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矿井工作面实现正规作业,一定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必须确保安全生产;注意地质构造及煤层顶板岩性变化,有效进行处理;解决工作面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工作面生产管理中,重视矿压显现普遍规律、特殊规律。
[关键词]矿井工作面 正规作业 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017-01
由于回采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复杂,使得煤层走向、倾斜、煤厚、工作面长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工作面煤壁、支架和输送机形不成沿煤层正倾斜的三条直线,采高参差不齐,采场压力不均衡,而且,工作面推进中常遇断层、褶曲,生容易出现间断,产量不稳定,不具备开展正规循环作业的条件,但采煤方法及作业是正规的,即在安全上能满足规程的有关规定,这样的工作面叫正规作业工作面。
本文主要阐述正规作业工作面实现正规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1、一定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必须确保安全生产。
正规作业方式主要表现在工作面必须维护畅通无阻的上下安全出口,与煤层走向在较大地段有变化时,可不勉强维持工作面全长成一直线,但在走向变化地段沿煤层正倾斜方向,煤壁、支柱、输送机要达到三直,且采空区顶板垮落完全并能及时充满。尽管工作面可能形成折线,但仍能保证采场安全生产。正规作业方式的另一个表现是煤厚变化大、变化部位多,不能实现分层开采时,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合理采高。在煤厚局部高于3m时,要规定采高2.8m,留底煤,不得留顶煤,确保铺平输送机和支架稳定性。若工作面范围内多数部位确定采高为2.8m并选用液压支柱,则要均匀布置密集支柱,并以戗柱或戗棚力旧虽放顶线处的支护,防止放顶时推倒支柱发生冒顶。同时,控顶距不超过5排柱,采用见五回一的控顶方式。
采掘班组一定要根据本矿制定的正规作业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标准检查验收,以满足正规作业的工程质量要求,并纳入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作为班组评比、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
2、注意地质构造及煤层顶板岩性变化,有效进行处理。班组管理人员,除要熟悉本工作面地质资料外,更要注意观察生产条件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还要善于组织劳动力的合理搭配,关键或条件困难的地段,要派有经验的工人进行专门处理。例如,遇有沿煤层倾斜的大节理面或错顶并有淋水时,为避免顶板局部顺节理面或错顶面产生滑动,形成冒顶事故,要派有经验的老工程师老工人,加强支护,要横托节理面或在错顶两侧用丛柱加强。老顶来压前,必须加固好采场支架,避免来压时摧垮采场。
3、解决工作面潜在的安全隐患。由于井下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要求班组长,除经常学习规程及有关补充修改措施,熟悉各种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和避灾路线外,对工作面条件的恶化征兆和隐患还要有充分估计,要组织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技术人员、班组长组成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及时研究并解决工作面潜在的安全隐患。
4、在工作面生产管理中,重视矿压显现普遍规律,同时,对特殊规律也不可忽视。这是开采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或边残区工作面的一个特点。
例如:集团公司某矿一工作面老顶来压规律及其预报均显示,在工作面走向中部的斜交断层以里,都是工作面每推进20m来压一次。在工作面搬移到斜交断层外开采,需要在斜切眼下头进行割角采煤,使工作面逐渐加长到25m时,由于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有几条落差0.5m~1.0m的小断层,使煤层及顶底板遭到连续破坏,导致悬顶面积在200m2以上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垮面。检查结果表明,事故的出现是由于工作面落煤后在空顶区频繁替换支柱,支柱的工作状态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这是尚未健全支柱的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导致的。测量工作面时发现沿走向推进20m垮落矸石中有基本顶白色砂岩垮落,这表明基本顶由于受断层的自然破坏,顶板增长了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化,造成基本顶提前活动,表明断层破坏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支护方式不够有力,也是出现这一特殊现象的重要原因。
以上实例充分表明,在开采复杂地质煤层工作面(高瓦斯、瓦斯突出矿井除外)时,在井下生产管理上的突出重点是对顶板的控制,一定要重视对矿压显现与控制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以确保生产安全。
对于边残区的局部可采块段工作面,只要能维护上下安全出口(包括用煤垛掩护出口)、煤厚2.6m以下,矿压较容易控制时,就可按不规则的短壁工作面要求进行正规作业采煤。
参考文献
[1] 程功林、汪佑武:煤矿开采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2.
[2] 郭奉贤:采矿生产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11.
[3] 郭奉賢、席振修:煤矿开采与掘进,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0.
[关键词]矿井工作面 正规作业 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017-01
由于回采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复杂,使得煤层走向、倾斜、煤厚、工作面长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工作面煤壁、支架和输送机形不成沿煤层正倾斜的三条直线,采高参差不齐,采场压力不均衡,而且,工作面推进中常遇断层、褶曲,生容易出现间断,产量不稳定,不具备开展正规循环作业的条件,但采煤方法及作业是正规的,即在安全上能满足规程的有关规定,这样的工作面叫正规作业工作面。
本文主要阐述正规作业工作面实现正规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1、一定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必须确保安全生产。
正规作业方式主要表现在工作面必须维护畅通无阻的上下安全出口,与煤层走向在较大地段有变化时,可不勉强维持工作面全长成一直线,但在走向变化地段沿煤层正倾斜方向,煤壁、支柱、输送机要达到三直,且采空区顶板垮落完全并能及时充满。尽管工作面可能形成折线,但仍能保证采场安全生产。正规作业方式的另一个表现是煤厚变化大、变化部位多,不能实现分层开采时,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合理采高。在煤厚局部高于3m时,要规定采高2.8m,留底煤,不得留顶煤,确保铺平输送机和支架稳定性。若工作面范围内多数部位确定采高为2.8m并选用液压支柱,则要均匀布置密集支柱,并以戗柱或戗棚力旧虽放顶线处的支护,防止放顶时推倒支柱发生冒顶。同时,控顶距不超过5排柱,采用见五回一的控顶方式。
采掘班组一定要根据本矿制定的正规作业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标准检查验收,以满足正规作业的工程质量要求,并纳入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作为班组评比、奖金发放的重要依据。
2、注意地质构造及煤层顶板岩性变化,有效进行处理。班组管理人员,除要熟悉本工作面地质资料外,更要注意观察生产条件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地质构造及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还要善于组织劳动力的合理搭配,关键或条件困难的地段,要派有经验的工人进行专门处理。例如,遇有沿煤层倾斜的大节理面或错顶并有淋水时,为避免顶板局部顺节理面或错顶面产生滑动,形成冒顶事故,要派有经验的老工程师老工人,加强支护,要横托节理面或在错顶两侧用丛柱加强。老顶来压前,必须加固好采场支架,避免来压时摧垮采场。
3、解决工作面潜在的安全隐患。由于井下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要求班组长,除经常学习规程及有关补充修改措施,熟悉各种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和避灾路线外,对工作面条件的恶化征兆和隐患还要有充分估计,要组织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技术人员、班组长组成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及时研究并解决工作面潜在的安全隐患。
4、在工作面生产管理中,重视矿压显现普遍规律,同时,对特殊规律也不可忽视。这是开采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或边残区工作面的一个特点。
例如:集团公司某矿一工作面老顶来压规律及其预报均显示,在工作面走向中部的斜交断层以里,都是工作面每推进20m来压一次。在工作面搬移到斜交断层外开采,需要在斜切眼下头进行割角采煤,使工作面逐渐加长到25m时,由于工作面沿倾斜方向有几条落差0.5m~1.0m的小断层,使煤层及顶底板遭到连续破坏,导致悬顶面积在200m2以上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垮面。检查结果表明,事故的出现是由于工作面落煤后在空顶区频繁替换支柱,支柱的工作状态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这是尚未健全支柱的使用、维修、保养制度导致的。测量工作面时发现沿走向推进20m垮落矸石中有基本顶白色砂岩垮落,这表明基本顶由于受断层的自然破坏,顶板增长了由弹性变形向塑性变形的转化,造成基本顶提前活动,表明断层破坏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支护方式不够有力,也是出现这一特殊现象的重要原因。
以上实例充分表明,在开采复杂地质煤层工作面(高瓦斯、瓦斯突出矿井除外)时,在井下生产管理上的突出重点是对顶板的控制,一定要重视对矿压显现与控制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以确保生产安全。
对于边残区的局部可采块段工作面,只要能维护上下安全出口(包括用煤垛掩护出口)、煤厚2.6m以下,矿压较容易控制时,就可按不规则的短壁工作面要求进行正规作业采煤。
参考文献
[1] 程功林、汪佑武:煤矿开采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2.
[2] 郭奉贤:采矿生产技术,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11.
[3] 郭奉賢、席振修:煤矿开采与掘进,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