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高科技时代。微电子、激光、生物工程、光纤通讯、空间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其相互融合,这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对策
在全球化竞争中,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途径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传统产业基本概况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国家,传统产业部门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什么是传统产业呢?所谓传统产业,是指食品加工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农林牧业、机械设备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本身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也必须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国产业现状是: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部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成本高,从而导致了产品结构失衡型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弱,工业发展缺少新技术的支撑,高技术含量低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滞后,生产能力相对不足。
二、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高新化发展的阻力
(一)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的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比重低,产业组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能源消耗高、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善;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用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优秀人才资源缺乏。
(二)高新化发展的阻力分析
1、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缺陷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技术,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仅能从投资拉动上看出成效,对产业结构的升级难以发挥大作用。但是,事实上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看,技术决定命运已成为真理。
为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发展经济的要求,我国加快了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从政策、措施和财政、金融等各方面,全面推动了此项工作,特别是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工作。但具体实施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各自为阵,相互隔离。一方面注重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上,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高新化更多体现在了传统技术的完善和提高上。
2、产业综合能力水平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差距大
近年來投资推动了技术改造,但也凸现了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产业层次趋同现象严重,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应对经济形势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结构性竞争优势和快速应变能力,经济发展构架比较脆弱。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工艺与装备,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创新不够,与先进国家的实际技术差距有拉大趋势,产业与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多数行业能力过剩与依赖进口并存。
3、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而散缺乏竞争力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约为16万个,按产品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计,生产集中度仅为19%左右,我国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之和。除石油、天然气、采矿业的前四位集中度超过50%外,绝大多数主要行业前四位的集中度低于10%,而且,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产业的竞争强势,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迹象,导致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5、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差
由于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建设和完善阶段,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必要的自主创新能力,生产技术储备明显不足,特别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方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生产效率低下,造成较大浪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持续改造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道路和举措
要探索改造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道路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既要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又不能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基础传统,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为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
各地的高新区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科技立区、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实现又快又好的总体思路,全力发展经济,提升增长质量。例如:金华地区永康市的小五金和防火门产业、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贸易、东阳市的木雕和红木家具产业等都具备较高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集成优势,重点突破;其二,突出培育和引进,做优特色产业;其三,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联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低碳、节能、清洁生产与培育新型产业并举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开发资源节约、能源替代、循环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第二,加强节能降耗。鼓励传统产业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第三,推进清洁生产。及时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对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其四,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政策对转型发展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建立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综合运用产业、财税、环保、土地、金融、能源等政策手段,重点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积极推动优胜劣汰。加快转型升级的个性化政策研究,促使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普惠制”向“特惠制”转变。集中力量支持一批支撑产业转型的大平台、一批对产业转型发展具有强劲支撑作用的大企业、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重点企业发展。
(四)选择切实有效的发展举措
一方面,构筑集群发展、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发展链式化产业,形成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载体、支柱产业为战略支撑、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增长源的产业基地。
另一方面,营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新格局。利用现有骨干企业和支柱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进程,成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综上所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都应当把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作为重点,以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素质的全面提高。传统产业部门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国民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健.加快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及传统产业.求是[j],2011(7)
[2] 李昆学.新视界-诠释成都高新技术[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雨生.中国传统产业改革提升之路[M].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4] 刘亚伟,张勇.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地位、作用和途径[J],民营科技;2009(6)
[5] 朱颖,李超杰.河南省传统产业现代化模式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10)
作者简介:王玉春(1968-),男,籍贯安徽省舒城县,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学位,讲师职称,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对策
在全球化竞争中,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途径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传统产业基本概况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国家,传统产业部门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是极为重要的。那么,什么是传统产业呢?所谓传统产业,是指食品加工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农林牧业、机械设备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本身要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也必须有较高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国产业现状是:一方面我国传统产业部门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成本高,从而导致了产品结构失衡型相对过剩;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弱,工业发展缺少新技术的支撑,高技术含量低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滞后,生产能力相对不足。
二、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高新化发展的阻力
(一)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的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比重低,产业组织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能源消耗高、能源消费结构有待改善;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用于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的投入明显不足;优秀人才资源缺乏。
(二)高新化发展的阻力分析
1、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缺陷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技术,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仅能从投资拉动上看出成效,对产业结构的升级难以发挥大作用。但是,事实上从近年来世界经济和企业发展看,技术决定命运已成为真理。
为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和发展经济的要求,我国加快了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从政策、措施和财政、金融等各方面,全面推动了此项工作,特别是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工作。但具体实施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各自为阵,相互隔离。一方面注重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上,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高新化更多体现在了传统技术的完善和提高上。
2、产业综合能力水平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差距大
近年來投资推动了技术改造,但也凸现了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产业层次趋同现象严重,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应对经济形势变化与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结构性竞争优势和快速应变能力,经济发展构架比较脆弱。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关键技术、工艺与装备,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创新不够,与先进国家的实际技术差距有拉大趋势,产业与产品的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多数行业能力过剩与依赖进口并存。
3、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而散缺乏竞争力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约为16万个,按产品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计,生产集中度仅为19%左右,我国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年销售收入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前两名之和。除石油、天然气、采矿业的前四位集中度超过50%外,绝大多数主要行业前四位的集中度低于10%,而且,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难以形成产业的竞争强势,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迹象,导致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5、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差
由于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尚处在建设和完善阶段,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必要的自主创新能力,生产技术储备明显不足,特别在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方面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生产效率低下,造成较大浪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持续改造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道路和举措
要探索改造我国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道路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既要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又不能完全抛弃我们原有的基础传统,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为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特色和优势
各地的高新区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科技立区、工业强区、商贸兴区,实现又快又好的总体思路,全力发展经济,提升增长质量。例如:金华地区永康市的小五金和防火门产业、义乌市的小商品市场贸易、东阳市的木雕和红木家具产业等都具备较高的区域特色和优势。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集成优势,重点突破;其二,突出培育和引进,做优特色产业;其三,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联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低碳、节能、清洁生产与培育新型产业并举
首先,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开发资源节约、能源替代、循环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第二,加强节能降耗。鼓励传统产业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第三,推进清洁生产。及时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对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其四,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政策对转型发展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建立转型升级的鲜明导向,综合运用产业、财税、环保、土地、金融、能源等政策手段,重点支持企业转型发展,积极推动优胜劣汰。加快转型升级的个性化政策研究,促使经济发展的政策从“普惠制”向“特惠制”转变。集中力量支持一批支撑产业转型的大平台、一批对产业转型发展具有强劲支撑作用的大企业、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重点企业发展。
(四)选择切实有效的发展举措
一方面,构筑集群发展、优势突出的产业基地。发展链式化产业,形成以工业集中区为主要载体、支柱产业为战略支撑、新兴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增长源的产业基地。
另一方面,营造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新格局。利用现有骨干企业和支柱特色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与产业化进程,成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区。
综上所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都应当把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作为重点,以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素质的全面提高。传统产业部门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提高国民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健.加快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及传统产业.求是[j],2011(7)
[2] 李昆学.新视界-诠释成都高新技术[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3] 王雨生.中国传统产业改革提升之路[M].中国宇航出版社,2010
[4] 刘亚伟,张勇.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的地位、作用和途径[J],民营科技;2009(6)
[5] 朱颖,李超杰.河南省传统产业现代化模式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8(10)
作者简介:王玉春(1968-),男,籍贯安徽省舒城县,研究生学历,法律硕士学位,讲师职称,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