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借鉴格尔茨的“文化-解释”逻辑,用实地考察方法书写了岜沙苗民的生态文化特质民族志。岜沙苗民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历史记忆进行主流文化的书写,所在社区的香樟亭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性建构事务。岜沙苗民的影视重现,体现他们从边缘走向主流的抗争和文化营销方式,使得都市人有了认识西南山区边缘人群的机会。
[关键词]岜沙苗民;生态文化特质;格尔茨;地方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C958;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2-0097-08
[作者简介]张祖群(1980―),男,湖北应城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与遗产旅游等研究。(北京 10007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遗产地铭刻时代痕迹与旅游发展研究”(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提升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及创新模式研究”(CGA12100)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文化多样性研究:逻辑、案例与政策”(2013D005019000005)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Clifford Geertz’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logic, with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paper describes ethnography of ecological culture trait of Bia sha people. Bia sha people, through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different eras and different themes, write mainstream culture, with Camphor pavilion, in fact, a kin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films to reproduce Bia sha people reflect their struggles and culture marketing from fringe to mainstream, which provides urbanites with the chance to know the marginal group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
Key words: Bia sha people; eco-cultural traits; Clifford Geertz; local knowledge
一、研究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实地考察方法
很早就在杂志上看到这么种富有感染力的介绍:在地球某个角落,生活在丛林中的一群人,用他们独特的行为和习俗演绎着对神灵的虔诚,对祖先的眷念,对生命的特殊理解。他们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族部落,大树的民族;他们过着大部分中国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生活,享受着都市人久违的清淡与宁静。这就是至今仍信仰着“人树同体”的贵州从江县岜沙苗寨,中国旅游景区中唯一一个看民土风情是看男人的地方。终于在2012年暑假,我们一行驱车到贵州黔东南从江县丙妹镇的岜沙(Bia sha)考察这一独具特色的苗族支系文化“活化石”。
(二)旅游的“真实性”建构
旅游展演不会影响游客对“真实性”的判定和理解,游客不依据“客观真实”,而是依据自己的想象、期待和东道主表演的认真程度来判定“真实性”。研究者是建构文化原真性的逻辑起点和发起人。学者和文化摄影者是岜沙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对目的地感兴趣的目标人群、游客和作为潜在游客的普通大众通过媒体传播的作品对“他者”文化的原真性有了初步认知。旅游局作为旅游主管部门,为游客提供和组织了“舞台化”的文化展示。游客对“原真性”的体验程度取决于游客类型及其不同标准体系,他们对“原真性”的差异化体验影响下一轮的原真性建构。①何瑛(2012)认为,岜沙苗寨的“真实性”是摄影师、学者、导演等合力营造的真实构建,遵循影像线索岜沙得以成名,大众传媒和地方政府推销这种形象给受众(游客)。游客们带着“先见之明”来到岜沙,在他们的游记或是攻略中强化对岜沙的已有印象。旅游开发的导游词、旅游景观设计、接待设施等方面都具体落实和体现了这种形象。②
(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杨军昌(2001)等认为,要建立和巩固岜沙村民对其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要在新的意识层面保护、传承其自身传统文化。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传统资源的知名度这一优势,嫁接旅游,使社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要交融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资源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协调社区内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③周坚、王建平(2010)结合岜沙苗寨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旅游开发(加强聚落保护、打造民生工程以及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是未来岜沙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④许鹤凡(2012)通过探究旅游地区文化发展的现状,从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种存在形式出发,考察岜沙苗寨传统文化的变迁与再表达的生计模式、建筑风格、衣着服饰、传统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观念、文化认同等八个层面,探讨了文化变迁演绎机制,认为传统文化变迁体现了文化设限的选择性、文化重构的双重性、文化变迁的差异性、文化主体的认同性四个基本特征,分析了政府、旅游公司、社区居民、游客四个旅游开发利益主体对传统文化再表达的影响机制。⑤
(四)思考切入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的“文化—解释”逻辑为族群的生态文化特质解读和传承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观念、流动的知识视野、开放与无限的思维延展性。⑥不同民族面对差异性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建构起适应性的、有效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是该民族生存智慧的体现。⑦贵州独特的山地环境是形成“文化千岛”多元文化特征的基础,最后体现为文化认知、文化生态、文化自由的多样性。①衣、食、住、行娱乐等外形文化特征以及族源和家庭结构等内部文化人格,是解读一个族群生态文化特质的重要内容。用实地考察方法印证和书写岜沙苗民的生态文化特质民族志,可呈现岜沙苗民独特的地方性知识。这也是岜沙苗民适应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体现的一种生态智慧。 二、岜沙苗民生态文化特质分析
(一)岜沙苗民的外形文化特征
1.岜沙苗民的服饰。在众多苗族支系的服饰中,岜沙苗寨的服饰或许不是最精致和最靓丽的,但其男性无领左开衽或对襟铜扣青布衣,女性黑色亮布百褶裙,衣布的手工印染、织绣技艺、服装款式、装饰纹样、独特配饰及发式等,都记录着岜沙苗寨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征。②他们衣服无领半袖,斗纹布斗笠,布料黑亮;裤子是马裤,布料黑亮;腰上别着腰夹(刀架)和两个小盒子(一个装火药,一个装烟丝),与日本浪人形象极其相似。独特的镰刀剃头的发鬏、腰刀、嘴型绣花烟袋、火枪、火药壶、铁沙袋,有对象或结过婚的男人还有一个五彩挎包,这些成为岜沙男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一枝猎枪一条狗,一枝杠子朝山走。日本人曾组织团队到此处进行寻根游,从而炒出了“‘来中国旅游务必到从江岜山’的品牌”。
2.岜沙苗民的食物。(1)村民将糯米煮熟以后放在臼窝里打成粘性的团子,用手捏成粑。阴干后这种米粑坚硬如石,放在水里即可储藏数月不坏。每次要吃时,再拿出来蒸或加工。(2)村民将河塘里的鱼清洗干净,鱼体不必去鳞,但是要挖掉腮片,从尾部沿鱼的脊背至头剖开,除去内脏,用抹布揩净水和血,混和盐巴和花椒粉等佐料,擦遍鱼体内外,用细麻绳捆紧合拢鱼体,再将其挂在自家火塘上,烟熏烘烤成干鱼,半月后即可食用,浓香扑鼻。(3)村民将糯米洗净煮熟、冷却,撒上自制酒曲,放入缸内酿制成糯米水酒。开坛即可闻到浓郁芳香,尝尝即知甘甜如蜜。考察期间,我们在一家苗家访问时,主人给我们端来自酿的米酒,每人一碗,都是一饮而尽。随行的几位还购买了一些,价格适中,带回北京是上好的饮品,也是对苗寨的美好回忆。他们用这种自家米酒招待贵宾,为节日婚礼及其他重大活动添彩加兴。(4)村民在重大节日和有贵客来访的时候杀鸭,做成的鸭菜是饭桌上的压轴菜。当地人告诉我们其中的缘由,他们是500多年前因洪水搬到此地,鸭子能游泳,鸭子能避邪,因而成为重要的崇拜物。③
3.岜沙苗寨建筑。岜沙苗寨的建筑呈现西南苗族干栏式建筑的典型特点,充分利用山坡起伏地形建筑主体房屋,吊脚楼的下空支柱和高挑的屋檐、黑色的瓦片都极富苗家特色。秋天的艳阳照在一排排黄橙橙的禾架上,金光灿烂,三两个美丽动人的岜沙妇女劳作其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简直是一道独特亮丽的西南苗寨风景。这种克服地势限制的立体晒谷场、独特的糯谷收割、晾晒方式(当地语为“泥奈”,导游翻译成汉语为“折禾”)是岜沙苗民地方知识和智慧的象征。每年农历九月的秋天,岜沙苗民不是用镰刀,而是手持自制的折禾刀来收割。折禾刀小巧如同剃须刀,刀片嵌在木架上,将禾穗一根根地割下,谷草则留在田里。他们神情专注,收割一棵棵、一把把的糯禾,用稻草把连着谷穗的谷杆捆得整整齐齐,10斤一束,由男人们挑回村寨,再由人爬、由人送,露天晾晒在五六米高、四五米宽的禾晾上,晚霜打,早晒干。谷子吹干后,再5斤一束,放进禾仓。这种禾仓是方形的小木屋,杉木皮盖顶或瓦盖顶,不靠民居而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岜沙苗民家家户户在村寨四周都建有自家的禾晾架和禾仓。禾晾架能否挂满要视当年的收成和家里田地多少而定,禾仓的大小则是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的标志和嫁女娶儿媳的资本。要做米饭吃的时候,女主人从自家禾仓中取出两捆禾把,用手搓、用脚踩,分离谷子和谷穗,再用原始的脚踏石臼来舂。由于电力的普及和稻穗十分坚韧,近年来很多家庭已经采用半自动脱离机加工糯禾了。①但是,仍然有一些家庭保持着原始的石臼舂米的方式,他们说这样做出的糯米香。那份舂米的随意和情怀,就像“城里人到米柜里撮碗米”来煮饭一样,再自然不过了,也是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贵州人炒菜用的是菜籽油,也有人食用高档的茶籽油。村民把炒好的油菜籽放在榨油机上用木头挤压,这样炒菜十分香。贵州出土的早期农具中,有数量较多的石刀和杆臼,石刀(谷物收割工具)类型多样,杆臼(谷物脱壳工具)形制简单。岜沙苗人的现代生活场景和适应现代化的工具变迁是古代谷物收割、加工方式、地方性知识的最好诠释。
4.岜沙苗民的斗木牛。清末战乱,民不聊生。岜沙村寨贫穷,牛不多,作为岜沙苗民耕作的唯一工具不能随意杀伤。因此,岜沙苗民非常爱惜牛,怕斗活牛时牛受伤,影响耕作生产,遂以人代牛,模仿打斗。双方组队,每一队由许多人一起各扛着一根木头,用力与对方的木头进行碰撞,这样形成规则性斗木牛。②
5.岜沙苗民的芦笙会。秋天是岜沙苗人吹芦笙祭祖先的季节。当一个男人对某个女人深情地唱道:“你是一头母猪,你要有一群群的猪崽;你是一只母鸡,你会天天下蛋,”而那个女人红了脸的时候就说明两个人已经热恋并要结婚了。每个岜沙女人把自己被男友比喻成“母猪”和“母鸡”当作是最好的赞美。受到这种称赞的女人,会约她的女伴们一起置办结婚嫁衣。岜沙女孩绣了一年的荷包,会在芦笙节时放到心爱男人手中做为定情之物。
每到夏季水稻扬花受粉的时节,也是岜沙男人和女人最多情的季节,此时会举行芦笙会“抱姑娘”活动。他们通过吹芦笙、游方、斗牛、吃相思、映山红节、荡秋千来进一步了解对方。晚上,他们则聚集于主人家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罗汉”(指岜沙汉子)可同时抱几个姑娘,哪个姑娘被抱的次数越多,则意味着其身价越高,越讨人喜爱。虽然男女间互抱有亲密的肢体接触,但“抱姑娘”不可过界,绝不能乱来,有严格的规矩,如越界犯规就会被严惩,可谓多情、撩情而不泛情、不色情。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小伙子“抱过”,那不是失身,她在岜沙人眼中肯定是魅力出众的美女!有时候,大胆的姑娘心仪于外地小帅哥,想让他抱,吓倒了胆小的小伙,周围人都哈哈大笑。③
岜沙男孩和女孩可以随意恋爱,甚至有些放纵,但是结婚却有许多讲究。结婚一般在每年冬月,因为这时候大家比较空闲。岜沙实行严格的内婚制,破姓开婚,同姓不能结婚。他们以破姓开婚建立起一个族内婚姻集团,同性男女不得婚嫁。这样严格规范血缘关系形成的族内婚姻使其联结成强凝聚力的社区落群,同时以最优质的血缘基因交换使得后代繁衍昌盛。④ 吴正彪(2013)借助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方法,将语言的真实性、民族志书写的客观性体现在田野调查的民族语歌谣记录中,以各民族的母语口传诗歌,以各民族使用语言的民族性为基础,构建了人类学本土化研究中的“歌谣人类学”。①饭养身、歌养心,歌谣人类学依据岜沙苗民的文化习惯,将他们的民歌分为有伴奏类歌曲(情歌-牛腿琴,劳动歌-苗笛,赖饭歌-苗笛)和徒歌类歌曲(古歌、习俗歌)两大类。其中,每年农历11月19日至11月20日的芦笙节是岜沙苗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持续五天之久。芦笙节准备工作包括:制作芦笙、斗牛、杀牛活动。正式的芦笙节程序包括:聚头、领奏-合奏-结束(欢呼)-离场、祭祖母石、吹五谷、入坪向东、王家寨入坪、祭祖芦笙舞、退场、斗牛。芦笙节实际上反映岜沙苗民崇拜自然、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原始信仰与敬祖情结。②芦笙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具有增加文化认同、增强父系家族凝聚力和增进社区组织能力、传承乡土知识等社会功能。分布广泛的苗族方言土语差异极大。适应不同的小地域环境,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仪式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特征。③村民在周围苗寨按照时候顺序游走,将牛切分成若干小块加血和糯米分食,通过“乞福”加“吃百家饭”将所有寨子都连接在一个“区域性板块”结构中,形成共同的社会联盟组织和文化共同链。
(二)岜沙苗民的内部文化人格
岜沙苗民是“滚”出来的族群。一千七百多年以前,苗族族群内部发生分裂,岜沙苗民的祖先被打败,流浪迁徙,他们在一次狩猎活动中看见猎狗全身沾满青苔,便知道有青苔之处必有水,于是就定居在了现在的月亮山麓(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为了纪念先祖被打败后“滚”出来的历史,村民中大约1/3的人为滚姓,还有王、贾、刘等九姓。岜沙苗民有自己的独特语言,按照语言地理学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但是,他们没有本民族支系的文字,只是靠口头和巫师来传承自己族群的文化。据方志中记载,乾隆年间,皇帝强令岜沙苗人改了汉姓。
这支“滚”出来的族群在男女有别上形成独特的内部文化人格。
第一,男女不同礼。成年礼意味着一个即将成年者对孩提时代的告别,也意味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责任和期望。岜沙苗族村寨的小孩长到14~15岁时要举行成年礼,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一种习俗,但是男孩和女孩因性别差异而成年礼也不同。男孩成年礼时,家族会邀请与这个男孩同龄的男性一起去河里“闹鱼”(捕鱼),晚上开筵席、请巫师,意味着他长大成人有了混口饭吃的本事。男孩子成人礼后,会得到一支小的火药枪,结婚时再换标准的火药枪。女孩成年礼是和母亲一起做女红,逐渐熟悉理纱、纺纱、放纱、捶布等工艺,过几年结婚之后这项手艺也是她相夫教子、主理家庭内务的一项本领了。这种性别差异不仅是社会传统的结果,也是对社会传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从成年礼的差异可以看出岜沙苗族村寨社区对不同性别成长的要求和期待,不同性别的成年人预演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范围、劳动重心等,强调他们各自未来的社会活动能力及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支配权的差异。④
第二,重男轻女。岜沙男子刚毅尚武,女子温柔多情,他们婚娶之后实行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分工,形成以男性为中心、女人不能当家、重男轻女、男女两极权利对立的社会结构。①以岜沙村村委会为例,2009年合计有10名干部,全为男性,2007年曾选举了滚又水为妇联主任,这位选举出来的惟一一位女性干部没几个月就外出打工去,女干部职位至今空缺。②当地俗语说:女人替男人当家,客人为主人挡狗。男孩子落地,一家人欢天喜地;女孩子落地,一家人鼓嘴憋气;要安父母心,怀里抱男孙;寡妇回房,家败人亡。我们在和导游的访谈中得知:十几年前,男尊女卑特别明显。现在,女孩子也可以上学了,但是也不多。(张祖群访谈调研样本1)可见当地重男轻女思想甚为严重。
第三,幺儿守家。在岜沙,长子没有继承权,长大后只能自己分家单过,另立家业。岜沙苗人认为,阿爸阿妈年轻时跳花坡、吹芦笙,每个人都可能有好多个情人,只有怀上孩子的女人,岜沙男人才愿意娶,不管这个孩子是他的还是别人的。因此,结婚后第一个孩子很难确定父亲是谁,这就导致父母非常疼爱幺儿,由么儿赡养父母,继承财产,延续香火,为其养老送终。
三、岜沙苗民的生态智慧
(一)人树一体
岜沙苗民认为,太阳是父亲,树木是母亲,稻谷代表生命。在他们的口述史诗中,坚信自己是枫树的后代。枫树干(父)和枫树心(母)结合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一下子生下12个蛋,12个蛋孵化出岜沙苗民的远祖“姜央”。关于岜沙苗民的树葬文化,当地村民告诉我们:
岜沙苗寨山人是典型的树木崇拜。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为其种树,称为生命树。为女孩种一棵树,当做嫁妆。为男孩种两棵树,陪伴其一生。最终,长得好的树会用来为其做棺材,长得不好的那棵用来给其妻子做棺材。假如小孩不幸夭折,孩子一个人就能提得起来的话,就用床单将其包起来,用竹片捆起来埋在生命树下,称为bia(岜是贵州方言,提的意思)si。如果是青壮年过世的话,人们会从其生命树上砍下一根枝条,将其遗体用床单裹起来,用木板夹起来,用竹片裹起来以后,最后用枝条穿起来,扛走,埋在生命树下,所以称为扛“si”。已经结婚有孩子正常死亡的人则采用树葬。如果小伙子的生命树还太小,则可以借用其父亲的生命树,其父再用他的生命树就可以了。(张祖群访谈调研样本2)
因此,这些树哪里只是普通的树,分明是孩子的生命!有人要濒临死亡了,砍下他出生时候种下的那棵树,为他搭起到阴间后魂归故里的桥梁。这分明是说,他物理生命的暂时结束,以另外一个方式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有人死了,亲人们在密林深处埋葬死者,火花消除掉他在世上的一切生活痕迹,然后在他的坟包种上另外一棵树,后世子孙来培土护树使死去先人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这些树分明是凭吊亡灵的精神寄托!
岜沙苗人长期在不为世人所知的西南山区,用他们纯粹的精神信念,演绎着“人树同体”的原始思维,唱诵着天人合一的生命赞歌。他们相信灵魂不朽,人是永久有生命的,相信“神”无处不在却又只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认为生死早已不重要,枯死的肉体只是生命顺其自然地逝去而已,灵魂在另外一棵树上得以永生。他们忘记了最痛苦的死亡,活得洒脱和自在,活得幸福。①因为相信祖先魂灵附于树上,用光照庇护着他们,岜沙苗人因此对神树虔诚无比,并将这种敬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活得并不孤独。在“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中,岜沙苗民产生了“自然崇拜”这种最原始的宗教。树和人的生命体有机嫁接,成为岜沙人最为原始、最为生动的生态崇拜,体现了“我本是树,树即是我”的原初哲学,也扩充和丰富了一代代岜沙人生生不息的生命张力。 正月栽树,二月栽竹;山不丢荒,水满田塘;年年栽树种竹;今人栽树,后人好乘凉。岜沙苗民煮饭烧柴,不用煤炭,偶尔用电,他们的柴火是从山上砍枯死或长得弯曲的“不成材”木材回来,绝对不砍笔直的成年树和树苗。村民偶尔砍点柴火到附近村镇赶集卖钱,但是绝不允许外地人开车来村寨购买柴火、树木。进出岜沙苗寨的公路上,除了我们考察队的大巴车、几辆旅游观光车、游客的自驾车以外,当地人至今使用人力或马拉车,绝没有砍树卖木材的车。苗民们肩挑手提,徒步行走,或者坐班车到附近城镇运货、赶集或做生意。他们朴素地解释说,人力、畜力运输工具虽然载重量小,但是修路、砍木材卖等都会破坏寨子里的环境。
(二)香樟亭的文化建构
1976年毛主席不幸去世,全国人民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岜沙村民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敬献了一棵直径为一米多的千年古樟树作为棺木备用木材。剩下的古樟树树根保护在村寨旁“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里。当地人叫做dangdhao,“党好”,汉语刚好译为“大坡脑”。就在一百多年前,反清义军还曾云集于此,设立哨所,又有“哨脑”之称。随行陪同我们的当地村民告诉我们:
从江盛产香樟树,有一棵非常古老的香樟树,被人们称为神树。毛主席去世后,人们砍了这棵神树,刨出了树根,神树被拖车拖走时,人们打赤脚追出7公里之外。回来后集体在树坑旁跪了两三天。政府为尊重他们的信仰,就拨款3万元修通了一条路,在这个村寨开办了一所小学,在树坑处修建了一座亭子——毛泽东香樟木纪念亭。毛主席水晶棺下面的木托就是来自于这棵古神树。所以,这个村寨就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保护,政府还特别批准该寨子的男人携带火药枪。(张祖群访谈调研样本3)
在岜沙苗民的心目中,香樟树是有生命力的,他们在特殊年代里认毛主席为干爹干娘,主动献巨木。从“哨脑”到“党好”纪念亭,岜沙苗民用自己的智慧建构着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历史记忆,成为岜沙人民的光荣标志和村寨符号之一。这种建构激励着岜沙苗人民更好地珍视自然,保护环境。
总之,岜沙苗人关于自然的生态智慧体现在:1.立足于均衡消费的观念获取社区内所有生物资源,绝不超额索取任何一种生物资源。2.自觉地为社区内所有物种预留一定的生存空间,对任何物种的正常生活实行“绝不干预”原则。3.间歇性地轮休自然资源,不凭借个体和家族实力据为己有。4.遵循“必须利用+保持生物多样的可开发利用”原则,不按人类意志和好恶干预农作物生长,不灭杀杂草等野生物种。5.各生物物种之间相生相克,使区域生态系统得以稳态和延续。6.社区居民与周围的自然物种之间是平等的成员,人与万事万物都有灵魂,超自然的“神”主宰一切,人应敬畏自然和神灵。②岜沙苗民关于人文的生态智慧体现在:他们以默认契约行为互惠自足,以此打破“文化孤岛”,最大程度地取得资源利用的效用。在这里,村寨与村寨虽不同,但是地理小生境的差异导致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文化孤岛”。岜沙苗民随时随地到邻近侗族管辖区的草坡中去割牛草,而周边侗族也可以随时随地到岜沙社区山上砍柴做燃料,社区之间形成有效的物质交换和文化交融。同时,村寨之间通过与外部政治事件、主流媒体等构建文化话语权,使人文事物符号化、本地化、主流化,这是边缘地区人群适应民族国家管理方式、走向现代的可能性选择。
(三)岜沙苗民的影视重现
其实,很多没有去过岜沙苗寨的民众在自家的VCD或者都市影院里看过宁敬武的两部电影。宁敬武导演的电影《滚拉拉的枪》到处是“树葬”、“成人礼”、“户棍”、“枪”、“原始部落”等反现代性文化符号,在荧屏上建构了一个原生态的世外桃源。他导演的《鸟巢》以原生态的岜沙苗民作为文化地理背景,描绘他们凭借本能,脱掉鞋子,自由、恣意地奔跑在大地上的情景。这种影视形象是对大众主流价值观的一次颠覆,展现了一种类型别样的苗族文化。这两部电影实际上也以另外一种形式建构岜沙苗寨的形象。人们在电影中寻找生活的真实,寻找内在心灵的纯净。这种记录、重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与风俗的少数“原生态电影”,有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高亢奔放的质朴情感,以独特的审美意蕴慰藉着现代人日渐冷漠麻木的心灵,为我们留住了岜沙苗民鲜活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记忆。①宁敬武结合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手法,以边缘化叙事、人文关怀、情节的淡化和诗意的风格,在荧屏上还原了岜沙苗民最本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荧屏中再现的岜沙苗民风情与人物结构,也是岜沙苗民在展示自我、解析自我、推销自我,是他们从边缘走向主流的抗争和文化营销方式,这也使得都市人有了认识西南山区边缘人群的机会,重构和强化了人们对于岜沙苗民的固有形象认识。而这些影视中岜沙苗民生态文化特质的定格化和影视的真实再现,也是对本文观点的一次印证。
责任编辑:王俊暐
[关键词]岜沙苗民;生态文化特质;格尔茨;地方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C958;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2-0097-08
[作者简介]张祖群(1980―),男,湖北应城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与遗产旅游等研究。(北京 10007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遗产地铭刻时代痕迹与旅游发展研究”(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提升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及创新模式研究”(CGA12100)和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文化多样性研究:逻辑、案例与政策”(2013D005019000005)的阶段性成果。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Clifford Geertz’s “cultural interpretation”logic, with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the paper describes ethnography of ecological culture trait of Bia sha people. Bia sha people, through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different eras and different themes, write mainstream culture, with Camphor pavilion, in fact, a kind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films to reproduce Bia sha people reflect their struggles and culture marketing from fringe to mainstream, which provides urbanites with the chance to know the marginal group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
Key words: Bia sha people; eco-cultural traits; Clifford Geertz; local knowledge
一、研究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
(一)实地考察方法
很早就在杂志上看到这么种富有感染力的介绍:在地球某个角落,生活在丛林中的一群人,用他们独特的行为和习俗演绎着对神灵的虔诚,对祖先的眷念,对生命的特殊理解。他们是中国最后一个枪族部落,大树的民族;他们过着大部分中国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生活,享受着都市人久违的清淡与宁静。这就是至今仍信仰着“人树同体”的贵州从江县岜沙苗寨,中国旅游景区中唯一一个看民土风情是看男人的地方。终于在2012年暑假,我们一行驱车到贵州黔东南从江县丙妹镇的岜沙(Bia sha)考察这一独具特色的苗族支系文化“活化石”。
(二)旅游的“真实性”建构
旅游展演不会影响游客对“真实性”的判定和理解,游客不依据“客观真实”,而是依据自己的想象、期待和东道主表演的认真程度来判定“真实性”。研究者是建构文化原真性的逻辑起点和发起人。学者和文化摄影者是岜沙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对目的地感兴趣的目标人群、游客和作为潜在游客的普通大众通过媒体传播的作品对“他者”文化的原真性有了初步认知。旅游局作为旅游主管部门,为游客提供和组织了“舞台化”的文化展示。游客对“原真性”的体验程度取决于游客类型及其不同标准体系,他们对“原真性”的差异化体验影响下一轮的原真性建构。①何瑛(2012)认为,岜沙苗寨的“真实性”是摄影师、学者、导演等合力营造的真实构建,遵循影像线索岜沙得以成名,大众传媒和地方政府推销这种形象给受众(游客)。游客们带着“先见之明”来到岜沙,在他们的游记或是攻略中强化对岜沙的已有印象。旅游开发的导游词、旅游景观设计、接待设施等方面都具体落实和体现了这种形象。②
(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杨军昌(2001)等认为,要建立和巩固岜沙村民对其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要在新的意识层面保护、传承其自身传统文化。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传统资源的知名度这一优势,嫁接旅游,使社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要交融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资源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协调社区内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③周坚、王建平(2010)结合岜沙苗寨旅游开发的现状,提出旅游开发(加强聚落保护、打造民生工程以及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是未来岜沙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④许鹤凡(2012)通过探究旅游地区文化发展的现状,从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两种存在形式出发,考察岜沙苗寨传统文化的变迁与再表达的生计模式、建筑风格、衣着服饰、传统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观念、文化认同等八个层面,探讨了文化变迁演绎机制,认为传统文化变迁体现了文化设限的选择性、文化重构的双重性、文化变迁的差异性、文化主体的认同性四个基本特征,分析了政府、旅游公司、社区居民、游客四个旅游开发利益主体对传统文化再表达的影响机制。⑤
(四)思考切入
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的“文化—解释”逻辑为族群的生态文化特质解读和传承提供了一种新的知识观念、流动的知识视野、开放与无限的思维延展性。⑥不同民族面对差异性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建构起适应性的、有效的地方性知识体系,是该民族生存智慧的体现。⑦贵州独特的山地环境是形成“文化千岛”多元文化特征的基础,最后体现为文化认知、文化生态、文化自由的多样性。①衣、食、住、行娱乐等外形文化特征以及族源和家庭结构等内部文化人格,是解读一个族群生态文化特质的重要内容。用实地考察方法印证和书写岜沙苗民的生态文化特质民族志,可呈现岜沙苗民独特的地方性知识。这也是岜沙苗民适应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体现的一种生态智慧。 二、岜沙苗民生态文化特质分析
(一)岜沙苗民的外形文化特征
1.岜沙苗民的服饰。在众多苗族支系的服饰中,岜沙苗寨的服饰或许不是最精致和最靓丽的,但其男性无领左开衽或对襟铜扣青布衣,女性黑色亮布百褶裙,衣布的手工印染、织绣技艺、服装款式、装饰纹样、独特配饰及发式等,都记录着岜沙苗寨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特征。②他们衣服无领半袖,斗纹布斗笠,布料黑亮;裤子是马裤,布料黑亮;腰上别着腰夹(刀架)和两个小盒子(一个装火药,一个装烟丝),与日本浪人形象极其相似。独特的镰刀剃头的发鬏、腰刀、嘴型绣花烟袋、火枪、火药壶、铁沙袋,有对象或结过婚的男人还有一个五彩挎包,这些成为岜沙男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一枝猎枪一条狗,一枝杠子朝山走。日本人曾组织团队到此处进行寻根游,从而炒出了“‘来中国旅游务必到从江岜山’的品牌”。
2.岜沙苗民的食物。(1)村民将糯米煮熟以后放在臼窝里打成粘性的团子,用手捏成粑。阴干后这种米粑坚硬如石,放在水里即可储藏数月不坏。每次要吃时,再拿出来蒸或加工。(2)村民将河塘里的鱼清洗干净,鱼体不必去鳞,但是要挖掉腮片,从尾部沿鱼的脊背至头剖开,除去内脏,用抹布揩净水和血,混和盐巴和花椒粉等佐料,擦遍鱼体内外,用细麻绳捆紧合拢鱼体,再将其挂在自家火塘上,烟熏烘烤成干鱼,半月后即可食用,浓香扑鼻。(3)村民将糯米洗净煮熟、冷却,撒上自制酒曲,放入缸内酿制成糯米水酒。开坛即可闻到浓郁芳香,尝尝即知甘甜如蜜。考察期间,我们在一家苗家访问时,主人给我们端来自酿的米酒,每人一碗,都是一饮而尽。随行的几位还购买了一些,价格适中,带回北京是上好的饮品,也是对苗寨的美好回忆。他们用这种自家米酒招待贵宾,为节日婚礼及其他重大活动添彩加兴。(4)村民在重大节日和有贵客来访的时候杀鸭,做成的鸭菜是饭桌上的压轴菜。当地人告诉我们其中的缘由,他们是500多年前因洪水搬到此地,鸭子能游泳,鸭子能避邪,因而成为重要的崇拜物。③
3.岜沙苗寨建筑。岜沙苗寨的建筑呈现西南苗族干栏式建筑的典型特点,充分利用山坡起伏地形建筑主体房屋,吊脚楼的下空支柱和高挑的屋檐、黑色的瓦片都极富苗家特色。秋天的艳阳照在一排排黄橙橙的禾架上,金光灿烂,三两个美丽动人的岜沙妇女劳作其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处,简直是一道独特亮丽的西南苗寨风景。这种克服地势限制的立体晒谷场、独特的糯谷收割、晾晒方式(当地语为“泥奈”,导游翻译成汉语为“折禾”)是岜沙苗民地方知识和智慧的象征。每年农历九月的秋天,岜沙苗民不是用镰刀,而是手持自制的折禾刀来收割。折禾刀小巧如同剃须刀,刀片嵌在木架上,将禾穗一根根地割下,谷草则留在田里。他们神情专注,收割一棵棵、一把把的糯禾,用稻草把连着谷穗的谷杆捆得整整齐齐,10斤一束,由男人们挑回村寨,再由人爬、由人送,露天晾晒在五六米高、四五米宽的禾晾上,晚霜打,早晒干。谷子吹干后,再5斤一束,放进禾仓。这种禾仓是方形的小木屋,杉木皮盖顶或瓦盖顶,不靠民居而是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岜沙苗民家家户户在村寨四周都建有自家的禾晾架和禾仓。禾晾架能否挂满要视当年的收成和家里田地多少而定,禾仓的大小则是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的标志和嫁女娶儿媳的资本。要做米饭吃的时候,女主人从自家禾仓中取出两捆禾把,用手搓、用脚踩,分离谷子和谷穗,再用原始的脚踏石臼来舂。由于电力的普及和稻穗十分坚韧,近年来很多家庭已经采用半自动脱离机加工糯禾了。①但是,仍然有一些家庭保持着原始的石臼舂米的方式,他们说这样做出的糯米香。那份舂米的随意和情怀,就像“城里人到米柜里撮碗米”来煮饭一样,再自然不过了,也是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贵州人炒菜用的是菜籽油,也有人食用高档的茶籽油。村民把炒好的油菜籽放在榨油机上用木头挤压,这样炒菜十分香。贵州出土的早期农具中,有数量较多的石刀和杆臼,石刀(谷物收割工具)类型多样,杆臼(谷物脱壳工具)形制简单。岜沙苗人的现代生活场景和适应现代化的工具变迁是古代谷物收割、加工方式、地方性知识的最好诠释。
4.岜沙苗民的斗木牛。清末战乱,民不聊生。岜沙村寨贫穷,牛不多,作为岜沙苗民耕作的唯一工具不能随意杀伤。因此,岜沙苗民非常爱惜牛,怕斗活牛时牛受伤,影响耕作生产,遂以人代牛,模仿打斗。双方组队,每一队由许多人一起各扛着一根木头,用力与对方的木头进行碰撞,这样形成规则性斗木牛。②
5.岜沙苗民的芦笙会。秋天是岜沙苗人吹芦笙祭祖先的季节。当一个男人对某个女人深情地唱道:“你是一头母猪,你要有一群群的猪崽;你是一只母鸡,你会天天下蛋,”而那个女人红了脸的时候就说明两个人已经热恋并要结婚了。每个岜沙女人把自己被男友比喻成“母猪”和“母鸡”当作是最好的赞美。受到这种称赞的女人,会约她的女伴们一起置办结婚嫁衣。岜沙女孩绣了一年的荷包,会在芦笙节时放到心爱男人手中做为定情之物。
每到夏季水稻扬花受粉的时节,也是岜沙男人和女人最多情的季节,此时会举行芦笙会“抱姑娘”活动。他们通过吹芦笙、游方、斗牛、吃相思、映山红节、荡秋千来进一步了解对方。晚上,他们则聚集于主人家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罗汉”(指岜沙汉子)可同时抱几个姑娘,哪个姑娘被抱的次数越多,则意味着其身价越高,越讨人喜爱。虽然男女间互抱有亲密的肢体接触,但“抱姑娘”不可过界,绝不能乱来,有严格的规矩,如越界犯规就会被严惩,可谓多情、撩情而不泛情、不色情。如果某个姑娘被外乡小伙子“抱过”,那不是失身,她在岜沙人眼中肯定是魅力出众的美女!有时候,大胆的姑娘心仪于外地小帅哥,想让他抱,吓倒了胆小的小伙,周围人都哈哈大笑。③
岜沙男孩和女孩可以随意恋爱,甚至有些放纵,但是结婚却有许多讲究。结婚一般在每年冬月,因为这时候大家比较空闲。岜沙实行严格的内婚制,破姓开婚,同姓不能结婚。他们以破姓开婚建立起一个族内婚姻集团,同性男女不得婚嫁。这样严格规范血缘关系形成的族内婚姻使其联结成强凝聚力的社区落群,同时以最优质的血缘基因交换使得后代繁衍昌盛。④ 吴正彪(2013)借助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方法,将语言的真实性、民族志书写的客观性体现在田野调查的民族语歌谣记录中,以各民族的母语口传诗歌,以各民族使用语言的民族性为基础,构建了人类学本土化研究中的“歌谣人类学”。①饭养身、歌养心,歌谣人类学依据岜沙苗民的文化习惯,将他们的民歌分为有伴奏类歌曲(情歌-牛腿琴,劳动歌-苗笛,赖饭歌-苗笛)和徒歌类歌曲(古歌、习俗歌)两大类。其中,每年农历11月19日至11月20日的芦笙节是岜沙苗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持续五天之久。芦笙节准备工作包括:制作芦笙、斗牛、杀牛活动。正式的芦笙节程序包括:聚头、领奏-合奏-结束(欢呼)-离场、祭祖母石、吹五谷、入坪向东、王家寨入坪、祭祖芦笙舞、退场、斗牛。芦笙节实际上反映岜沙苗民崇拜自然、认识自然、敬畏自然的原始信仰与敬祖情结。②芦笙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具有增加文化认同、增强父系家族凝聚力和增进社区组织能力、传承乡土知识等社会功能。分布广泛的苗族方言土语差异极大。适应不同的小地域环境,以芦笙文化为主题的节日仪式呈现出“区域性板块结构”特征。③村民在周围苗寨按照时候顺序游走,将牛切分成若干小块加血和糯米分食,通过“乞福”加“吃百家饭”将所有寨子都连接在一个“区域性板块”结构中,形成共同的社会联盟组织和文化共同链。
(二)岜沙苗民的内部文化人格
岜沙苗民是“滚”出来的族群。一千七百多年以前,苗族族群内部发生分裂,岜沙苗民的祖先被打败,流浪迁徙,他们在一次狩猎活动中看见猎狗全身沾满青苔,便知道有青苔之处必有水,于是就定居在了现在的月亮山麓(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为了纪念先祖被打败后“滚”出来的历史,村民中大约1/3的人为滚姓,还有王、贾、刘等九姓。岜沙苗民有自己的独特语言,按照语言地理学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族支。但是,他们没有本民族支系的文字,只是靠口头和巫师来传承自己族群的文化。据方志中记载,乾隆年间,皇帝强令岜沙苗人改了汉姓。
这支“滚”出来的族群在男女有别上形成独特的内部文化人格。
第一,男女不同礼。成年礼意味着一个即将成年者对孩提时代的告别,也意味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责任和期望。岜沙苗族村寨的小孩长到14~15岁时要举行成年礼,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一种习俗,但是男孩和女孩因性别差异而成年礼也不同。男孩成年礼时,家族会邀请与这个男孩同龄的男性一起去河里“闹鱼”(捕鱼),晚上开筵席、请巫师,意味着他长大成人有了混口饭吃的本事。男孩子成人礼后,会得到一支小的火药枪,结婚时再换标准的火药枪。女孩成年礼是和母亲一起做女红,逐渐熟悉理纱、纺纱、放纱、捶布等工艺,过几年结婚之后这项手艺也是她相夫教子、主理家庭内务的一项本领了。这种性别差异不仅是社会传统的结果,也是对社会传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扬。从成年礼的差异可以看出岜沙苗族村寨社区对不同性别成长的要求和期待,不同性别的成年人预演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范围、劳动重心等,强调他们各自未来的社会活动能力及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支配权的差异。④
第二,重男轻女。岜沙男子刚毅尚武,女子温柔多情,他们婚娶之后实行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生活分工,形成以男性为中心、女人不能当家、重男轻女、男女两极权利对立的社会结构。①以岜沙村村委会为例,2009年合计有10名干部,全为男性,2007年曾选举了滚又水为妇联主任,这位选举出来的惟一一位女性干部没几个月就外出打工去,女干部职位至今空缺。②当地俗语说:女人替男人当家,客人为主人挡狗。男孩子落地,一家人欢天喜地;女孩子落地,一家人鼓嘴憋气;要安父母心,怀里抱男孙;寡妇回房,家败人亡。我们在和导游的访谈中得知:十几年前,男尊女卑特别明显。现在,女孩子也可以上学了,但是也不多。(张祖群访谈调研样本1)可见当地重男轻女思想甚为严重。
第三,幺儿守家。在岜沙,长子没有继承权,长大后只能自己分家单过,另立家业。岜沙苗人认为,阿爸阿妈年轻时跳花坡、吹芦笙,每个人都可能有好多个情人,只有怀上孩子的女人,岜沙男人才愿意娶,不管这个孩子是他的还是别人的。因此,结婚后第一个孩子很难确定父亲是谁,这就导致父母非常疼爱幺儿,由么儿赡养父母,继承财产,延续香火,为其养老送终。
三、岜沙苗民的生态智慧
(一)人树一体
岜沙苗民认为,太阳是父亲,树木是母亲,稻谷代表生命。在他们的口述史诗中,坚信自己是枫树的后代。枫树干(父)和枫树心(母)结合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一下子生下12个蛋,12个蛋孵化出岜沙苗民的远祖“姜央”。关于岜沙苗民的树葬文化,当地村民告诉我们:
岜沙苗寨山人是典型的树木崇拜。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为其种树,称为生命树。为女孩种一棵树,当做嫁妆。为男孩种两棵树,陪伴其一生。最终,长得好的树会用来为其做棺材,长得不好的那棵用来给其妻子做棺材。假如小孩不幸夭折,孩子一个人就能提得起来的话,就用床单将其包起来,用竹片捆起来埋在生命树下,称为bia(岜是贵州方言,提的意思)si。如果是青壮年过世的话,人们会从其生命树上砍下一根枝条,将其遗体用床单裹起来,用木板夹起来,用竹片裹起来以后,最后用枝条穿起来,扛走,埋在生命树下,所以称为扛“si”。已经结婚有孩子正常死亡的人则采用树葬。如果小伙子的生命树还太小,则可以借用其父亲的生命树,其父再用他的生命树就可以了。(张祖群访谈调研样本2)
因此,这些树哪里只是普通的树,分明是孩子的生命!有人要濒临死亡了,砍下他出生时候种下的那棵树,为他搭起到阴间后魂归故里的桥梁。这分明是说,他物理生命的暂时结束,以另外一个方式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有人死了,亲人们在密林深处埋葬死者,火花消除掉他在世上的一切生活痕迹,然后在他的坟包种上另外一棵树,后世子孙来培土护树使死去先人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这些树分明是凭吊亡灵的精神寄托!
岜沙苗人长期在不为世人所知的西南山区,用他们纯粹的精神信念,演绎着“人树同体”的原始思维,唱诵着天人合一的生命赞歌。他们相信灵魂不朽,人是永久有生命的,相信“神”无处不在却又只活在他们的心中。他们认为生死早已不重要,枯死的肉体只是生命顺其自然地逝去而已,灵魂在另外一棵树上得以永生。他们忘记了最痛苦的死亡,活得洒脱和自在,活得幸福。①因为相信祖先魂灵附于树上,用光照庇护着他们,岜沙苗人因此对神树虔诚无比,并将这种敬畏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活得并不孤独。在“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中,岜沙苗民产生了“自然崇拜”这种最原始的宗教。树和人的生命体有机嫁接,成为岜沙人最为原始、最为生动的生态崇拜,体现了“我本是树,树即是我”的原初哲学,也扩充和丰富了一代代岜沙人生生不息的生命张力。 正月栽树,二月栽竹;山不丢荒,水满田塘;年年栽树种竹;今人栽树,后人好乘凉。岜沙苗民煮饭烧柴,不用煤炭,偶尔用电,他们的柴火是从山上砍枯死或长得弯曲的“不成材”木材回来,绝对不砍笔直的成年树和树苗。村民偶尔砍点柴火到附近村镇赶集卖钱,但是绝不允许外地人开车来村寨购买柴火、树木。进出岜沙苗寨的公路上,除了我们考察队的大巴车、几辆旅游观光车、游客的自驾车以外,当地人至今使用人力或马拉车,绝没有砍树卖木材的车。苗民们肩挑手提,徒步行走,或者坐班车到附近城镇运货、赶集或做生意。他们朴素地解释说,人力、畜力运输工具虽然载重量小,但是修路、砍木材卖等都会破坏寨子里的环境。
(二)香樟亭的文化建构
1976年毛主席不幸去世,全国人民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岜沙村民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敬献了一棵直径为一米多的千年古樟树作为棺木备用木材。剩下的古樟树树根保护在村寨旁“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里。当地人叫做dangdhao,“党好”,汉语刚好译为“大坡脑”。就在一百多年前,反清义军还曾云集于此,设立哨所,又有“哨脑”之称。随行陪同我们的当地村民告诉我们:
从江盛产香樟树,有一棵非常古老的香樟树,被人们称为神树。毛主席去世后,人们砍了这棵神树,刨出了树根,神树被拖车拖走时,人们打赤脚追出7公里之外。回来后集体在树坑旁跪了两三天。政府为尊重他们的信仰,就拨款3万元修通了一条路,在这个村寨开办了一所小学,在树坑处修建了一座亭子——毛泽东香樟木纪念亭。毛主席水晶棺下面的木托就是来自于这棵古神树。所以,这个村寨就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保护,政府还特别批准该寨子的男人携带火药枪。(张祖群访谈调研样本3)
在岜沙苗民的心目中,香樟树是有生命力的,他们在特殊年代里认毛主席为干爹干娘,主动献巨木。从“哨脑”到“党好”纪念亭,岜沙苗民用自己的智慧建构着不同时代不同主题的历史记忆,成为岜沙人民的光荣标志和村寨符号之一。这种建构激励着岜沙苗人民更好地珍视自然,保护环境。
总之,岜沙苗人关于自然的生态智慧体现在:1.立足于均衡消费的观念获取社区内所有生物资源,绝不超额索取任何一种生物资源。2.自觉地为社区内所有物种预留一定的生存空间,对任何物种的正常生活实行“绝不干预”原则。3.间歇性地轮休自然资源,不凭借个体和家族实力据为己有。4.遵循“必须利用+保持生物多样的可开发利用”原则,不按人类意志和好恶干预农作物生长,不灭杀杂草等野生物种。5.各生物物种之间相生相克,使区域生态系统得以稳态和延续。6.社区居民与周围的自然物种之间是平等的成员,人与万事万物都有灵魂,超自然的“神”主宰一切,人应敬畏自然和神灵。②岜沙苗民关于人文的生态智慧体现在:他们以默认契约行为互惠自足,以此打破“文化孤岛”,最大程度地取得资源利用的效用。在这里,村寨与村寨虽不同,但是地理小生境的差异导致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文化孤岛”。岜沙苗民随时随地到邻近侗族管辖区的草坡中去割牛草,而周边侗族也可以随时随地到岜沙社区山上砍柴做燃料,社区之间形成有效的物质交换和文化交融。同时,村寨之间通过与外部政治事件、主流媒体等构建文化话语权,使人文事物符号化、本地化、主流化,这是边缘地区人群适应民族国家管理方式、走向现代的可能性选择。
(三)岜沙苗民的影视重现
其实,很多没有去过岜沙苗寨的民众在自家的VCD或者都市影院里看过宁敬武的两部电影。宁敬武导演的电影《滚拉拉的枪》到处是“树葬”、“成人礼”、“户棍”、“枪”、“原始部落”等反现代性文化符号,在荧屏上建构了一个原生态的世外桃源。他导演的《鸟巢》以原生态的岜沙苗民作为文化地理背景,描绘他们凭借本能,脱掉鞋子,自由、恣意地奔跑在大地上的情景。这种影视形象是对大众主流价值观的一次颠覆,展现了一种类型别样的苗族文化。这两部电影实际上也以另外一种形式建构岜沙苗寨的形象。人们在电影中寻找生活的真实,寻找内在心灵的纯净。这种记录、重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与风俗的少数“原生态电影”,有着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高亢奔放的质朴情感,以独特的审美意蕴慰藉着现代人日渐冷漠麻木的心灵,为我们留住了岜沙苗民鲜活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记忆。①宁敬武结合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手法,以边缘化叙事、人文关怀、情节的淡化和诗意的风格,在荧屏上还原了岜沙苗民最本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荧屏中再现的岜沙苗民风情与人物结构,也是岜沙苗民在展示自我、解析自我、推销自我,是他们从边缘走向主流的抗争和文化营销方式,这也使得都市人有了认识西南山区边缘人群的机会,重构和强化了人们对于岜沙苗民的固有形象认识。而这些影视中岜沙苗民生态文化特质的定格化和影视的真实再现,也是对本文观点的一次印证。
责任编辑:王俊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