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梅兰芳》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753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作品《梅兰芳》创作于2004年,是剧作家刘鹏春和作曲家吴小平为了纪念梅兰芳诞辰110周年而联合创作的一首描人物的民族声乐作品。歌词概括了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艺术人生,不仅生动地展现出他一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对民族和国家的强烈责任感,还形象地描绘了他让人为之动容的艺术境界。
  本文通过赏析声乐作品《梅兰芳》,探究梅兰芳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的一生,分析他的“千种风情”“梅兰似雪、梅兰似铁”等特点。在赏析歌曲《梅兰芳》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从中体会到梅兰芳对传统女性的人文关怀,还可以深化对其艺术追求和人格品质的认识。伴随着悠远、低沉的歌曲,人们在回忆中寻找梅兰芳的点点滴滴,不断认识他对美、艺术和京剧本身的追求,进而学习梅兰芳德艺双馨的崇高艺德、蓄须明志的爱国情怀和不卑不亢的民族精神,弘扬梅兰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一、歌词是歌曲形象塑造的基础
  (一)千种风情集为一身
  “千种风情集为一身”,如此描写梅兰芳毫不过分,其塑造过的女性角色多不胜数。这一句话在《梅兰芳》中用京剧的唱法表现出来,注重每个字的咬字发音,要求做到字正腔圆。同时,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身”采取了更为巧妙的处理方式,运用前倚音来发声,听起来更为活泼生动。从虞姬到杨玉环,从穆桂英到孙尚香,从林黛玉到王宝钏,甚至潘金莲或窦娥、苏三,梅兰芳无疑将千百种女性角色完美演绎出来。在京剧表演中,旦角分为青衣、花旦、武旦等,一般的旦角只精通其中一种,即便是名家也少有精通两种以上的。但是梅兰芳在旦角上可谓大小通吃,无论是端庄典雅的青衣,或是天真灿烂的花旦,甚至舞刀弄枪的武旦,都可以演绎到入木三分。不同的旦角代表着各类女性角色,在三十余年的演绎生涯中,梅兰芳先生几乎扮演过所有旦角。所塑造的女性角色多达数十人,其中以主角正旦为主。梅兰芳扮演的旦角性格也是多种多样,有《穆柯寨》中的巾帼英雄穆桂英,有《贵妃醉酒》里妖娆迷人的杨玉环,有《彩楼配》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甚至还有《六五花洞》里心狠手辣的潘金莲。千种风情集为一身可谓高度概括梅兰芳的演绎生涯,不仅让人们回忆起他演绎的众多經典角色,更让人们直接感受到他独一无二的艺术造诣。
  (二)“崇公道”与“苏三”
  “半是崇公道,半是苏三”,崇公道和苏三是梅兰芳在《苏三起解》中的角色,令听众想起两者在伸冤道路上的种种遭遇。而梅兰芳的艺术之路不也是如此坎坷吗?三十余年的创作演出,这其中的辛酸苦辣旁人难以体会。梅兰芳自小双眼近视,上台表演唱念做打虽然面面俱到,但是眼睛始终无神。为此,他不得不天天早起训练鸽子,每天观察鸽子吃食飞行的情况,通过鸽子来不断磨练眼睛的灵活度。迢迢求索路自押自解,崇公道身为长解官,在押苏三的道路上一直孤独前行。这与梅兰芳的艺术之路十分相似,他在创作时装戏剧时,同样独自一人承受舆论的压力。虽然梅兰芳戏剧艺术之路充满坎坷,但是他依旧像那戏中坚忍不拔的苏三,像那乐观开朗的崇公道,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三)“梅兰似雪,梅兰似铁”
  “梅兰似雪,梅兰似铁,一颗丹心燃烽火。”在歌曲《梅兰芳》中,这句话的处理方式十分恰当,虽然是一字一字慢慢唱出,但此时的旋律层层激进,令听众感受到梅兰芳的英雄豪迈气概。梅兰芳的性格如同他戏中的女性角色,如白雪般冰清玉洁,同样也如钢铁般坚硬,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步。九一八事变之后,在北京的梅兰芳知道东三省被占领后,他联合众多曲艺界名家,以靖康之难为历史背景创作了抗日戏剧《抗金兵》。这部剧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抗击日寇的决心。1938年在上海居住的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并且举家搬迁到上海。三年之后上海沦陷,梅兰芳便开始蓄须明志,从此不再登台演出。梅兰芳蓄须明志抗击日本的事迹,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激发了人们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直至日本宣布投降后,梅兰芳才剃掉胡须,宣布重新回归舞台。梅兰芳在戏中的角色如白雪般忠贞玉洁,在现实生活中性格也如钢铁,不乏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
  二、旋律是歌曲形象塑造的升华
  作曲家吴小平在创作歌曲《梅兰芳》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除了加入了现代作曲技术手法外,还将传统的京剧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合渗透到作品中,使整部作品听起来既具有现代气息,又有传统戏曲的韵味美。
  (一)曲式结构分析
  全曲分别由引子—慢板—中板—快板四个结构部分组成,歌曲听上去极富韵律美。在乐曲中,作者运用了颤音、波音和滑音等装饰音来达到这种表现效果。如引子部分,作者先给听众营造了一种寂寥、悠远和空阔的意境,让人不由自主地被这样的音乐氛围带入沉思,陷入追忆和想象,眼前仿佛浮现出了梅兰芳跌宕起伏的一生,让人感慨万端;而慢板部分的音乐让人感觉细腻柔情,乐段环环相扣,似乎有人在喁喁私语,眼前缓缓浮现出青衣扮相的先生那独特的、吸人眼球和扣人心弦的魅力神韵;块板部分的乐曲,作者则运用了京剧紧拉慢唱的表现手法,时快时慢,时松时紧,可以说是将音乐的内在张力体现得淋漓尽致,气势强劲而又柔情万端,紧紧抓住了听者的耳朵和心灵。随着乐曲的起伏,听者心潮澎湃,既品味到了梅兰芳刚烈的气魄,又体味到他那不俗而又高洁的操守。而所有这些,从不同程度上也都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
  (二)作品作曲风格的分析
  《梅兰芳》这部作品由两个对比性的乐段构成,属于复段式曲式结构,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京剧的曲调和板式,在整个乐曲中都贯穿京剧中常见的曲调西皮和二黄。例如,开头巧用京剧《贵妃醉酒》的腔调开场,让听者明了和欣赏了作者巧妙独特的创作思路。
  A段运用了京剧传统旋律的穿做方法,出现了多处大跳。人们从谱中能够看出:从高音2到中音3、高音3开始到中音6、中音5到高音3,中音5到高音4的音程都是幅度很大的跳进,并且这个片段的节奏也保留了京剧音乐变化不定的特点。
  从这首歌曲的创作思路看,歌曲的第一部运用的是二黄的板式,二黄的节奏与唱腔,比较适合表现沉思、忧伤感叹的情绪,这也非常符合当时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这样的布局既符合这首作品首段叙述的特点,也和歌词创作意图非常吻合。
  结合谱例可以发现,歌曲的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和后一句“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形成自答,从而引出了两段重复的旋律。虽然旋律一样,但是歌词是不同的,并且那种怀念的感情又进一步加深,随后再引出后面的一段旋律,把最后的部分推向了高潮。
  B段是整首作品的高潮部分,在这一部分的旋律中作曲家运用了京剧唱腔里面西皮的板式,因为复段式曲式在第二段的情绪上,通常要求更加热情、更加奔放,京剧里面西皮的板式恰恰就具有这个特点。所以,这一段热情奔放的旋律把梅兰芳大师“兰也似雪,兰也似铁”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作品巧妙地融入了时代民族音乐特点
  歌曲《梅兰芳》的音域跨度非常大,前面半段一咏三叹,具有传统京剧细腻的韵味,后半段却非常有张力。这首声乐作品的伴奏运用了西洋管弦乐队,彰显出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作品的前奏部分,京剧“二簧”与圆号的对答,营造出一种非常悠远的意境,表达出对梅兰芳大师的追忆;而歌曲在进入快板时,又运用了京剧中常用的“紧拉慢唱”的表现手法,运用了打击乐器大军鼓和梆子,在音响上营造了强烈的听觉冲击力,使乐曲更加气势磅礴和坚定激越,深刻形象地表现出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结语
  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梅兰芳先生在京剧的传承和发扬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其艺术造诣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将新元素融入现代戏剧。在赏析声乐作品《梅兰芳》时,人们从中能体会到梅兰芳对传统女性的人文关怀,从而深化对其艺术追求和人格品质的认识。
  (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当前我国的工业领域中,煤矿开采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煤矿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其开采和开发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社会发
通过对老鼠单个肝细胞内的钙离子振荡动力学的研究, 发现受外在环境噪声的影响, 由噪声诱导出的胞内钙离子会产生相干振荡, 并且在两个不同的噪声强度处会观察到我们称之为双重随机共振(Stochastic bi-resonance, SBR)的现象. 另外, 比较来自细胞体系内部环境的噪声发现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 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生命体系中钙离子信息复杂振荡现象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 最后我
期刊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a0.75Sr0.25Cr0.5Mn0.5O3(LSCM)并利用XRD,SEM以及电化学阻抗谱(EIS)分别对粉体及电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LSCM在C3H8-O2-N2混合气氛下能够保持很好的高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一、明确礼仪教育的具体定位  所谓礼仪,是社会生活中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和仪式,是人类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产生并积累起来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与人之间表示尊重的习惯行为。人是社会的人,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绝对不是单纯地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和引
期刊
国家科技体制的形成有两种原型.一是以1660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为代表的分散型模式.这种模式以社会团体化的科研机构为主导,科学家和各类科研机构高度分散在大学、企业和政
随着我区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能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已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一、我区企业用工现状  (一)用工工种  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目前最缺工的企業是山特产品加工业和服务行业,所需工种主要集中在销售、服务、技术型、普工等相对灵活型就业人员,尤其是技能人才相对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