看来看去,但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她特别小的时候,我带她进出展览的时间很短,以免她生烦。她一岁半时走進首博看了潘玉良画展,当时我们在画展上停留了一个小时,重点看了一幅静物画。半年后,我们路过首都博物馆,她说她来这里‘看过花’,那瓶花和我家一瓶花有相似点。”
虽然给孩子们在博物馆讲历史这么多年,但我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更多的先是了解一个一个的小点,后来发现当这些点多了起来之后,它们之间自然能产生奇妙的关联。还记得自己讲的第一个展览《大唐丰韵:唐代社会生活展》,当时为了解唐代官员衣服的颜色,我读了不少书和文章,这些内容在后来的讲解中也都会用到。一个展览,容纳的是如此之多,展示的世界是如此之大,那我们又着急些什么呢?
父母不要懒 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导”的工作得做在前面。有的妈妈会提前阅读推荐书籍,提前为自己一年级的孩子整理出知识点,然后把古诗词、成语故事、动画片和这些内容进行关联;有的妈妈在和孩子参加过《美在新时代》的书画展课程后,会拍下所有展品照片做成图文记录,继续和孩子回顾;有的父母和孩子在去西安游学之前,会一起先看完《新丝绸之路》《何家村遗宝》等纪录片,再带着这些知识去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希望最好的状态就是:各位爸爸妈妈都能成长起来,承担起引导孩子去博物馆的责任。
(摘自《中华家教》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