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重塑下的畲族村寨景观改造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村景观改造过程中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共融是学术界探讨的话题.本文结合浙江丽水畲族的村寨环境景观改造案例,总结景观改造中消退性、加强性、替代性和缺失性的特点与矛盾,探讨记忆重塑对于构建新型乡村景观的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功能,更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本文提出了大运河美学这一概念,将其区分为景观美学、文艺美学、生活美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大运河丰富的审美内涵,可以有效地推动新时代美育.它不仅能给人带来审美享受,更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罗宗真,江西吉安人,1928年出生于上海市,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南京博物院工作,现任南京博物院研究员,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文物考古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考古学会名誉理事,江苏六朝史研究会顾问,江苏郑和研究会名誉常务理事,南京古都学会顾问,南京明文化研究会顾问等职务.
期刊
本文主要基于美术馆视阈对“运河文化”进行讨论.首先,从“唐诗之路”建设角度出发,认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开发应注重大运河所蕴含的诗性、生态性和全球性等理念.同时结合历史上表现大运河美术作品的特点,构想以“再长卷”作为展览策划的主要理念,并根据浙江美术馆近年来所坚持的“深度策展”模式,思考如何打造多元性、立体性的展览效果,从而实现运河文化与视觉文化之间的转换机制与“再生产”.
中西方绘画不但有独立的艺术形态外延,而且在视觉图像的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毋容置疑,在全球信息化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艺术融合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因而,在当代油画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中必将呈现出丰富的、别具韵味的视觉审美表达.王毅试图在此语境下探寻自己的绘画道路,他的“大巴山”系列风景油画从中西合璧的审美视域诠释物我交融的心境体验.
期刊
清代乾隆年间内府得到一套兰亭流觞图的残石,基于此,乾隆帝弘历亲自主持刊刻了《御题补刻明代端石兰亭图帖》.本文就此套刻帖进行研究,追溯到明代益藩朱翊鈏刻本、周定王世子朱有墩刻本,进而找到元明间翻刻南宋曾宏父《凤墅画帖》的绍兴本,从而厘清这种书迹、绘画、诗文、题跋、品鉴合为一体的特殊石刻形式的版本源流.
1 遭遇纠纷昨办?  每逢过年,“剩男剩女”们有着独有的烦恼:别人成双成对回家,而自己仍然孑然一身,该怎样向父母亲朋交代?为了照顾父母心情,于是有人想到“租个恋人回家过年”,而且很快悄然流行……  关键是在“亲密相处”的日子里,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侵权问题。如果遭遇侵权,该怎么办呢?乘人之危伺机涨价应退款  [案例]古某在網上发帖称:因爸妈规定不带男友不准回家过年,故诚租男友一名,租金共计1 20
期刊
1947年伦敦国家美术馆举办“经过清洗的绘画”展览,美术馆彻底清洗画作的行为引发持久的争议,从公众讨论蔓延到艺术史学界.布兰迪、贡布里希、奥托·库尔兹等理论学者与国家美术馆修复师等推崇科学分析的实践者在《伯灵顿杂志》上发表数篇文章,就古色(patina)的范畴,以及它是否属于艺术家的意图从各自的角度进行辩论.本文分析双方观点,并探讨古色趣味如何影响绘画修复实践,从而揭示绘画修复是实践、趣味与艺术价值理解的多维度问题.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欧洲绘画为研究对象,这些作品均基于当下日常生活中目之所及的图像,艺术家们对各种媒体图像进行移植和篡改,表达个体对影像和权力体系的控诉.他们利用人物造型、空间渲染以及位置切换等方式进行创作,深刻揭示了景观社会背后的权力网络.
“西园雅集”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人集会之一.学术界针对此次集会的真实性展开激烈的争论,然而通过对“西园雅集”相关历史文献材料的梳理可知,在不同的时期“西园雅集”亦不断地被建构着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借用西方学者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从文艺场域、政治场域、文人话语以及符号权力这四个方面对这场元祐文人的集会活动开展论述,拓展“西园雅集”的研究视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雅集活动背后的权力经纬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在当代社会,科技得到大力发展的前提下,语言教学应恰当地利用科技使传统课堂变得多样化。以Laurillard(2013)提出的:科技的作用,教师的授课观点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三个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探讨了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将这三方面结合起来。使科技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发挥最优作用。最后,对语言教学设计和语言学习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