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降阿德莱德
计划去澳大利亚大约是在六年前,那时候爸爸的一个朋友移民到澳大利亚不久,在他的“早去早发展”观念影响下,爸爸开始盘算着把我送到澳大利亚。那时候我刚升入初三,“未来”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意识和概念,我只知道家里愿意花大手笔让我出国,我就得像出征的战士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凯旋而归。在这样的概念模糊和懵懂无知的状态下,初三一毕业,我就直奔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之城——阿德莱德。
去澳大利亚之前,我对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功课,唯一知道澳大利亚有几个出名的城市:墨尔本、悉尼和首都堪培拉,当在爸爸朋友的口中听到“阿德莱德”这个名字时,除了陌生再没有其他感觉。直到2009年真正踏足这个城市,它才开始在我的脑海里生长——安静、干净、舒适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阿城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一部分,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多元色彩。尤其是大城市郊区一个个移民聚集点,就展现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风格。你在里头随便就能发现日本小花园、意大利餐厅、越南茶馆,就像去了迷你的“世界之窗”。
而且,民族多元化直接导致了这里变成“节日之州”。除1月1日的元旦节、1月26日的国庆节、3月28日至延后三天的复活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一些重大法定节日外,还有各类艺术性质的节日,比如阿德莱德艺术节、澳大利亚怨曲节、澳大利亚音乐节等。再除此,还有一些后来新兴自创的节日,如阿城每年10月都会有赛车节等。
“风”一样自由的学习制度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具有一流水平,因此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十分大手笔。但他们的教育理念却是“自觉、自学”。讲台上虽然有老师讲课,但是讲得十分笼统和概括,也是受这样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影响,学生的求知意识和自学能力都很强。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课后做好准备,然后单独约老师。
中国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澳大利亚没有这句话,但是很多人却更深层次地理解并实践了这句话。在澳大利亚,“因需而学”基本上成了全民的基本意识。
在这边的大学校园里,你随时可以看见年龄层次不同的人在同一间教室上课,有的人高中毕业就没再继续学业,而是出去工作或者进行社会实践,如果几年以后觉得自己该换个方向,又重回校园开启新一轮的生活之路。学校不限制学生的入学年龄,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达到标准的客观要求,即可入学。
在学习中,他们最崇尚“自由”,大一大二期间,换专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学生们一切学习的基础都是“兴趣”,对他们来说,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大学里可供选择的课程也很多,前提是自己要有兴趣。但澳大利亚被称为“养懒汉的国家”也非凭空想象,因为国家教育氛围过度自由,国家福利又好,学生素质两极分化也比较严重。
但是这样自由如风的教学制度,正好为个性展示提供了绝好的平台。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大一时候的国际文化节,当时有一个同学是学音乐的,我和他筹划要搞一个中国风的节目,原计划只是打算排一个歌曲串烧的节目,没想到出来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于是我们马上决定扩大阵容,又拉了几个同学来一起表演。终于不负众望,在那一届的国际文化节上,我们的节目获得了最佳民族音乐奖。这当然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能在这样“洋气”充斥的环境中展示中国文化,真是有一种充满自豪的优越感。
澳洲的水电工与新鲜蔬菜
从阿城基本上可以体验到整个澳大利亚的状况。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出了名“中间大,两头小”,即中产阶级最多,富人和低收入者相对较少。但总体来说,澳大利亚的人均工资算是比较高的。在中国,很多年轻人关注电子产品、关注各种名车、好房,这在澳大利亚并不属于高消费范畴。
相反,在国内消费相对便宜的“服务业”却是澳大利亚消费的大头,比如餐饮业、清洁卫生服务、修理工作以及店面装潢等。可以这么说,百分之八九十的澳洲女孩儿心中的最佳情人都是水电工、装修工之类的技术工人。他们有技术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并且从工资收入来看,他们至少算得上中产阶级。
再说消费,我去的那一年,基本上每个月消费RMB5000元左右,到现在差不多要高达RMB9000元。这算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数字,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这个消费还是略显偏高。
在这边,食品最讲究新鲜,价钱也比较贵,所以在吃食方面花费要非常精打细算。在这边,每年的六七月和年末的12月份都是大型打折季。在吃食的方面,要想买到便宜的水果、蔬菜、糕点,可以在每天晚八九点去买,因为那时是蔬菜水果最低价出售的时候。由于那边所有的菜市场基本上都是在周日进货,因此,若是经常在菜市场采购,最佳的采购时间是每周六下午,那时候菜市场会有各种打折,是最划算的购买时间。
但是,省钱的同时可千万不能犯懒,也不要图小便宜。曾经有一次我和同学打着大采购的算盘,踩着周六的点儿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有商贩的玉米仅售1.5澳元(差不多RMB6元)一箱,当时脑子里就剩“太便宜啦”的念头,想都没想就买下来了。结果到家一开箱却懵了——这一箱玉米本来就是处理货,不仅卖相不好,还都基本过了保质期没法吃了!最后只能整箱扔进了垃圾桶,白白浪费了6块钱。真是得不偿失啊!
阿德莱德(Adelaide)
阿德莱德是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南澳大利亚州是澳大利亚面积上的第四大州,昵称“节日之州”,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以盛产奶制品、葡萄酒和小麦著称,也是澳大利亚知名的葡萄酒产地,著名的“鱼米之乡”。而阿德莱德,简称为阿城,是近几年澳洲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它宁静、美丽、略带乡村气息,但又不失现代与艺术气氛,并且以艺术和葡萄酒而闻名于世。
你不得不知的澳洲八校集团:
澳洲八校集团(英文名为Group of Eight,简称Go8)为保持澳大利亚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准,于1999年9月正式成立。它总共由8所澳大利亚优秀大学组成,这八所大学都属于研究型大学,每一所大学都在很多专属的不同领域里成果斐然。八校集团的组成成员分别是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阿德莱德大学(Adelaide University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西澳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澳洲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
兼职的难关在于口语:
当小时工就能赚取生活基本花费,这在西方很多国家不算稀奇,在澳大利亚也一样。在这边有很多中国人开的餐厅,只要自己肯干肯吃苦,生活的基本花费是能够赚来的。但是像麦当劳之类的西餐厅,却极少有中国学生去打工,原因在于西餐厅不仅仅要求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注重员工的沟通能力。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口语依然是一道难关。因此,兼职并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对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的挑战。
利用一切现有资源编织人际关系网:
在这样一个过度自由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是否能拥有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显得尤为重要。同一间教室里很少看到相同的一群同学,因为课程和专业的多样性,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不主动向外界联系,就很可能被群体孤立。因此,要搞好人际关系,首先就得敢于主动,并且大胆开放。课余时间里学生最大的交流平台则是网络,就像中国的校内微博一样,学生们把更多的交流放在了网络中。有一句话是,你不一定在家门口等得到你想找的人,但你一定能在facebook上找到你要找的人。
编辑 李颖
计划去澳大利亚大约是在六年前,那时候爸爸的一个朋友移民到澳大利亚不久,在他的“早去早发展”观念影响下,爸爸开始盘算着把我送到澳大利亚。那时候我刚升入初三,“未来”这个词在我的脑海里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意识和概念,我只知道家里愿意花大手笔让我出国,我就得像出征的战士一样,在未来的某一天,凯旋而归。在这样的概念模糊和懵懂无知的状态下,初三一毕业,我就直奔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之城——阿德莱德。
去澳大利亚之前,我对这个国家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功课,唯一知道澳大利亚有几个出名的城市:墨尔本、悉尼和首都堪培拉,当在爸爸朋友的口中听到“阿德莱德”这个名字时,除了陌生再没有其他感觉。直到2009年真正踏足这个城市,它才开始在我的脑海里生长——安静、干净、舒适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
阿城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一部分,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多元色彩。尤其是大城市郊区一个个移民聚集点,就展现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风格。你在里头随便就能发现日本小花园、意大利餐厅、越南茶馆,就像去了迷你的“世界之窗”。
而且,民族多元化直接导致了这里变成“节日之州”。除1月1日的元旦节、1月26日的国庆节、3月28日至延后三天的复活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等一些重大法定节日外,还有各类艺术性质的节日,比如阿德莱德艺术节、澳大利亚怨曲节、澳大利亚音乐节等。再除此,还有一些后来新兴自创的节日,如阿城每年10月都会有赛车节等。
“风”一样自由的学习制度
澳大利亚的教育质量具有一流水平,因此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十分大手笔。但他们的教育理念却是“自觉、自学”。讲台上虽然有老师讲课,但是讲得十分笼统和概括,也是受这样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影响,学生的求知意识和自学能力都很强。如果学生有问题,可以课后做好准备,然后单独约老师。
中国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澳大利亚没有这句话,但是很多人却更深层次地理解并实践了这句话。在澳大利亚,“因需而学”基本上成了全民的基本意识。
在这边的大学校园里,你随时可以看见年龄层次不同的人在同一间教室上课,有的人高中毕业就没再继续学业,而是出去工作或者进行社会实践,如果几年以后觉得自己该换个方向,又重回校园开启新一轮的生活之路。学校不限制学生的入学年龄,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达到标准的客观要求,即可入学。
在学习中,他们最崇尚“自由”,大一大二期间,换专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学生们一切学习的基础都是“兴趣”,对他们来说,兴趣才是学习的原动力。大学里可供选择的课程也很多,前提是自己要有兴趣。但澳大利亚被称为“养懒汉的国家”也非凭空想象,因为国家教育氛围过度自由,国家福利又好,学生素质两极分化也比较严重。
但是这样自由如风的教学制度,正好为个性展示提供了绝好的平台。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大一时候的国际文化节,当时有一个同学是学音乐的,我和他筹划要搞一个中国风的节目,原计划只是打算排一个歌曲串烧的节目,没想到出来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于是我们马上决定扩大阵容,又拉了几个同学来一起表演。终于不负众望,在那一届的国际文化节上,我们的节目获得了最佳民族音乐奖。这当然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海外留学生,能在这样“洋气”充斥的环境中展示中国文化,真是有一种充满自豪的优越感。
澳洲的水电工与新鲜蔬菜
从阿城基本上可以体验到整个澳大利亚的状况。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经济是出了名“中间大,两头小”,即中产阶级最多,富人和低收入者相对较少。但总体来说,澳大利亚的人均工资算是比较高的。在中国,很多年轻人关注电子产品、关注各种名车、好房,这在澳大利亚并不属于高消费范畴。
相反,在国内消费相对便宜的“服务业”却是澳大利亚消费的大头,比如餐饮业、清洁卫生服务、修理工作以及店面装潢等。可以这么说,百分之八九十的澳洲女孩儿心中的最佳情人都是水电工、装修工之类的技术工人。他们有技术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并且从工资收入来看,他们至少算得上中产阶级。
再说消费,我去的那一年,基本上每个月消费RMB5000元左右,到现在差不多要高达RMB9000元。这算是一个比较中肯的数字,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这个消费还是略显偏高。
在这边,食品最讲究新鲜,价钱也比较贵,所以在吃食方面花费要非常精打细算。在这边,每年的六七月和年末的12月份都是大型打折季。在吃食的方面,要想买到便宜的水果、蔬菜、糕点,可以在每天晚八九点去买,因为那时是蔬菜水果最低价出售的时候。由于那边所有的菜市场基本上都是在周日进货,因此,若是经常在菜市场采购,最佳的采购时间是每周六下午,那时候菜市场会有各种打折,是最划算的购买时间。
但是,省钱的同时可千万不能犯懒,也不要图小便宜。曾经有一次我和同学打着大采购的算盘,踩着周六的点儿去菜市场买菜,看到有商贩的玉米仅售1.5澳元(差不多RMB6元)一箱,当时脑子里就剩“太便宜啦”的念头,想都没想就买下来了。结果到家一开箱却懵了——这一箱玉米本来就是处理货,不仅卖相不好,还都基本过了保质期没法吃了!最后只能整箱扔进了垃圾桶,白白浪费了6块钱。真是得不偿失啊!
阿德莱德(Adelaide)
阿德莱德是南澳大利亚州的首府。南澳大利亚州是澳大利亚面积上的第四大州,昵称“节日之州”,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以盛产奶制品、葡萄酒和小麦著称,也是澳大利亚知名的葡萄酒产地,著名的“鱼米之乡”。而阿德莱德,简称为阿城,是近几年澳洲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它宁静、美丽、略带乡村气息,但又不失现代与艺术气氛,并且以艺术和葡萄酒而闻名于世。
你不得不知的澳洲八校集团:
澳洲八校集团(英文名为Group of Eight,简称Go8)为保持澳大利亚世界一流的教学水准,于1999年9月正式成立。它总共由8所澳大利亚优秀大学组成,这八所大学都属于研究型大学,每一所大学都在很多专属的不同领域里成果斐然。八校集团的组成成员分别是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阿德莱德大学(Adelaide University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西澳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澳洲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
兼职的难关在于口语:
当小时工就能赚取生活基本花费,这在西方很多国家不算稀奇,在澳大利亚也一样。在这边有很多中国人开的餐厅,只要自己肯干肯吃苦,生活的基本花费是能够赚来的。但是像麦当劳之类的西餐厅,却极少有中国学生去打工,原因在于西餐厅不仅仅要求员工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注重员工的沟通能力。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口语依然是一道难关。因此,兼职并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对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的挑战。
利用一切现有资源编织人际关系网:
在这样一个过度自由又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是否能拥有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显得尤为重要。同一间教室里很少看到相同的一群同学,因为课程和专业的多样性,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果不主动向外界联系,就很可能被群体孤立。因此,要搞好人际关系,首先就得敢于主动,并且大胆开放。课余时间里学生最大的交流平台则是网络,就像中国的校内微博一样,学生们把更多的交流放在了网络中。有一句话是,你不一定在家门口等得到你想找的人,但你一定能在facebook上找到你要找的人。
编辑 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