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性预期理论对我国经济调控的启示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200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世纪末,在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批判中理性预期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它的理论着重从宏观上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本文对理性预期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该理论对我国目前的经济调控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理性预期货币政策
  
  一、理性预期理论概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陷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快速增加和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流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发生了危机,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经济理论在停滞膨胀的经济状况下,并没有得到期望的经济效果。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理性预期学派产生发展起来,该学派以理性预期的概念改造宏观经济学,以预期问题为突破口,全盘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而该学派理论上逻辑严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因而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该学派理论上的逻辑严谨,又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理论影响迅速扩大,从而为西方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理性预期理论的典型代表理论是货币周期论,以及在该理论上建立的实际货币周期论、财政政策分析和政府决策行为分析等新的理论。
  二、理性预期理论的基本假设
  理论预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现象不过是许多个人经济活动的总和,而宏观经济学中一切涉及人的行为的假定应该有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确定的微观经济行为者是理性人的假定相矛盾,理性预期理论的宗旨是建立与微观经济学一致的宏观经济学。为此,理性预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提出了三个分析的基本假设:理性预期假设;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自然率假设。
  1.理性预期假设。理性预期是在长期动态分析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以完全的、相同的信息为基础,他们能对未来作出准确的预期,做出合乎理性的经济决策,即他们能对未来做出理性预期。
  2.彻底的货币中性假设。货币中性假说是指经济总产量和就业的实际水平和自然水平,与包括相应地对商业周期发展作出反映的货币和财政活动无关。
  3.自然率假设。自然率假说的要点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有其内在的动态平衡,外界力量能暂时打破这种平衡,但不能根本改变它,政府应该顺应这种动态平衡。
  三、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政府应制定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定,消除政策规则的任意变动性。理性预期学派坚持古典经济学的信条,认为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繁荣,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因为“市场比任何模型都聪明”,它始终是使各种生产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充分就业的有效机制。理性预期学派坚持认为,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因此如卢卡斯所说,“我们需要的是稳定的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政府干预越少,经济效率也就越高。
  二是政府政策目标必须注意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的决策不能对一国经济的产量、就业和其他实际变量产生影响,但可以对一般物价水平等名义变量产生具有规则性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把最理想的一般物价水平作为唯一的政策目标。
  四、理性预期理论及对我国经济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考虑并正确引导微观主体的理性预期。 目前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正日益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理性预期,考虑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在一些方面减少了行政干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众的理性预期又是不断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一个前提条件。中央银行要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要准确地公布通货膨胀指标和失业率,利用信息优势,通过舆论导向,准确披露决策相关信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引导经济主体的预期,正确引导公众预期,让公众及时了解这种政策目标的变化,增强其信心。
  2.应充分认识到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局限性。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是有限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是诸如结构调整、制度转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单纯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很难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公众对此是很清楚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难以得到公众的响应。可以说,货币政策不是调控经济的万能手段,不仅仅因为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本身需要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支持,更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局限性。
  3.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以期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原则是为了使微观经济个体顺利地从事经济活动,充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政策要想得到各种经济成员的积极配合,使各项经济政策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必须取信于民,避免朝令夕改。因此政府的政策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符合经济活动当事者的预期规律,可以使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从根本上摆脱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对其造成不良后果的担忧,从而无需寻求应变之策,而尽力去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行为的最优化。
  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理性预期并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经济政策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能力日益增强,政府部门必须转换思路,注意把握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层面理性预期的结合点,谋求经济政策、经济主体的预期与行为及经济运行三者的和谐与稳定,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快速而有高质量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生:理性预期学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王伟: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一位年仅24岁的女患者在脊柱外科专家门诊就诊时说:“医生,我的后背经常特别酸痛、僵硬,就像驮着块钢板一样。”她的职业是做媒体广告。每天要在电脑前待上十几个小时,就连看病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学校对同学们的教育不只是注重学科知识的讲解,关注文化课教育的同时也逐渐注重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培养与锻炼。而初中体育课程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要在教育中引起高度重视,提升初中生的自主参与性,进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文章详细探讨了初中体育教育中提高初中生主动参与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体育;初中生;主动参与;对策分析]  体育教学中,有些家长及学生觉得学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房产需求愈来愈大,从而也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也给建筑业带来一系列革新的要求,文章总结了工程总承包公司的相关管理模式,坚持并维护总承施工的管理原则,从业主和市政两方面入手,充分考虑业主意见和避免扰民纠纷等问题,希望施工总承包管理在发展上能不断适应现代化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关键词:国民经济;管理模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
摘 要:学习倦怠逐步成为高等学校中的学生一种普遍现象,学习倦怠水平因学生性别、年级、专业等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文章以土木工程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并进行了土木工程类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大学生对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大学生的培养现状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