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拱形主塔外形美观,在分节段施工中为保证其线形和内力均满足要求,需要设置支撑体系。对于支架方案的计算,可以先按照无横撑体系先对结构进行试算,找出结构受力最不利的节段和变形情况。根据试算结果修改支架方案,考虑是否添加顶推力等,最终得出安全、合理的支架方案。
关键词 拱形主塔;支架方案;无支撑体系;顶推力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3-0174-01
1 工程背景
某四跨连续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27+100+70+27=224 m。其中索塔为拱形结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鱼跃龙门”,桥塔总高66 m,横向全宽41.5 m,纵向全宽5 m。横桥向外轮廓为通过圆曲线拟合而成的曲线,整体与椭圆相似。内轮廓由椭圆与直线构成,椭圆长半轴34 m,短半轴15.75 m。单肢塔柱,横断面外轮廓为椭圆截面与矩形截面相结合组成,椭圆长半轴5 m,短半轴2.5 m,横向全宽5 m。
2 支架方案
拱形主塔钢外壳共分为17个节段。主塔施工每个节段时,首先吊装钢外壳,并精确定位钢外壳的位置。在钢外壳焊接时,以其为模板,进行塔柱普通钢筋的绑扎。待焊接完成,并且普通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塔柱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
对于内倾的主塔,比如A型塔,Y型塔及拱形塔等,若不加横撑,随着塔柱的升高,倾斜的主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必将会使塔柱根部背面产生巨大的拉力,不仅塔端顶部产生很大的位移,而且塔柱根部极可能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常用的横撑支撑方式分为主动撑和被动撑两种。被动撑即在某一高度直接施工横撑,两侧主塔的侧向力通过横撑互相平衡。该法适用于内倾角度不大,并且变形相对较小的塔柱。主动撑即在施工横撑的同时,对横撑施加顶推力以平衡主塔的侧向力,通过调整顶推力的大小达到控制主塔线形和保证结构安全的目的,该法通常适用于内倾角度较大,变形相对较大的情况,对施工经验及水平有一定要求。
施工方初定的主塔支架方案由四道横撑和支撑主塔横梁的桁架组成,具体是否添加顶推力未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计算,以保证主塔的线形和受力安全。
3 有限元计算分析
主塔分节段施工,因此必须按照实际施工步骤建立施工段,准确模拟每个阶段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线形和内力要求。由于该桥每个主塔截面既有钢结构,又有混凝土结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中,采用建立重复单元共用节点的办法来模拟,具体到每一节段如下:
1)吊装钢结构。程序中激活钢结构单元。由于钢外壳本身除了外包钢板和加劲肋外,还设有角钢拉杆,圆柱头焊钉等。所以应将每一节段钢外壳的实际重量统计出来,用改变钢结构容重的办法来准确模拟每一节段钢外壳的重量。
2)浇筑混凝土。程序中建立虚拟梁单元,该单元截面特性与混凝土截面相同,但将其抗弯惯性矩设置为很小的数值,用以模拟此节段混凝土仅为重量,不给结构添加刚度。
3)混凝土到达强度。程序中钝化虚拟梁单元,激活混凝土单元。
3.1 不考虑横撑计算
由于未知所加横撑位置是否合理,横撑是否需要施加顶推力,在不考虑支撑体系的情况下,先对结构进行一下试算,用以发觉结构受力最不利的节段和变形情况,便于后续有的放矢进行支撑体系的计算。在未合龙前,9#节段混凝土浇筑后主塔外侧才产生0.2Mpa的拉应力,13#节段时塔底拉应力最大为3.7Mpa,因此可以初判该主塔可以考虑不施加顶推力。同时根据位移结果,6#节段后结构产生可观测的位移,9#节段后主塔的位移明显增加,因此6#节段以上必须有支撑体系才能保证主塔结构的变形要求。支架方案第一道横撑位于6#节段位置,与该计算结果吻合,因此可以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3.2 考虑支撑计算
有了第一步的计算结果,按照支架方案建立横撑、竖杆和斜杆,按照主塔施工顺序进行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知,主塔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拉应力为0.3MPa,最大压应力为3.3MPa,结构受力安全。 同时根据位移结果,最大位移为2 mm,未合拢前最大位移为1.64 mm。该位移值主要是由于横撑的受力变形导致,可通过调整钢外壳焊口尺寸进行调整,保证主塔外形达到设计的要求。
4 结束语
1)拱形主塔相比较于其他内倾型的桥塔,变形和受力情况都较好,采用被动支撑体系,可以满足变形和内力的要求。被动支撑体系无需顶推,操作简单。但若采用主动支撑体系,所需横撑数量可以减少,两者各有利弊,可以进行研究计算。
2)对于拱形主塔计算支架方案时,可以先进行无支撑体系的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修改支架方案,方便得出最佳的支撑体系,可为后续该类桥梁施工时作相应参考。
关键词 拱形主塔;支架方案;无支撑体系;顶推力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3-0174-01
1 工程背景
某四跨连续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27+100+70+27=224 m。其中索塔为拱形结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鱼跃龙门”,桥塔总高66 m,横向全宽41.5 m,纵向全宽5 m。横桥向外轮廓为通过圆曲线拟合而成的曲线,整体与椭圆相似。内轮廓由椭圆与直线构成,椭圆长半轴34 m,短半轴15.75 m。单肢塔柱,横断面外轮廓为椭圆截面与矩形截面相结合组成,椭圆长半轴5 m,短半轴2.5 m,横向全宽5 m。
2 支架方案
拱形主塔钢外壳共分为17个节段。主塔施工每个节段时,首先吊装钢外壳,并精确定位钢外壳的位置。在钢外壳焊接时,以其为模板,进行塔柱普通钢筋的绑扎。待焊接完成,并且普通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塔柱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
对于内倾的主塔,比如A型塔,Y型塔及拱形塔等,若不加横撑,随着塔柱的升高,倾斜的主塔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必将会使塔柱根部背面产生巨大的拉力,不仅塔端顶部产生很大的位移,而且塔柱根部极可能出现裂缝,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常用的横撑支撑方式分为主动撑和被动撑两种。被动撑即在某一高度直接施工横撑,两侧主塔的侧向力通过横撑互相平衡。该法适用于内倾角度不大,并且变形相对较小的塔柱。主动撑即在施工横撑的同时,对横撑施加顶推力以平衡主塔的侧向力,通过调整顶推力的大小达到控制主塔线形和保证结构安全的目的,该法通常适用于内倾角度较大,变形相对较大的情况,对施工经验及水平有一定要求。
施工方初定的主塔支架方案由四道横撑和支撑主塔横梁的桁架组成,具体是否添加顶推力未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计算,以保证主塔的线形和受力安全。
3 有限元计算分析
主塔分节段施工,因此必须按照实际施工步骤建立施工段,准确模拟每个阶段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最终达到设计要求的线形和内力要求。由于该桥每个主塔截面既有钢结构,又有混凝土结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中,采用建立重复单元共用节点的办法来模拟,具体到每一节段如下:
1)吊装钢结构。程序中激活钢结构单元。由于钢外壳本身除了外包钢板和加劲肋外,还设有角钢拉杆,圆柱头焊钉等。所以应将每一节段钢外壳的实际重量统计出来,用改变钢结构容重的办法来准确模拟每一节段钢外壳的重量。
2)浇筑混凝土。程序中建立虚拟梁单元,该单元截面特性与混凝土截面相同,但将其抗弯惯性矩设置为很小的数值,用以模拟此节段混凝土仅为重量,不给结构添加刚度。
3)混凝土到达强度。程序中钝化虚拟梁单元,激活混凝土单元。
3.1 不考虑横撑计算
由于未知所加横撑位置是否合理,横撑是否需要施加顶推力,在不考虑支撑体系的情况下,先对结构进行一下试算,用以发觉结构受力最不利的节段和变形情况,便于后续有的放矢进行支撑体系的计算。在未合龙前,9#节段混凝土浇筑后主塔外侧才产生0.2Mpa的拉应力,13#节段时塔底拉应力最大为3.7Mpa,因此可以初判该主塔可以考虑不施加顶推力。同时根据位移结果,6#节段后结构产生可观测的位移,9#节段后主塔的位移明显增加,因此6#节段以上必须有支撑体系才能保证主塔结构的变形要求。支架方案第一道横撑位于6#节段位置,与该计算结果吻合,因此可以在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3.2 考虑支撑计算
有了第一步的计算结果,按照支架方案建立横撑、竖杆和斜杆,按照主塔施工顺序进行计算,最终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中数据可知,主塔施工过程中所受到的最大拉应力为0.3MPa,最大压应力为3.3MPa,结构受力安全。 同时根据位移结果,最大位移为2 mm,未合拢前最大位移为1.64 mm。该位移值主要是由于横撑的受力变形导致,可通过调整钢外壳焊口尺寸进行调整,保证主塔外形达到设计的要求。
4 结束语
1)拱形主塔相比较于其他内倾型的桥塔,变形和受力情况都较好,采用被动支撑体系,可以满足变形和内力的要求。被动支撑体系无需顶推,操作简单。但若采用主动支撑体系,所需横撑数量可以减少,两者各有利弊,可以进行研究计算。
2)对于拱形主塔计算支架方案时,可以先进行无支撑体系的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修改支架方案,方便得出最佳的支撑体系,可为后续该类桥梁施工时作相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