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永远是“别人家”的某一位。
这位“神秘人”既可以是刁霞的工具:你看,别人家的小孩考试永远考第一,又乖又孝顺;别人家的老公多金又潇洒,帅气却专情;别人家的父母体贴又开明,年轻又有趣。也可以成为怂恿人的精神力量:眼瞅着这教师节、中秋节,双节结伴踏歌而来,送不送礼呢,送什么礼呢?会不会太市井呢?矛盾着矛盾着,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过节了,给您准备了一点小礼物!”猛一拍脑门——别人都给你送了,你为啥不给别人家送?
这最近的两个节,节日气氛没见多少,送礼气氛却相当浓厚。在教师节前一周,某大型超市被媒体曝出怂恿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丑闻。因为其公然在超市入口处的标签上呼吁道:“教师节到了,别忘记送XX卡给你的老师!”嘿,大惊小怪了吧,这有什么呢?无非就是太过直白了一点。看看其他广告商,人家就写4个字:“感恩你我”,管他教师节还是中秋节,通通可拿来做广告软文,就4个字,多有文化。
临近中秋的那两天就更恐怖了。为了规避“月饼税”,公司调侃地发给员工一张“甩饼票”,众人便纷纷涌至市内各大酒店、蛋糕店排起长龙领“甩饼”。如果这些月饼是自家吃,那估计至少可抵1人份半年的早餐,但其实,这些“甩饼”都是“别人家”的。多少人手里的月饼袋还没提热,就风风火火地将其热情转送了。“过节了,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几番推脱不过,客气收下。“老婆,别人都给我们送礼了,我们是不是也要给那谁谁谁送?”“对的嘛,这不现成儿的吗,你马上跑一趟,给那谁谁谁送去吧。”这盒蹉跎的“甩饼”哟,还来不及在好人家中过个夜,赏个月,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最讽刺的结局是一阵辗转蹉跎,绕了一大圈后从某个“别人家”又回到最初主人的手里,还真有点实验电影的趣味。
其实过节送礼并非就是市井,它曾经是让人直起幸福鸡皮疙瘩的“真情催泪弹”。我还记得小时候过教师节,几个班干部很早就在课间时间向同学们做“动员讲话”,几十人一起密谋送礼活动。9月10日当天,老师们无一例外都被满满一桌子的手工卡片活生生逼出了眼泪,梨花带雨地上了一天课。我还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那时哪有现在这么多华而不实的“甩饼”?都是5块钱一大包,硬皮儿上撒芝麻,里面夹着糖心的薄月饼。爷爷奶奶,爹妈舅嫂,孙儿孙女儿,一家人围在一起就着开水,啃着月饼,倒也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都怪那“别人家”,没事儿捣什么乱!孩子亲手做的卡片就有那么不好?非得给老师递什么XX购物卡——庸俗!中秋节不回家给自家爹妈做顿家宴,非得提着几盒“甩饼”四处“孝敬”别人爹妈——算啥?
我说,那别人家的谁,你知错了么?我没有购物卡和“甩饼”能送给你,我只有一句话,不耗成本却掏心掏肺:“节日快乐,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中秋节这天,别为‘别人家’操心了,多爱爱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吧。”
这位“神秘人”既可以是刁霞的工具:你看,别人家的小孩考试永远考第一,又乖又孝顺;别人家的老公多金又潇洒,帅气却专情;别人家的父母体贴又开明,年轻又有趣。也可以成为怂恿人的精神力量:眼瞅着这教师节、中秋节,双节结伴踏歌而来,送不送礼呢,送什么礼呢?会不会太市井呢?矛盾着矛盾着,一阵电话铃声响起:“过节了,给您准备了一点小礼物!”猛一拍脑门——别人都给你送了,你为啥不给别人家送?
这最近的两个节,节日气氛没见多少,送礼气氛却相当浓厚。在教师节前一周,某大型超市被媒体曝出怂恿学生向老师送礼的丑闻。因为其公然在超市入口处的标签上呼吁道:“教师节到了,别忘记送XX卡给你的老师!”嘿,大惊小怪了吧,这有什么呢?无非就是太过直白了一点。看看其他广告商,人家就写4个字:“感恩你我”,管他教师节还是中秋节,通通可拿来做广告软文,就4个字,多有文化。
临近中秋的那两天就更恐怖了。为了规避“月饼税”,公司调侃地发给员工一张“甩饼票”,众人便纷纷涌至市内各大酒店、蛋糕店排起长龙领“甩饼”。如果这些月饼是自家吃,那估计至少可抵1人份半年的早餐,但其实,这些“甩饼”都是“别人家”的。多少人手里的月饼袋还没提热,就风风火火地将其热情转送了。“过节了,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几番推脱不过,客气收下。“老婆,别人都给我们送礼了,我们是不是也要给那谁谁谁送?”“对的嘛,这不现成儿的吗,你马上跑一趟,给那谁谁谁送去吧。”这盒蹉跎的“甩饼”哟,还来不及在好人家中过个夜,赏个月,又马不停蹄地上路了。最讽刺的结局是一阵辗转蹉跎,绕了一大圈后从某个“别人家”又回到最初主人的手里,还真有点实验电影的趣味。
其实过节送礼并非就是市井,它曾经是让人直起幸福鸡皮疙瘩的“真情催泪弹”。我还记得小时候过教师节,几个班干部很早就在课间时间向同学们做“动员讲话”,几十人一起密谋送礼活动。9月10日当天,老师们无一例外都被满满一桌子的手工卡片活生生逼出了眼泪,梨花带雨地上了一天课。我还记得小时候过中秋节,那时哪有现在这么多华而不实的“甩饼”?都是5块钱一大包,硬皮儿上撒芝麻,里面夹着糖心的薄月饼。爷爷奶奶,爹妈舅嫂,孙儿孙女儿,一家人围在一起就着开水,啃着月饼,倒也团团圆圆,开开心心。
都怪那“别人家”,没事儿捣什么乱!孩子亲手做的卡片就有那么不好?非得给老师递什么XX购物卡——庸俗!中秋节不回家给自家爹妈做顿家宴,非得提着几盒“甩饼”四处“孝敬”别人爹妈——算啥?
我说,那别人家的谁,你知错了么?我没有购物卡和“甩饼”能送给你,我只有一句话,不耗成本却掏心掏肺:“节日快乐,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在中秋节这天,别为‘别人家’操心了,多爱爱你自己,和你的家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