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行业逐渐运用新技术并开始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国家重点行业之一。汽车制造行业焊接技术的质量关乎着整体车的性能,全面细致的了解汽车制造中的焊接技术,提升汽车制造技术。文章研究汽车制造技术中的焊接工艺,目的是提升该行业的经济效益。焊接是汽车车身装配的关键,质量直接关乎到汽车整体的性能,常见的焊接工艺及其特点需要不断地探索,才能积极采取措施将其更加完善化,促进汽车行业快速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措施
1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提升,整体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自然得到了提升。汽车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多年在世界保持第一。同时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汽车行业中主要包含了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而汽车车身焊接技术则是企业制造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当前阶段我国倡导持续发展,这也给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现阶段我国的汽车企业一定要重视起焊接技术的应用,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来进行调整,从而促使企业产业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进步。
2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特点分析
在使用汽车车身焊接技术的过程中,其具备生产性与效能性的特征,且车身结构与焊接技术等都趋于创新的发展形式,可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其处理,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
2.1车身焊接技术具备轻量化的特征,可以将先进材料与焊接技术应用在生产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
2.2在车型明确的过程中,焊接技术与设备等更新速度有所增加,可根据汽车车身的实际焊接要求,建立现代化的技术应用机制,提升焊接技术的应用效果。
2.3车身焊接技术具备可靠性的特征,能够通过自动化方式与技术对其处理,实现安全性的管理,提供多类型的车辆,利用柔性混合的焊接技术与工艺方式开展生产工作,不仅能够提升车身的质量,还可以增强焊装尺寸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3汽车车身主要焊接工艺方法
3.1产品拆分
产品的拆分是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的重点。产品拆分就是将汽车车身拆分为地板、门、顶盖和前、侧、后围等几个部分。一般来说,相同类型车身的分块是基本一致的。然而,在实际的焊接過程中,受到拆分形状以及大小等方面的影响,连接的顺序以及方法是千差外别的。所以,必须在科学拆分的基础上,结合拆分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提高连接方式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尽可能地提升焊接的质量,保证尺寸以及生产节拍的准确度和合理性。比如,在对汽车车身的顺序、形状以及大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之后,以整体观来对汽车车身进行科学的拆分。如下车身具体包括纵梁和地板;主车身具体包括轮罩以及侧围内板骨架;而侧围则除了包括A、B、C柱与门槛之外,还包括必不可少的侧围外板等。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需要实施整车合车,并对极易损坏的车门和引擎盖、后备厢盖进行装配,同时结合规格以及生产节拍方面的实际需求,完成各部分总成的深入拆解。
3.2凸焊工艺
凸焊工艺的关键就是重视螺母规格和板材厚度的选择,提高二者的匹配度。一般情况下,板材的厚度随着螺母规格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板材厚度逐渐增加的时候,所需的焊接参数也随之提高。如果板材厚度与螺母规格不相匹配,就会导致问题的发生。比如,当螺母规格较大,却选择厚度较小的板材的时候,既会导致板材过烧,又会增加螺母的负荷,同时由于板材的承受载荷的能力过小,致使失效状况的发生。反之,当螺母的规格较小,却与厚度过大的板材相互匹配的时候,为了达到焊透板材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参数,从而导致螺母过烧,出现变形以及损坏的现象。因此,在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螺母规格和板材厚度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实际状况,对二者进行选择和匹配。如M5规格的螺母与厚度为0.7毫米至1.2毫米的板材相匹配;M6规格的螺母与厚度为1.0毫米至1.5毫米的板材相匹配等。
3.3点焊工艺
在点焊工艺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工艺发挥真正的作用,首先就要加强零件板厚的管控。无论是板材厚度超出需要,还是出现搭接层数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又或是板材厚度过小,都会影响点焊的效果。前两者会对焊透造成阻碍,后者会提高焊点烧穿的概率。所以,必须在设计的时候,科学的管控零件厚度。假如零件单层板厚是0.7毫米至3.2毫米之间,那么就需要将焊板层数控制在四层以下。另外,还要确保搭接板厚度比维持在1:3之下,从而避免融合偏移现象的发生,保证焊接强度到达实际的需要。与此同时,重视搭边宽度以及焊点的确定也是点焊工艺设计的重中之重。这主要是由于搭边尺寸过小,不仅会导致板材金属化,而且会对焊接操作造成负面影响,降低车身的整体强度;反之,尺寸过大,不符合节约成本的目的,也会导致车身重量的增加。而焊点的确定,主要指的是焊点间距的确定。只有提高焊点间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实现提升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质量的目标。
3.4保护焊工艺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效果与保护焊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汽车下车身以及底盘零件中,保护焊的应用是较为频繁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车身的强度,保证汽车的质量。而气保焊工艺是一种通过二氧化碳,来充当保护气体,进而实现焊接目的焊接方法。在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应用过程中,主要由机器人进行气保焊的具体操作。因此,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工艺参数的设置,以及确保工装夹具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来促使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
4汽车车身焊接后质量检验措施
4.1焊点强度质量检测
焊后的检验主要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破坏性的检验对车身的影响较大,对焊点的要求较高,需要对检测的焊点进行严密的侦察,需要检测焊点状况,并对焊点进行破坏检测的方式的积极探索,选取适合的检测方法,才能减少对焊点的影响。
非破坏性检测能够发现焊接的缺陷,如如虚焊、弱焊等,该种模式的检测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每间隔一定时间,再安排余下的检测试验,及时发现焊接质量的不合格,并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及时发现的问题,对前序产品进行问题追溯。因此使得焊接技术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4.2焊点需要保证外观质量
焊点要在外观上保证美观性,一般焊点的外观主要的缺陷有:焊点扭曲、焊点压痕过深、烧穿、未焊透等。因此,针对该种情况,需要针对焊点在车身处的区域确定一定的标准,注重焊点外观质量等级,例如一般车身焊点外观等级分为3级,每一个级别需要限定允许存在的焊点外观缺陷的数量,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差别,质量监控及焊接的过程中,要求焊接人员要时刻关注此方面,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整改,积极地降低 NQST 的值,才能提升车身焊点综合质量。
结语
在汽车车身焊接工作中,企业需合理使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对其处理,积极引进新型材料与工艺技术,利用合理方式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管控体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提高车身焊接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江.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24):112-115
[2]张文金,陈启剑.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及其措施[J].科技传播.2014,12(24):102-105
[3]王晓华,崔志琴.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方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12(24):174-176
[4]李文忠,高保雷,邵丹.浅析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12(24):190-195
关键词:汽车车身;焊接工艺;措施
1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提升,整体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自然得到了提升。汽车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下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我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多年在世界保持第一。同时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汽车行业中主要包含了汽车制造和销售企业,而汽车车身焊接技术则是企业制造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近年来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当前阶段我国倡导持续发展,这也给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现阶段我国的汽车企业一定要重视起焊接技术的应用,要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来进行调整,从而促使企业产业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进步。
2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特点分析
在使用汽车车身焊接技术的过程中,其具备生产性与效能性的特征,且车身结构与焊接技术等都趋于创新的发展形式,可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其处理,创建多元化的管理机制。
2.1车身焊接技术具备轻量化的特征,可以将先进材料与焊接技术应用在生产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
2.2在车型明确的过程中,焊接技术与设备等更新速度有所增加,可根据汽车车身的实际焊接要求,建立现代化的技术应用机制,提升焊接技术的应用效果。
2.3车身焊接技术具备可靠性的特征,能够通过自动化方式与技术对其处理,实现安全性的管理,提供多类型的车辆,利用柔性混合的焊接技术与工艺方式开展生产工作,不仅能够提升车身的质量,还可以增强焊装尺寸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3汽车车身主要焊接工艺方法
3.1产品拆分
产品的拆分是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的重点。产品拆分就是将汽车车身拆分为地板、门、顶盖和前、侧、后围等几个部分。一般来说,相同类型车身的分块是基本一致的。然而,在实际的焊接過程中,受到拆分形状以及大小等方面的影响,连接的顺序以及方法是千差外别的。所以,必须在科学拆分的基础上,结合拆分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提高连接方式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从而尽可能地提升焊接的质量,保证尺寸以及生产节拍的准确度和合理性。比如,在对汽车车身的顺序、形状以及大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之后,以整体观来对汽车车身进行科学的拆分。如下车身具体包括纵梁和地板;主车身具体包括轮罩以及侧围内板骨架;而侧围则除了包括A、B、C柱与门槛之外,还包括必不可少的侧围外板等。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需要实施整车合车,并对极易损坏的车门和引擎盖、后备厢盖进行装配,同时结合规格以及生产节拍方面的实际需求,完成各部分总成的深入拆解。
3.2凸焊工艺
凸焊工艺的关键就是重视螺母规格和板材厚度的选择,提高二者的匹配度。一般情况下,板材的厚度随着螺母规格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板材厚度逐渐增加的时候,所需的焊接参数也随之提高。如果板材厚度与螺母规格不相匹配,就会导致问题的发生。比如,当螺母规格较大,却选择厚度较小的板材的时候,既会导致板材过烧,又会增加螺母的负荷,同时由于板材的承受载荷的能力过小,致使失效状况的发生。反之,当螺母的规格较小,却与厚度过大的板材相互匹配的时候,为了达到焊透板材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参数,从而导致螺母过烧,出现变形以及损坏的现象。因此,在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螺母规格和板材厚度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实际状况,对二者进行选择和匹配。如M5规格的螺母与厚度为0.7毫米至1.2毫米的板材相匹配;M6规格的螺母与厚度为1.0毫米至1.5毫米的板材相匹配等。
3.3点焊工艺
在点焊工艺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工艺发挥真正的作用,首先就要加强零件板厚的管控。无论是板材厚度超出需要,还是出现搭接层数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又或是板材厚度过小,都会影响点焊的效果。前两者会对焊透造成阻碍,后者会提高焊点烧穿的概率。所以,必须在设计的时候,科学的管控零件厚度。假如零件单层板厚是0.7毫米至3.2毫米之间,那么就需要将焊板层数控制在四层以下。另外,还要确保搭接板厚度比维持在1:3之下,从而避免融合偏移现象的发生,保证焊接强度到达实际的需要。与此同时,重视搭边宽度以及焊点的确定也是点焊工艺设计的重中之重。这主要是由于搭边尺寸过小,不仅会导致板材金属化,而且会对焊接操作造成负面影响,降低车身的整体强度;反之,尺寸过大,不符合节约成本的目的,也会导致车身重量的增加。而焊点的确定,主要指的是焊点间距的确定。只有提高焊点间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实现提升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质量的目标。
3.4保护焊工艺
汽车车身焊接工艺设计效果与保护焊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汽车下车身以及底盘零件中,保护焊的应用是较为频繁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车身的强度,保证汽车的质量。而气保焊工艺是一种通过二氧化碳,来充当保护气体,进而实现焊接目的焊接方法。在汽车车身焊接工艺的应用过程中,主要由机器人进行气保焊的具体操作。因此,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工艺参数的设置,以及确保工装夹具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来促使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
4汽车车身焊接后质量检验措施
4.1焊点强度质量检测
焊后的检验主要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破坏性的检验对车身的影响较大,对焊点的要求较高,需要对检测的焊点进行严密的侦察,需要检测焊点状况,并对焊点进行破坏检测的方式的积极探索,选取适合的检测方法,才能减少对焊点的影响。
非破坏性检测能够发现焊接的缺陷,如如虚焊、弱焊等,该种模式的检测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每间隔一定时间,再安排余下的检测试验,及时发现焊接质量的不合格,并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及时发现的问题,对前序产品进行问题追溯。因此使得焊接技术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4.2焊点需要保证外观质量
焊点要在外观上保证美观性,一般焊点的外观主要的缺陷有:焊点扭曲、焊点压痕过深、烧穿、未焊透等。因此,针对该种情况,需要针对焊点在车身处的区域确定一定的标准,注重焊点外观质量等级,例如一般车身焊点外观等级分为3级,每一个级别需要限定允许存在的焊点外观缺陷的数量,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差别,质量监控及焊接的过程中,要求焊接人员要时刻关注此方面,注重对产品质量的改进和整改,积极地降低 NQST 的值,才能提升车身焊点综合质量。
结语
在汽车车身焊接工作中,企业需合理使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对其处理,积极引进新型材料与工艺技术,利用合理方式实施工作,建立健全管控体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提高车身焊接技术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江.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2(24):112-115
[2]张文金,陈启剑.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及其措施[J].科技传播.2014,12(24):102-105
[3]王晓华,崔志琴.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方法[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1,12(24):174-176
[4]李文忠,高保雷,邵丹.浅析汽车车身的焊接工艺设计[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6,12(24):19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