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语文的名著导读,尤其是小说的导读,存在一个明显误区——导而不读,即重在情节的介绍以应付考试,忽视了文学审美层次的需求,是一种虚假阅读。究其原因,应试的价值取向固然有所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恰切地把握文本和分析学生的学情,无法引导学生进行“少而重要”的真实阅读。
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以《边城》为例,谈谈导读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其内部的认知系统会与文本产生信息的交换(简单的说,也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前理解”认知系统,就会发生“自组织”的不同层次的演化:有些信息反映在学生的意识层面,学生能独立而清晰地自我表述,这就是“已懂的”,教师不用教或可以少教;有些信息比较模糊,反映在学生的前意识,学生要表述比较困难,这就是“模糊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路,使之由模糊走向清晰;还有一些信息则隐藏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学生无法表述,教师应当激活学生的这些信息,使学生学会原来不懂的。大部分的教师能做到前两个层次,但第三个层次却处理得不够到位。《边城》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一、不教已懂的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领悟力,而且对“爱情”比较敏感,完全可以轻松读懂小说的情节。如果在教学中支离破碎地分析故事,不仅对学生不起作用,还有可能破坏小说的整体美感。从文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他的小说,正如水流那样,是不可以断开来看的,应该整体地欣赏他的美。就像读《红楼梦》一样,如果只注重爱情故事,显然是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引导模糊的
从文先生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家乡: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在从文先生的心中,这里是纯朴的天地,他的笔下也从不隐讳“对于农人和兵士的不可言说的温爱”。
阅读《边城》,学生对文本中和谐的“湘西世界”会有一定的理解,但理解是不够深刻的或者说是比较模糊的。对此,教师就应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去解读“这种和谐是如何展现的”。可以有两条途径:
(1)还原法:把小说的世界还原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进行比较,作者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有怎样的差异,以现实中的“丑”来反衬小说世界的美,当然也可以用现实的美来衬托小说世界的美。这样,学生就可以发现小说展现出了“人人心灵深处那份美好的追求”,向往“桃花源”般的“自失”于书中的世界。
(2)互文法: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重情义而轻财货,当人们给老船工钱以当“报酬”时,他拒绝接受,实在拗不过就用这些钱买来烟草、茶叶“还”给过路人;当卖猪肉的因尊重而想免费供给时,他还是拒绝,不占他人的便宜。这里很容易想到初中的两篇文章——《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是虚假地拒绝(虚伪的),《孔乙己》中的掌柜的是天天惦记着孔乙己欠下的“十九个钱”(好利的),相比之下,自然可以见出当中的美丑高下。
这两条途径是比较有实效的,而且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也是教学引导技术的反映(技术≠艺术)。
三、教授不懂的
从文先生在他的《习作选集·代序》中说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可见,“人性”在从文先生的创作中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有时甚至是打开他作品世界的钥匙。
从文先生是以“乡下人”的眼光来看这世界的,他用“乡下人”的那份固执、淳朴对抗着“城市人”对人性的扭曲。当城市的不良风气逐渐威胁到他心中神圣世界的时候,他试图通过创作寄托对过去农村牧歌生活的留恋。所以,解读《边城》的世界,不仅要看到淳朴的民风,还要看到这是一幅描绘人性的风俗画,是一首讴歌人性的赞美诗(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更要看到作者是在表现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用怀特海的话——不要教过多的科目……教什么就要教得彻底……引入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应少而重要,强调“少而重要”的教学。教师在导读名著时,若把自己当成学者,解读的文字可以写成一部专著,如《〈边城〉导读》之类的;若把自己定位在教师的角色上就得花点心思备好教材,好好琢磨哪里是教学的重点,为什么这些是教学的重点,自己擅长教授怎样的重点,做到“少而重要,教得彻底”,才能走出名著导读“导而不读”的误区。
结合教学实践,本文以《边城》为例,谈谈导读的问题。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其内部的认知系统会与文本产生信息的交换(简单的说,也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的“前理解”认知系统,就会发生“自组织”的不同层次的演化:有些信息反映在学生的意识层面,学生能独立而清晰地自我表述,这就是“已懂的”,教师不用教或可以少教;有些信息比较模糊,反映在学生的前意识,学生要表述比较困难,这就是“模糊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路,使之由模糊走向清晰;还有一些信息则隐藏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学生无法表述,教师应当激活学生的这些信息,使学生学会原来不懂的。大部分的教师能做到前两个层次,但第三个层次却处理得不够到位。《边城》的教学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一、不教已懂的
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领悟力,而且对“爱情”比较敏感,完全可以轻松读懂小说的情节。如果在教学中支离破碎地分析故事,不仅对学生不起作用,还有可能破坏小说的整体美感。从文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他的小说,正如水流那样,是不可以断开来看的,应该整体地欣赏他的美。就像读《红楼梦》一样,如果只注重爱情故事,显然是对文本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引导模糊的
从文先生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家乡: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在从文先生的心中,这里是纯朴的天地,他的笔下也从不隐讳“对于农人和兵士的不可言说的温爱”。
阅读《边城》,学生对文本中和谐的“湘西世界”会有一定的理解,但理解是不够深刻的或者说是比较模糊的。对此,教师就应该加以引导,引导学生去解读“这种和谐是如何展现的”。可以有两条途径:
(1)还原法:把小说的世界还原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进行比较,作者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有怎样的差异,以现实中的“丑”来反衬小说世界的美,当然也可以用现实的美来衬托小说世界的美。这样,学生就可以发现小说展现出了“人人心灵深处那份美好的追求”,向往“桃花源”般的“自失”于书中的世界。
(2)互文法: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重情义而轻财货,当人们给老船工钱以当“报酬”时,他拒绝接受,实在拗不过就用这些钱买来烟草、茶叶“还”给过路人;当卖猪肉的因尊重而想免费供给时,他还是拒绝,不占他人的便宜。这里很容易想到初中的两篇文章——《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是虚假地拒绝(虚伪的),《孔乙己》中的掌柜的是天天惦记着孔乙己欠下的“十九个钱”(好利的),相比之下,自然可以见出当中的美丑高下。
这两条途径是比较有实效的,而且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也是教学引导技术的反映(技术≠艺术)。
三、教授不懂的
从文先生在他的《习作选集·代序》中说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的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可见,“人性”在从文先生的创作中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有时甚至是打开他作品世界的钥匙。
从文先生是以“乡下人”的眼光来看这世界的,他用“乡下人”的那份固执、淳朴对抗着“城市人”对人性的扭曲。当城市的不良风气逐渐威胁到他心中神圣世界的时候,他试图通过创作寄托对过去农村牧歌生活的留恋。所以,解读《边城》的世界,不仅要看到淳朴的民风,还要看到这是一幅描绘人性的风俗画,是一首讴歌人性的赞美诗(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更要看到作者是在表现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引用怀特海的话——不要教过多的科目……教什么就要教得彻底……引入儿童教育的主要观点应少而重要,强调“少而重要”的教学。教师在导读名著时,若把自己当成学者,解读的文字可以写成一部专著,如《〈边城〉导读》之类的;若把自己定位在教师的角色上就得花点心思备好教材,好好琢磨哪里是教学的重点,为什么这些是教学的重点,自己擅长教授怎样的重点,做到“少而重要,教得彻底”,才能走出名著导读“导而不读”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