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引言
烧结生产的历史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众所周知,在烧结过程中将混合料温预热到“露点”温度以上,就可以显著的减少料层中水汽冷凝形成的过湿现象,从而可以降低过湿层对气流的阻力,改善料层的透气性,使抽过料层的空气量增加,为料层内的热交换创造良好的条件,燃烧速度加快,燃烧带厚度减薄,熔融物的冷却速度加快,阻力减小。目前,我部使用的预热混合料方法是:返矿预热和生石灰预热。本文介绍采用炼钢红泥(红泥中主要为炼钢转炉除尘灰)进行生石灰消化对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的改进。
二、 背景概述
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烧结生产在资源、环保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部于2014年改造为200㎡烧结机,亦采用三级生石灰消化器,该消化器喷头堵塞严重、生石灰消化不均匀,下料口宜出现球状生石灰块,导致生石灰配料不稳定,设备故障率极高,造成烧结混合水分不稳定,从而引起烧结矿强度差,碱波动大。为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减少乃至杜绝废物外排,建设成绿色工厂,稳定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烧结矿质量,我部去除三级生石灰消化器,改造为使用红泥代替部分水对生石灰进行预消化(即一级消化器)。
1、使用红泥进行生石灰消化的益处:
1.1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生石灰充分消化需要适当的水量,一般加水量为0.3~0.35t/t生石灰,这样用红泥是生石灰消化,每吨生石灰可节约水量0.2~0.25t。
1.2 提高混合料品位,及微量元素含量。红泥大约中70%为水,其余30%为氧化铁皮及硅、钙、镁等微量元素,氧化铁皮能提高品位,硅、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高炉炼铁的操作。
1.3 提高红泥温度,增强生石灰活性度,提高了生石灰的消化速度,在皮带有限的运输距离内,使生石灰消化得更完全。一次混合机物料混合均匀,提高混合机造球率。
2、使用红泥进行生石灰消化给生产带来的困难:
2.1从炼钢长距离输送红泥进入红泥池后,红泥温度降低。
2.2红泥中有时会有杂物,造成管道、水泵经常性堵塞,红泥泵故障率增加。
2.3从红泥池中用红泥泵打入消化器时,红泥压力大,不利于生石灰消化,而且污染消化器周边环境,增加岗位人员劳动强度。
基于以上因素,设计了本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蒸汽换热装置与减压、过滤、流量调整装置。
3、系统设计
3.1蒸汽换热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生石灰要进行充分消化要加适当水量,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水温由20℃提高到100℃,生石灰活性度有210mL提高到380mL,生石灰单独消化时,不同水温与消化时间关系:水温在20℃时,生石灰消化时间为6分钟;水温达到80℃时,生石灰消化时间为0.83分钟。可见水温越高生石灰消化时间越短,生石灰充分消化能发出大量热量,混合在混合料中能提高料温有利于成球。由于我部生产场地限制,生石灰配料系统距离一次混合机较近,生石灰需在所以设计了蒸汽换热装置,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该换热系统能使红泥温度提高至80℃,生石灰在进入一次混合机前已充分消化,一次混合机加水稳定,造球效果提高,烧结料层透气性良好,烧结矿质量稳定。
蒸汽换热装置由两个换热罐串联组成,换热罐中间由直径100mm无缝钢管连接,换热罐内部安装螺旋状管道(直径20mm),换热罐一侧连接炼钢红泥管道,另一换热罐设计泄压管道(通往红泥池)与溢流管道(通往红泥过滤装置),加热罐底部安装红泥排污阀门。
从炼钢红泥池输送红泥由红泥进口管道进入两个换热罐中,蒸汽由顶部蒸汽管道进入换热罐,蒸汽管道在换热罐内为螺旋状,以增加加热面积,提高红泥温度;当换热罐中压力过大时由泄压管道进行泄压;底部阀门用来控制换热罐中红泥总量。当红泥经过换热罐加热后由溢流管进入红泥减压、过滤装置。
3.2减压、过滤、流量调整装置
由于从红泥池中用红泥泵直接把红泥输送进消化器,红泥压力过大造成浪费、污染周边环境,红泥中杂物有可能堵塞红泥管道,不利于流量控制。为了控制生石灰消化器的合适配加红泥量,避免生石灰加红泥过多或不足,引起混合料水分的波动,提高生石灰的消化效果,故设计此装置。该装置由单个红泥罐及内部L型过滤网、顶部连接换热装置管道、底部排污阀以及电磁流量计、电动调节阀和切断阀。电磁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使操作人员可在控制室内对加红泥量进行监控调整,可保证及时切断红泥,避免生产事故。
该系统工作原理:换热罐中经加热的红泥由管道进入减压罐,经过篦子过滤红泥中杂物进入减压罐另一侧,由电动调节阀控制红泥量,经管道进入生石灰消化器。过滤出的杂物由底部排污阀排出。
4、系统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此次改造涉及到了工艺、设备等方面的改造,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红泥经过减压、过滤、流量控制装置,能有效的减小红泥压力、清除红泥中杂物、控制红泥流量,便于控制,降低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勞动强度,配料室内环境得到了改善。改造后采用的换热装置,能提高红泥温度至80℃左右,使生石灰得到充分消化,混合料温度提高5℃-10 ℃ ,强化了制粒造球,减少了烧结矿白点的产生,提高烧结矿成品率。我部近4个月内烧结矿指标与改造前指标如下:转鼓强度由76.84提高至77.13,碱度稳定率由提高1%,出矿率由84.5%提高至86.6%,溶剂单耗由177Kg降低至166.5Kg。
参考文献:
[1]张天启,《烧结技能知识》,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薛俊虎,《烧结生产技能知识问答》,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4]王悦祥,《球团矿与烧结生产》,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工业区))
烧结生产的历史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众所周知,在烧结过程中将混合料温预热到“露点”温度以上,就可以显著的减少料层中水汽冷凝形成的过湿现象,从而可以降低过湿层对气流的阻力,改善料层的透气性,使抽过料层的空气量增加,为料层内的热交换创造良好的条件,燃烧速度加快,燃烧带厚度减薄,熔融物的冷却速度加快,阻力减小。目前,我部使用的预热混合料方法是:返矿预热和生石灰预热。本文介绍采用炼钢红泥(红泥中主要为炼钢转炉除尘灰)进行生石灰消化对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的改进。
二、 背景概述
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烧结生产在资源、环保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部于2014年改造为200㎡烧结机,亦采用三级生石灰消化器,该消化器喷头堵塞严重、生石灰消化不均匀,下料口宜出现球状生石灰块,导致生石灰配料不稳定,设备故障率极高,造成烧结混合水分不稳定,从而引起烧结矿强度差,碱波动大。为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减少乃至杜绝废物外排,建设成绿色工厂,稳定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烧结矿质量,我部去除三级生石灰消化器,改造为使用红泥代替部分水对生石灰进行预消化(即一级消化器)。
1、使用红泥进行生石灰消化的益处:
1.1废物利用,节约能源。生石灰充分消化需要适当的水量,一般加水量为0.3~0.35t/t生石灰,这样用红泥是生石灰消化,每吨生石灰可节约水量0.2~0.25t。
1.2 提高混合料品位,及微量元素含量。红泥大约中70%为水,其余30%为氧化铁皮及硅、钙、镁等微量元素,氧化铁皮能提高品位,硅、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高炉炼铁的操作。
1.3 提高红泥温度,增强生石灰活性度,提高了生石灰的消化速度,在皮带有限的运输距离内,使生石灰消化得更完全。一次混合机物料混合均匀,提高混合机造球率。
2、使用红泥进行生石灰消化给生产带来的困难:
2.1从炼钢长距离输送红泥进入红泥池后,红泥温度降低。
2.2红泥中有时会有杂物,造成管道、水泵经常性堵塞,红泥泵故障率增加。
2.3从红泥池中用红泥泵打入消化器时,红泥压力大,不利于生石灰消化,而且污染消化器周边环境,增加岗位人员劳动强度。
基于以上因素,设计了本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蒸汽换热装置与减压、过滤、流量调整装置。
3、系统设计
3.1蒸汽换热装置组成及工作原理
生石灰要进行充分消化要加适当水量,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水温由20℃提高到100℃,生石灰活性度有210mL提高到380mL,生石灰单独消化时,不同水温与消化时间关系:水温在20℃时,生石灰消化时间为6分钟;水温达到80℃时,生石灰消化时间为0.83分钟。可见水温越高生石灰消化时间越短,生石灰充分消化能发出大量热量,混合在混合料中能提高料温有利于成球。由于我部生产场地限制,生石灰配料系统距离一次混合机较近,生石灰需在所以设计了蒸汽换热装置,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该换热系统能使红泥温度提高至80℃,生石灰在进入一次混合机前已充分消化,一次混合机加水稳定,造球效果提高,烧结料层透气性良好,烧结矿质量稳定。
蒸汽换热装置由两个换热罐串联组成,换热罐中间由直径100mm无缝钢管连接,换热罐内部安装螺旋状管道(直径20mm),换热罐一侧连接炼钢红泥管道,另一换热罐设计泄压管道(通往红泥池)与溢流管道(通往红泥过滤装置),加热罐底部安装红泥排污阀门。
从炼钢红泥池输送红泥由红泥进口管道进入两个换热罐中,蒸汽由顶部蒸汽管道进入换热罐,蒸汽管道在换热罐内为螺旋状,以增加加热面积,提高红泥温度;当换热罐中压力过大时由泄压管道进行泄压;底部阀门用来控制换热罐中红泥总量。当红泥经过换热罐加热后由溢流管进入红泥减压、过滤装置。
3.2减压、过滤、流量调整装置
由于从红泥池中用红泥泵直接把红泥输送进消化器,红泥压力过大造成浪费、污染周边环境,红泥中杂物有可能堵塞红泥管道,不利于流量控制。为了控制生石灰消化器的合适配加红泥量,避免生石灰加红泥过多或不足,引起混合料水分的波动,提高生石灰的消化效果,故设计此装置。该装置由单个红泥罐及内部L型过滤网、顶部连接换热装置管道、底部排污阀以及电磁流量计、电动调节阀和切断阀。电磁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使操作人员可在控制室内对加红泥量进行监控调整,可保证及时切断红泥,避免生产事故。
该系统工作原理:换热罐中经加热的红泥由管道进入减压罐,经过篦子过滤红泥中杂物进入减压罐另一侧,由电动调节阀控制红泥量,经管道进入生石灰消化器。过滤出的杂物由底部排污阀排出。
4、系统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此次改造涉及到了工艺、设备等方面的改造,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红泥经过减压、过滤、流量控制装置,能有效的减小红泥压力、清除红泥中杂物、控制红泥流量,便于控制,降低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人员的勞动强度,配料室内环境得到了改善。改造后采用的换热装置,能提高红泥温度至80℃左右,使生石灰得到充分消化,混合料温度提高5℃-10 ℃ ,强化了制粒造球,减少了烧结矿白点的产生,提高烧结矿成品率。我部近4个月内烧结矿指标与改造前指标如下:转鼓强度由76.84提高至77.13,碱度稳定率由提高1%,出矿率由84.5%提高至86.6%,溶剂单耗由177Kg降低至166.5Kg。
参考文献:
[1]张天启,《烧结技能知识》,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2]周传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3]薛俊虎,《烧结生产技能知识问答》,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4]王悦祥,《球团矿与烧结生产》,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武安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